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脾胃病中药治疗方法

脾胃病中药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09 02:05:12

A. 怎样用中药调养胃肠

调理肠胃的中药
专家指出,对于功能性胃肠病,除了西医的常规治疗外,中医中药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中药调理肠胃时,常用四大方法如下:
1、<药品名略理气法
适应证:肝脾不和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腹痛后就想大便,便后疼痛一时减轻。苔多薄白,脉弦。
辨识要点:功能性胃肠病症状+体质壮实或为女性伴有情志症状。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以痛泻药方为主。
2、辛开苦降法
适应证:湿浊(热)痞阻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痞满,或有烧灼样痛,泛酸嘈杂,厌食嗳气,有腹胀腹泻,口干口苦或口中粘腻,舌红,苔腻或黄腻,脉弦滑。
辨识要点:功能性肠病症状+胃脘痞满+苔腻。
3、消食导滞法
适应证:饮食积滞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嗳腐厌食,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呕吐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辨识要点:功能性肠病症状+嗳腐厌食+苔垢腻。
4、健脾和胃法
适应证:脾胃虚弱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辨识要点:功能性肠病症状+体质虚弱。
正确的使用一些
中药调理肠胃
,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B. 治疗胃病的偏方 治疗胃的中药

1

治疗胃病的偏方

(一)寒邪客胃

症饥猜祥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二)饮食伤胃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烂搏后痛减,不兆岩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

(三)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四)湿热中阻

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五)瘀血停胃

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六)胃阴亏耗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七)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阅读全文

与脾胃病中药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解决拖延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771
退烧栓的使用方法 浏览:874
秋天出彩最佳方法 浏览:116
检测植物程序性死亡的染色方法 浏览:968
宽玻璃门门禁如何安装方法 浏览:110
根管治疗后止疼方法 浏览:155
涉外民事关系解决方法的优劣 浏览:187
平均数的特殊性解决方法 浏览:790
手机短信怎么恢复最简单方法 浏览:537
科技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296
脊柱炎症的治疗方法 浏览:639
玉米做鱼饵的方法视频 浏览:609
分解线的简单方法 浏览:369
学生党如何美白脸部最快方法 浏览:374
创新点研究方法是什么 浏览:334
苹果平板摄像头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17
手指头发炎痛怎么办快速止痛方法 浏览:130
篮球传球动作方法有哪些 浏览:670
君的识字方法和技巧 浏览:784
casmara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