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

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2-05-09 03:12:38

❶ idexx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用的什么抗原

概述

猪瘟病毒(CSFV)、牛病毒性腹泻性病毒(BVDV)以及边界病(BDV)都属于黄病毒属的成员。由于CSFV的高致病力和高致死率,它已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猪感染高致病力毒株后在潜伏期就可以造成传染,经历急性猪瘟或亚急性猪瘟临床症状的猪在出现症状前大量排毒,但耐过后的猪只体内有明显的CSFV抗体,且不再排毒。感染温和性毒株的猪呈慢性感染,在病死前会长期或间歇性地排毒。怀孕母猪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木乃伊化或产出弱猪、畸形胎等。先天性感染低毒力病毒的结果是产出持续性感染的仔猪,仔猪出现免疫耐受,不表现任何症状向外排毒。猪也有可能感染BVDV或BDV。尽管这些感染通常呈温和过程并且是自限性的,但有效的将它们同猪瘟病毒区分是很重要的。

原理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是用猪瘟病毒抗原包被的微量反应板,利用阻断ELISA原理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如果被检样品中存在猪瘟病毒抗体,它们就会阻断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HRPO)的抗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抗原的结合可以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底物的显色程度进行判定,即用酶标仪在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nm与620nm测定该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当被检样品中含有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结果)时,显色就会变浅,当被检样品中不含有抗猪瘟病毒抗体(阴性结果)时,显色就会变深。样本的阻断率可以通过450nm波长样本吸光度与阴性对照吸光度的比值来确定


试剂

一个ELISA反应板可以检测92份样品(另加两个对照,每个双孔),或46个未知样品,每个样品加双孔。双孔检测法有利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用猪瘟病毒抗原包被的ELISA反应板

2.洗涤液(10×)

3.阴性对照

4.阳性对照

5.样品稀释液

6.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HRPO)的抗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7.TMB底物

8.终止液

自备器材

1.微量移液器,50μl和100μl。

2.一次性微量移液器使用的吸头。

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洗板用的洗瓶或洗板机。

5.温箱或微量反应板用的封条。

6.酶标仪。

注意事项

1.要认真阅读操作说明,按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2.试剂盒及试剂盒中的所有试剂要保存在2~7℃。

3.没有用过的微量反应板必须密封于塑料袋中并保存在2~7℃。

4.不同批次的试剂或说明书不可混合使用。

5.使用处理各个试剂时要小心,严防细菌和真菌对试剂的污染。

6.禁止使用过期的试剂。

7.在处理样本和试剂盒中的试剂时禁止吃食物、喝水和吸烟等。

8.各个样本使用不同的吸头,以防污染。

9.每次检测都要加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10.稀释各种试剂组分时只能使用超纯水。

11.底物溶液对眼睛、皮肤以及呼吸系统都有刺激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该溶液接触眼睛和皮肤。

12.终止液中含有强酸HCl,容易引发烧伤,处理该溶液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13.用吸量管吸取液体时禁止用嘴。

14.该试剂盒仅用于体外检测。

试剂准备

包被的微量反应板,样品稀释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酶标二抗,底物溶液和终止液使用前无需处理。

洗涤液(10×)浓缩的洗涤液在使用前必须用超纯水进行10倍稀释。被稀释了的洗涤液可以在4℃的条件下保存3天,或冰冻条件下保存一年。如:250ml的洗涤液需用25ml的浓缩洗涤液和225ml的超纯水充分混合配成而成。注意:如果浓缩液中含有结晶,在使用之前必须将它融化,应将该液温水浴30分钟以上。

样品准备

新鲜的、冷藏(4°C少于8天)的、冰冻的血清或血浆都可以用于检测。

操作步骤

1.在使用时,所有的试剂盒组分都必须恢复到室温18~25℃。使用前应将各组分放置于室温至少一小时。

2.分别将50μl样品稀释液加入每个检测孔和对照孔中。

3.分别将50μl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加入相应的对照孔中,注意不同对照的吸头要更换,以防污染。

4.分别将50μl的被检样品加入剩下的检测孔中,注意不同检样的吸头要分开,以防污染。

5.轻弹微量反应板或用振荡器振荡,将反应板中的溶液混匀。

6.将微量反应板用封条封闭或于湿箱中(18~25℃)孵育2小时,也可以将微量反应板用封条封闭或于湿箱中孵育过夜。

7.吸出反应孔中的液体,并用稀释好的洗涤液洗涤3次,注意每次洗涤时都要将洗涤液加满反应孔,弃去反应孔中的洗涤液并拍干反应板。也可以用洗板机洗涤3次,每个反应孔应加300μl左右的洗涤液。注意洗板时要小心,以免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

8.分别将100μl的抗-CSFV酶标二抗(即取即用)加入反应孔中,用封条封闭反应板并于室温下或湿箱中孵育30分钟。

9.洗板(见6)后,分别将100μl的底物溶液加入反应孔中,并于避光、室温条件下放置10分钟。加完第一孔后即可计时。

10.在每个反应孔中加入100μl的终止液终止反应。注意要按加酶标二抗的顺序加终止液。

11.在450nm处测定样本以及对照的吸光度值,也可用双波长(450nm和620nm)测定样本以及对照的吸光度值,空气调零。

12.计算样本和对照的平均吸光度值(见计算)。

计算方法

计算被检样本的平均值OD450(=ODTEST)、阳性对照的平均值(=ODPOS)、阴性对照的平均值(=ODNEG)。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被检样本和阳性对照的阻断率;(阳性对照阻断率以同样方法计算)

ODNEG-ODTEST

阻断率=————————×100%

ODNEG3

试验有效性

阴性对照的平均OD450应大于0.50。阳性对照的阻断率应大于50%。

结果判定

如果被检样本的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0%,该样本就可以被判为阳性(有CSFV抗体存在)。如果被检样本的阻断率小于或等于30%,该样本就可以被判为阴性(无抗CSFV抗体存在)。如果被检样本的阻断率在30~40%之间,就应在数日后再对该动物进行重测。

❷ 关于<<司米安>>,,急,在线等。{高分}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来源:妇产科医生 时间:2003.08.07
***目前,最有希望的是应用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物,其临床效果肯定。国内陆续报道米非司酮10、25、50 mg单独或与双炔失碳酯7.5 mg配伍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72~120小时的紧急避孕,均能明显降低妊娠率。
*******************************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的研制成功,使药物替代手术终止早期妊娠成为现实。自1992年底国产米非司酮获准上市以来,在短短几年中我国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流产的妇女已达数百万人次。有关研究报道大量涌现。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应用已不仅限于早期妊娠终止。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的临床效果比较肯定;作为紧急避孕药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用于避孕的潜在可能正在探讨;利用其抗孕激素活性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初显端倪;还有研究其抗肿瘤作用,试图将其用于乳腺癌、脑膜瘤等有孕激素受体(PR)的肿瘤治疗。但除了早孕终止以外,其他用途均尚未获得正式批准,仍处于研究阶段。
一、早期妊娠终止

药物流产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肯定,受到妇女欢迎。但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或过多的主要副反应,尚未很好解决。有很多研究采用在流产后加用催产素、益母草、口服避孕药、中药、抗生素或米非司酮等方法,但迄今尚无肯定、有说服力的疗效,也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并且时见各地由于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导致严重内出血休克病例的报道,必须引起警惕。药物流产的远期安全性问题(对再次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的初步结论为,对以后妊娠的影响不显着。但尚需设计完善、较大量样本的研究。
总之,药物流产对早孕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接受性较高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与负压吸宫术相互补充,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及相应的适用对象。但均有一定的副反应,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强调避孕为主的方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

二、中期妊娠终止

由于中期妊娠的生理特点,使中期妊娠引产与早孕流产有显着不同。不仅是引产诱发宫缩不易,失败率高;而且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大增加,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报道也日益普遍。米非司酮剂量一般为150~200 mg,分次服用,前列腺素也以口服米索前列醇(米索)为主,剂量0.2~0.6 mg,每3~6小时1次, 每日总量不超过1.2~1.8 mg,成功率多在90%以上。近来有口服与阴道放置米索的比较研究,认为米索阴道用药效果优于口服,且用量少、副反应减轻。药物终止中期妊娠方法简便、无创伤、有效、安全,且痛苦小。即使流产不全,清宫术也比大月份钳刮术容易得多。万一失败,药物的促宫颈成熟与扩张宫颈作用也使其他方法易于成功。目前已有不少单位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作为中期妊娠引产的首选方法。
然而,对中期妊娠引产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虽然药物终止简便、有效,但在国内外均有子宫破裂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报道,所以必须强调在有急救条件和设备的医疗单位进行,绝不能让孕妇带药回家自行服用。并且,此方案用于中期妊娠终止尚未正式通过药物审评,其最佳剂量及给药途径也没有确定。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对中期妊娠引产的规范化用药方案,组织全国多中心的研究。

三、晚期妊娠、过期流产及宫内死胎引产

米非司酮在大鼠中可协同分娩,对牛可有效地加速分娩,在猕猴可增进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而诱发宫缩。但尚不知米非司酮能否使人子宫肌层中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增加。由于米非司酮能通过胎盘屏障,用于晚期妊娠时必须评估对新生儿可能的抗皮质醇作用。 初步研究显示,用于过期妊娠引产有良好作用,即用米非司酮200 mg,自然临产增多、临产时间缩短、催产素用量减少, 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生后48小时内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数与安慰剂组相同。国内近年来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或引产的报道也日益增多。米非司酮用量一般为25~100 mg/d,总量约200 mg,其促宫颈成熟作用及引产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或硫酸脱氢表雄酮(蒂洛安)。但是晚期妊娠引产涉及胎儿的远期安全性。根据对中期妊娠引产胎儿肝脏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引起子宫胎盘血流减少,造成缺氧而致胎肝细胞坏死;胎肾、肺等脏器也有类似变化,故必须慎重考虑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催引产对婴儿健康的影响。在目前尚无充足的实验证据证明对子代安全以前,对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应持保留态度。建议对在妊娠晚期用过米非司酮分娩的婴儿进行长期随访。
至于过期流产及胎死宫内,不存在胎儿存活问题,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的方法效果肯定,显着优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可以推荐使用。

四、避孕

目前认为,如果将米非司酮只限于流产应用,则大大低估了它的作用。作为避孕药,它具有很大的潜能。在卵泡期应用米非司酮,可推迟或抑制排卵,这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对卵巢、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黄体早期用药,可引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改变子宫内膜的接受性与胚胎植入。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白血病抑制因子(LIP)的表达有关。黄体期用药,还可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小剂量米非司酮即可显示出对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通过荷兰猪及狒狒的实验已证实,每日很低剂量(如≥0.5 mg/d)可防止植入甚至受精而不影响排卵及雌、孕激素分泌,也有试图利用其内膜效应而达到避孕作用的研究。目前,最有希望的是应用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物,其临床效果肯定。国内陆续报道米非司酮10、25、50 mg单独或与双炔失碳酯7.5 mg配伍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72~120小时的紧急避孕,均能明显降低妊娠率。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与WHO、创意基金会合作,正进行最佳剂量及有效时间的多中心研究,不久将可得到数据。

五、异位妊娠治疗

异位妊娠发病率随早期诊断手段的进步而增加, 药物治疗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兴趣。药物包括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放线菌素D。国外关于米非司酮的报道尚少。第1例按宫内妊娠用药未成功; 残角子宫妊娠用650 mg治疗失败, 改用MTX成功;1例在腹腔镜指导下局部注射米非司酮。一项研究报道显示,28例经腹腔镜证实的异位妊娠使用米非司酮200 mg/d、共4天,5例hCG上升, 其余下降或稳定,其中22例经米非司酮治疗后均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国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资料很多,报道的治愈率都达90%左右。但这些研究均存在设计上有缺陷,样本小,无对照组,科学性差,因而难以得出结论。最近WHO排卵后避孕专题组讨论认为,常规药物流产剂量治疗异位妊娠是不够的。国内也出现了大剂量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报道。但是大剂量应用米非司酮必须考虑其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因此,对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这一新方法应持慎重态度,最好进行设计严密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六、子宫肌瘤治疗

子宫肌瘤为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迄今病因不明。已知其生长为激素依赖性。一般认为,雌激素是刺激肌瘤发生与生长的主要原因。近年证实,孕激素也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启动因子。研究表明, 与周围肌层相比, 肌瘤中雌激素受体(ER)与PR含量增高;肌瘤在黄体期比卵泡期有丝分裂数增多。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孕酮同时应用时, 肌瘤无萎缩。使用抗孕激素则可能减少肿瘤生长。分别用米非司酮50 mg/d (10例)、25 mg/d (10例)、 5mg/d(7例)共3个月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4周时肌瘤体积缩小22%,8周缩小39%,12周缩小49%;25 mg/d与50 mg/d一样有效,但5 mg/d无效;所有患者均闭经。血清雌二醇(E2)及雌酮(E1)与基线值无差异。黄体生成素(LH)、雄烯二酮及睾酮在治疗初3周升高至2倍以上, 第4周以后恢复至正常。脱氢表雄酮(DHEA)与皮质醇于治疗12周时升高。虽临床无多毛主诉,但不提示有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副反应有轻度潮热,没有因副反应退出者。1例(50 mg/d)在试验结束主诉关节痛并有轻度转氨酶升高, 停药后自然消失。这些不良反应与应用GnRH-a者中90%有雌激素过低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应用50 mg/d的10例妇女中,6例在试验结束时将子宫或肌瘤切除,与5例未用米非司酮的肌瘤比较,未用药者的肌瘤中ER与PR比子宫肌层增多,用米非司酮后肌瘤与子宫肌层中PR量明显减少, 而ER含量不变。提示,肌瘤缩小可能是米非司酮的直接抗孕酮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米非司酮可直接抑制肌瘤与子宫肌层细胞;而再加入孕酮可重新激活这些细胞的生长。一项醋酸亮丙瑞氨与米非司酮治疗肌瘤的随机对比试验表明, 米非司酮治疗期间雌激素为卵泡中期水平,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减少(40%)大于应用醋酸亮丙瑞氨者(21%)。国内报道,应用米非司酮10~20 mg/d治疗后, 肌瘤缩小40%~50%,同时血红蛋白上升, 为手术创造条件。服米非司酮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正常并且肌瘤组织中ER无改变,不能除外米非司酮对肌瘤细胞有直接抗孕激素作用。其机理仍待阐明。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近来有报道长期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发现子宫内膜癌的个别病例,由于用药前未进行子宫内膜的检查,故与药物的关系尚难肯定。不过由于长期应用抗孕激素,使子宫内膜长期暴露于无对抗的雌激素影响下,存在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的可能,必须引起警惕。

七、内异症治疗

内异症为育龄妇女常见病, 由于需要腹腔镜确诊, 故发病率常被低估。它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在缺乏性激素情况下,如去势、GnRH-a治疗时, 异位内膜萎缩。在异位内膜病变中均发现了ER与PR。药物治疗包括抑制卵巢功能及诱导内膜萎缩。达那唑及GnRH-a有效, 但是由于其明显的不良反应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干扰内膜的完整性及抑制排卵。去势猴模型中,米非司酮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有促有丝分裂作用。这些作用理论上可引起慢性无排卵状态及内膜的破坏, 对于有症状的内异症患者可能有益。
有研究评估了米非司酮对内异症的生殖轴、症状与植入病灶大小的作用。应用米非司酮100 mg/d共3个月治疗6例有症状患者, 治疗期间全部闭经,腹痛减轻, 尿中雌、孕激素无周期变化,血中平均雌激素水平相当于排卵周期的卵泡中期水平。停止治疗后均恢复月经,血清LH平均水平增高(P<0.02), 但促卵泡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催乳素、雌酮及睾酮均无变化;4例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于治疗后有明显升高,维持正常昼夜节律。 腹腔镜未见病变有明显变化。患者对米非司酮耐受性好, 但在治疗最初2周内3例有潮热、 1例有厌食、恶心及乏力的表现。
为避免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并延长用药期限使病变有改善,另对9例有症状的内异症患者给较低剂量米非司酮(50 mg/d,6个月),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结果全部闭经, 停药20~36天月经恢复。第1月内60%以上腹痛明显减轻。治疗后腹腔镜AFS评分明显降低(20.7至9.4分,P<0.05)。长期给药的内膜形态学较特殊, 类似无对抗雌激素反应。内膜发育不同步(增生与分泌混合)及间质致密化而无非典型增生。基底层所受影响小于功能层,后者有明显不规则形态的腺体, 腺上皮有低立方细胞及更多的高柱状细胞及腔内分泌。间质形态最常见的为致密伴分裂相, 无非典型增生。早卵泡期间质中ER染色明显增加, 腺体中ER及间质与腺体中PR含量无变化。与米非司酮100 mg/d 相比, 激素水平相似。腰椎与近端股骨的骨密度无变化。血清生化及脂质未受影响。仅1例于治疗末1个月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停药后恢复,副反应少。全部病例完成治疗。
米非司酮对内异症疼痛缓解机理可能为综合性,包括抗孕酮作用与无排卵状态。但其确切疗效尚需与安慰剂或已肯定的药物进行随机化的临床试验。在人类中曾见到米非司酮的囊性内膜效应,所以必须充分评估米非司酮对内膜种植的组织学影响。

八、对恶性肿瘤的作用

1.乳腺癌:米非司酮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机理至今不清。有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诱导PR(+)的乳腺癌细胞向终末期分化, 推测PR是米非司酮发挥效应的必要条件。Klinjn等以二甲苯并蒽与米非司酮诱导小鼠乳腺肿瘤,两者联合诱导小鼠发生乳腺肿瘤的潜伏期比二甲苯并蒽单独诱导延长1倍, 提示米非司酮起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米非司酮对乳腺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与三苯氧胺(TMX)有协同作用。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初步研究显示, 部分病例有暂时性缓解, 使用数周安全, 无肾上腺功能不全症状。曾有国家将其用于晚期有转移的乳腺癌, 加拿大将其作为一线药物, 欧洲将其作为二线药物, 但结果均令人失望。
2.宫颈癌:近年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HPV DNA由7 800个核苷酸组成。在前4 200个核苷酸序列中含有E1~E7基因, 其表达与细胞的生长失控密切相关。在宫颈良性病变中, HPV基因组以非整合性附加体形式存在, 而80%的宫颈癌中则有HPV基因组与宿主基因组的整合。整合后阻断了E2基因正常的基因转录调节功能,使E6、E7癌性蛋白过度表达,从而分别使抑癌基因p53、pRb失活, 细胞生长失控发生癌变。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阻断HPV基因的整合与转录, 有望在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起作用。
3.子宫内膜癌:实验研究发现,米非司酮、欧那司酮(onapristone)与孕酮一样,对子宫内膜癌Ishik- awa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且孕激素与抗孕激素联合应用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有协同作用。提示其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4.卵巢癌:Rose于1996年发现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上皮性癌(OEC)细胞具有抗增殖效应, 并随米非司酮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所有对米非司酮有反应的OEC细胞系均有PR表达, 米非司酮对其PR表达有降调作用。此外,在细胞动力学方面米非司酮可将细胞阻断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 由此减少S期的细胞数。提示,米非司酮对PR(+)的卵巢上皮性癌治疗有可能起积极作用。
总之,米非司酮为一大组结构与生理作用相似的化合物之一,有明显抗孕激素与抗糖皮质激素效应。这类药物对育龄妇女的两种常见疾病——子宫肌瘤与内异症的治疗很有希望,但临床应用必须考虑长期用药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其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对PR(+)的妇科肿瘤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仍需要不断深入探索。

❸ 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

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各不相同,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现况研究

现况研究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类,普查是根据研究目的,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个成员所作的调查,它是对总体的研究,不涉及样本大小的问题。而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因此抽样调查的设计中要考虑样本含量问题,以下我们分别介绍对均数和对率作抽样调查时样本含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在确定样本含量时,先需要有这样几个参数:①所容许的误差(d),如果调查均数时,则先确定样本的均数( )和总体均数(m)之间最大的误差为多少。在率的调查中,确定样本的率(p)和总体率(P)的最大容许误差为多少。容许误差越小,需要样本量越大。②确定控制容许误差的概率α,概据需要一般为0.05或0.01,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③总体标准差(s),如果不了解,则需要根据以往的资料或小规模预调查的结果进行估计。

(一)、调查均数时所需样本量,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n'=(Uas/d) (式16-1)

n= n'/(1+n'/N) (式16-2)

其中Ua为a值确定后的U值,可查表(16-1)获得,当a=0.05时, Ua=1.96,a=0.01时,Ua=2.58。如果为无限总体抽样,可直接用式(16-1)求出样本量。而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多为有限总体,即已经知道总体的数量N,这时将n'代入式(16-2)便可求出样本量n。如果n'/N很小,如小于0.05,可以省略式(16-2),直接用公式(16-1)求出n。

例16.1:某厂有职工6500人,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该厂职工白细胞水平,希望绝对误差不超过100个/mm 。根据该厂以往的资料,职工白细胞总数的标准差为950个/ mm ,若取a=0.05(双侧),问应调查多少人?

N=6500 d=100个/mm s=950个/mm
a=0.05 Ua=1.96

n'=(1.96×950/100) ≈347

n=347/(1+347/6500)≈330(人)

(二)、调查率时所需样本含量,用下式计算:

n'=Ua PQ/d (式16-3)

n=n'/(1+n'/N) (式16-4)

其中P为总体的率,Q=1—P,如果P有若干个估计值可供参考时,应取接近0.5者,如果对总体的率一无所知,也可设P=0.5。

如果采用相对容许误差r=d/P 的形式,即d=rP,例如,规定容许误差不大于0.1 P,即d=0.1P。则可计算

n'=(Ua PQ)/(r P )=(Ua Q)/(r P) (式16-5)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易记的公式粗略估计样本量,设α=0.05 ,Ua≈2,r=0.1时,则

n=(4Q)/(0.1 P)=400Q/P (式16-6)

当然应用这个公式估计样本量时要记住前提为a=0.05,r=0.1,如果要求的显着性水平提高或降低,容许误差提高和降低,结果将随之而变。

例16.2:某地区现调查HBsAg阳性率,过去调查的结果为10%,本次调查容许误差不超过0.1P,a=0.05(双侧),估计应调查人数。

P=0.1 r=0.1(或 d=0.01) a= 0.05 Ua=1.96

根据公式(16-3)n'=1.96 ×0.1×0.9/0.01 =3457(人)

根据公式(16-6)n'=400×0.9/0.1=3600(人)

以上所述为简单随机抽样的计算方法。至于其它抽样方法样本含量的估计可参阅有关书籍的专用公式。

❹ 抽样样本计算方法

那么对有N个个体的总体,所抽取的样本容量到底该有多大?根据统计学的研究,这与要求的误差把握(概率)有关.
以一个实际问题来说明,设上文所提到的某地区15岁学生共有N人,设这N人中近视眼比例为a,a未知,待估计.而我们抽出的样本容量为n,样本中近视眼的比例为p,把p作为a的估计值,两者之间是有误差的.
在统计学中有专门的根据误差要求计算样本容量的公式,举几例如下:
(1)如果希望有95%的把握,使得误差|p-a|<0.15,那么只要取样本容量为
(2)如果希望有95%的把握,使得误差|p-a|<0.1,那么可以取样本容量为
(3)同样地,如果希望有95%的把握,使得误差|p-a|<0.05,那么要取
综上可知:
(1)随着误差|p-a|的减小,样本容量n必须增加.这说明,要提高估计的精确性,必须增加样本容量.在N=50并要求有95%的把握时,两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p-q|<0.15
|p-a|<0.1
|p-a|<0.05
n
24
34
45
(2)随着总体中个体个数的增加,样本容量n也随之增加,但n的增加比N的增加要慢得多,无正比例关系.例如在要求误差|p-a|<0.05时,两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N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n
45
80
132
218
278
323
341
351
357
它告诉我们,在保证估计达到一定的精确性的前提下,在总体中个体个数很多时,并不需要很大的样本容量.这是抽样调查之所以行之有效的原因之一.

❺ 统计学中,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1)重复抽样方式下: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

变量总体重复抽样计算公式:

(5)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合理确定样本容量的意义:

1、样本容量过大,会增加调查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2、样本容量过小,则样本对总体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从而难以保证推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样本容量确定的科学合理,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调查费用下,使抽样误差尽可能小,以保证推算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下,使调查费用尽可能少,保证抽样推断的最大效果。

❻ 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1)重复抽样方式下: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

变量总体重复抽样计算公式:

(6)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合理确定样本容量的意义:

1、样本容量过大,会增加调查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2、样本容量过小,则样本对总体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从而难以保证推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样本容量确定的科学合理,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调查费用下,使抽样误差尽可能小,以保证推算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下,使调查费用尽可能少,保证抽样推断的最大效果。

❼ 准确率计算公式

准确率=符合条件的测定值个数/总测定值个数*100%。

例如:36÷(36+4)×100%

=36÷40×100%

=0.9×100%

=90%

这样的准确率就是90%

准确度的科学定义: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7)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

在误差较小时,也可通过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 作为真值μ的估计值。测定精密度好,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定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对于一个理想的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既要求有好的精密度,又要求有好的准确度。

❽ 样本量的计算公式

(1)重复抽样方式下: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

变量总体重复抽样计算公式:

(8)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合理确定样本容量的意义:

1、样本容量过大,会增加调查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2、样本容量过小,则样本对总体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从而难以保证推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样本容量确定的科学合理,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调查费用下,使抽样误差尽可能小,以保证推算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既定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下,使调查费用尽可能少,保证抽样推断的最大效果。

❾ 猪病进行抗体检测,想问一下有谁知道那个阻断率是什么还有尽可能的详细说明一下有关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阻断率是在竞争ELISA方法时用的,比如猪瘟抗体就是用阻断率来表示。抗体结果分析,无非就看阴阳性,整个抗体水平整齐度,用来监测疫苗的效果,也可以提示某些疾病的感染

❿ 不良率怎么算

不良率计算公式:不良率=不良个数/总生产个数*100%。 例如:某次生产总货物1000个,随机抽查中发现5个不良品,则不良率=5/1000*100%=0.5%。 不良品率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产品中不良品占所有产品的比率,是衡量生产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
不良品率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产品中不良品占所有产品的比率,是衡量生产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不良品率=(一定期限内的不良品数量/一定期限内产品总量)*100%。
不良品是指生产制造中不符合相关品质要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其中品质要求可以是验货的检验品质要求、制造过程品质的要求、客户的品质要求、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等。
(10)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降低不良品率的方法:
不良品如果已经产生,不论如何处理都会造成损失。关键是在于预防、杜绝不良品的产生。不良品的预防需要各部门的配合.
设计研发部门应将产品设计成客人安装容易、组立容易、缺陷易暴露、工艺易实现、易拆卸、部件可互换。要充分的应用设计FMEA,一个好的设计项目将使一切都很容易进行。即“产品是设计出来的”。
采购部门应做好厂商的寻找&评估工作。一个优秀的外协厂商相比一个糟糕的外协厂商会减少很多不良品的产生。
生产部门应注意生产前工艺流程的编排,可采用作业指导书、工艺卡、PFMEA等手段。将生产中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地方一一加予预防。特别结合样品制作和试投产,把问题解决并工艺标准化后才开始正式生产。
仓储部门应做好产品的搬运规范。物料的摆放也应规定高度&重量;库存品做到先进先出,以防止产品变质。
品管部门应与制造配合做好产品的首检、自检和巡检,三检合一;应用GRR、CPK、PFMEA等管制手法,层层把关,杜绝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
批允许不良率是指抽样方案认为不可接受而应当拒收的质量水平,通常定义为90%时候将拒收的不合格率。
可以说,批次质量不合格率在或者比LTPD差的质量时,将有90%的时候拒收。如果批次合格,那么有90%的信心说该批质量比LTPD好。也可以说交收批不良率为LTPD被接收的概率是10%。LTPD是顾客风险(β)的不良率或接收不合格品的概率。顾客风险通常是10%。

阅读全文

与样本阻断率计算方法怎么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研究方法中的测验 浏览:651
党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 浏览:969
ecco护理剂使用方法 浏览:242
枣庄女人月经不调治疗方法 浏览:750
除螨最快方法图片 浏览:561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拆手机 浏览:95
检测抗红细胞抗体方法 浏览:604
打印机缓存文件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63
食用营养膏使用方法 浏览:521
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34
苹果输入法的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47
找到简单的方法英语 浏览:524
水的洁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05
如何去液毛的方法18岁以下 浏览:49
简单死亡方法 浏览:397
初中语文合作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浏览:396
社会研究方法因子生态分析法 浏览:545
欧式地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468
编织披肩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137
集体备课的步骤和方法微博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