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治疗方法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轻型患者通常无需全身抗病毒药物。局部治疗方面,碘脱氧脲嘧啶核苷(疱疹净)可用于治疗疱疹性角膜结膜炎,但因其毒性较大,不推荐全身使用。对于全身性感染和疱疹性脑炎,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是较为有效的选择,无环鸟苷静脉滴注也有低毒性且疗效好的报道。此外,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如有细菌感染,抗生素应被添加进治疗方案。
单纯疱疹病程通常为一周,即使不治疗,大多数情况下也会自愈。不过,复发风险高,严重的病例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对于局部治疗,可采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1%-2%龙胆紫药液用于溃破部位,3%阿昔洛韦软膏或0.5%新霉素软膏进行局部涂抹。全身治疗上,可以考虑使用丙种球蛋白肌肉注射,西咪替丁口服,以及维生素C、B2或复合维生素B补充。对于阿昔洛韦,口服剂量为0.2g每日5次,严重情况可静脉注射,阿昔洛韦0.2-0.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2-3次,连续5天。若出现继发感染,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先锋霉素进行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传染病。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脑)的感染。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感染。病毒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皮肤进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觉神经节细胞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胃肠功能紊乱、月经、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绪改变时,体内潜伏的HSV被激活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