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怎么获得观察方法

怎么获得观察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23 13:16:42

1. 如何学会观察事物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观察要有目的

观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看或浏览,要储备写作材料,掌握更多描写对象的特征,观察必须要有目的。不论是日常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还是针对某个写作材料进行专项观察,都要有意识地弄清楚几个问题: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观察哪些方面;最需要观察什么。

二、观察要细致全面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观察后表述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大而化之,只看到了概貌,有些人则力求全面。不同的观察方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表述结果。观察要细致全面就是要求观察时能够仔细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关注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三、观察要抓住本质

观察不仅要细致全面,更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并能够通过这些本质,看到事物的现在,回想到事物的过去,预见到事物的将来。比如人物特有的语言、动作、神态,景物特有的神韵等,这些东西都是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抓住了这些本质的东西,就能够把描写对象写活。

四、观察要有健康的思想

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东西,应该揭露、鞭挞,但决不能让这些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带着负面情绪去观察。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内心必须是阳光的。因此,观察时要有健康的思想,要发自内心去表达真情,讴歌美好的事物,传播正能量。

五、观察的方法要多样化

观察不仅仅是单纯地用眼睛去看,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或感受,就需要在观察时调动五官,去看、去闻、去听、去尝、去摸,要全身心地参与到观察对象的各个方面,通过多样化的观察,把观察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弄清楚,才会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观察对象,才会收集更多的信息,才会在习作时写得具体、生动。

善于观察的好处:

实践证明,观察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例如在语文学习中,两个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异,观察力较强的同学就能看出来,观察力较差的同学就常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锗。

在写作上,如果观察力较强,就可以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材料,感到有东西可写,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就细致、深入、具体、生动;反之,在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写不具体,或就事论事,空洞无物。

2. 观察之眼怎么获得 观察之眼获得方法

来源:塔拉多沙塔斯城西南部(100级3人队伍日常区域)的沙塔尔天台上稀有观察者奥多鲁(31.3, 47.5)掉落。

(注:需5个人踩上它面前的5个绿色符文才能激活。)

3. 位错的几种观察方法

间接观察,若材料中的位错线与材料表面相交(俗称位错“露头”),则交点 一个螺位错附近的晶面排列情况
处附近由于位错应力场的存在,其化学稳定性将低于表面的其它部分。若用酸性腐蚀剂(如氢氟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对这样的表面进行腐蚀,则位错“露头”处的腐蚀速度将远高于其它部分,可形成一个“腐蚀坑”。再利用一些表面显微观察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干涉显微镜等等)便可以观察到位错的“露头”位置。下图中展示了在干涉显微镜下,经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硅片表面位错腐蚀坑的形态,根据腐蚀坑边缘的形状可以确定硅片的晶体学取向——椭圆形代表硅片表面为(100)晶面,三角形代表硅片表面为(111)晶面。 若施加外力令材料发生一系列微小变形,则每次变形后某一特定位错都将处 (100)硅片表面的位错
于不同的位置。如果每次变形后都对材料表面进行腐蚀,则同一位错形成的一系列腐蚀坑将粗略地显示出位错运动的轨迹。

直接观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可直接观察到材料微结构中的位错。TEM观察的第一步是将金属样品加工成电子束可以穿过的薄膜。在没有位错存在的区域,电子通过等间距规则排列的各晶面时将可能发生衍射,其衍射角、晶面间距及电子波长之间满足布拉格定律(Bragg's law)。而在位错存在的区域附近,晶格发生了畸变,因此衍射强度亦将随之变化,于是位错附近区域所成的像便会与周围区域形成衬度反差,这就是用TEM观察位错的基本原理,因上述原因造成的衬度差称为衍射衬度。 在右图中,中间稍亮区域(晶粒)里的暗线就是所观察到位错的像。由于多晶材料中不同晶粒的晶体学取向不同,因此晶粒之间亦存在衬度差别,这就是图7和图8中中间区域较周围区域更 (111)硅片表面的位错
亮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图中位错像所具有的“蜿蜒”的形态,这是位错线在厚度方向穿过试样(薄膜)的位错在TEM下的典型形态;还需注意的是图中位错像的终结处实际上是因为位错线到达了试样表面,而非终结在了试样内部。所有位错都只能以位错环的形式终结于晶粒的内部。 用TEM观察位错时,放大倍数一般选在5万到30万倍之间,这远未达到TEM放大倍数的极限。部分TEM还配有对试样进行在观察中原位加热/变形的装置,可以直接对位错的运动进行实时观察。 场离子显微镜(Field ion micros,简称FIM)和原子探针(atom probe)技术提供了放大倍数更高(一般在300万倍以上)的观测方法,可在原子尺度对材料表面的位错进行直接观测。

4. 观察方法有哪些

有:
1.方为观察 2.主次观察 3.时序观察 4.远近观察 5.分层观察 6.周期观察 7.动态观察 8.多角度观察

5. 什么事观察方法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理解。但是,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指人们对观察的一般理解,即不仅仅是“仔细察看”,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这种科学的观察,就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

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作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语文观察法,则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观察对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先整体后局部
2.对比观察
3.连续观察
4.重复观察

6. 良好的观察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是指对某一事物的所有方面都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到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要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又要考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了解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的特点,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而彻底的了解。同时,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要实现全面观察,就必须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进行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摸觉、动觉等诸方面的协同观察。重点观察是相对全面观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对事物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作特别深入细致的观察。着名作家杨朔在谈到观察人的特点时说:“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那些性格上有特点的人。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重点观察就是抓关键、抓重点,把注意力紧紧瞄准你要观察的对象。
(二)比较观察与解剖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观察是把客观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找出相同点和相异点,即认识事物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解剖观察是把被观察对象的各种特性,各个侧面及各个组成部分分解开,仔细地加以观察。通过解剖观察,可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
( 三)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
顺序观察是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进行的观察。客观事物总有其顺序,有其发展的过程。事物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如事物的发展过程)、空间顺序(如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等)、主次顺序、逻辑顺序等。观察时必须遵照一定的顺序,如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从心理学上讲,顺序观察有利于信息的存贮、编码和提取。侧面观察是对事物和对象的某一个侧面进行的观察。如作文中记一个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活动,摄影中拍摄一个特写镜头等。
(四)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长期观察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行的较为系统的观察。比如,气象小组为了摸清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规律,进行数年的观察记录,并从获得的气象材料中概括出该地区的气象特征及规律。长期观察具有时间久、连续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直至获得预期的观察结果为止,切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三日打鱼,二日晒网”。长期观察本身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过程。短期观察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所进行的观察。例如作文课中,为了写日出,一大早起来仔细观察日出的景观。短期观察的事物往往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并及时做好记录。
(五)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观察者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或者实地考查。间接观察是利用别人观察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
(六)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如学习植物学或动物学时,在大自然或动物园中,实地观察那些活生生的植物和动物。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学习物理和化学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实际观察那些具体的物理或化学现象。

7. 观察的有哪些具体方法

(1)顺序转换法

观察要得法,首先就得学会有计划、有次序地顺序查看,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上去观察同一事物或用同一顺序观察不同事物,从而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和实质。

观察顺序,首先指的是被观察事物的不同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东到西、从近及远等;观察顺序,还可以指被观察事物的不同结构组成部分的次序,如从头到尾、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所以,观察同一事物,既可以依循其空间顺序,也可以从其不同的结构次序入手,获取的信息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也不同。比如,观察一尾金鱼,从整体顺序来看,其叶菱形,分为上头、中躯、下尾三个部分,鳃以前是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而鳃和肛门之间便是躯干。从局部结构来看,以头为例,其前端有口,两侧有鼓起的眼袋和眼睑,眼的前面有两个鼻孔,两侧还各有一片鳃盖,鳃盖后缘掩住鳃孔,能开合,与口的运动互相一致配合,让水不停地由口流入,由鳃排出,尾翼长,肚子大,颜色鲜。经过这多种顺序地有步骤地观察,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清晰的观察印象。

用不同顺序观察不同类事物,往往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分析法。如观察街景、公园、山色等自然景象,多采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方位顺序法;而观察某一事件,则必须按照开头(起因)——中间(经过)——结果的时间发展顺序。

(2)求同找异法

求同找异法就是认真观察和研究观察对象,找出其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其意义在于提高观察者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例如对蜜蜂进行观察,必须注意到蜜蜂那神奇的触角和善于舞蹈的多条脚,由此,引发出观察蚂蚁、蜗牛、蜘蛛、蜻蜓等动物的兴趣。在观察这些昆虫家族的秘密时,自会发现这些昆虫有的有触角,有的短而小,有的没有触角,有的昆虫有翅膀,有的有甲壳(如瓢虫),有的没有。通过这种求同找异法,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进一步观察、进一步比较的积极性就会自然产生。

8. 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科学观察,即科学研究中的观察,讲究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以求真为目的。
基本方法有三种:
一是历时性的跟踪观察,也叫动态观察,即自始至终地观察事物的成长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脉络。
二是共时性的透视观察,也叫静态观察,即用类似解剖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三是超越时空、打破各种限制的跨越式观察,也叫比较观察,即由此及彼地观察事物的横向联系,找出事物的差异,从中发现事物的特殊性。

阅读全文

与怎么获得观察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手机网页提取文字的方法 浏览:292
星露谷物语铁锭快速入手方法 浏览:119
摩托机油尺正确的测量方法 浏览:799
炸虾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426
a型血人最佳解压方法 浏览:109
调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浏览:381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浏览:545
魅蓝拦截的信息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3
雕刻牛字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6
武汉恋爱挽回方法操作步骤 浏览:431
戒掉手机的四个方法 浏览:574
快速有效治疗尖锐湿方法 浏览:226
最简单的方法画hellokitty 浏览:844
反渗透膜解决方法 浏览:485
扯面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浏览:494
文彦博树洞取球方法好在哪里 浏览: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确泡水方法 浏览:497
黑檀手串的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818
延迟满足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161
种植业污染解决方法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