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园艺慈姑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园艺慈姑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发布时间:2022-05-11 17:08:41

㈠ 毛慈菇的种子什么时候播种比较合适

慈姑什么时候种植好

慈姑的种植时间是八月上旬。因为慈姑是生长在水中,它需要潮湿的土壤,而八月份又是多雨的季节,十分适合它栽种。有些植物就是一直生长在水中的,比如我们常见的莲藕,而慈姑也是如此。

慈姑主要分布在苏浙一带。多数是由人工种植的,种植地势比较低洼,有足够的水源,所以都会栽种在水田里,产量会十分可观,并且口感很好。

慈姑什么时候上市

慈姑一般在12月上市,已经是深冬了。

慈姑的形状是球状,而且个头不大,都是小巧的。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等其他营养元素。不仅有人工种植的,还有野生的慈姑。

慈姑在我们认知里都是当作蔬菜来食用的,其实它的价值不仅如此,还可以用来做药。因为慈姑它可以解很多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适量的食用慈姑,从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健康。

吃慈姑的最佳时间

想要吃慈姑的话,就在元旦期间食用吧,这时的慈姑营养价值是最高的,正是当季的蔬菜,冬季本身的蔬菜就很稀缺,这个时候刚好可以食用慈姑。

㈡ 慈姑的种植方法,北方适合种植吗

慈姑北方适合种植。
(Chinese Arrowhead)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种属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华夏慈姑,学名Sagittaria trifolia Linn. var. sinensis,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古名藉姑等。慈姑原产中国,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栽培历史1 000多年。我国慈姑栽培地区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我国北方和台湾省也有少量栽培。目前我国慈姑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江苏省,栽培面积达7 000hm2以上,尤以宝应县及苏州市两地栽培规模最大,达6 000 hm2以上,产量超过100 000t。
慈姑的种植方法

(一)种芽准备
选具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充分成熟、顶芽较弯曲且粗0.6~1.0㎝、无病虫为害的球茎,于冬前将顶芽稍带一部分球茎切下,随即用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摊晾至表面干燥后,窖藏越冬备用。每100㎏慈姑球茎约可切取顶芽12~15㎏,可供667㎡大田之需。
(二)催芽
一般于4月下旬取出留种用顶芽,置洁净筐内,上覆洁净湿稻草,洒水保湿,保持温度15℃以上,经10~15天出芽,即可播于秧田育苗。若播期较晚,气温已至15℃以上,则可不必催芽,仅需于清水中浸泡1~2天,即可直接播种苗。
(三)播种
一般于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15℃以上时进行。育苗秧田要求地面平整、土质肥沃、排灌两便、保水保肥。若为早水慈姑育苗,每667㎡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耕深20~25㎝。顶芽播插行、株距均为9~12㎝。土壤肥力较高、苗龄较长者宜稀播;土壤肥力较低、苗龄较短者宜密。播插深度以顶芽自下向上的第3节入泥1.5~2.0㎝为宜。为便管理,宜将顶芽按大小分级,分区播插。
(四)秧田管理
1、水深调节
播插时秧田水深2~3 厘米,插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芽鞘张开,抽生第1片过渡叶时,灌一薄层水。秧苗生长期,保持2~3厘米水层,以利土温升高。若遇晚霜,宜灌深水防冻。气温25℃以上时,逐渐加深水深至6~10厘米,不可搁田受旱。
2、追肥
播插后7~10天,开始发根,每667㎡施20%的腐熟粪水1000㎏。
3、其它
注意及时除草和防治蚜虫。早水慈姑,幼苗高25~30厘米,并具3~4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大田。但若苗期延长,作晚水慈姑栽培时,则应防止秧苗生长过旺或过弱,及时调节水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并定期打去秧苗外围老叶,保留中央新叶3~4片。

㈢ 毛慈菇种植技术

毛慈菇怎么种植

1、土壤条件

毛慈菇适宜生长在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种植毛慈菇时,需要先翻耕一遍土壤,将土壤中的杂草和石头清理掉,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厩肥和饼肥,使其更为肥沃,然后向土壤喷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促进毛慈菇健康生长。
2、消毒处理

种植毛慈菇时,需要选择无病害、完整无破损的球茎作为种茎,再将毛慈菇的种茎放入多菌灵药剂中浸泡10-15分钟,消灭表面的病菌和细菌,降低毛慈菇的染病几率,而且要将毛慈菇放置在太阳下晾晒1-2天,打破植株的休眠期。
3、种植方法

种植毛慈菇时,需要先往土壤中挖一个坑,再将毛慈菇的球茎埋入到坑里,然后对其浇灌一次水分,使土壤保持湿润,并且要覆盖一层地膜,为毛慈菇保温保湿,等待1-2周左右,毛慈菇就会生根发芽。

4、施肥管理

毛慈菇是喜肥植物,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毛慈菇时,需要在植株幼苗期间,为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毛慈菇旺盛生长,而在毛慈菇的鳞茎膨大期时,需要为其追施磷肥和钾肥,使植株的产量提高。

㈣ 慈姑近年来经济效益好,怎么提高慈姑的产量

慈姑原产于中国,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燕尾草、茭白、板栗。它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作物,江南八仙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田,叶如箭,花白色。地上有种球茎,黄白色或蓝白色,用作蔬菜。这个品种不同于原来的品种,因为它高大结实;叶片宽,肥厚,先端钝,卵形到宽卵形。

根据温度,当平均温度在15℃左右时,有必要加速发芽。将贮藏在地窖中的种子芽在晴天放在阳光下晒干,并在40℃左右倒入温水,以刺激芽的萌发。当种子发芽时,可以在地里播种。苗床宜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水肥保持的田地。广东宝应、扬州的紫原黄、瓜老五黄、苏州黄、浙江神荡谷、云南神荡谷黄都具有淀粉含量高、风味好、抗性强、产量高。

㈤ 慈纹花树的栽培有什么技巧

种植慈姑一般在春季,为了提高出芽率,可以给它催芽。将顶芽用芦席包裹起来,上面盖上湿草,并且注意喷水保湿。之后选择土质肥沃且排灌方便的田地,施足基肥后深耕。把顶芽种植到里面,种植后要调整水位,保持3厘米的水层。


进行种植:

将顶芽按照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深度从顶芽往下的第三节,入土1.5-2厘米即可。种植后要调整水位,水深要保持在3厘米左右,这样可以提高地温,有助于它的生长。之后要在谷雨进行定植,根部要插入土中10厘米左右。

㈥ 慈姑的市场价格高,慈姑该怎么种植

慈姑是泽泻科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也叫剪刀草、燕尾草,生长在池塘、沼泽、沟渠、水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以球茎作蔬菜食用食味好,营养丰富,慈菇球茎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25.7%、钙8毫克、磷260毫克、铁1.4毫克,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慈菇既可做菜食,又可加工成慈菇片和慈菇淀粉。

㈦ 请问慈姑种植技术要点有那些

育苗方法。
①选择种芽。为培育壮苗,必须选用优良球茎作种。通常宜选具有所栽品种特征、大小适中、充分
成熟的球茎,其顶芽粗度以在0.6-1cm为宜。
②秧田准备。应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田块育苗,如为早水慈姑用苗,耕地时每666.7
m2施入有机肥3000-4000kg,深耕20-25cm、耙耱后做成宽1.3-1.6m的长条苗池,其间过道宽30cm。
③插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当地温度已上升到15℃以上时进行,按行、株距各9-12cm插入顶
芽。具体播插密度视苗龄长短及土壤肥瘦而定,土壤较肥而苗龄长者偏稀,土壤较瘦而苗龄较短者偏
密,插播深度一般要求顶芽从下向上的第三节位插入土中1.5-2cm为宜,插时田间保持2-3cm浅水,插
后轻搁田7-10天,保持土壤润湿以利生根。待芽鞘张开,抽出第一张过渡叶时,再灌入1薄层浅水。
如慈姑种芽大小不一,应将大小顶芽分开插播,以便于进行秧田管理。
④秧田管理。秧苗萌芽生长期间,保持2-3cm的浅水,以利于土温的提高,促进发根,如遇晚霜,夜
间灌深水防冻,第二天再放浅水。插后经7-10天,开始发根生长,可追施苗肥1次, 666.7 m2施20%的
腐熟粪水1000kg左右,促苗早发,栽后10天左右,开始除草,并注意检查和防治蚜虫。
当幼苗长到25-30cm高,并有3-4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如因定植的大田还未准备就绪,也可留在秧
田继续生长,直到作为晚水慈姑栽植,育苗期可延长到90天以内。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气温达到25℃
以上,秧田灌水要逐渐加深到6-10cm,不可搁田受旱。在管理上,既要防止生长过旺,又要防止生长
不良,要从水肥上加以调节,适当增施磷、钾肥,并要定期打去秧苗外围的老叶,仅留中央新叶3-4片。
大田栽植
1、整地施肥。选土壤含有机质在1.5%以上、土层较厚的低洼水田深耕20cm,每666.7 m2施入堆厩肥
或粪肥3000kg,并配合施入尿素15-20kg,过磷酸钙30-40kg作基肥,翻耕耙平,灌入浅水,即可栽植。基肥不仅可直接供给植株全生育期所需的部分矿质营养,而且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有利于球茎的迅速膨大。因此,施足基肥是夺取慈姑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
2、适时合理密植。慈姑的定植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及茬口安排而有不同。其中早熟慈姑栽插不宜过
早,一般要求苗龄达到45天以上,苗高达到25-30cm,具有4-5张绿叶,否则秧苗太小,栽后发棵缓慢
早栽达不到早熟的目的,产量也不高。晚熟慈姑却要求尽可能早栽,当前茬作物收完后,必须抢耕抢
栽,由于秋后气温降低,生育期受到限制,故栽植愈晚,产量愈低。长江流域一般最迟应在8月上旬栽
插完毕,否则大田生育期太短,产量将大幅度降低。慈姑要求浅水栽插、合理密植,栽植密度因栽培
季节和土壤肥瘦而有差异。早熟栽培生长期长,开展度大,一般行、株距均为40-45cm;晚熟栽培生长
期短,开展度小,一般行、株距均35cm左右;具体栽植密度还因土壤肥瘦和品种情况而异,如土壤肥沃品种植株高大,开展度大,宜适当偏稀;反之偏密。栽前连根拔取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保留中心嫩
叶及外围叶柄25-30cm,以减少水分蒸腾和防止遇大风雨动摇植株,栽插深度一般9-12cm,使苗栽稳土
中。栽植过深不易发棵;过浅易受风吹动摇或浮起;均非所宜。栽完全田后,随即在田边另插少量预
备苗,以备补缺。栽时保持2-3cm浅水,以利活棵。
大田管理
1、水层管理。以浅水勤灌,严防干旱为主,但在高温多雨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放水搁田,以防引起徒
长。在高温干旱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深灌凉水,以防引起病衰。植株生育前期保持3-6cm 浅水,梅雨季
节,植株易生长过旺,可于7月上、中旬进行一次搁田,以控制地上部生长,使长相转为稳健,提高植
株的抗性。搁田程度视苗情决定,如植株叶色嫩绿、叶薄要重搁;反之,则轻。一般搁到田土细裂,
然后灌水。以后进入伏旱高温季节,水层可适当加深。在7-8月间,气温达35℃以上时,于深夜或清晨
引灌凉水,加深水层至12-20cm,适当深灌和勤换凉水,既可保证慈姑植株旺盛蒸腾和生长对水分的需
求,又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高温的不良影响,发挥防暑降温作用,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抑制
病害的发生和蔓延。8月中旬以后,气候转凉,宜再恢复浅水,一般以8-10cm为宜。到9-10月份,植株
大量结球阶段,还要落浅到3-5cm,最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合理施肥。整个生育期间肥料的施用,应遵循促、控、促的原则,并且必须重视氮、磷、钾的配合
施用。据试验,晚熟栽培慈姑,施磷肥50kg的田块比不施磷肥的田块增产15%,且球茎显着增大。慈姑
对钾肥反应良好。施钾肥后不仅产量显着增加,而且质量提高,球茎大,皮青色带紫,无锈斑,无苦
味,耐贮藏。在一般肥力土壤中以每666.7 m2施13 kg氯化钾为宜,钾肥要早施,并应
与氮、磷相配
合。早水慈姑一般在定植后10-14天,即成活后开始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每666.7 m2施入20%左右的腐熟人畜粪水1500kg或碳酸氢铵30kg加尿素10kg,均匀施入,施后耘田与土壤均匀混合。到天气转凉,植株抽生匍匐枝时,应追施1次较重的肥料,以促进结球。此时新叶仍在生长,同化作用最强,植株吸肥量大,一般每666.7 m2施入腐熟的人粪尿2500kg或尿素30kg,另施草木灰100kg,对球茎膨大有良好效果。晚水慈姑由于生长期短,通常只进行1次追肥,多在定植后25-30天进行,数量与早水慈姑的结球肥相似。
3、耘田除草和摘除老叶。慈姑定植缓苗后,即进行第一次耘田除草工作,在整个茎叶生长期,每隔15-30天左右耘田1次,直到抽生匍匐枝为止,通常需耘田2-4次。为改善田间光照和通风条件,并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病虫危害,在生产上都实行摘除老叶的措施,称为捺叶,即将植株外圈老叶连同叶柄捺揿,塞入株旁泥中,这样既增加土壤肥力,又利于通风透光,且可防止植株叶片较多时,在高温季节抽生匍匐枝,结出小球茎。一般每株打去外围发黄老叶,留中央新叶4-5张,每隔15-20天进行1次,共捺叶2-4次,直到天气转凉,气温降到25℃以下时为止。往后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植株养分的积累和抽枝结球,应注意保护叶片和根系,不再耘田和捺叶,以防人畜下田踩坏匍匐枝。

㈧ 慈姑的特性,生长环境,及其喜好,

慈姑(Chinese arrowhead)
引自:http://icgr.caas.net.cn/kp/%E6%85%88%E5%A7%91.htm
泽泻科(Alismataceae)慈姑属中能形成球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又称茨菰、慈菰,俗名剪刀草、燕尾草,古名藉姑、河凫茈、白地栗。染色体数2n=2x=22。每100g球茎约含淀粉66g、蛋白质5.6g、碳水化合物25.7g、磷260mg及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煮食、炒食和制淀粉,亦可入药。原产中国。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热带均有分布。欧洲多用于观赏。中国、日本、印度和朝鲜用于蔬菜。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北方有少量栽培。

植物学性状:植株直立,高50-100cm。须根系,肉质,具细小分枝,无根毛,须根长30-40cm。茎分为短缩茎、匍匐茎和球茎3种。短缩茎腋芽萌动生长,穿过叶柄基部,向土中伸长,为匍匐茎,长40-60cm,每株有10余条匍匐茎。匍匐茎入土约25cm,入土深浅,受气候影响。气温较高,匍匐茎顶端窜出泥面,发叶生根成为分株;气温下降,匍匐茎向深处生长,末端积累养分形成球茎。一般球茎高3-5cm,横节面直径3-4cm,由2-3节组成,卵形或近球形,肉白色或淡蓝色,顶端具有顶芽。叶箭形,长25-40cm,宽10-20cm,叶柄长,组织疏松,着生在短缩茎上。短缩茎每长一节,抽生一叶,开花植株从叶腋间抽出花梗1-2枝,总状花序,雌雄异花。花白色,花萼,花瓣各3枚。雄花雄蕊多数;雌花心皮多数,集成球形。结实后形成多数密集瘦果,扁平,斜倒卵形,有翼。种子位于中部,具繁殖力,用种子繁殖当年只结细小球茎,生产上都用球茎行无性繁殖。

主要品种:①侉老乌:球茎圆形,皮色青带紫,品质粗,成熟较早;②沙姑:球茎卵圆,皮色黄白,品质优,早熟。③白慈姑:球茎扁圆,皮白色,品质优,抗逆性强,中晚熟;④沈荡慈姑:球茎扁圆,皮色淡黄,品质一般,中晚熟;⑤苏州黄:球茎卵圆,皮黄色,品质优,晚熟。

生长发育和球茎形成:慈姑的生育期一般分为发芽期、植株生长期及球茎形成期。

发芽期:萌芽始温14℃,球茎顶芽鳞片张开,抽生1-2片叶,此期利用球茎贮存养分维持生长,需保持3cm左右的浅水层,以提高土温,促使植株生叶、发根。

植株生长期:植株抽生正常的箭 形叶至球茎开始膨大,初时每隔7-10天抽生一片新叶,平均气温25-28℃时,5天左右长出一片新叶。植株具7片大叶时,地下短缩茎发生匍匐茎。每长一片叶,发生一条匍匐茎。此期内植株生长迅速,要示肥水供应充足,宜适当加深水层(10-15cm),避免植株生长过旺,延迟球茎形成。

球茎形成期:球茎开始膨大至采收,约需30天。此期气温下降,光合产物向匍匐茎末端转运、积累,形成球茎。此期内气候冷凉,日照较短,阳光充足,水层较浅,叶片不早衰,可促球茎形成。

栽培技术:选具有本品种特征、匍匐茎短而密集、单株球茎数10-14个的优良植株为种株。育苗移栽,须选用肥大端正、顶芽粗短而稍弯曲的球茎作“种”。用整个球茎或取其顶芽播种。1月至3月,在15℃以上和适宜的湿度中进行催芽,出芽后栽植或插芽育苗。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可直播。

栽种慈姑宜选低洼地或肥沃稻田,要示平坦和充分耙耘,施足有机肥作基肥。立秋后,球茎开始形成,可追施磷、钾肥。栽植规格,应考虑品种熟性和定植期。一般以每亩栽4000多株为宜。慈姑幼苗需除去老根老叶,留几条新根和3-4片嫩叶,定植后易发根成活。慈姑对水分要求较高,各生长期水层深浅的调节:一般在定植后浅水(3cm),旺盛生长期水层8-10cm,球茎形成期水层3cm。慈姑叶面积系数以1.5为宜。发生匍匐茎和球茎形成期间,对叶片生长要促、控结合,除去老叶、黄叶,保留5-8片绿叶,注意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能,减少植株养分消耗及病虫害发生。

老匍匐茎形成的球茎小,大小不均,需摘除,以促进新匍匐茎的发生和形成球茎。中国广州菜农常在霜降至立冬期间离植株6-9cm处用刀插入土中10-15cm转割一周,把老根和匍匐茎割断,俗称“圈根”;台湾多用手摘除部分匍匐茎,并排干田水,控制植株缓慢生长,促使养分转向匍匐茎供球茎形成。

霜降后采收,分2-3次收完。贮藏方法有田间贮藏、露天贮藏和水控贮藏等,以田间贮藏最简便,效果好。当球茎成熟后,排干田水,每隔5行开沟,降低水位,以后经常注意排除积水,让球茎贮藏于田间。

病虫害及防治:主要病害有叶黑粉病(Doassansia horiana),为真菌病。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叶片出现黄色突起疱斑,内有黑点。及时清除病叶、老叶,用代森锌液喷雾。

慈姑的高产栽培 引自:http://academy2003.cpst.net.cn/popul/farms/preva/artic/20819112620.html
2002-08-19 11:26:20 杨长林
慈姑,肉质细嫩,含淀粉、蛋白质比芋头高,磷质超过其他蔬菜。一般667平方米产鲜球茎800~1300千克,高产的可达1500千克以上。在栽培上应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精心育苗

慈姑在生产上都是利用整个球茎或球茎上的顶芽进行繁殖的。繁殖用的种球或种芽,要达到成熟、肥大、端正、具有本品种特性、顶芽粗短而弯曲。一般多采用整个球茎进行繁殖,这样既省种又省工,效果较好。插播球茎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在14℃以上时进行。育苗田与大田比例为1:12~15。选择土质肥沃、耕层深厚、阳光充足的浸冬烂田作育苗田。先下足基肥,耙平后按1×1米的规格把上年留作种用带泥的球茎插播于田土中,深度达7~10厘米为宜。然后,田面保持水层4~6厘米。球茎发芽生根后,在幼苗长出2~3片叶时,要追施人粪尿、氮、磷、钾化肥1~2次,以促使菇苗生长健壮尽早抽出匍匐茎。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和幼苗生长的加快,地下匍匐茎顶芽便发育成许多分株,分株又抽出匍匐茎,这样连续不断地长成新的分株,到移栽前育苗田就长满了适用的慈姑苗。

二、施肥与移栽

栽培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耕层深厚的粘壤土田。于早稻收获后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植。犁翻田后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磷肥3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作基肥,然后耙平泥面,沤田7~10天。

移栽前,从育苗田中拔起苗高26厘米,长有3~5片叶的慈姑苗,用剪子剪除老叶,每株留3片叶,并在离根部2~2.5厘米处把根须全部剪平。然后,按株行距40×(60~70)厘米移栽到大田,深度10厘米左右。采用南北行向,以利通风透光。667平方米栽2300~2700株。因慈姑叶柄斜生且披散,质地松脆,极易折断,加上植株较高大,栽植过稀和太密都不利于获得高产和进行田间操作。

三、田间管理

(1)水层管理以“浅、深、浅”管理为宜。移栽后至成活阶段应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以利提高泥温,促根快发。成活后至匍匐茎抽出前,保持6~8厘米的水层。匍匐茎抽出后的高温炎热季节,保持水深12~15厘米。在植株生育后期,即“霜降”以后,气温转凉时,植株需水和田间蒸发减少,维持田面水层4~6厘米,直至收获。

(2)追肥移栽成活后15~20天追第一次肥,以促进植株生长,667平方米施人畜粪尿800千克。9月中旬667平方米用尿素7~10快或碳酸氢铵15千克、草木灰200~250千克再追施一次,最好深施到距植株根部10厘米处。于霜降前结合最后一次耘田施一次促球茎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或碳酸氢铵25千克)、硫酸钾15千克,拌黄泥200千克做成球肥深施到距植株根部7~10厘米处,以保持植株青绿粗壮,叶片油亮增厚,以促进球茎形成和膨大。

(3)中耕除草和拔肠移栽后15~20天,结合第一次追肥进地中耕除草,疏松耕作层,促进根须生长。其后,每次耘田时需拔除杂草、摘除植株外围老叶(连叶柄)和由匍匐茎形成所有露出水面的分株,以减少营养消耗。清理后每株保留5~6片叶,以保证通风透光和有一定的叶面积及高效的光合效率。于霜降前5天左右,结合最后一次追肥耘田进行摸蔸拔肠(即去掉过多的匍匐茎)。方法是:选择晴天或阴天,逐行逐株用手触摸植株根部,把已抽出在泥下瘦长的和已露出水面长成分株及新近抽出的白嫩多余的匍匐茎(俗称“慈姑肠”)全部拔除,每株只留下6~8条粗壮的且顶端已形成了小球茎的匍匐茎,作为膨大成慈姑大球茎之用。拔除的白嫩匍匐茎洗净后人可食用,其余的切碎作猪或鸡鸭饲料。以后则禁止下田耘田和摘叶,以免踏伤球茎。

四、控上促下

在距霜降前20天左右,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粉剂150克兑水60千克喷洒,以控制新叶长高,促其叶柄和地下匍匐茎增粗,利于球茎的形成和膨大。做法是选晴天早上把田水放干露出泥面,于下午把配好浓度的多效唑溶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到每株根部周围的泥面,让根须吸收,隔1天后再灌水入田达到所需的水层深度。

五、注意除虫灭病

为害慈姑的主要病害是慈姑黑粉病(俗称泡泡病)、褐斑病和斑纹病。防治黑粉病在苗期可喷1:1:200的波尔多液,隔25天喷一次,连喷两次;移栽后发病,用20%三唑酮(粉锈宁、百里通)乳剂30~4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发生褐斑病与斑纹病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同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

害虫主要有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收获

12月以后,当植株茎叶转黄、地下球茎停止膨大后即可收获。收获时抢在严重霜冻之前,选晴天或阴天趁田中泥面尚有水层逐株用手把地下匍匐茎提起,即可把球茎挖出泥面。若采用放干田水挖掘的方法反而增加工作量,同时又会损伤球茎。

㈨ 慈菇该如何种植呢现在种植慈菇有前景吗

慈姑是泽泻科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也叫剪刀草、燕尾草,生长在池塘、沼泽、沟渠、水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以球茎作蔬菜食用食味好,营养丰富,主要在春节前铁1.4毫克,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慈菇既可做菜食,又可加工成慈菇片和慈菇淀粉。慈菇的耐贮性强,贮存期可从11月中旬至第二年清明,因而为冬春蔬菜供应淡季的优良的水生蔬菜。

铁杆粉丝,文中说,“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真难口感比类似莲藕,却略爽粉,不比莲藕香气浓,气微,味道微甜带些许苦涩,据说含微量元素很多,性寒,而不能多吃。对我自己来说,如果一定要吃慈姑的话,我是更喜欢吃嘴子的。吃嘴子比较轻松,能吃出叶茎类蔬菜的口感,煮烂了以后,很吸味道,吃多了也不觉得怎么样。不像慈姑块,明明也没多。

㈩ 种植慈菇每亩需要多少种芽慈菇种苗该如何贮藏呢

风、雨容易导致叶柄断裂,球茎生长受阻。土壤耕者蘑菇稀浮基质的黏土土中,土层约20厘米,耕地时堆肥或粪1000公斤,草木会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可平整耙,填满浅水后种植。春天树木的行距为4040厘米,萝卜为4000株,秋茄为35厘米左右。立秋后天气变冷,植物的新叶仍能旺盛生长,茎和球茎开始生长和膨胀,肥料量最大,一次追肥,每亩2000-2500公斤,草木会100公斤,钾肥促进糖类合成和转化,增强抗病能力,促进淀粉在长江以南播种,种植紫松,用球茎繁殖。各地都进行苗木移植。根据球茎部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穿在球茎顶端。另一个是整个球茎线苗。长江流域各省为了早点种植,

茨蘑菇抗病忠诚不好,养殖时要定期巡视田地,发现害虫时及时清除干净,并在茨蘑菇上撒上粉青宁剂清除害虫。后期要通风蘑菇,通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茨蘑菇在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可以提供腐蚀的有机肥料,加快植物生长速度,茨蘑菇定植半个月后,应提供硫酸钾复合肥料,使茨蘑菇生长旺盛,但肥料量应调节到每亩100斤,防止植物产生肥料。

阅读全文

与园艺慈姑的种植方法和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尿失禁治疗方法 浏览:795
毛笔楷书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30
华为手机调节亮度方法 浏览:869
小班幼儿如何了解社区的方法 浏览:707
双鱼线的正确连接方法 浏览:757
野外接触器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450
win10解决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浏览:48
鸟套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2
角磨机上链子的安装方法 浏览:689
war3程序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125
如何提高新陈代谢率的方法 浏览:277
毒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455
怎么测出有距离的方法 浏览:1
传送带每米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710
天窗解决方法奔驰 浏览:432
婴儿车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165
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277
电脑qq视频旋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决方法 浏览:378
解决商业伦理问题的方法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