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宝感冒了,一直在流鼻涕,鼻子都被我擦红了,怎么给...
对于宝宝感冒流鼻涕的情况,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孩子的鼻子容易因为频繁擦拭而变红。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轻压一侧鼻孔,轻轻将另一侧鼻孔内的鼻涕擤出,然后换另一侧鼻孔重复此动作,切记不要同时擤两个鼻孔,以避免增加鼻咽部压力,可能导致鼻涕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擤鼻涕时力度要适中,若鼻涕难以擤出,可以将热水瓶靠近鼻孔,利用蒸汽帮助鼻腔通气,再进行擤鼻涕。
针对小孩子的感冒,及时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市面上有许多针对儿童的感冒药物,如小快克等,效果良好。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病情加重。家长应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感冒迹象,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医嘱给孩子用药。这样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水分,以及保证充足的休息,都是帮助孩子尽快康复的重要措施。家长还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病菌传染给家人或孩子,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面对孩子感冒流鼻涕的问题,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2. 简述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才可以幸福快乐的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不管是得了大病还是小病,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麻烦和困扰,比如说在平常的生活中涕流不止,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也会有很多的困扰。
涕流不止?当心错误擤鼻涕方式引起中耳炎!
虽然已经立春,但天气依然比较寒冷,早晚温差较大易引发感冒。很多感冒患者都会有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如果感觉到鼻子堵住了或是流鼻涕,人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抓来一张纸巾或者手帕用力擤。但你知道吗?擤的方式不对,也会有很大的危害。
这些拧鼻涕误区危害大
用力擤鼻涕,易引起中耳炎
鼻腔是通过咽鼓管和中耳相通的,当擤鼻涕用力过度时,鼻涕中的细菌就有可能通过咽鼓管涌入中耳腔,进而引起中耳的细菌感染。
两鼻孔同时擤,易引起急性鼻窦炎
两只鼻子一起擤,这种做法不仅让鼻涕清除不净,还会造成健康隐患。因为鼻腔和鼻窦是相通的,同时擤鼻子容易引起鼻涕倒流,让细菌、病毒逆行感染,增加患急性鼻窦炎的几率。
使劲吸鼻涕,病好得慢
有些人习惯把鼻腔分泌物用力回吸,这种做法也不可取。一是鼻腔及咽部的分泌物中有大量的黏液蛋白,阻断细菌、病毒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应该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而不应该倒吸回去;二是回吸时黏液有可能误入气管,引起窒息,非常危险。
擤鼻涕有讲究
正确方式
正确的擤鼻涕方式: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由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擤另一侧鼻孔。
最佳方式
擤鼻涕的最好方法:将下巴向上抬起,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通过鼻子抽吸将鼻涕从后鼻孔回吸到鼻咽部,然后经口咯出,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抽吸另一侧鼻子。
婴幼儿
对于年龄偏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来说,家长可先用细橡皮管或塑料管将鼻腔的分泌物抽吸干净,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后,然后用清洁的棉签缓慢插入鼻腔,边转动棉签,边向外将棉签退出,拭净鼻腔内残余的鼻涕。
擤鼻子方式不对会造成很多危害,中耳炎就是常引发的病症之一。
急性中耳炎的三大症状
1.耳痛。急性中耳炎可有隐隐耳痛之感,痛感可为持续性;
2.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过水声;
3.听力减退。为了听清楚,患者常常会把头向前倾,或者不自觉用好的耳朵听,儿童对声音反应较迟钝,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婴幼儿常常中耳炎、鼻炎并发,用药时应耳鼻并治,以鼻为先。
专家提示
滴药前应清除孩子鼻腔内的分泌物,取坐位或仰位,头尽量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然后滴药。
药瓶口不要直接接触到鼻腔,以免细菌污染药液。滴药时可将药液顺鼻孔一侧慢慢流下,让鼻腔侧壁起到缓冲作用,以免药液直接流入咽部。
滴药后轻按两侧,静坐或取卧位3~5分钟,并用清水漱口,清除咽部残留药液。
3. 正确擦鼻涕的方法儿童
这个我有经验,我感觉什么动作方法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工具,鼻涕会有一个过程,短的一两天,长的好几天,宝宝的鼻子擦多了会疼的,建议买那种保湿纸巾,孩子鼻子会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