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糖尿病患者一般可采用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______.(判断对错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口服胰岛素,由于胰岛素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会在人体的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不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故答案为:×
⑵ 关于口服胰岛素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主要能够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就可以了,因为大部分的糖尿病均属这两类。
一般情况下,通过发病时的年龄就可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但有些情况下诊断并不那么显而易见,需要考虑许多方面才能综合判断出自己属于那一型。区分1型糖尿病和
2型糖尿病,对于今后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下表的各项指标可大致区分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 2型
发病原因 免疫与遗传 遗传与生活方式
发病年龄 青少年 中老年
发病方式 急 缓慢或无症状
体重情况 多偏瘦 多偏胖
胰岛素分泌 绝对缺乏 相对缺乏
酮症酸中毒 容易发生 不易发生
一般治疗 注射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具体的讲:
(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所以个人建议采用注射胰岛素。
⑶ 注射胰岛素 口服胰岛素有什么区别
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胰岛素一经口服就会在肠道内会被消化液分解成氨基酸,失去胰岛素的完整性,影响其降糖作用,所以目前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⑷ 口服胰岛素和注射胰岛素的对比
很能理解你的心情 但是你知道吗 目前糖尿病国际上都没有什么最有效的根治办法 最好的办法暂时就定格在注射胰岛素上 而口服的胰岛素只是里边参加的降糖药成分跟你吃的别的降糖药效果是一样的 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菌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保存起效的 而固体的暂时还没有这个技术能保证菌群不死 要调节胰岛素剂量不是说你严重了 可能是近期运动量少了或者吃东西什么的没有太控制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打胰岛素就是要定期检测血糖然后根据血糖调节用量的
⑸ 胰岛素过量口服胰岛素(4只注射)搅拌温水喝,有危险吗
胰岛素属于蛋白制剂,必须妥善保存,否则,会影响药物效价甚至造成胰岛素失效。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友除了要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还要知道如何保存胰岛素。胰岛素存放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激素,对温度特别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之变性失效。
⑹ 口服胰岛素和打胰岛素有什么区别
13位粉丝
口服胰岛素需要通过肝脏的代谢,那的作用会被减弱的,而注射是直接到达血液的,所以治疗肯定是注射才能有效果的
⑺ 口服胰岛素
初发二型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①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除天花外,几乎没有几种疾病可以治好后永不再犯。糖尿病是食源性疾病,治好后,饮食注意很少复发,不注意,有很大可能会复发。
②患者原于初发的肥胖型糖尿病,伴有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患者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仅仅强制的降糖、降脂,不调整代谢,代谢紊乱的情况没有纠正,重大的并发症一定会出现。
③在糖尿病中,初发 的肥胖型糖尿病最好治疗,此期的患者胰岛素本身不存在实质性损害,仅仅是由于细胞内脂肪过多,使自身的胰岛素不敏感,患者体内胰岛素不但缺乏,而是比正常人还高,只要提高了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及血脂自然会下降,糖尿病即可康复,以后,只要没有大的诱因,不会复发。
④患者治疗方法有误,虽血糖正常,但危险很大,患者并非胰岛素细胞不工作,而是在超量工作,只不过敏感性下降,体内再多的胰岛素也都不起作用,用磺脲类药物,来加重细胞负担,强制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只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病越治越重。过多的胰岛素本身,也是细胞毒素,诱发很多的并发症,因此该患者优降糖不可再用。
⑤ 处理如下:停用优降糖,改用二甲双胍1粒×3次,盐酸黄连素每日3粒×3次,停用其他药物,加用消渴特降糖,第一个月,第二个月每日1包A、2包B,自第三个月起,每日1包A、1包B。如出现饥饿,减少双胍,如出现胃不适,加用吗叮啉。
效果:3天内,大便由稍干变正常,胃不适,加用吗叮啉,3日后习惯,停用了吗叮啉,10日出现中餐前严重饥饿,开始减药,到36天时,停用所有二甲双胍,第60天,90天,查血糖均在4.6-6.5之间,血脂正常了,血压正常了,脂肪肝B超波显示明显改善,现消渴特降糖已停用半年,西药早已停用,仅用黄连素,无任何复发症状,患者满意。
饮食:原患者饭量大,吃不饱,饮酒,喜食油腻,后经医生调整,每日仅半饱到少半饱患者痛苦大,被迫放弃。用本品时忌酒,少食油腻,主食限量5两/日,副食完全放开,吃饱,吃好,患者长期持之,无反感。
总结: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属于典型的铬缺乏症状,缺铬,糖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诱发高脂血症。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发病在一年之内,用西药量不太大,血糖控制在8以下的肥胖型患者,是可以在使用本品三个月内停用西药的,总有效率在80%以上,但即使体况良好,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个糖尿病人,不要乱食甜食及饮酒以防复发。
⑻ 可以口服胰岛素吗
会的,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被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分解而失去效果,一般是注射。但是甲状腺素好像可以,不是很记得了。
⑼ 为什么口服胰岛素治疗没有效果,那注射呢
胰岛素进入肠胃后会被胃蛋白酶消化,而静脉注射则可以使胰岛素产生作用效果。
⑽ 请问现在有口服胰岛素吗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蛋白质口服后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会分解转化为氨基酸,进而胰岛素会失去降糖的效果。市面上有宣传降糖的口服胰岛素,你可以看一下批准文号,国家批准备案的为国药准字号或者是食卫健字号,前者为药物,后者是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