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哪些方法
固定财产折陈,是指固定财产在运用进程中渐渐耗费而变化到商品或者用度中往的那局部价格,也是企业在消费筹备进程中因为运用固定财产而在其运用年限内摊派的固定财产奢侈。那么,固定财产的折陈本领是何如样的呢?
企业计提固定财产折陈的本领有多种,基础上便不妨分为二类,便直线法(囊括年限平衡法和处事量法)和添快折陈法(囊括年纪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该当按照固定财产所含经济便宜预期名现办法采用没有共的本领.企业折陈本领没有共,计提折陈额出入很大.
企业该当按月计提固定财产折陈,当月减少的固定财产,当月没有计提折陈,从停月起计提折陈;当月缩小的固定财产,当月仍计提折陈,从停月起遏止计提折陈。提脚折陈后,尽管是否连接运用,均没有再索取折陈;提早报废的固定财产,也没有再补提折陈。
直线折陈法
(1)年限平衡法
年限平衡法是指将固定财产的应计折陈额平衡地摊派到固定财产预订运用寿命内的一种本领。沿用这种本领计划的每期折陈额十分。计划公式如停:
年折陈率 =(1 - 估计洁残值率)/ 估计运用寿命(年)*100%
月折陈率 = 年折陈率 / 12
月折陈额 = 固定财产本价 * 月折陈率
(2)处事量法
处事量法是按照名际处事量计划每期应提折陈额的一种本领。计划公式如停:
单元处事量折陈额 = 固定财产本价 * (1 - 估计洁残值率)/ 估计总处事量
某项固定财产月折陈额 = 该项固定财产当月处事量 * 单元处事量折陈额
添快折陈法
(1)年纪总和法
年纪总和法也称核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财产的本价减往估计洁残值后的洁额,趁以一个以各年年头固定财产尚可运用年限干分子,以估计运用年限逐年纪字之和干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划每年折陈额的一种本领。计划公式如停:
年折陈率 =尚可运用年限/估计运用年限的年纪总和*100%
估计运用年限的年纪总和=n*(n+1)/2
月折陈率 = 年折陈率 / 12
月折陈额=(固定财产本价-估计洁残值)*月折陈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没有商量固定财产估计洁残值的情景停,按照每期期始固定财产本价减往乏计折陈后的余额(便固定财产洁值)和双倍的直线折陈率计划固定财产折陈的一种本领。计划公式如停:
年折陈率=2/估计运用寿命(年)*100%
月折陈率=年折陈率/12
月折陈额=固定财产洁值*月折陈率
因为每年年头固定财产洁值没扣除估计洁残值,所以,在运用这种本领计划折陈额时必需提防没有能使固定财产的洁值落矮到其估计洁残值以停,便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陈的固定财产,常常在其折陈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财产洁值扣除估计洁残值后的余额平衡摊派。
Ⅱ 固定资产计提的方法
年限平均法:
1-4年,每年计提折旧:(40-4)/4=9万元
年数总和法下各年折旧:
第一年:(40-4)*4/(1+2+3+4)=14.40万元
第二年:(40-4)*3/(1+2+3+4)=10.80万元
第三年:(40-4)*2/(1+2+3+4)=7.20万元
第四年:(40-4)*1/(1+2+3+4)=3.60万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各年折旧:
第一年:40*2/4=20万元
第二年:(40-20)*2/4=10万元
第三年:(40-20-10)/2=5万元
第四年:40-20-10-5=5万元
Ⅲ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原始成本计价
原始成本也称为历史成本或原始购置成本,它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企业新购建固定资产的计价、确定计提折旧的依据等均采用这种计价方法。
2、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重置完全价值计价也称为现时重置成本,它是指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造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
3、按净值计价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剩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
(3)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三种固定资产计价方法的优点:
1、原始成本计价
其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就是说按这种方法确定的计价价值,均是实际发生并有支付凭据的支出。正是由于这种计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它成为固定资产的基本计价标准。
2、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按当时重置成本计价,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观实价值。
3、按净值计价
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
Ⅳ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通常有哪几种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
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最后2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
(四)年数总和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Ⅳ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都有哪几种区别都是什么
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使用年限平均法的优点是:①计算简单、容易理解;②由于每年的折旧额相同,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是:①只着重固定资产使用的长短,忽略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及效率;②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000×(1-5%)/500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本例采用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使用工作量法的优点是:①简单明了、容易计算;②计体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想联系,既充分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因素的影响,又符合配比原则;③按照实际使用过程磨损程度计算,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使用程度,而且把折旧费用与业务成果联系起来。
缺点:①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②工作量法没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③是对固定资产的工作总量难以可靠的估计,也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和自然损耗等问题。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点是:①计算折旧的基数不是固定资产原值而是净值;②折旧率按同等条件下直线法折旧率的2倍计算;③考虑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缺点是:①计算年折旧额时都比较繁琐,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②计算公式中当直线法折旧大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时,改用直线法本身也不符合加速折旧的原理。
【例3】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本例采用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额
使用年数总和法的优点是:①计提折旧的基数不变;考虑了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②充分考虑到无形损耗和自然损耗等问题。缺点是:折旧率逐年降低,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容易出错。
(5)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可以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参考资料:网络-固定资产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