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正确使用拐杖
拐杖的选择:拐杖是骨折病人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试、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铝合金制品最佳。
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扶拐行走是下肢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扶拐下地的时机很重要,下地过早过晚都会对骨折的愈合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下地时机最好掌握在骨痂形成期。此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消退,软组织已修复,骨折断端已初步稳定,内外骨痂已开始形成,特别是病人经过几周的床上锻炼,肌肉收缩有力,当踝关节背伸时,患肢抬高足不发颤,即可以让病人开始离床扶拐练习步行。
:拐杖是老年人的好伙伴,有了拐杖的帮忙,在外遛弯、上楼下楼都方便多了。看看自己的拐杖,质量还不错,价格也很高,其实拐杖的选购这里面可是有诀窍的。
拐杖的长度:长度合适的拐杖,可以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也让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锻炼。拐杖正确长度的测定:穿平底鞋站在平地上,站直后,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胳膊肘应有20度的弯曲,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长度。也可以参考这个公式:拐杖长度=0。72×身高。这样的长度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平衡。提示:一般老年人用的拐杖,拄起时高度不应超过自己的腰部。
拐杖长度不合适的后果:拐杖太长时会增加肘关节的弯曲程度,增加上臂三头肌的负担;也会使手腕往外溜,握力降低;还会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侧弯。拐杖太短时肘关节要完全伸直,前行时躯干要跟着往前弯,这样不但加重腰部肌肉的负担,也会增加上下楼梯的困难。
Ⅱ 拐杖怎么用
把拐杖架肩窝里,累了就歇会手抓着中间的横木就OK
Ⅲ 如何正确使用手杖和拐杖
特定的几个城,首先是第一个,用你拿冥界手杖的马哥攻占银色学院进入城堡,之后剧情,搞定第二个需要1000骷髅兵的能量(攒1000个骷髅兵没什么难度把) 再如法炮制 以上
Ⅳ 手杖的正确使用
1、使用拐杖在当站直时,拐杖的上缘应在腋下2指左右。拐杖的扶手应在臀围线的高度,或站立时双手下垂,手腕横纹的位置。当握住扶手时,肘关节轻微弯曲。
2、行走时,身体略前倾,双拐前移30厘米左右,开始时似乎是要用伤腿前行,实际上将体重移到双拐上。身体在两拐间前移,最终好腿落地撑住。当好腿站实后,双拐前移准备下一步。行走时,要目视前方,不要看脚下。
3、坐时,背对一把稳固(最好带扶手)的椅子。把双拐交到一只手上,另一只手向后摸到椅子,然后慢慢坐下。坐下后,把拐杖倒过来放在身边够得着的地方,避免拐杖滑倒。
4、站起时,身体向前轻移,双拐放到伤腿一侧的手上,撑起身体,用好腿支撑。在上下楼梯时,一手扶楼梯扶手,一手握双拐。
5、上楼时,好腿在前,伤腿在后,用好腿带着伤腿。下楼时,伤腿在前,好腿在后,用好腿一节一节跳下。如果楼梯没有扶手,那只能双臂撑拐跳着上下了。记着“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拐杖的使用方法:
拐杖腋托:距腋窝下1.5—2个手指宽度(约5cm)
握柄高度:双臂自然下垂时的手腕水平
拄拐行走:
1、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前方,保持身体平衡;
2、两个拐杖的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腋窝直接顶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用力点在手部,而非腋窝;
3、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4、向前移动患肢于双拐之间同一平面
5、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双拐---患肢---正常腿)
上下台阶或楼梯:
1、如果台阶或楼梯有扶手,尽量利用扶手。将两个拐杖合在一起,用远离楼梯扶手一侧的手握住;另一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2、如果没有扶手的楼梯:两手各持一拐杖,如同行走时一样;
3、上下楼梯的要领: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起立站身:
1、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
2、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3、在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
4、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站起,保持站稳。
坐下:
1、身体向后慢慢退,直到正常侧的腿碰到椅子或者床的边缘;
2、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
3、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4、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边。
注意: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以下列举的几种方式,指导你使用双拐时患腿的负重程度:
1.不负重:即患腿不受力,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
2.轻负重:可以用足底接触地面来维持平衡;
3.部分负重: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分担到患腿上,一般指体重的1/3~1/2;
4.可忍耐负重:将大部分体重甚至所有重量负担到患脚,能忍耐即可;
5.全负重:完全负重,只要不痛。
Ⅳ 如何正确使用手杖
选择拐杖时,要注意它的质量,一定要稳固。
腋窝支撑部的橡胶垫要具有弹性,拐杖底端要有橡皮端头。
如果感觉身体或腿没劲儿、走路摇晃不稳、下肢关节扭伤疼痛或有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选择使用手杖。
注意正确的高度和支撑。
在站直时,拐杖的上缘应在腋下2指左右。
拐杖的扶手应在臀围线的高度,或站立时双手下垂,手腕横纹的位置。
当握住扶手时,肘关节轻微弯曲。
为了防止损伤腋下的神经和血管,在站立和行走时,身体应该用手去支撑而不是腋窝处。
行走时保证正确的姿势。
行走时,身体略前倾,双拐前移30厘米左右。
开始时,似乎是要用伤腿前行,实际上是将体重移到双拐上。身体在两拐间前移,最终好腿落地撑住。当好腿站实后,双拐前移准备下一步。行走时,要目视前方,不要看脚下。
坐时,背对一把稳固(最好带扶手)的椅子。把双拐交到一只手上,另一只手向后摸到椅子,然后慢慢坐下。坐下后,把拐杖倒过来放在身边够得着的地方,避免拐杖滑倒。
要站起来时,身体向前轻移,双拐放到伤腿一侧的手上,撑起身体,用好腿支撑。
在上下楼梯时,一手扶楼梯扶手,一手握双拐。上楼时,好腿在前,伤腿在后,用好腿带着伤腿。下楼时,伤腿在前,好腿在后,用好腿一节一节跳下。如果楼梯没有扶手,那只能双臂撑拐跳着上下了。
记住:“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1、手杖要用好腿一侧的手握着。左腿伤了,右手拄手杖;右腿伤了,左手拄手杖。
2、行走时,手杖先向前一小步,迈出伤腿,再迈好腿。这样以好腿为重心支撑,身体略向好腿一侧倾斜,可明显减轻伤腿一侧的负重。
3、在下楼梯时,手杖的使用与拐杖一样,也要记得是“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Ⅵ 拐杖的用法
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多数下肢残疾人不得不终身使用腋杖。
拐杖的使用在我国文化中是相当重要的。熟悉京剧的人都见过龙头拐杖,在《打龙袍》一戏中吕国太拄着龙头拐杖,在《百岁挂帅》和《太君辞朝》中,佘太君手执皇上特赐的龙头拐杖。它除了使用价值以外,更象征着权势和地位。很多国家的君主都手握权杖。
(6)仗拐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拐杖的种类和制作取材形形色色,其中以竹、木制为最多。中国人喜欢用竹杖,它轻巧而富于弹性。其他拐杖有藤、紫檀、红木、黄杨、降龙木、牛角、牙、骨、金属等。据说,阴沉木手杖最为珍稀,阴沉木是木材因地壳变动而埋于土中,一般多为杉木而成,做成的拐杖质坚耐用,但存世寥寥,不易找寻。
藤木拐杖属于天然拐杖,由野生藤条制成,最常见的是白藤条 野生藤条在生长的时候由人工压弯成伞柄形状。一般1到2年后就能成才。属于普通品。
Ⅶ 拄拐有什么技巧吗
1使用拐杖前,首先应将拐杖调整至正确高度,具体方法是:将拐杖立于体侧,拐杖的顶端距离腋窝3-5厘米,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于腕横纹。此时,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时用力保持腕关节中立位,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发力将身体撑起以实现支持作用。
2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单拐,连同健患双肢,共“三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完全限制负重,采用双拐,同健侧肢体,共“三点”支撑体重,患肢悬空,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双侧下肢损伤,均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双拐,连同双侧患肢,共“四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双侧患肢均完全限制负重,没有办法,只有求助轮椅了
Ⅷ 怎样使用拐杖
现在常见的四脚拐杖都分左右,拐杖4个脚中,朝向其中一侧的两个较长,朝向另一侧的两个较短。
拐杖弯头向前时(拄拐时习惯让弯头向前,更好使劲),有的拐杖长脚在左,短脚在右;有的长脚在右,短脚在左。长脚在左、短脚在右的是左手用的;长脚在右、短脚在左的是右手用的。
让长脚远离身体,短脚靠近身体,既可防止被长脚绊倒,也能防止把拐杖踢倒。不过很多四脚拐杖的方向可调,把左手款调节杆旋转180 度就变成了右手款。
(8)仗拐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帮助老人使用四角拐杖行走的注意事项:
1、无长指甲;
2、检查活动的环境是否安全,看看地面是不是平整,是不是湿滑;
3、检查老人腰部安全带和拐杖是否完好以及合适,拐杖高度调整到老人的腰部位置,看手柄处海绵是否牢固,拐杖四个橡胶垫是否完好;
4、让老人穿上适合活动的衣服,防滑的鞋子。
如果老年人之前没有使用过拐杖,要给老年人做好使用示范,使用拐杖有两点、三点式走法。在行走时,由协助者扶着老年人,有安全腰带的扶安全腰带,老人的拐杖放在健康腿一侧斜前方15厘米距离,然后开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