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型冠状肺炎如何治疗
得了新冠肺炎,怎么治疗?
新冠肺炎一般建议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抗凝治疗等。
新冠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检查同时伴有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有胸闷和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此外需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免疫力低下,建议可以给患者药物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症状不严重,一般应多休息和补充能量。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干咳和疲劳,少数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同的临床类型和表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如果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传染病科,并需要在具备有效隔离和防护条件的医院进行隔离和治疗。
新冠肺炎患者日常一般建议不要吃野生动物,鱼、肉和蛋应在食用前充分煮熟。注意营养,避免偏食,保证多样化的食物摄入。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适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适当补充,尤其是维生素D和维生素A。积极锻炼,控制体重,此外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戒烟和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注意心理健康,缓解紧张和心理压力。注意手卫生,经常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用自来水洗手,或使用无酒精洗手液。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捂住,而是用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保持客厅、工作场所清洁,经常开窗,保持通风。
‘贰’ 权威专访!新冠发病7日图,“居家小药箱”应备这些药
近日,一张“新冠肺炎一般治疗方法表”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与此类似的还有“新冠吃药顺序”图等等,这些帖子来源不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不乏推销和利益因素。
网络流传的“新冠吃药顺序”图/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感染新冠病毒后,一般会相继出现哪些症状?到底应该如何科学用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包括奥密克戎BF.7毒株感染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大家是否需要提前准备“居家抗病毒小药箱”?“小药箱”里应该备好哪些药物?
今天,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韩萌专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两位专家分别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临床经验,做出了权威、专业的解答。
“新冠发病7日图”
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临床上一大特点是连续性。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感染奥密克戎BF.7后在青壮年人身上发热一般不超过3天。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总结了一份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发病第1天到第7天核酸转阴的“症状分析”。
·发病第一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发病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摄氏度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发病第三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摄氏度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发病第四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一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发病第五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发病第六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可能出现核酸转阴。
·发病第七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
李侗曾表示,普通中青年的发病过程适用于以上情况,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热程更为复杂。老年人感染病毒5天前后,如有明显憋气症状,需用肺部CT影像来诊断是否有肺部感染。
专家手把手教你如何打造“居家抗病毒小药箱”
在新冠病毒的治疗方面,李侗曾表示,除了一些高龄老人,有基础疾病、肿瘤疾病的高风险因素患者会用到“新冠抗病毒药物”,大部分感染者只需对症治疗即可。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不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都非常活跃。李侗曾建议市民可以简单备一些非处方药,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新冠、流感症状缓解都有效。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颗粒、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胶囊、小柴胡汤颗粒。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明显影响休息,影响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的药物。建议使用:布洛芬,对酰氨基酚。儿童也有相应的混悬液可选用。
·如果出现咳嗽,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极支糖浆等等。
·如果出现痰多、咳痰费力的情况,建议使用: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如果咽痛咽干比较明显,建议使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
·如果鼻塞流涕比较明显,建议使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秦,还可以用布地奈德喷鼻
李侗曾表示,除了用药,对抗新冠病毒更需要好好休息,多喝水。根据病毒自限性的特点,普通人一般1-2周就会痊愈。但建议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疾病的人群,首选医院观察治疗。
如果在家出现高热超过三天了仍没有缓解,甚至其他症状越来越重,有明显呼吸急促、喘憋,尤其是活动后憋气的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治疫病”的中医准则:养正气、避邪气!
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刘清泉曾先后前往武汉、上海、新疆等多地参与疫情救治指导。纵观新冠病毒三年变化,从中医理论来看,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株再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它从三年前刚出现时的“湿毒“逐渐加上了”热毒和风热“的特征。
刘清泉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疫病救治预防的准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避其毒气,天牝从来”。这三句话中提到两大措施:养正气、避邪气!
当下如何养正气?刘清泉解读,要关注我们日常的饮食规律、作息规律。“可以在家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宫音,保护脾胃。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辛辣刺激、可高蛋白增加营养。
当下如何避邪气?刘清泉解释,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少聚集!戴好口罩、不去高风险、人多的地方。出门回家正确洗手避邪气。很多人容易忽略:接种疫苗也是养正气、避邪气的重要途径。
不同体质人群如何使用国家方案中建议的中药?
中医药对抗疫病自古已有,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引发的疫情,中医药抗疫有何秘诀?方舱医院感染者可以中药治疗为主,普通市民是否可以用于在家预防?刘清泉表示,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几种中药既可以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
如果市民与阳性感染者密接处于医学观察期,或自认有风险点位接触。可根据不同的身体特点服用一些中成药。素常有乏力伴胃肠不适,可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乏力伴出现咽干可服用金花清感颗粒;平常大便干结者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调节人体的状态,养正气,减少发病的机会。以上药物根据自身状况只选用其一,不能叠加使用。
以上药物能否用于预防?刘清泉表示,以上药物减半使用,能达到预防的效果。但不建议长时间使用,3-5天为宜。
“对于确诊人群,用中药缓解症状,则需根据不同的阶段使用中成药。”刘清泉进一步介绍,应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的中药用药建议。此外,也不建议在未经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服用饮片汤剂。
编辑孙琳智
‘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治疗
1.发热。要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感染性发热而言,发热本身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感染源的表现之一,除非高热以及患者严重不适外,通常可不急于使用解热药等药物。高热患者必须进行降温处理,可选择的解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选择1种退烧药即可,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重复、超量用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切忌饮酒,防止肝损伤。)
2.咳嗽。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不用吃止咳药。若咳嗽症状非常严重,有出现呼吸困难的倾向或影响正常睡眠与休息时,可适当地服用止咳药进行对症处理,包括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止嗽合剂、荆银颗粒、痰热清胶囊等。
3.嗅觉或味觉减退。发生比例不高,大部分患者会在一周左右嗅觉味觉逐渐恢复。这不是新冠独有的症状,其他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也会出现。每天刷牙两次,确保口腔卫生。
有条件的可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进洞神塌行嗅觉训练,包括每天闻柠檬、玫瑰、丁香和桉树,一天两次,每次 20秒。
可尝试在食物中添加香草和香料,比如辣椒、柠檬汁等。但对于同时伴有腹泻或平素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建议谨慎使用。
4.腹泻。饮食清淡,不要吃重油重盐和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食物。多喝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症状严重患者可使用蒙脱石散、藿香正气胶囊(或丸、水、口服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5.嗓子干疼、肌肉酸痛。听放松的音乐或者冥想有助于缓解疼痛。适度运动,多喝水。对于关节、肌肉或者全身疼痛,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处方镇痛药进行治疗。中药疏风解瞎信毒胶囊和六神丸纳圆也具有一定疗效。
6.食欲不振。即使没有食欲,也要坚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能量和丰富的营养,不能只喝淡粥;注意多喝水;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情绪;慢慢恢复后,可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
‘肆’ 新冠肺炎怎么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患者如果合并了呼吸衰竭,可能需要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再比如,如果患者出现了休克,可能需要应用升压药物来维持患者的血压。
另外,还可以尝试应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比如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利巴韦林等药物。还可以尝试应用一些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比如连花清瘟胶囊、再比如血必净注射液,再比如喜炎平注射液。这些中成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另外,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还可以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对于患者的病情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应当避免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带来相关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