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鸡出现腹水怎么才好呢
根据鸡该病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鸡腹水病主要是肉用仔鸡的一种以腹水为主的循环系统统的机能综合症发病日龄以2-6周龄最多,秋冬季节发病严重,本病主要是由于品种的气遗传因素、生长速度太快、营养因素、通风不良、疾病、用药等造成机体缺氧而发生的。
诊断要点1、鸡腹水综合症多发生于2-6周龄,死亡率较高,一般10-30%。2、食欲减退,两翅下垂,反应迟钝,呼吸困难,不愿站立,行动缓慢,似企鹅状走动。3、公声嘶哑,鸡冠青紫,腹部膨大,触摸有明显的波动感。4、 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液食体,有时内有纤维性物,肝脏有淤血 肿大,有出血,肺有出血性损伤。5、 腹水鸡80%以上有新城疫(腺胃乳头有出血点,直肠粘膜条状出血)症状。
防治措施 :
1.2周龄以前,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不宜过高。
2.减少饲养密度,严禁饲喂霉败、变质饲料。
3.搞好鸡舍内外环境卫生,按时进行舍内带鸡消毒,注意舍内通风换气,清除舍内氨气、二氧化碳,增加氧气。
4.控制光照,有规律地采取23小时光照加1小时黑暗饲养法。
5.对发病鸡群要进行适度限饲或降低饲料中能量水平并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饲料中超倍量加入维生素C(600克/吨)连用5-7天,半月后再按正常量应用5-7天;调整电解质平衡,用韦氏维氨饮水,连饮3-4天,晚间用通肾药。治疗鸡群原发病,根据发病情况及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可从2周龄开始在料中添加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尤其是VBl、VA、VC、VE
等,一般可在料中加入护膜素、活力豢、解百毒。
6、定期防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
治疗:上午:剿杆(400斤水∕袋)集中饮水,连用3天。下午:肝虫宁(400斤料∕袋)+肾毒康(120斤料∕瓶) 连用3-5天。
饲料中加入亚硒酸钠和VE。
B. 怎么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
腹水综合征是肉鸡最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1)病因
引起肉鸡腹水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饲料因素: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缺乏维生素E和硒,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饲料中黄曲霉超标及喂氧化变质的油脂等,均可损害肝脏功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腹水。②环境因素:鸡舍潮湿、或通风换气不良,舍内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过高,空气污浊、粉尘污染严重而致氧气不足引起腹水。③疾病因素:鸡群因患呼吸系统疾病造成机体缺氧,或一些损害肝脏的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白痢、霍乱等都可以引起腹水症的发生。此外,气候变化、用药或饲喂方法不当等也可诱发本病。
(2)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鸡精神委顿,羽毛蓬松,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冠髯发绀,常以腹部着地,似企鹅状,站立困难,不愿行走,腹部羽毛稀疏或无毛,当防疫注射等鸡受刺激时,往往突然扑腾几下倒地而死。急性死亡鸡外观营养状况良好,体重较大,病死鸡腹部膨大,触之有波动感,有时可见腹部皮肤呈青紫色,剖开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清亮透明的液体,有时混有纤维素性凝块。当细菌感染时,腹腔内还有大量胶冻样胶原蛋白渗出物,心脏大而松软,右心极度扩张,心包积有胶冻样液体,发病早期肝肿大变硬、质脆,后期萎缩,肝表面常覆盖一层灰白色类似纤维蛋白凝块的胶冻样薄膜;脾脏萎缩,肠道充血;肺部瘀血和水肿;肾肿大瘀血。
(3)防治措施
①环境控制:包括鸡舍建筑的周围环境及鸡舍内的环境控制。a.鸡场或鸡舍建筑时要科学、规范,符合肉鸡的生理要求。选址要求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无空气污染、无噪声的地方。水源要充足无污染。b.鸡舍建筑结构合理,保温通风良好,采光面积大。用旧房改造时,在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情况下,要多开几个窗户,以利通风和采光。c.冬春气温低,必须准备好加温设备。经济实用的方法是生地炕或叫地垄式的炉火。炉火的开口和烟囱都在鸡舍外面,这样不与鸡争氧气,也不会污染室内空气。d.鸡舍周围环境每天要打扫干净,每周消毒1次。勤换鸡舍内垫料,保持垫料干燥卫生,网上养殖及时清粪,带鸡消毒,3天1次。可选择两种不同消毒剂交替使用,以防止产生耐药性。如甲酚皂、百毒杀、三氯乙酸等。
②选择优良健康的雏鸡:优质雏鸡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10日龄前后的雏鸡发生腹水症。解剖病变几乎都有卵黄坏死吸收不良的现象,这与雏鸡在孵化阶段或种蛋感染有关。建议养殖者要到正规化、规模化的种鸡场或孵化场购买雏鸡,并签订购销合同,要求场方出示雏鸡检疫合格证,购雏时要认真挑选,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③加强饲养管理:在7日龄以内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随着鸡龄的增长,需氧量越来越大,在温度不发生急剧变化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通风量。肉鸡腹水症的发生与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鸡舍内空气越新鲜,腹水发病率越低。此外,应做好光照与采食量的控制。肉鸡生长要求用普通白炽灯泡照明,育雏用40~60瓦,中期25瓦,后期15瓦。可以适当增加几个蓝色灯泡,节能灯不太适用,并尽可能采用自然光。7日龄以内一般不控制光照和采食,可防止或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具体做法是白天自然光照,根据日龄和鸡数计算出1天的采食量,分2~3次加料,每次吃完后停2小时再加料。晚上用一台光控制器,按照所需的光照与黑暗时间进行调整。如开1小时,关3小时等。控光的同时也控制了采食。后期育肥阶段不加控制。
④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正确的免疫方法。大型肉鸡常采用4次或5次免疫法,从7日龄开始,每7天免疫1次。经实践检验,前3次免疫逐只滴眼、滴鼻或注射,比饮水效果要好。每只鸡得到的抗原数量基本相等,免疫整齐度好。21日龄时鸡个体较大,防疫在晚上进行,用10瓦蓝灯照明,一人保定鸡,一人防疫。饮水免疫时一定要加疫苗保护剂。建议用3~4倍量疫苗分上、下午2次饮用,每次各饮一半。饮前断水时间要够。
⑤预防性用药:a.藿香正气水10毫升,4支加复方阿司匹林片4片,加庆大霉素30万单位(或卡那霉素200万单位)加水1千克,视鸡大小每壶加这种药水1~3千克,每天1次,隔3~5天再饮1次。b.麻黄30克、桂枝15克、黄芩30克、黄柏30克、板蓝根30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皮30克、大腹皮30克,水煎3次滤渣后供50千克体重鸡1天饮用,连用3天。c.腹水消、禽菌灵按治疗量拌料,连用2~3天。d.在每吨饲料中添加500克的维生素C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本病的发生。亚硒酸钠对此病防治也有一定作用。
⑥治疗:a.用碘酊消毒病鸡腹后下部,用注射器抽出腹水。限食不限水,水中加多种维生素、抗生素。b.三磷酸腺苷针1支、肌苷针1支、速尿针1支混合胸肌注射3~5只鸡,每天2次,连用2~3天。c.双氢克尿噻片1片、感冒清片2片、三黄片2片,经口服,每天1~2次,连用2~3天。对体重小、没有商品价值的病鸡可及早淘汰。
C. 鸡发胀,肚中有水,不进食,精神不好,很快死亡。这种病的发病原因及
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应该是鸡腹水综合症了。
本病发生原因很复杂,有多种说法,已报道的原因有:慢性缺氧、高海拔、低氧分压、寒冷、肥胖、鸡舍通风不良、氨气过多、维生素E缺乏、硒或磷缺乏、饲料钠含量过高、饲料中油脂和能量过高、快速生长以及饲料中毒、霉菌中毒、呋喃西林中毒等。
(1)缺氧多见于高海拔地区,那里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可造成缺氧。而在平原地区由于鸡群密度过大、门窗紧闭,造成局部氧气不足,加之氨气、灰尘等因素使鸡不仅吸入氧气过少,还会因为呼吸道黏膜损伤导致外呼吸障碍,长期的慢性缺氧,引起心肺功能障碍诱发本病。
(2)高能量饲料或颗粒饲料可诱发本病。高能量饲料比低能量饲料的腹水综合征发病率高出4倍。饲喂粉料的鸡群比饲喂颗粒料鸡群发病率低。
(3)遗传因素 肉鸡生长发育快,对能量和氧气的需求量大,代谢旺盛,体格生长明显快于心肺发育,致使心肺负担过重,引起右心衰竭,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淤积在腹腔器官中,长期淤血致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引起腹水。
症状:病鸡食欲减损,腹部膨大,行走困难,状似企鹅。呼吸困难,冠髯暗红,皮肤发绀。触摸腹部有波动感。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
(1)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鸡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合理搭配饲料,减少高油脂饲料,合理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早期限饲,控制生长速度,有人实验从第二周开始限饲(减少饲喂量的10%),限饲两周后恢复自由采食,可以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能提高肉料比。
(3)发病鸡群可试用健脾、助消化、强心、利尿药物预防。但是一旦发生,病鸡多归死亡。具体你可以咨询兴旺禽药。
D. 鸡腹水怎么治
代偿期肝硬化,初次、少量腹水,经过卧床休息,限制盐摄入量,控制水的进入量和饮食调节,可发生自发性利尿,同时配合中成药治疗,可使腹水消退,肝功得到改善。 如属多次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小于1。2g,水摄入量少于1200ml。同时服用排毒养肝胶囊及排毒丹,配合利尿剂,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降解肝纤维,促进肝细胞增生,改善肝内环境和体内环境,可迅速消除腹水,肝功各项异常指标得到恢复。 如属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可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配合输入白蛋白,则效果更为显着。
E. 蛋鸡腹水吃什么食物利尿
鸡腹水症又称鸡腹水综合症,主要危害快速生长的幼龄肉鸡,是非遗传性疾病。患病鸡精神不振,腹部膨胀下垂、羽毛脱落,皮肤变薄,表面青紫,用手触摸有波动感。患病鸡死亡率较高,可达60%以上。
发病大致由以下几种原因所致:
①饲养环境差,管理不善,鸡舍氨气、二氧化碳含量高;②饲料中高蛋白、高能量造成肝肾中毒和脂肪变性和肝硬化形成腹水;③磺胺、呋喃类药物和疾病大肠杆食盐中毒造成鸡腹水。
鸡一旦出现腹水症状,虽然可以采用抗生素配合利尿剂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严重者多以死亡告终。因此,对本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日常应以预防为主。
具体防治措施:
①在养殖过程中,改善鸡群生长环境,减少饲养密度,加强通风,认真执行科学的卫生防疫制度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②饲料防止高脂肪过多,鸡舍进行合理光照,适当补充维生素C。③饮水中适量加入多维电解质,并尽早使用肝肾健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便迅速控制病情,同时也可以使用中草药进行救治: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连用3天。
F. 鸡水肿病原因及防治
硒是家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雏鸡缺硒则发生以腹部和腿部皮下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病。硒通常存在于土壤中但有地区性。在缺硒的土壤上所生长的植物及其子实中,硒含量极少甚至缺如。饲养在这一地区鸡群的皱鸡,就必然会发生水肿病。常发生于20
-45日龄。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皮下水肿,其中尤以腹部和腿部皮下为显着。水肿的外观呈蓝绿色,触之有波动感。由于腹部皮下积有大量液体,病鸡两腿张开始立,穿刺该部位时有蓝绿色液体流出。病情严重时,则行走困难,倒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防治本病主要是补给硒或(和)维生素E。有明显腹下水肿的病鸡,用0.005
%亚硒酸钠溶液1毫升肌肉注射,也可给病鸡喂服维生素
E300
国际单位:如果两者合用则效果更好。因为硒和维生素E之间有一种重要的相互关系;如果维生素C防上脂肪酸过氧化物的形成,则硒是参与过氧化物的破坏,故在临诊上在不同角度中产生治疗作用。对其他未发病鸡的预防可用0.1~1PPM亚硒酸钠水溶液代替饮水20~30日,即可控制其发生。发病区应在雏鸡10日龄时即用0.1ppM的亚硒钠水溶液代替饮水30一
50
天,可以完全预防该病的发生。
G. 肉鸡腹水症多发生在冬季或早春,肉鸡腹水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肉鸡腹水症怎么治疗?肉鸡腹水症实际上是指幼龄肉鸡腹腔内大量浆液的积聚。这种疾病会影响自身的心肺功能,导致大量体液堆积在胸部的颞部,导致肉鸡死亡。
H. 春季鸡容易得什么病
春季大量的细菌疯狂滋长,正是容易出现各种鸡类疾病的时期。一般常见的鸡类疾病是感冒,也是因为气候变化太大导致鸡出现感冒。再者是可怕的鸡瘟,鸡瘟属于比较严重的鸡类疾病。最后就是鸡结核,为了避免这种疾病传播开,需要对患有鸡结核的鸡带走处理。
1、感冒
春季温度变化很大,加上细菌的滋生很容易造成鸡感冒。感冒的鸡食欲很差并且精神状态不好,有些甚至已经停止进食,并且极其容易感染到同圈的鸡,这时候必须分开患病鸡,给鸡注射一些治疗的药物。
2、鸡瘟
鸡瘟的伤害能力很强,造成鸡的死亡率特别高。特别是急性的鸡瘟会造成鸡迅速死亡,这种疾病是养殖户最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养殖户必须做好鸡棚的环境卫生,并且给鸡注射抵抗鸡瘟的疫苗,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
3、鸡结核
鸡结核不像鸡瘟的死亡速度那么快,但是一旦患有鸡结核的鸡逐渐变瘦,并且不会再生长。母鸡则不会继续下蛋,这种疾病给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鸡群受到感染,这种鸡往往会放弃治疗,因为鸡结核也是属于传播性疾病。
春季养鸡预防工作:
1、消 毒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疾病也不例外,所以春季消毒尤为重要。
早春气温较低,细菌活动频率下降,但这时气候仍较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造成惨重损失。
所以一定要重视消毒工作,马虎不得。
2、保 暖
早春时节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也较快,给养鸡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鸡的影响十分明显,特别容易感冒。
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来进行御寒保温,用煤炉增温的话要密切注意煤气中毒。
3、通 风
通风是养鸡中的重要事项!在保温的同时,也要保证鸡舍有新鲜的空气流通。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透气的关系对春季养鸡非常重要。
由于春季温度低,饲养密度大,强调鸡舍保温而往往忽视通风透气,极易导致舍内空气污浊,病菌大量滋生。鸡长时间吸入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极易造成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高发。所以,通风不可忽视。
4、饲料营养
春季气候多变,鸡抵抗力相对弱,因此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至关重要。
雏鸡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提高3%-5%,育成期饲料中能量适当提高。同时饲料里应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鸡体抵抗力。
5、补充光照
其实蛋鸡产蛋率下降多是由于光照不足造成的。于是现在很多养殖户们多采用人工增加光照时间来弥补这个自然缺憾。
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小时,也不能超过17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小时,补充光照分一次补光和分段补光两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补充人工光照的强度以每平方米鸡舍2-4瓦的灯光为宜。所以,光照时间长短对蛋鸡的产蛋量影响很大。
6、疾病防治
根据刚才对春季天气、温差、气候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春季鸡群容易患慢性呼吸道病、禽流型性感冒,以及春节放炮也容易激发鸡群法氏囊疾病。所以一定要做好鸡病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早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I. 肉鸡腹水症有什么症状怎样防治
肉鸡腹水症是危害快速生长幼龄肉鸡的、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积在腹腔为特征的非传染病。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节。主要危害快速生长的幼龄仔鸡,以4~5周龄多发。发病率因各地环境不同而不等,病死率高者可达100%,病程7~10天。
(1)病因发病原因很复杂,环境缺氧、氨气或二氧化碳含量高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饲料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过高或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都能导致腹水产生。(2)症状病鸡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用手触压时有波动感。病鸡不愿站立,以腹部着地,喜躺卧,行动缓慢,似企鹅状走动,体温正常,羽毛粗乱,两翼下垂,生长滞缓,反应迟钝,呼吸困难。严重病例皮肤发绀,抓鸡时可突然抽搐死亡。(3)剖检病死鸡可见腹部肌肉严重淤血,腹腔内积留大量淡黄或浅褐色清朗液体,有的腹水中有纤维蛋白凝块。心脏肥大松软,心腔充满不凝固血液,左心扩张、柔软,心包积液增多、呈胶冻样,心肌有明显蜡样坏死、充血水肿。肝脏充血肿大,被膜增厚,覆有一层灰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薄膜。(4)防治改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减少应激,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14日龄之前,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不宜过高。控制光照,有规律地采取23小时光照加1小时黑暗饲养法。鸡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确保氧气充足,严防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蓄积。合理搭配饲料。供给全价的优质饲料,减少高油脂饲料,用粉料而不用颗粒料,补充足量的维生素E、硒和磷。在本病高发季节减少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按每吨饲料500克补充维生素C。早期限饲,控制生长速度。3周龄以后喂低营养水平的饲料可预防本病。给病鸡口服双氢克尿噻,每只50毫克,每天2次,连服3天,有一定疗效。有严重腹水病鸡,可用消毒注射器将腹水抽出,然后向腹腔内注入青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也可试用腹水消、利尿药等进行治疗。
J. 小鸡肚子里有水,怎么治疗
这个叫做肉鸡腹水症
选育优良品种
肉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导致腹水症发生的内在原因。鸡,特别是肉鸡的肺占体重的百分比很小,且肺被固定在胸腔中,随呼吸伸缩的范围有限。所以选育对缺氧和腹水症都有耐受力的家禽品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多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添加内源性胆汁酸
肉鸡在育种与养殖理念不断进步下,达到出栏日龄的天数越来越短由原先42
天左右缩短至38天左右,这期间肉鸡腹水问题也越发严重。肉鸡腹水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心肺系统的发育跟不上肉鸡生长速度,加之环境控制在实际养殖环境中存在
不合理情况与日粮构成的不同缺陷肝脏逐渐变性,造成肝脏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下降造成体液外渗,最终导致心膜内及体腔内积水现象。养殖过程中保护肝胆系统健
康对心肺功能的正常发挥有重要意义。内源性饲料级胆汁酸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升肝脏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能从根源上解决肉鸡后期腹水问题。注入
内源性胆汁酸的使用,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升肝脏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能从根源上解决肉鸡后期腹水问题。
改善饲养环境
缺氧是造成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因此设计和改造鸡舍,要解决好防寒
保暖与通风换气的关系,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鸡舍建筑时要有天窗,安装换气扇,定时强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改善供暖条件,不要在鸡舍内放置煤炉,
防止污染空气,育雏期可采用火炉供暖,炉门要在鸡舍外,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恒温控制的风扇和由定时控制的负压通风系统来解决通风与温度降低的矛盾,从而有效
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采取高床平养,定期清理粪便及进行环境消毒,减少有害气体含量。
改进饲养管理
早期适度限饲肉用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对腹水症敏感性高,采用早期限饲防治效果明显。李增光等
进行的肉鸡早期限饲试验,即从13日龄起对肉仔鸡每天减少饲料量10%,维持2周,然后恢复正常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限饲对降低腹水症的发生率确有显着效
果,限饲组的发病率相当于对照组总发病率的24.5%。Arce在海拔1 828
m的地区对7~28日龄肉鸡采用隔日限饲法,腹水症发生率显着下降,且对生长无不良影响。Albers对15日龄至屠宰前的肉仔鸡每天定时供料进行长期限
饲,结果死亡率降低36%,饲料利用率改善37.3%。
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方式用低营养水平日粮饲喂的肉仔鸡腹水症远远低于采食高营养水
平日粮仔鸡。建议在3周龄前饲喂低能日粮,之后转为高能日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3周龄,粗蛋白20.5%~21.5%,代谢能量
11.91~12.33 MJ/kg;4~6周龄,粗蛋白18.5%~19.5%,代谢能量12.54~12.75
MJ/kg;7周龄至出栏,粗蛋白13%,代谢能量12.75~12.96 MJ/kg。
由于饲喂颗粒料会大大增加肉鸡腹水症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不影响其他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延长粉料饲喂的时间,限制肉仔鸡的快速生长,一般以2~3周龄给予粉料,4周龄至出栏给予颗粒料为宜。
合理控制光照
研究表明,合理控制光照,采用间歇光照法是促进肉仔鸡生长发育、降低腹水
症的有效方法。其原因如下:一是在间歇光照条件下,鸡黑暗期间产热和氧气需要量均显着降低。二是在间歇光照和连续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有差异。在生长的第
三周已经具有发生腹水症的趋势,而短暂的生长抑制不但对肺和心与肌肉的比例无副作用,而且具有有益作用,使腹水症的发生率大为降低,而到第六周龄时会由于
代偿生长和连续光照的鸡达到相同体重。控制的方法是:肉仔鸡2周龄开始晚间采用间歇光照法,即2~3周龄光照1 h,黑暗3 h;4~5周龄光照1
h,黑暗2 h;6周龄至出栏光照2 h,黑暗1 h。
适当添加或控制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的用量
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降低高浓度NaCl诱导的腹水症引起的肉鸡死亡率,日粮中维生素C添加量应在450~500 mg/kg。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应为24 mg/kg。
微量元素硒可减少高海拔地区腹水症的发病率,有机硒源优于无机硒源,饲料中硒的添加量应为0.15 mg/kg(超过0.3 mg/kg时会引起机体中毒)。
矿物质:饲料中钙的含量应在0.9%~1.1%,磷的含量应在0.7%~0.8%,食盐含量控制在0.5%以内,钠的含量不超过0.25%,可用NaHCO3代替NaCl作为钠源。
氨基酸:据报道,添加β-丙氨酸可使腹水症的致病率增高,且与含量成正比,而添加胆碱可使致死率降低。添加L-精氨酸可减少腹水症死亡率,所以日粮中可适当减少β-丙氨酸,补充L-精氨酸。
治疗措施
无菌操作用针管抽取腹腔积液,然后注入0.05%的青霉素普鲁卡因0.2~0.3 mL,1%速尿注射液0.3 mL,严重病例同时肌注10%安钠加0.1 mL。全群饮水中加入0.05%维生素C,或在饲料中添加氯化钙、利尿剂、健脾利水的中草药等。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中同时拌入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
用25%葡萄糖4~5 mL/只,双氢克尿塞4~5 mL/只,口服,每日2次,同时饮水中加抗生素,连用3 d,可减轻鸡群病情。但实践证明,治疗该病的价值和意义不大,一旦发病,应及时淘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