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用推拿疗法10大方法有哪些

用推拿疗法10大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0 15:57:26

⑴ 常用按摩手法有哪些

1、推揉类

指平面用力手法,有推法、揉法、摩法、擦法、抹法。

推法

[定义]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穴位或按经络的循行方向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指推法又分为单指推法、双指推法和三指推法;掌推法又分为全掌推法和掌跟推法。

[动作]操作时指、掌或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根据体质、性别因人而宜。

[应用]在人体各部位使用,指推法适用于各科疾病,掌推法适用于四肢、腰背、运动障碍,肘推法适用于腰臀、股骨部。能增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疏泄积滞、宣化壅塞的作用。

揉法

[定义]用手指或手掌面在身体某个部位做回旋揉动。

[动作]揉法的作用力一般不大,仅达到皮下组织,但重揉时叫作用到肌肉。频率较慢,每分钟50~100次,一般是由轻到重再至轻。此种手法较温和,多在疼痛部位或强手法刺激后使用,也可在放松肌肉、解除局部痉挛时用。操作时手指和手掌应紧贴皮肤,与皮肤之间不能移动,而皮下的组织被揉动,幅度可逐渐扩大。根据按揉的部位不同做可分为拇指揉、大鱼际揉、肘揉、掌揉等等。

[应用]揉法的主要作用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积理气,助消化等。

摩法

[定义]本法分掌摩或指摩两种。

[动作]掌摩法是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指摩法是用食、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本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微屈曲(120度~145度),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应用]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腰背用手法。掌摩适用于胸腹、胁肋腰背部,指摩适用于头面、腹部。对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胁迸伤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抹法

[定义]用手指或手掌平伏按于按摩部位后,以均衡的压力抹向一边的一种手法。

[动作]其作用力可浅在皮肤,深在肌肉。其强度不大,作用柔和。一般常用双手同时操作,也可单手操作。根据不同的部位有指抹、掌抹、理筋三种方法。抹法不同于推法,它的着力一般较推法为重,推法是单方向的移动,抹法则可根据不同的治疗位置任意往返移动。抹法的频率也较推法慢。

[应用]抹法的主要作用是开窍,镇静,清醒头目,扩张血管和增加皮肤弹性等。

擦法

[定义]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来回摩擦的一种手法。

[动作]其作用力浅,仅作用于皮肤及皮下。其频率较高,达每分钟100~200次。对皮肤引起反映较大,常要擦到皮肤发红,但不要擦破皮肤,故在操作时多用介质润滑,防止皮肤受损。此法可单手操作,根据不同的部位有指擦和手掌擦。

[应用]擦法的主要作用是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加快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湿经散寒等。

2、按拍类

按有指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拍则指用虚掌拍打体表。一般有按法、掐法、拨法、振法、弹法、拍捶法、踩跷法、滚法。

按法

[定义]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用肘尖按压体表,称为肘按法。

[动作]按法操作时要紧贴体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做一掀一压的动作,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应用]按法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指按法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穴位;掌按法、肘按法常用于腰背和腹部、四肢、肩背,本法具有放松肌肉,开通闭塞,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脘痛,头痛,肢体痠痛麻木等疼痛病症常用本法治疗。

掐法

[定义]是用拇指、中指或食指在身体某个部位或穴位上,做深入并持续的掐压。

[动作]掐法刺激较强,常用于穴位刺激按摩。操作时用力须由小到大,使其作用为由浅到深。掐法用在穴位时,可有强烈的酸胀感觉称“得气”反应。掐法也可称指针法,是以指代针的意思。另与掐法近似的一种指切法,是用一手或两手拇指做一排排轻巧而密集的掐压,边掐边向前推进。这一方法一般用于组织肿胀时,将其向前方推散,而使肿胀散开。

[应用]掐法的主要作法是刺激穴位,疏通经脉,消肿散瘀,镇静安神,开窍等。

拨法

[定义]是将手指端嵌入软组织缝隙中,然后做横向的拨动。

[动作]拨法的刺激很强,局部可有酸胀反应,用的力更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另有一种称刮法,也是用手指端摸到软组织有肥厚或硬结处做刮拨的手法。刮拨的方向可根据病变部位走向而定。

[应用]拨法和刮法的主要作用是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消肿止痛等。

振法

[定义]用指端或手掌紧压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持续震颤的一种手法。

[动作]操作时主要依靠前臂和手都的肌肉持续用劲发力,使力量集中于指端或手掌,形成震动力,使按摩部位随之而发生震颤。操作时要着力实而频率快,使其有向深部渗透的感觉。有些部位的穴位振法,用手振比较累,可以使用电振器做治疗。但最好个做头、面部的电动按摩器治疗。通常每个穴位可做1分钟左右。振法可单手操作,也可用双手重叠操作。根据治疗部位不同可分为指振法、掌振法、电振法三种。

[应用]振法的主要治疗作用是放松肌肉,调节神经,解痉止痛,消除疲劳等。

弹法

[定义]用手指背面弹打身体某一部位的方法。

[动作]弹时用拇指或中指扣住食指,然后食指发出拨动滑脱,使食指指背在思部着力弹打。弹打的强度需由轻而重,着力也要有弹性,以不引起疼痛为宜。此手法多用单手操作,适用于关节部位,弹时可沿关节周围进行。

[应用]弹法的主要作用是通利关节,放松肌肉,祛风散寒,消除疲劳等。

拍捶法

[定义]用手指或手掌轻巧地拍打身体某一部位的方法,叫拍法。

[动作]用空心拳或拳侧面捶击身体某部位的方法为捶法。拍法着力较轻,多用于胸廓、背部及表浅的关节部位;捶法作用力较重,可达肌肉、关节与骨骼。捶法轻而缓慢的操作可使筋骨舒展;重而快速的捶击可使肌肉兴奋。不论拍、捶在操作时要以腕发力,由轻而重,由慢而快,或一阵快,一阵慢交替操作。动作要协调、灵活,着力要有弹性。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操作。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分别选用拍、捶的治疗方法。拍法可分为指拍、指背拍和掌拍。捶法可分为直拳捶、卧拳捶和侧拳锤。

[应用]捶法的主要作用是行气活血,放松肌肉,祛风散寒,消除肌肉疲劳,缓解局部酸胀等。

踩跷法

[定义]也称脚踩法,是用脚掌踩踏人体某一部位并做各种动作的一种方法。

[动作]可以脚同时踩按,也可两脚交替踩按。在踩踏时以脚掌前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一松一踩,力量要适宜,切不可过力。频率要慢,做腰部治疗时应与患者呼吸相配合,切忌迸气。在治疗时,若病人不愿配合或要求停止治疗,决不能勉强。此法多用于腰骶部及四肢的近侧部。一般常用于腰椎间盘病变的治疗。踩跷法是按、压、揉、推几种手法的结合,且按摩强度较大。

[应用]临床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本法刺激量大,应用时必须谨慎,对体质虚弱者或脊椎骨质有病变者均不可使用本法。

滚法

[定义]以患肢体为轴心,使肢体做被动环转运动的手法。

[动作]医生一手握住被摇关节近端,以固定肢体,另外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然后做缓和的环转运动。做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摇动。摇法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及幅度须在患者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应用]滚法主要作用是舒筋活血,解痉止痛,强筋壮骨,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筋膜的痉挛,消除疲劳。

3、捏拿类

一般有捏法、拿法、搓法、捉法。

捏法

[定义]有三指捏和五指捏两种。

[动作]三指捏是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一紧一松挤压。五指捏是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一紧一松挤压。在作相对用力挤压动作时要循序而下,均匀而有节律性。

[应用]本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脊,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拿法

[定义]用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的罗纹面对称用力提起并捏揉的手法。

[动作]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时,用劲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缓和而由连贯性。

[应用]拿风池穴:具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的功效;拿肩井:具有祛风散寒、调和气血的功效;拿颈项部: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明目的功效;拿上下肢: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痉挛的功效。

搓法

[定义]是用双手在肢体上相对用力进行搓动的一种手法。

[动作]其作用力可达肌肉、肌腱、筋膜、骨骼、关节囊、韧带等处。强度轻时感觉肌肉轻松,强度大时则有明显的酸胀感。频率一般每分钟30~50,搓动速度开始时由慢而快,结束时由快而慢。搓法有掌搓和侧掌搓两种。

[应用]搓法的主要作用是疏散经络,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松弛肌肉,消除疲劳等。

提法

[定义]提法是指医者用双手对按而向上提,或双手按于施治部位使劲向上(反方向)提,或垂手拿起的手法。

[动作]在临床分为顿提法和端提法两种。一是顿提法:患者正坐。医者立于患例,嘱患肢抬举过头并伸直(手心向内),医音的左手握食指、拇指,右手握无名指、中指、小指,先缓慢导引放松局部,再使劲上提3次,每提1次关节可发出1次弹响。但操作时避免使用暴力;二是端提法:患者正坐。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虎口置于患者同侧耳垂下,拇指于耳后高骨处,食指于下颌角缘,置准贴实后,双手同时用力向内合立并向上提。但施本法时,必须注意双手虎口必须对准患者同侧耳垂下后侧,并将患者头部卡于两手之中,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切勿压及颈总动脉,造成危险。

[应用]解除粘连,顺理肌筋。滑利关节,醒脑安神。疏风止痛,聪耳明目,调和阴阳,补益气血。补肾气,强腰脊,调和气血阴阳。

4、牵抖类

一般有抖法、引伸法等。

抖法

[定义]是抖动身体的一种方法,也是属于被动运动按摩。

[动作]操作时握住患者远端,在牵拉的同时做上下,或左右的抖动。即象抖动绳子一样用柔劲来抖动肢体,使肢体随着抖动的力量似波浪样的起伏。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疾病,抖动的次数也不同。抖法一般多应用于腕、上肢、下肢和腰部。

[应用]此法的力量作用于肌肉、关节、韧带,具有舒展筋骨、滑利关节,消除疲劳、整复和恢复解剖位置的异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用抖法来进行治疗。

引伸法

[定义]是在肌肉放松时被动地牵伸关节的一种方法。本法属于特殊的被动性运动按摩。

[动作]此种方法的作用力,可使关节发生一时性超过正常生理活动幅度的运动。这种操作技巧较难,要顺势而行,使引伸的动作有劲而不蛮,幅度大而不野,达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程度。引伸法可有上肢引伸、下肢引伸、腰部引伸等多种。

[应用]引伸法的治疗作用,是牵伸关节挛缩,纠正关节错位,增强肢体的活活动能力等。

5、运动类

一般有屈伸法、摇法、板法、背法。

屈伸法

[定义]是对有活动障碍的关节,帮助其伸展和屈曲波动活动的一种方法。

[动作]屈伸法也可称展法或伸展法,属于被动运动按摩。此法必须顺其势,不可用暴力,伸展力要作用在引起关节挛缩的软组织上,以克服其牵拉力,利用反向作用力而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运动的方向要按各关节正常的运动方向和角度进行。在活动时一定要用缓慢、均衡、持续的力量慢慢加大其可能屈伸的幅度,并在此幅度范围内连续活动,使其逐渐增加同伸活动的角度。当屈伸到最大角度后要固定1~2分钟,然后再慢慢放松还原。如此反复数次。此法在操作时要注意病人的体位,应置于能使被运动的关节达到充分活动,并保证被按摩者不会因疼痛的闪躲而发生异外的体位。

[应用]伸展法适用于人体各个关节。屈伸法的作用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增加肢体活动能力等。

摇法

[定义]是以关节为轴心,做肢体顺势轻巧的缓慢回旋运动。

[动作]本法属于被动运动按摩。在施术时要将体位安置合适,摇动的动作要缓和稳妥,速度要慢,幅度应由小到大,并要根据病情,适可而止。同时也要注意被运动关节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摇法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双轴和多轴关节都可做环绕运动治疗,如腕关节摇动等等。

[应用]摇法的作用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增加肢体活动能力。恢复体力等。

扳法

[定义]又称搬法,可以在人体几个部位应用,如肩、髓、腰、颈等。

[动作]是用一手压住人体某一部位,另一手扳动其他部位,两者使用力量相等、作用相反的外力,使关节旋转或伸展。扳法也属于被动运动按摩手法,常用治疗四肢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脊椎小关节的交锁与错位等症。故此也可以认为是正骨干法的一种。扳法不是一个大幅度的被动运动,在施术时必须将要扳动的关节极度伸展或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做一个稍微加大幅度的运作。扳动时一定要因势利导,了解正常关节活动范围,不可超出生理功能。根据用力方向和施行方法的不同,有侧扳、后扳、斜扳等几种。

[应用]扳法的主要作用松解粘连,帮助复位,滑刮关节,缓解痉挛,消除疼痛,牵伸肌肉、韧带之作用。

背法

[定义]一种常用于治疗急性腹扭伤、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的按摩方法。

[动作]医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医者两肘屈曲挽住患者肘弯部,然后弯腰屈膝,以臀部着力顶住患者腰部,将患者背起,使其双脚离地。做左右方向的摆动和上下方向的抖动,使腰部有牵动感。在施术时要注意肘部勾紧不要滑脱,嘱患者不要打挺。

[应用]本法可使腰记载住及其两侧伸肌过伸,促使扭错只小关节复位,并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对腰部扭闪疼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用本法配合治疗。

⑵ 按摩推拿的几种常见方法

楼主问题过于简单了。我就来说两句,但愿能符合你的问题要求。
首先推拿按摩常见的方法:----我理解为推拿流派----有一指禅推法、捏经拍打整骨法和点穴推拿疗法。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种流派的特点:一、一指禅推拿:顾名思义其推拿手法主要是以一指禅为主。一指禅的定义:一指禅是以大拇指螺纹面着力于操作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来回摆动所产生的力作用于施治部位的一种手法。其操作特点是柔中带刚,如棉裹铁。
二、捏经拍打整骨疗法:主要特点是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脉位”,通过手法刺激脉位达到治疗或保健的目的,这也就是捏经了;拍打,就是用拍子拍打人体各部。当然这个拍子大小、材料等是有规定的。简单地说其材料主要是铁丝和木头。(用铁丝编成一个长约30cm、宽约25cm的椭圆形拍子,拍柄用木头做,长约15cm。拍子外用棉套裹好……)。当然,这只是相对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尺寸可以适当调节。整骨,说白一点就是关节复位。
三、点穴推拿,很明白了,主要就是刺激学位的。类似于针灸,只是点穴推拿用的是手指而已。
当然,这三种流派其实并不是说独立绝对的。因为现在保健推拿店里,这些都是混合使用的。顺便提一下“整骨”已经属于医疗范围,所以一般保健推拿慎用!
如果把楼主的问题理解为是推拿守法的话,常用的有:推、揉、滚、压,拨,点,敲等。

⑶ 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推拿手法是指以治疗、保健为目的,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或腧穴及阿是穴等位置进行操作的方法。

中文名
推拿手法
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作用
刺激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
目的
治疗、保健
作用
通、和、舒、补等
指法
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
简介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


1推拿简介
2推拿简史
3推拿要求
4推拿分类
5推拿手法
按法
点法
压法
摩法
揉法
搓法
捻法
推法
擦法
抹法
扫散法
拿法
抖法
合掌侧击法
啄法
拍法
弹拨法
摇法
滚法
6不宜人群
1推拿简介编辑
推拿手法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它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为主,如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动肢体为主,如拍法、抖法等;有的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如摇法、扳法、引伸法等。共约有一百余种。根据情况,可选择或综合应用。

2推拿简史编辑

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源于人类最初的本能动作,如摩擦取暖、抚按伤痛、母婴间抚摸及人体间相互触摸等。甲骨文载手法的代称和基本手法为“拊”。江陵张家山早期汉墓出土的《引书》中有“摩足跗”、“摇指”等手法,并记载了颞颌关节半脱位的口内复位法;《五十二病方》中载有按、摩、搔、刮等10余种手法,并有按压止血法、药巾按摩法等。《内经》,则对手法的名称、诊断、定位、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有较详细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将膏摩列为保健方法。三国时期华佗则提出了推拿失治、误治的观点。晋代葛洪《肘后方》所述手法,已不再是简单的向下按压、摩擦,而有了力点向上的抄举法及挤压、提捏等,并介绍了美容法、指掐急救法等。唐代王焘《外台秘要》集前世医书,载许多手法,其引文均注明出处,为后世探索手法源流提供了线索。宋代的《圣济总录》重在对手法的分析总结,强调中医辨证施法。金代张子和首将推拿列为汗法。明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悬吊复位法,领先世界600余年。明清时期,《保婴神术·按摩经》载的小儿推拿八法,《医宗金鉴》的正骨八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并形成了多种推拿流派,如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

3推拿要求编辑
推拿手法技术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是指手法能够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并根据治疗对象、体质、病证虚实、施治部位和手法性质而变化。“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节奏、频率、压力大小要一定。“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轻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不能用滞劲蛮力或突发暴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上要求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可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即所谓“刚柔相兼”。在手法的掌握中,力量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

4

⑷ 基本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常见的几种手法
1.按法:用手指螺纹面、手掌面、掌根、鱼际,或掌面相对、手掌重叠和屈肘等,在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点处,均匀地来回直线形或圆形有节奏地一起一落的手法,叫做按法。这种手法,能通郁闭,助消化,消肿止痛,平衡阴阳。
2.掌摩法:手掌面或掌面重叠放于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处,在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有节奏地抚摩,叫做掌摩法。这种手法能和中理气,调节脾胃。
3.推法: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挤患者肌肉,叫做推法。这种手法能调和脾胃,舒筋理肌。
4.推拿法:用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螺纹面)的合力,在患者身体上的施治部位,移动地一起一落,推而拿之,反复进行,叫做推拿法。这种手法能疏风定痛,缓解痉挛与酸痛 。
5.揉法:用手指或手掌,贴在患者皮肤等有关部位、压痛点或穴位处不移开,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使施治部位的皮下组织随着施治的指或掌转动的方法,叫做揉法。这种手法能疏筋活络,宽胸理气。
6.捏法:用手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对合力,夹住患者身体的肌肉、韧带组织等施治部位,上下手指辗转挤捏前进,叫做捏法。这种手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酸胀。
7.抓法:手指掌贴于患者体表施治部位,聚拢满把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然后再迅速松脱,叫做抓法。这种手法能通经络,祛风邪。
8.点发:用手指端、肘尖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处,戳点按压,叫做点法。指端点法多用在穴位上,而肘尖点法则多用在肌肉丰厚的深部组织上或用于循经治疗 等。这种手法能清头目,消结肿。
9.掐法:用手指甲尖,在患处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两手指同时用力抠掐,同时叉不刺破皮肤的手法,叫做掐法。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临床急救常以指甲掐来代替针,为 了避免刺破皮肤,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处垫块薄布,为增进疗效,缓解疼痛,掐后再轻揉一会。这种手法能回阳救逆,开窍醒神。
10.揪法:用手拇指腹和食指腹或用三指对合呈钳形,夹住施治部位的肌肉韧带,紧紧地捏提起,随即松脱,如此反复捏提松脱的操作手法,叫做揪法。这种手法多用于额头、颈 前和项背等部位,能祛邪解表,通痹止痛。

⑸ 推拿按摩法有哪些常用手法和治疗作用

推拿按摩法主要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行气活血,祛瘀等作用,通过刺激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以及手法方向的变化等各种不同性质和量的刺激,对具体脏腑起到治疗作用。

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弹、拨、点、摇、滚、拍、击、拔伸、牵引、复位等。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症、部位及目的等采取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

⑹ 推拿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推拿的主要手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2、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作捏法。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

⑺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哪些

“理气止痛”为治疗胃炎的通用之法,穴位选择腹部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背部从脊柱两旁沿膀胱经顺序而下,至三焦俞,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手法为摩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

按摩疗法(又称推拿疗法)是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或借助一定的钝性器具刺激人体体表为主,以医疗体育等练功方法为辅,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法。按摩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不打针、不服药,通过手法操作的技巧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推拿能够治疗许多伤病,这在客观上已得到广大患者及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所承认。为了进一步发扬和提高推拿的治疗效果,就必须研究推拿手法的治疗机制。

在具体方法上,有穴位按摩,有经络按摩,有反射区按摩,有局部按摩等等。而这些按摩方法中还有许多小方法,如穴位按摩,可以按摩足三里以增强胃肠功能,防治胃痛、腹痛、腹泻等各种胃肠病;可以按摩中脘、天枢等,以防治胃痛、腹胀等。而在按摩手法上又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等不同,分别适宜防治与调养的需要。

在按摩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手段,科学对待,以冀取得最佳的效果。

(1)按揉法。用医者的拇指指腹部、肘尖部或手掌根部,在病变处做环形旋转施压,逐渐用力。拇指按揉法适用于肌肉起止点处或痛点较为表浅处,肘尖按揉法多用于肌肉丰满部位或痛点较深部位。此法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粘连等作用。

(2)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3)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4)拿法。医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形成钳形用力,将腰背部(或腿部)肌肉(或肌腱)反复拿捏提起。可持续拿捏30 ~ 60 秒钟,亦可一拿一放,反复多次。此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通络止痛作用。

(5)滚法。医者用小指侧掌背、小指及无名指根部以一定压力附着于治疗部位上做连续滚动动作,频率在每分钟120 ~ 180 次为宜。

此法适合于在肌肉及软组织的放松,松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6)推法。医者用拇指指腹指峰或偏峰,附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腕部和指间关节做来回有节律的摆动,摆动频率在每分钟100 ~ 200次,可用左右手轮流操做或两手同时操作。此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祛风散寒等作用。

(7)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

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体表的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上下或前后往返移动,向掌下的压力不宜过大,但推动的幅度要大。

对于胃痛,主要有胃中胀满攻冲作痛,疼痛牵连到两胁,胸闷痞塞的肝郁气滞胃痛;胃中胀满,疼痛拒按,嗳腐酸臭,不愿闻到饮食气味,恶心呕吐,吐出后疼痛会减轻的饮食积滞胃痛;胃中烧灼疼痛,痛势急迫,拒绝按抚,喜冷恶热,烧心反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的肝火燔灼胃痛;胃中疼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疼痛有定处,拒绝按压的瘀血留阻胃痛;以及胃中疼痛较甚,遇温可以减轻,痛发作时怕冷的寒邪犯胃胃痛,病症多属于实。对于实证的治疗,方法是泻其实,按摩时宜采用泻的手法。

凡是胃中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按喜暖,饥饿时痛得厉害,进食后会减轻,遇冷疼痛加剧的脾胃虚寒胃痛,以及胃中隐隐灼痛,嘈杂似饥的胃阴不足胃痛,病症多属于虚。对于虚证的治疗,方法在于补其虚,按摩时宜采用补的手法。

治疗胃炎以“理气止痛”为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凡寒邪客胃的,要散寒止痛;饮食停滞的要消食导滞;肝气犯胃的要疏肝理气;脾胃虚弱的要补益脾胃。

⑻ 常用的全身推拿疗法有哪些

被推拿者仰卧,推拿者先以一指禅推法推中脘、气海、关元,每穴2分钟,然后用掌平推法平推两胁肋、上腹及少腹部,约6分钟,接着在脐部用振法,约1分钟;用拇指指端按揉曲池穴,每侧1分钟;捏揉掌心第四掌骨与掌中纹相交处(手部胰反射区)5分钟,然后,再用拇指指端按揉生殖穴、测量穴(位于大腿内侧股三角下部,内收肌和缝匠肌之间)1~2分钟;按揉双侧三阴交各2分钟,捏揉足底内缘,第一趾骨小头下方区域(足部胰反射区)5分钟,最后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阅读全文

与用推拿疗法10大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班幼儿如何了解社区的方法 浏览:707
双鱼线的正确连接方法 浏览:757
野外接触器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450
win10解决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浏览:48
鸟套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2
角磨机上链子的安装方法 浏览:689
war3程序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125
如何提高新陈代谢率的方法 浏览:276
毒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455
怎么测出有距离的方法 浏览:1
传送带每米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710
天窗解决方法奔驰 浏览:432
婴儿车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165
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277
电脑qq视频旋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决方法 浏览:378
解决商业伦理问题的方法 浏览:101
祛除臭虫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浏览:480
ug80使用方法 浏览:509
足根痛的治疗方法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