❶ 观鸟捕蝉图的介绍
观鸟捕蝉图《观鸟捕蝉图》是一幅感人至深的以“宫怨”为题材的着名作品。画面上三个宫女,第一人头梳高髻,面部丰腴,身穿黄衣黄裙,双手挽灰色披巾交叉于胸前,双目微窥似在静立遐思。中间一宫女,头梳双螺髻,身着男装,足蹬便履,步履轻盈,举起右手在全神贯注地捕打树干上的一只小蝉。第三个宫女将红色披巾一端托于左手,右手举起抚摸金钗,仰首望着天空飞翔的鸟儿,画面中人、鸟、树三者动静交错,其艺术构思令人叫绝,在中国古代美术史有着显赫的地位。画家用无声的语言诉说出深宫中宫女们寂寞无聊和渴望自由的心情,是一幅别具匠心的珍品。
❷ 草虫的村落的课文批注啊。急死了。要今天就做完、
草虫的村落的课文批注:
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一个“又”和一个“躺”点出了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从这段话以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以及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
主要内容:
课文首先介绍了作者在一片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展开了奇异的游历。然后具体地描写了这场经历: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
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最后表达了对草虫村落的深深依恋。
❸ 七十多岁的齐白石,为何还会画出栩栩如生的昆虫
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齐白石是“诗书画印”俱佳的巨匠。他擅画花鸟、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其大写意造诣很高,但他也擅长精细一路,特别是其工笔草虫花卉画代表了他绘画的最高成就,用“超越古今”来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草虫画,是专指对昆虫加以描绘的画作,在中国画史上并没有专门的分科,只是依附在“花鸟蔬果”类里。在北宋《宣和画谱》中,把它附在卷二十的蔬果中。
但在唐宋的画史里,已开始出现某某画家“擅草虫”的记载。
宋代小品画中不乏草虫之作,有些工笔草虫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如林椿《葡萄草虫团扇》,
在2015年12月秋拍上,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十八开》再次拍出1.15亿元的天价。
正是由于市场的走俏,其草虫花卉赝品也大量涌现拍场,不少以高价拍出。如某高价册页,款书生硬,草虫呆板,构图也不是齐白石惯有的构图,却以不菲高价拍出。目前拍场上齐白石草虫花卉画既有上世纪20年代以前早期的作品,也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可谓花样繁多,买家应保持高度警惕,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