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竹笋怎样种
一、育苗方法
要选择好的母竹,母竹应选“窄叶竹”,它的特点是竹叶较小、较窄,叶片淡绿,竹节平坦,笋呈炮垒形,肉质厚,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母竹以二年生的“罗花竹”最好,三年以上的老竹不宜做母竹,因为老竹的鞭上芽头较少,出笋能力差,移植成活率低。母竹以胸径3厘米左右,蒲头浅,分枝低,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为好。
1、埋鞭育苗 选择1~2年的新竹取竹鞭,最好是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上留1~2节活枝,每亩埋鞭3000~5000株,可产苗15000~20000株。
2、播种育苗 每亩播种10~15千克,可产苗30000~40000株。关键在于在幼苗期必须对幼苗遮荫,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造成幼苗的死亡。
二、选地整地
育苗不论是埋鞭育苗或是播种育苗,土壤应选择疏松、质轻的黄壤土最好。土层在30厘米以上,不过于粘重的黄壤、黄棕壤都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浑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整地规格为60×60×50厘米,塘打完后要把表层土壤回进塘内,回土要达到塘深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条件的可结合回土,在塘内施足以有机肥为主农肥。
三、合理栽植
1、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 主要根据用苗种类来确定栽植的密度。因方竹属于混生竹种,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竹鞭不发达,移植后走鞭慢。面竹繁殖苗鞭粗芽大,移植成后每年可走鞭1米以上,成林快。要使方竹林能在5~8年内获得较好的效益,种植密度实生苗每亩100株以上。竹鞭繁殖苗每亩74株以上。并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2、栽植时间 以每年的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栽植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3、栽植方法 竹苗根系由于木质化程度高,起苗后放置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竹苗失水,影响成活率,因此不易长途运输,为了保证成活率,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一般不要超过72小时,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成活率比较高,最好是随起随栽。并且起苗后立即浆根,如需长途运输,则要用稻草按30株一捆把根包住。栽植时可根据竹苗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种植法,一至二年的实生苗可采用中心栽植,并保证竹杆直立。而二年以上的实生苗或竹鞭繁殖苗,先要对竹杆进行切杆,切杆后苗高60厘米左右,栽植后的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土壤外面只留1~2节活枝,以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
B. 竹笋是怎种植
种植竹笋的方法:
1、选地:
以缓坡地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质地疏松、水分充足而不积水的酸性、中性壤土、轻粘壤土为宜。
2、整地:
细致整地施肥,开沟做高畦。秋季或早春播种,采用穴播,穴距 20×25厘米,穴深1.5至2厘米,每穴下种10粒,每亩用种1.5公斤。播后遮盖稻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搭盖透光度为30%的荫棚,加强水肥管理,每亩可产苗8000丛左右。
3、种植:
早春起苗栽植,苗丛必须整丛挖起,3至5株为1小丛,剪去叶片的 1/3至1/2 ;每穴栽1小丛,入土深度高于分蘖处3厘米为宜,要做到苗根舒展,苗丛端正,栽后踩紧土壤。
4、施肥:
每年取苗后要用厩肥、土杂肥、林地腐殖土等混合物,把挖苗后的坑穴填平,以补充圃地土壤和所需养分。春笋出土后要施腐熟人粪尿和适量过磷酸钙、复合肥,以促进竹笋和竹苗生长。
5、中耕除草:
每年夏秋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竹苗未郁闭前,要在苗蔸根际覆盖干草,以防止日灼,并保墒抗旱。
6、排水灌溉:
毛竹既喜湿又怕涝,因此雨季要排除园地积水,旱季要及时灌水。
7、调整苗径:
小苗地径以1至3厘米为好。若苗径过小,可以增加取苗量,以利于苗径增大。苗径过大,可以减少取苗量,以促使苗径减小。
8、调整密度:
出笋过密处,可适当人工退笋,以减少出苗密度。出苗过稀处,采取补苗、埋鞭、施肥等措施,以增大密度。一般合理密度为每平方米10至12株,每亩每年取苗6000株左右。
C. 如何种植产竹笋的竹子
种植产竹笋的竹子的方法:
1、选地:
以缓坡地为好,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质地疏松、水分充足而不积水的酸性、中性壤土、轻粘壤土为宜。
2、整地:
细致整地施肥,开沟做高畦。秋季或早春播种,采用穴播,穴距 20×25厘米,穴深1.5至2厘米,每穴下种10粒,每亩用种1.5公斤。播后遮盖稻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搭盖透光度为30%的荫棚,加强水肥管理,每亩可产苗8000丛左右。
3、种植:
早春起苗栽植,苗丛必须整丛挖起,3至5株为1小丛,剪去叶片的 1/3至1/2 ;每穴栽1小丛,入土深度高于分蘖处3厘米为宜,要做到苗根舒展,苗丛端正,栽后踩紧土壤。
4、施肥:
每年取苗后要用厩肥、土杂肥、林地腐殖土等混合物,把挖苗后的坑穴填平,以补充圃地土壤和所需养分。春笋出土后要施腐熟人粪尿和适量过磷酸钙、复合肥,以促进竹笋和竹苗生长。
5、中耕除草:
每年夏秋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竹苗未郁闭前,要在苗蔸根际覆盖干草,以防止日灼,并保墒抗旱。
6、排水灌溉:
毛竹既喜湿又怕涝,因此雨季要排除园地积水,旱季要及时灌水。
7、调整苗径:
小苗地径以1至3厘米为好。若苗径过小,可以增加取苗量,以利于苗径增大。苗径过大,可以减少取苗量,以促使苗径减小。
8、调整密度:
出笋过密处,可适当人工退笋,以减少出苗密度。出苗过稀处,采取补苗、埋鞭、施肥等措施,以增大密度。一般合理密度为每平方米10至12株,每亩每年取苗6000株左右。
D. 种植竹笋有哪些管理方法
选择竹种:较好的品种有大头典竹和八渡笋竹。前者出笋早,“五一”节前后开端出笋,比其余笋早收一个月,早笋市价高。后者品格优,正常一棵笋有几斤重,后笋市好销售。
2、整地造林:整地株行距3米×4米或4米×4米,每亩56或42株,长明坎,坎长、宽、深为1米×0。3米×0。3米。苗木造林选用根苗,即挖取上年留生的成竹苗或用枝苗育出的一年生实生苗。这种苗第二年产量比枝苗高三倍。合格根苗要烟斗完好带根带芽眼。造林时,竹苗烟斗扣在坎的底部,苗杆埋入坎泥中,苗杆节眼向两边,苗杆尾苗留5—10厘米露在坎面上。这种种法有利用竹苗保湿成活。种时要浆根,踩实坎内泥土。造林时间为早春至清明节的雨季。
3、抚育、扩坎、施肥:抚育一年2—3次,及时抚育很重要。扩坎要迟一点,在新竹长出之后的下半年进行。6—8月份施肥一次,每株施复合肥0。5斤。
4、围牛保苗:竹子最忌在未生好新根之前被牛碰松竹苗,这样竹苗不能成活。
二、第二年
1、施肥:现倡导环保,在出笋季节不主张追肥,以避免竹笋久放糜烂。故第二年在春节前后就要追肥了,每株施复合肥1斤。竹子不怕肥近,哪里有肥,竹笋从哪里钻出来。
2、收笋:大头典从“五一”节前一点开端收,5、6、7月为顶峰期,8、9月出笋渐少,“国庆”节后应停收笋留笋长成竹。起笋方法:通常笋尖出土3—5厘米时挖取,挖开泥土,见笋基部至少留一双芽眼,以后新笋又从芽眼长出,一株变两株,竹笋以未成笋节为优。
3、抚育、扩坎:抚育二次,4月份铲一阍人,8—10月铲一次。年底扩坎一次。
4、砍老竹:10月份留成竹后,12月份可砍去上年留竹今年出笋的老竹,留下今年新竹。因为老竹已没有芽眼,不能出笋,只能抢吃养分,谓之“公孙不见面”。如需留枝苗,则到下年1—2月份再砍老竹,取枝苗。砍老竹后,即对竹丛进行松土扩坎。
E. 关于竹笋的种植
关于竹笋的种植的条件:
一、育苗方法
育苗不论是埋鞭育苗或是播种育苗,土壤应选择疏松、质轻的黄壤土最好。
1、埋鞭育苗。选择1~2年的新竹取竹鞭,最好是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上留1~2节活枝,每亩埋鞭3000~5000株,可产苗15000~20000株。
2、播种育苗。每亩播种10~15千克,可产苗30000~40000株。关键在于在幼苗期必须对幼苗遮荫,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造成幼苗的死亡。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二、选地整地
毛箨方竹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土层在30厘米以上,不过于粘重的黄壤、黄棕壤都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浑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整地规格为60×60×50厘米,塘打完后要把表层土壤回进塘内,回土要达到塘深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条件的可结合回土,在塘内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厩肥。
三、合理栽植
1、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主要根据用苗种类来确定栽植的密度。因方竹属于混生竹种,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竹鞭不发达,移植后走鞭慢。面竹繁殖苗鞭粗芽大,移植成后每年可走鞭1米以上,成林快。
要使方竹林能在5~8年内获得较好的效益,种植密度实生苗每亩100株以上。竹鞭繁殖苗每亩74株以上。并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2、栽植时间。以每年的初春断雪后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栽植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3、栽植方法。竹苗根系由于木质化程度高,起苗后放置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竹苗失水,影响成活率,因此不易长途运输,为了保证成活率,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一般不要超过72小时,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成活率比较高,最好是随起随栽。
F. 冬笋种植方法有很多,冬笋有哪些好的种植方法
种植冬笋的适宜时间是在立春前后。冬笋是尚未出土的竹毛鞭边芽。春分前后,冬笋的母竹刚刚从休眠状态变为生长状态。这个时候种植,冬笋的母竹成活率会高一些,其他季节种植会低很多。冬笋适合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山坡或河堤上。选好园子后,首先要准备好土壤,清除一些石头、杂草和树桩,然后挖种植孔。洞一般可挖,行距3m,株距2m。
先看竹子和竹叶,再挖鞭子。遇到芽尖,老鞭追着嫩鞭往前拉。在大叶黄叶的大年竹周围寻找竹鞭。当你用尖尖的竹笋挖芽,遇到嫩鞭追回来,一定有老鞭向前挖的冬笋。老鞭劈开追新鞭,把老竹鞭追到十八步边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新竹鞭,从发鞭起点开始,一般80cm左右的时候,就会出现冬笋。找不到鞭,找不到竹鞭就在竹笋洞里挖竹鞭。一般往年竹笋附近经常有冬笋。
G. 只要种上就可以一直吃的竹笋,究竟该怎样种植
在我们北方农村,都是一种细长的竹子,长大了好做竹竿钓知了的那种。竹笋的产量很少很低。春天时候刚冒出来也没人去挖了吃。北方干旱少雨,可能不太适合各种竹子的生长,偶尔农村有种植的竹子,竹笋也的春天刚露芽十几公分的时候,我曾经挖过竹笋炒着吃。大多数芦笋吃的时候都是到超市里去买的。媳妇是四川人,他说他们那的竹笋肥瘦相宜,清香四溢。
第二种是播种育苗。这种方法出苗率更高。但是育苗期比较麻烦,要小心呵护。竹子幼苗出芽一定要进行遮阴,否则阳光直射容易萎缩死亡,同时还得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
H. 要想种植出高产的竹笋,该掌握哪些方法
竹笋的产量大,如果是当地盛产的竹子不容易卖出好的价格,可以找到本地没有的但又适合本地种植的竹子,或者可以把竹笋加工厂成易保存的产品,光卖新鲜的竹笋时间周期太短了,要是卖不快几天时间就在春末采收,这个季节南方气候回暖,许多人都喜欢吃竹笋来调节身体,但苗竹笋偏寒,会刺激人的胃,一些胃寒的人不适合食用。而且在春末,与竹笋最佳搭配的猪骨。
I. 栽种竹笋很常见,怎么样栽种竹笋
竹笋大家都十分熟悉,它是人们生活中普遍的减肥保健蔬菜之一,古时候被作为是“菜中珍品”。竹笋也就是竹子的嫩茎,吃起来十分的美味,不仅能够炒食也可以熬汤,含有的化学纤维成分十分丰富多彩,常常服用有推动肠胃的蠕动及其帮助人们进行消化和便秘等作用,那么竹笋要怎么种?一起来看看吧。
竹笋的种类也极其得多,为了能提升产量,将经济收益放进较大,母竹挑选那类窄叶竹最好,窄叶竹的特性是竹子叶小而窄,圆竹平整,出笋较早,且笋期长,竹笋的肉质地厚而脆,产量极高。
上述便是相关竹笋的专业知识详细介绍。竹笋的适应能力十分高,在一切的土壤上都能够 生长,可是土层的优劣会危害到竹笋的产量与品质。种植户们要依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在做好竹笋的移栽,还要留意操纵好种植相对密度。除此之外,有效的浇灌有益于竹笋小苗的生长速率及其提高竹笋的生长力,提升竹笋的产量。移栽以后要搞好竹笋的施肥工作中,特别是在竹笋的生长期,满足需要的营养才可以提升竹笋的产量与品质。
J. 竹笋怎么种
竹笋是不能种的,因为竹笋是竹子的幼苗,幼苗肯定不能当种子,要种的话,挖出竹子的根系,把根系移植到其他地方,来年就冒出竹笋来,竹笋慢慢长大,过不了几年,会长成一个竹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