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苦荞种植方法

苦荞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10 04:02:25

Ⅰ 苦荞麦如何种植

苦荞麦繁殖方法
各地的地形、土质、种植制度差异很大,故播种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科学种植苦荞麦应倡导条播。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而产量不高;点播太费工;条播播种质量高,有利于全面协调发育。从而得以苦荞麦产量的提高。
条播
主要是畜力牵引的犁播。根据地力和品种的分枝习性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条播以167~200cm开厢,播幅13~17cm,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出苗整齐,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保证全苗。条播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点播
采取打塘人工点播,这种方式除人工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营养面积利用不均匀,还比较费工,以167~200cm开厢,行距27~30cm,窝距17~20cm,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开厢匀播
厢宽150~200cm,厢沟深20cm,宽33cm,每亩播饱满种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区小麦收获后,先耕地随后撒种子,由于撒播无株行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密处成一堆,稀处不见苗。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较低。

栽培技术
选种
选用良种是投资少、收效快、提高产量的首选措施,苦荞品种各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在二半山区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品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高二半山区选用耐寒耐瘠的品种,能获得较稳定的产量。在低二半山区,选用早中熟高产品种。
选茬整地
(1)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倒茬如上粪”说明了轮作的意义,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苦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苦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2)整地。苦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苦荞麦。
苦荞麦根系发育要求土壤有良好的结构,一定的空隙度和空气的贮存及微生物的繁殖。重粘土或粘土,结构紧密,通气性差,排水不良,遇雨或灌溉时土壤微粒急剧膨胀,水分不能下渗;气体水分蒸发,土壤又迅速干涸,易板结形成坚硬的表层,也不利于苦荞麦生长发育;沙质土壤结构松散,保水能力差,养分含量低,也不利于苦荞麦生长发育,壤土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排水良好,含磷、钾较高,增产潜力较大。苦荞麦对酸性土壤有较强的忍耐力,碱性较强的土壤,苦荞麦生长受到抑制,经改良后方可种植。
(3)深耕。深耕是苦荞麦丰产栽培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措施。加厚熟土层,提高土壤肥力,既有利于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有利于苦荞麦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同时可减轻病虫草对苦荞麦的危害。深耕改土效果明显,但深度要适宜,各地研究结果表明,苦荞麦地深耕一般以20~25cm为宜。深耕又分春深耕、伏深耕和秋冬深耕,以伏深耕效果最好。伏深耕晒垡时间长,接纳雨水多,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积累和地力的恢复。苦荞麦伏耕地较少。一般以春、早秋(收获马铃薯时)深耕为主,在进行春、早秋深耕时,力争早耕。深耕时间越早,接纳雨水就越多,土壤含水量就相应越高,而且熟化时间长,土壤养分的含量相应也高。
施肥
苦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的肥料,根据研究,每生产100kg荞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01~4.06kg,磷1.66~2.22kg,钾5.21~8.18kg。吸收比例为1∶0.41~0.45:1.3~2.02,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气候特点有关,但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别增施氮磷肥是苦荞麦丰产的基础。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追肥为补”,“有机为主,无机肥为辅”,施用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种植气候特点科学掌握。
合理密植
构成苦荞麦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每亩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关。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株粒数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获得高产。由此可见,密度对株粒数和粒重影响较大,通过合理密植等栽培措施,协调各产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提高产量有显着效果。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苦荞麦播种后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播种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以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会造成地表结板,苦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地面板结将影响出苗,可用钉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破除地表板结要注意,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前后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水分过多对苦荞麦生长不利。特别是苗期。
(2)中耕除草
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消除杂草危害的效果。根据资料,中耕一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0.12~0.38%,中耕两次能提高土壤含水量1.23%,能明显的促进苦荞麦营养发育。中耕除草1~2次比不中耕的苦荞麦单株分枝数增加,粒数增加16.81~26.08粒,粒重增加0.49~0.8%,增产38.4%。
(3)灌溉浇水
苦荞麦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过程中抗旱能力较弱,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我国春苦荞麦多种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条件,苦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春苦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苦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应灌水满足苦荞麦的需水要求,以保证苦荞麦的高产。
(4)花期管理
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又为两性花,结实率低。只有10~15%,是低产的主要因素,提高甜荞结实率的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甜荞是虫媒花作物,昆虫能提高甜荞授粉结实率。据内蒙古农科院对蜜蜂、昆虫传粉与苦荞麦产量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昆虫传粉能使单株粒数增加37.84~81.98%,产量增加83.3~205.6%。故在苦荞麦田养蜂、放蜂,既是提高苦荞麦结实粒、株粒数、粒重及产量的重要增产措施,又利于养蜂事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提倡。蜜蜂辅助授粉在苦荞麦盛花期进行,苦荞麦开花前2~3天,每亩苦荞麦田安放蜜蜂1~3箱。
在没有放蜂条件的地方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也可提高苦荞麦产量,辅助授粉以牵绳赶花或长棒赶花为好。辅助授粉要避免损坏花器,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开放前或傍晚时,都不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苦荞为自花授粉作物,花数可达1500~3000朵,结实率一般40~60%,在肥水期应采取限制其无限生长的措施,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单株粒重,获得优质高产。

Ⅱ 苦荞的栽培技术

1.播种前的准备
(1)整地
苦荞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但适宜在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酸度为pH6~7的土壤上生长。荞麦根系弱,子叶大,顶土能力差,适宜的土壤及正确的耕作对苦荞的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苦养整地,应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通过深耕增加熟土层,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对苦养的危害。
(2)播种
①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苦养栽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苦养种子质量、保证全苗壮苗。苦荞种子处理主要有晒种、选种、浸种和拌种几种方法。
A.晒种宣选择播种前7~lO天的晴朗天气.烙莱砉秭子菠菹抑搬存向阳千熳的龇而或席早卜.存10时至16时连续晒2~3天。
B.选种的目的是剔出空粒、秕粒、破粒、草籽和杂质,选用大而饱满一致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方法有风选、水选、筛选、机选和粒选等。
C.温水浸种也有提高种子发芽力的作用。用35C温水浸15分钟效果良好。
D.播种前用0.1%~0.5%的硼酸溶液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或药剂拌种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②播种期。苦养性喜冷凉稍湿润的气候,苗期宜在温暖气候中生长,而开花结实期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凉爽天气中进行,生育期间高温干燥天气均不利于荞麦生长发育。由于各地的气候特点和种植制度不同,因此,各地播种期不能要求一致,其原则是:
A、在终霜期前后4~5天,即冷尾暖头播种,早霜到来之前收获,
B、开花结实期,处于当地阴雨天较多,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0/,以内,温度在18C~22(2的阶段,有利于养麦的开花结实。养麦的播种方只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
③合理密植。构成苦荞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株粒数和千粒重。只有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单位面积株数、株粒数和千粒重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理想的产量。合理密植是实现苦养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苦荞留苗密度的适宜范围,应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点和栽培技术水平来确定。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下,每亩留苗密度以12万株为宜。据有关试验,苦养每亩留苗在6万~12万株密度范围内,增加密度,光合强度逐渐减弱,有效分枝和千粒重下降,但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比值增大,单株粒数和粒重增加,进而增加产量,留苗密度每亩超过12 7j'株时,则由于经济性状变差而使产量大大下降。一般苦养每0.5公斤种子出苗1.5万株左右。因此,苦荞每亩播种量控制在4公斤~7公斤为宜。
2.田间管理
(1)施肥技术。苦养生育期短,生长迅速,因此施肥应掌握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看苗追肥,增施磷、钾肥的原则。
①重施基肥:基肥是荞麦的主要营养来源,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50%~60%左右。苦荞多种植在高寒山区和旱薄地上,有机肥一般满足不了苦养基肥的需要。若结合一些无机肥作基肥,对提高苦荞产量大有好处。通常是农家肥配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硝铵和尿素等,在播种前深耕时施入。
②适施种肥。种肥的施用能满足苦养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对促进苦养根系发育、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一般每亩用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作种肥。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烧苗。
③看苗追肥。通过适期追肥,弥补苦荞基肥和种肥的不足,满足苦养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追肥一般宜用尿素等速效化肥,用量一般以每亩用尿素5公斤为宜。氮肥不宜施得过多、过晚,以避免延迟开花结实造成后期倒伏。④增施磷、钾肥。苦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磷、钾元素较多,施磷、钾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使籽粒饱满。磷、钾肥既可作基肥,也可作种肥或根外追肥。
(2)中耕除草。中耕在苦养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进行。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般春荞2~3次,夏、秋荞l~2次。春、秋荞麦区气温低,湿度大,田间杂草多,中耕一方面可提高土壤温度,另一方面是铲除田间杂草和疏苗。一般在苗高7厘米~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菌,疏去较密的细弱幼苗。第二次中耕除草可结合培土,促进植株不定根的充分发育。
3.病虫害防治
苦荞的常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霜霉病、立枯病等。

Ⅲ 苦荞麦种植

苦荞麦,秋杂作物,营养价值极高,深受人们喜爱。因其种植生长期短,适应能力强,所以历来将其作为灾后的重要补救作物。传统的耕作因管理粗放而产量较低。其实只要生长期的管理,即可获得丰产,提高收益。
一、整地选种,合理密植。在播种前先要整好地,施足肥(主要是掌握好氮磷钾肥的配比),保底墒;要因地制宜选好品种,定量直播;要喷洒新高脂膜以增强肥效保持墒情促出苗。

二、苗期管理,耕管并重。幼苗出土后要进行浅中耕,防止水分蒸发。要适时合理定苗并科学合理施肥灌水,要喷洒新高脂膜保持整个生长期水肥条件的充足。在花前期要喷洒壮穂灵,促使植体营养输送通道畅通,抑制枝梢狂长,促开花,使之更多更强壮,还可避免在雨季出现的茎叶徒长、大量落花等现象。
三、 防治病虫,确保丰收。荞麦的虫害有粘虫、草地螟和钩刺蛾,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白霉病、立枯病和子实菌核病,要按植保要求喷洒针对性强的药剂进行防治,并配施新高脂膜以增强药效,把病虫害的危害降至最低,确保增产增收。

Ⅳ 苦荞麦适合什么时候种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04

Ⅳ 荞麦如何种植

荞麦种植方法

一、环境选择

荞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积温1000~1 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种子在土温16℃以上时约4~5天即可发芽;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为26~30℃。
荞麦是短日性作物,当日照长度由15~16小时减少到12~14小时,生育期就缩短,晚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敏感。每株可开花2000多朵,但结实率很低。仅10%左右,加之叶片同化能力弱,花果脱落严重。
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弱,种子顶土力差,要求土层疏松,以利幼苗出土和促进根系发育。生殖生长迅速,吸肥力强,适于新垦地种植。要求土壤酸度为pH6~7,碱性较重的土壤,不宜种植,每产100千克荞麦籽实,约从土壤中吸收氮3.3千克,磷(P2O5)1.5千克,钾(K2O)4.3千克

二、选茬整地

1、选茬:轮作制度是农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也称换茬,是指同一地块于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草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倒茬如上粪”说明了轮作的意义,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2、整地: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荞麦。

三、播种

地的地形、土质、种植制度差异很大,故播种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科学种植荞麦应倡导条播。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而产量不高;点播太费工;条播播种质量高,有利于全面协调发育。从而得以苦荞麦产量的提高。
条播
主要是畜力牵引的犁播。根据地力和品种的分枝习性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条播以167~200厘米开厢,播幅13~17厘米,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出苗整齐,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保证全苗。条播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点播
采取打塘人工点播,这种方式除人工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营养面积利用不均匀,还比较费工,以167~200厘米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开厢匀播
厢宽150~200厘米,厢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每亩播饱满种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区小麦收获后,先耕地随后撒种子,由于撒播无株行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密处成一堆,稀处不见苗。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较低。[7]
施肥
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的肥料,根据研究,每生产100kg荞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01~4.06kg,磷1.66~2.22kg,钾5.21~8.18kg。吸收比例为1∶0.41~0.45:1.3~2.02,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气候特点有关,但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别增施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追肥为补”,“有机为主,无机肥为辅”,施用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种植气候特点科学掌握。

Ⅵ 荞麦适合什么时候播种

荞麦主要为春季播种和秋播,春季一般在三月底到五月底最为适合,如果要进行秋播,最好要早一点,在6~7月好。

荞麦是一种适应性强的作物,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一些亚洲,欧洲国家也有种植,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所以,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大家也可以试一试。那么,你可能会问,如果我想尝试种植一下荞麦,那么什么时候播种最好呢?

如果想提高作物的产量,除了要了解种植时间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知识呢?

Ⅶ 苦荞什么季节播种

播种 播种是否适时,对苦荞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很大影响。播种早晚都会影响苦荞的产量。只有适时播种,才能克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苦荞获得高产。苦荞性喜冷凉稍湿润的气候,苗期宜在温暖的气候中生长,而开花结实期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凉爽天气中进行,生育期中高温干燥均不利于营养生长发育。由于各地的气候特点、种植制度不同,因此各地播种期不能要求一致,其原则:一是在终霜期前后4、5天,即冷尾暖头播种,早霜到来之前收获;二是开花结实期,处于当地阴雨天较多,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以内,温度在18——22℃的阶段,有利于苦荞的开花结实。凉山州地区的苦荞种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苦荞种植在海拔较高的1700、3000米高寒山区,该区无霜期短,气温低,一年一熟,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秋播苦荞则种植在海拔1500——2000米的二半山平坝地区,无霜期较长,气温也较高,其适宜的播种期则为8月上中旬。同一季节播种因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期也有差异,确定播种期的原则是“春养霜后种,秋养霜前收”。
苦荞的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点播三种。在三种方式中, 条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密植,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提高荞麦产量。一般说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田间管理不方便,因而产量不高。而点播虽然播种质量高,但因太费工不利推行。不管那种方式播种,都要控制好播种量。一般苦养每亩0.5千克种子出苗1.5万株左右。因此,苦荞每亩播种量控制在4——6千克为宜。

Ⅷ 苦荞种植法

苦荞适合旱地,高寒地区才可以种。
亩产不多。

Ⅸ 荞麦的种植人群很多,荞麦怎么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说起荞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荞麦本身是一种粗粮,因为粗粮的营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以市场对粗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也正是因为市场的缺口越来越大了,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都开始种植荞麦了,但是荞麦可不是那么容易种植的,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荞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最后,如果荞麦的生长环境符合上述条件,那么荞麦就不会出现病害,不过也有可能出现荞麦钩刺娥。一般来说,荞麦钩刺娥仅仅是出现在开花的时期,所以是比较好防范的,只要发现了荞麦长了荞麦钩刺娥,就立刻进行药物治疗,那就能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除掉荞麦钩刺娥这个威胁,荞麦的生长也不会因此而出现问题了。

Ⅹ 荞麦怎么种,荞麦的种植方法

荞麦种植方法:
条播
主要是畜力牵引的犁播。根据地力和品种的分枝习性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条播以167~200厘米开厢,播幅13~17厘米,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出苗整齐,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保证全苗。条播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点播
采取打塘人工点播,这种方式除人工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营养面积利用不均匀,还比较费工,以167~200厘米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开厢匀播
厢宽150~200厘米,厢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每亩播饱满种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区小麦收获后,先耕地随后撒种子,由于撒播无株行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密处成一堆,稀处不见苗。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较低。

施肥
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的肥料,根据研究,每生产100kg荞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4.01~4.06kg,磷1.66~2.22kg,钾5.21~8.18kg。吸收比例为1∶0.41~0.45:1.3~2.02,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气候特点有关,但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别增施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苦荞种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野外接触器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450
win10解决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浏览:48
鸟套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2
角磨机上链子的安装方法 浏览:689
war3程序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125
如何提高新陈代谢率的方法 浏览:276
毒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455
怎么测出有距离的方法 浏览:1
传送带每米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710
天窗解决方法奔驰 浏览:432
婴儿车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165
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277
电脑qq视频旋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决方法 浏览:378
解决商业伦理问题的方法 浏览:101
祛除臭虫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浏览:480
ug80使用方法 浏览:509
足根痛的治疗方法 浏览:911
小林退热贴使用方法贴哪里 浏览:913
小天鹅洗衣机70公斤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