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腰疼有哪些健身方法可以改善
康复疗法:按摩、
(1) 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 揉摩腰背:工作之余,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双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有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
(3) 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每结揉1分钟。
(4) 推下肢:旁人帮助,俯卧位,固定胯部,以掌根从骶部开始,经臀部沿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至另一侧肢体。
健身操:
(1) 腿操:仰卧,双手抱住一侧腿膝部,尽量屈髋,使大腿前沿贴紧腹部,连续做5~10次,再做另一下肢;然后双手同时抱紧双膝,同时做5~10次。每晚1次,或晨起加做1次。
(2) 起坐操:仰卧,收腹坐卢。注意不能用上肢帮助,下肢保持伸直,次数不定。本操还可起到减少腹部脂肪的作用。
(3) 滚腰操:仰卧,保持屈曲双腿的姿势,把身体蜷曲成团状,前后滚动10~20次。仰卧位,以热湿毛巾,不流水为度,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湿热约10分钟,然后再分别在腰两侧各约10分钟。最后,仰卧同法腹部。尤适用于经期腰痛。注意温度以不烫伤为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亲~
⑵ 拉筋的好处有哪些 六种常用拉筋方法
人体腿部经络众多,包括肝、胆、脾、肾、膀胱和胃六大经络。拉筋不仅是对腿部筋键的抻拉,更是对腿部经络的开启,能够疏通气血,驱邪散寒,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其中,拉三经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双腿举向空中,利用拉筋带将两腿拉开,此时,气血会灌注到腰部、腹部、胸部及头部,为身体细胞及经络提供更多滋养。通过拉开双腿内侧的肝、脾、肾三条经络,可以达到强生健体的效果。标准拉三经每次应持续15分钟以上,初学者可以从3分或5分钟开始,逐渐适应并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此外,拉膀胱经也是一种重要的锻炼方式。使用带子挂在脚上,用力下拉,可以感受到膀胱经的拉伸和放松。如果膀胱经存在问题,这种拉伸方式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痛感。但每天坚持几分钟,就能有效缓解与膀胱经相关的系列问题。
除了内三经(肝、脾、肾),外三经(胃、胆、膀胱)的拉伸同样重要。在拉完内三经后,再对外三经进行拉伸,每天持续三五分钟,可以让行走更加轻松自如。
此外,开胯、拉背和抻腹也是有效的拉筋方法。开胯可以每天通过拉筋带进行几分钟的练习,不仅能打开胯部,还能增强臂力。拉背时,坐直身体,将拉筋带挂在脚上,双手尽力抓住带子前端,拉直双臂并外撑后背,每天练习2至3分钟,有助于缓解后背的疼痛和不适。抻腹则是双手握住拉筋带一头两端并举起,最大角度后仰以拉伸胸腹部经络。每天几分钟的抻腹练习对心经、心包经、肺经等多条经络有极好的疏通和保健作用,同时还能帮助矫正弯曲的脊柱。
⑶ 腰肌劳损怎么锻炼
腰肌劳损怎么锻炼?
腰肌劳损的治疗主要在于:舒筋活血,温筋通络,解痉止痛。针对于这一点膏药的效果其实还不错的,膏药本身就有通筋活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1、穴位按摩
(1)先用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使之放松,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髎、环跳、肾俞、 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 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 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衮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 、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腘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属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拨揉腰椎两侧(痛点处)20~30次,其间按压天枢、气海各一分钟,捏拿小腿后侧(腓肠肌 一带)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针疗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弹拨左足昆仑穴,当弹拨右足昆仑穴时,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压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 ,弹拨时术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而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两侧穴各弹拨三次。(注意:只出现痛未出现触电者,腰痛可减轻,而不能消除 ,必须出现触电样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当然除了这些,也可以做针刺、艾灸、拔罐,严重是可适量吃些止痛药,带上护腰。
⑷ 哪些方法可疏通腰部气血
哪些方法可疏通腰部气血
哪些方法可疏通腰部气血,如果腰部经常出现一些坏毛病,很有可能是因为腰部气血不足所造成的,其实疏通腰部气血的方法有很多种,想要了解更多的话,那就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继续往下看看吧!
前屈后伸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交替叩击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于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并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连续做30次左右。
转胯回旋
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作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作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复各做10-20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要过分地前仰后合。
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5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部为支点(3点支撑)来进行锻炼,每次可锻炼10-20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练此动作。
双手攀足
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再稍停,然后恢复原来。可连续做10-15次。注意身体前屈时,两腿不可弯曲,否则效果不好。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弯腰时动作要慢些。
以上这几个动作都能够让腰部得到锻炼,活血缓疲劳,那些腰部不好的人可以通过这几个动作来保健腰部。
六个数据信号表明你气血不通 疼和痛。经脉疼痛具备2个特性:一是在经络循行网上的好几个位置均可产生疼痛;二是沿经络循行线出现“牵引带痛”,普遍头痛、颈肩痛、腰痛、膝关节痛等。以头痛为例子,两边头痛是肝胆经不顺畅;额头痛在肝胆经;头顶痛与肝经息息相关;后脑勺疼痛则是膀胱经的问题。不一样位置的疼痛多见于群体不一样,跟身体身体素质等要素息息相关,如工薪族,常常用电脑、手机上、伏案工作,非常容易出现颈肩、腰部不适感,头脑工作人员假如不吃早饭,则非常容易出现头昏、头隐隐作痛的状况。
冷。
多见于于膝盖骨、背部、胃腕。穿露脐的人,腹部非常容易受凉出现冷痛;电动式车一族,膝盖骨非常容易迎风,即便戴上很厚运动护膝也在所难免;背部是身体最非常容易畏冷的位置。因而,这三个位置非常容易出现冷的主要表现,也可能冷痛并见。
热。
气血不通也可能出现热的病症,如心经络不畅出现闹心,手三阴不畅出现手心发热等,还会继续造成痤疮,乃至脸部烘热等病症。“热”多见于于容易上火一族,这些人一般脾气不好、好发火、顶不住火。
发麻。
最多见于手脚、嘴巴。手臂麻木多和颈椎骨位置经脉不畅有关系,多见于电脑前工作人员;脚部发麻和椎间盘位置经脉不畅相关,常见于长坐群体;舌头麻木和头部的经脉不畅相关,多发性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
酸。
人体骨骼非常容易出现酸疼,常见于平常欠缺健身运动的人。锻炼身体以后的浑身酸疼,歇息一两天便会减轻;感冒初期也非常容易出现酸疼,这和太阳经不顺畅相关。
发胀。
发胀多见于于下肢、腹部、腰部。下肢发胀和足三阴经相关,多发性于站起工作中的群体;腹部、腰部发胀和肾、心的慢性疾病相关,多发性于中老年。
经络不好或阻碍堵塞,经络循行位置可出现相对病症;经络是血气运作的安全通道,血气多或不够,都可能影响经脉作用,进而主要表现出经脉症状。在没有器质性疾病的状况下,我们能够应用好多个小方式来减轻其造成的不适:受凉造成的气血不通,在所循经脉处开展艾炙或扎针,可缓解疼痛;热邪造成的上火的症状,可在耳朵尖或手部穴位开展放血及内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因为姿态被压迫造成的酸软体会,可根据健身运动减轻病症。
生活起居中,每一个人都应当培养优良的生活方式,每日要维持一定的运动强度,根据健身运动来提升本身的骨筋身心健康,此外还一定要维持情绪的舒适,假如心情愉快得话,则万病不长,最终假如觉得到身体不适得话,一定要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