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标准:
1、户外标准
(1)摩托车噪音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噪音的一些控制方法: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隔音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Ⅱ 我的摩托车噪音大的刺耳是怎么回事
摩托车异响分很多地方的,给你些资料你看看,如果能弄明白去修的时候也坑不了你多少,最好不要自己乱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小心兄弟!
发动机各种异响的特点,故障原因和检查排除故障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汽缸、活塞与活塞环部位的异常响声。
1、活塞顶与汽缸盖的碰撞声。
(1)声响的特征。碰撞汽缸盖的声音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出现在汽缸与汽缸盖之间部位,连续不断而又清脆的“当当”的金属敲击声,声响坚实有力,且汽缸盖伴有一些振动。
(2)故障原因。
a.曲轴轴承连杆滚针轴承或轴承及活塞销孔严重磨损、松动,在活塞上下行程转速的瞬间,活塞顶会碰撞气门盖。
b.也可能由于制造质量的原因或使用的配件不配套,使活塞达到上止点时超高而碰撞气门盖。
(3)排除方法。
拆下气缸盖,检查碰撞的情况,可根据情况更换合格的产品和配套的零件,也可以加上一个合适的气缸衬垫,使汽缸盖升高而不致被 碰撞,如果因相关件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其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二、活塞顶与气门的碰撞声:
(1)、声音的特征:
这种故障的现象只发生在顶置气门的发动机上,在碰撞在汽缸上部和汽缸盖处可听到有节奏、有间隔的“当、当”的金属撞击声响,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声响更加严重。
(2)、故障原因:
a、摇臂上调整螺栓的锁紧螺母来拧紧,在正常工作中受到振动后而变化,致使气门间隙变小而顶住气门杆端,在排气行程活塞到达上止点是,碰到气门头部,或者是正时链轮装配是未对准标记。
b、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尺寸配合不良,在金属受热膨胀后,有止滞现象,或者材料达到要求膨胀系数过大。
(3)故障判断及排除。
a、首先要判断是哪一个气门碰撞,其方法:拆下气门盖,用旋具与摇臂接触或者用于捏住摇臂,踏动启动杆。如摇臂轴有明显振动或手感到摇臂碰手,则可判断此气门有碰撞现象,此时应查明原因或重新调整,达到规定要求,然后锁紧螺母。
b、检查正时链轮与飞轮的装配标记。
c、如因其它原因则应进行修理或更换相关不合的配件。
三、活塞环的异常响声;
(1)、塞环的金属敲击声。
a、当活塞环折断,或者活塞环与活塞环槽间隙过大时会引起一定的敲击声。
b、气缸上部磨损后,活塞环与气缸上接触不到的地方几乎没有磨损形成台阶,如修理不当使活塞环与气缸台阶相碰会发出一种纯哑的“噗、噗”的金属碰击声,随着转速的升高,声响也随之增大
(2)、活塞环漏气声响:
a、原因与特征:活塞环弹力减弱使活塞环与气缸壁密 封不严、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过大或开口重叠、气缸壁划伤有沟槽等,都会造成活塞环漏气。会出现一种空洞的“喝、喝”或“吱、吱”声响,严重时有较明显的“噗、噗”的声响。
b、故障检查的方法: 向汽缸内注入一点点润滑油,若声音降低或消失,但不久有出现,即说明活塞环漏气
(3)、活塞环积碳过多的异响
a、声响的特征:积炭过多时的声响,是一种尖锐的“喋、喋”
声、发动机有时还不容易熄火停车。
b、产生积炭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活塞环与气缸壁密封不严,开口间隙大,活塞环装反,开口重叠,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引起,或者因汽油标号不符合要求,混合气过浓,空气滤清器过脏导致。
四、气门机构异响:
(1)气门漏气:在排气消声器部位,如听到有“唏、唏”的声音,此声响表示发动机排气门有漏气现象,而在化油器上口空气滤清器处听到有“嘘、嘘”的声响,则表明发动机进气门有漏气现象,气门漏气的原因有:
a、气门与气门座圈工作斜面磨损、烧蚀、产生斑点或凹陷、有积炭。
b、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间隙过大,气门杆晃动,或气门杆弯曲,气门头部歪斜,导致气门关闭不严。
a、气门弹簧弹力减弱及失去弹性,或弹簧折断,也可
造成气门与气门座之间不能严密配合。
b、气门间隙小,气门杆受热膨胀后,挺杆与摇臂顶开气门,使气门不能完全关闭而漏气。
排除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检查故障所在,加以修理调整或更换相关的磨损和损坏的配件。
原因有以下几点:
积炭堵塞----清除
锈蚀或碰撞而外部开裂----焊接修补
内部消音滤棉压死----改制或加长
内隔板开焊----拆解修焊
排气管与缸体排气道接合不严密----紧固螺丝或更换接口垫
燃烧不正常----检查燃油以及油路或电路
解决方法:
1、拆下气缸盖,检查碰撞的情况,可根据情况更换合格的产品和配套的零件,也可以加上一个合适的气缸衬垫,使汽缸盖升高而不致被 碰撞,如果因相关件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其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2、首先要判断是哪一个气门碰撞,其方法:拆下气门盖,用旋具与摇臂接触或者用于捏住摇臂,踏动启动杆。如摇臂轴有明显振动或手感到摇臂碰手,则可判断此气门有碰撞现象,此时应查明原因或重新调整,达到规定要求,然后锁紧螺母。
3、可启动前多踩几次启动杆,启动后预热3~5分钟,以便使润滑油粘附在运动件上并使发动机稍热一些,保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内工作,清除汽缸内积炭,采用符合辛烷值要求的汽油形成一定的油膜以减少零件的磨损量。
Ⅳ 汽车噪声的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GB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摩托车、轮式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的车外和车内噪声测量。标准规定使用的测量仪器有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和发动机转速表,声级计误差不超过±2dB,并要求在测量前后,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校准。
1)仪器的检查和校准
(1)在未接通电源时,先检查仪表指针是否在机械零点上,若不在零点,可用零点调整螺钉使指针与零点重合。
(2)检查电池容量。把声级计功能开关对准“电池”,衰减器任意,此时电表指针应达到额定红线,否则读数不准.打开后盖便可更换电池。
(3)打开电源开关,预热仪器l0min。
(4)对仪器进行校准。每次测量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仪器的电路和传声器进行校准。声级计上一般都配有电路校准的“参考”位置,可校验放大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调节微调电位器。电路校准后,再利用已知灵敏度的标准传声器对声级计上的传声器选行对比校准。常用的标准传声器有声级校准器和活塞式发声器,它们的内部都有一个可发出恒定频率、恒定声级的机械装置,因而很容易对比出被检传声器的灵敏度。声级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为94dB,频率为1000Hz;活塞式发声器产生的声压级为124dB,频率为250Hz。TOP
(5)将声级计的功能开关对准“线性”、“快”档,由于一般办公室内的环境噪声约为4O-60dB,因此声级计上应有相应的示值。变换衰减器刻度盘,表头示值应相应变化10dB左右。
(6)检查计权网络。按以上步骤,将“线性”位置依次变为“C”、“B”、“A”。由于室内环境噪声多为低频成分,故经频率计权后的噪声级示值将低于线性值,而且应依次递减。
(7)考查“快”、“慢”档。将衰减器刻度盘调至高dB值处(例如90dB),操作人员发声,并注意观察“快”档时的指针摆动能否跟上发音速度,“慢”档时的指针摆动是否明显迟缓。这是“快”、“慢”两档所要求的表头阻尼程度的基本特征。
(8)经过上述检查和校准后,声级计便可投入使用。在不知道被测声级多大时,必须把衰减器刻度盘预先放在最大衰减位置(即120dB),然后在实测中再逐步旋至被测声级所需要的衰减档。
2)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①测量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25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
②测试场地跑道应有2Om以上的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路面坡度不超过0.5%。
③本底噪声(包括风噪声)应比所测车辆噪声至少低10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本底噪声是指测量对象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
④为避免风噪声干扰,可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TOP
⑤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则必须在测量者背后。测量人员的身体离声级计也应尽量远些,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⑥被测车辆不载重。测量时发动机应处于正常使用温度。车辆带有其他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2)测量场地及测点位置:
①测量场地示意图如图 4所示。
②声级计传声器位于2Om跑道中心点0两侧,各距中线7.5m,距地面高度1.2m,用三角架固定。传声器平行于路面,其轴线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3)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①车辆须按下列规定条件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行驶档位:前进档位为4档以上的车辆用第3档,前进档位为4档或4档以下的用第2档。
发动机转速为其标定转速的3/4。如果此时车速超过了5OKm/h,那么车辆应以50km/h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对于自动换挡的车辆,使用在试验区间加速最快的档位。
辅助变速装置不应使用。
在无转速表时,可以控制车速进入测量区:以所定档位相当于3/4标定转速的车速稳定地到达始端线。
②从车辆前端到达始端线开始,立即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或节气门全开,直线加速行驶,当车辆后端到达终端线时,立即停止加速,车辆后端不包括拖车以及和拖车联结的部分。TOP
本测量要求被测车辆在后半区域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如果车辆达不到这个要求,可延长OC距离为15m。如仍达不到这个要求,车辆使用档位要降低一档。如果车辆在后半区域超过标定转速,可适当降低到达始端线的转速。
③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的声级计表头最大读数。
④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一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dB,并把测量结果记入规定的表格中。取每侧二次声级的平均位中最大值作为被测车辆的最大噪声级。若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四次,即每侧测量两次。
(4)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①车辆用常用档位,加速踏板保持稳定,以5OKm/h的车速匀速通过测量区域。
②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
③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一次,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大于2dB,并把测量结果记入规定的表格中。若只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四次,均每侧测量两次。TOP
3)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1)车内噪声测量条件:
①测量跑道应有足够试验需要的长度,应是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②测量时风速(指相对于地面)应不大于3m/s。
③测量时车辆门窗应关闭。车内带有其他辅助设备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④车内本底噪声比所测车内噪声至少低1O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
⑤车内除驾驶员和测量人员外,不应有其他人员。
(2)车内噪声测点位置:
①车内噪声测量通常在人耳附近布置测点,传声器朝车辆前进方向。
②驾驶室车内噪声测点位置如图 5所示。
⑥载客车室内噪声测点可选在车厢中部及最后排座的中间位置。
(3)测量方法:
①车辆以常用档位、5Okm/h以上不同车速匀速行驶,分别进行测量。
②用声级计“慢”裆测量A、C计权声级,分别读取表头指针最大读数的平均值,测量结果记于规定的表格中。
③做车内噪声频谱分析时,应包括中心频率为31.5、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的倍频带。
Ⅳ 摩托车噪音
摩托车异响分很多地方的,给你些资料你看看,如果能弄明白去修的时候也坑不了你多少,最好不要自己乱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小心兄弟!
发动机各种异响的特点,故障原因和检查排除故障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汽缸、活塞与活塞环部位的异常响声。
1、活塞顶与汽缸盖的碰撞声。
(1)声响的特征。碰撞汽缸盖的声音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出现在汽缸与汽缸盖之间部位,连续不断而又清脆的“当当”的金属敲击声,声响坚实有力,且汽缸盖伴有一些振动。
(2)故障原因。
a.曲轴轴承连杆滚针轴承或轴承及活塞销孔严重磨损、松动,在活塞上下行程转速的瞬间,活塞顶会碰撞气门盖。
b.也可能由于制造质量的原因或使用的配件不配套,使活塞达到上止点时超高而碰撞气门盖。
(3)排除方法。
拆下气缸盖,检查碰撞的情况,可根据情况更换合格的产品和配套的零件,也可以加上一个合适的气缸衬垫,使汽缸盖升高而不致被 碰撞,如果因相关件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其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二、活塞顶与气门的碰撞声:
(1)、声音的特征:
这种故障的现象只发生在顶置气门的发动机上,在碰撞在汽缸上部和汽缸盖处可听到有节奏、有间隔的“当、当”的金属撞击声响,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声响更加严重。
(2)、故障原因:
a、摇臂上调整螺栓的锁紧螺母来拧紧,在正常工作中受到振动后而变化,致使气门间隙变小而顶住气门杆端,在排气行程活塞到达上止点是,碰到气门头部,或者是正时链轮装配是未对准标记。
b、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尺寸配合不良,在金属受热膨胀后,有止滞现象,或者材料达到要求膨胀系数过大。
(3)故障判断及排除。
a、首先要判断是哪一个气门碰撞,其方法:拆下气门盖,用旋具与摇臂接触或者用于捏住摇臂,踏动启动杆。如摇臂轴有明显振动或手感到摇臂碰手,则可判断此气门有碰撞现象,此时应查明原因或重新调整,达到规定要求,然后锁紧螺母。
b、检查正时链轮与飞轮的装配标记。
c、如因其它原因则应进行修理或更换相关不合的配件。
三、活塞环的异常响声;
(1)、塞环的金属敲击声。
a、当活塞环折断,或者活塞环与活塞环槽间隙过大时会引起一定的敲击声。
b、气缸上部磨损后,活塞环与气缸上接触不到的地方几乎没有磨损形成台阶,如修理不当使活塞环与气缸台阶相碰会发出一种纯哑的“噗、噗”的金属碰击声,随着转速的升高,声响也随之增大
(2)、活塞环漏气声响:
a、原因与特征:活塞环弹力减弱使活塞环与气缸壁密 封不严、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过大或开口重叠、气缸壁划伤有沟槽等,都会造成活塞环漏气。会出现一种空洞的“喝、喝”或“吱、吱”声响,严重时有较明显的“噗、噗”的声响。
b、故障检查的方法: 向汽缸内注入一点点润滑油,若声音降低或消失,但不久有出现,即说明活塞环漏气
(3)、活塞环积碳过多的异响
a、声响的特征:积炭过多时的声响,是一种尖锐的“喋、喋”
声、发动机有时还不容易熄火停车。
b、产生积炭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活塞环与气缸壁密封不严,开口间隙大,活塞环装反,开口重叠,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引起,或者因汽油标号不符合要求,混合气过浓,空气滤清器过脏导致。
四、气门机构异响:
(1)气门漏气:在排气消声器部位,如听到有“唏、唏”的声音,此声响表示发动机排气门有漏气现象,而在化油器上口空气滤清器处听到有“嘘、嘘”的声响,则表明发动机进气门有漏气现象,气门漏气的原因有:
a、气门与气门座圈工作斜面磨损、烧蚀、产生斑点或凹陷、有积炭。
b、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间隙过大,气门杆晃动,或气门杆弯曲,气门头部歪斜,导致气门关闭不严。
a、气门弹簧弹力减弱及失去弹性,或弹簧折断,也可
造成气门与气门座之间不能严密配合。
b、气门间隙小,气门杆受热膨胀后,挺杆与摇臂顶开气门,使气门不能完全关闭而漏气。
排除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检查故障所在,加以修理调整或更换相关的磨损和损坏的配件。
(2)、气门杆端面与挺柱调整螺栓的异响。
特征:在怠速使出现有节奏的“嗒、嗒(da)”或“嗲、嗲(dia)”的异响声随着转速的增高,声响也会随之增大并变得杂乱。
原因:气门间隙调整不当。
排除:在发动机起力后,预热3-5分钟,重新检查或调整气门间隙。
五、敲缸声:
(1)声响的特征:敲缸是指活塞在工作行程开始瞬间,活塞在气缸内摆动,其头部和裙部与汽缸壁碰撞是发出的声音,声响的主要部位在缸体内发出的比较清脆尖锐的“铛、铛”或“嗒、塔”的声响。
(2)、产生故障的原因:
a、冷车启动时,由于活塞冷缩而与气缸壁间隙较大,从而出现轻微的敲击声,随着温度的升高声响则会减弱消失。
b、在启动发动机时,由于润滑条件不良,润滑油压力低,气缸壁上的润滑油没有形成油膜,活塞与缸体直接相碰而产生。当预热3~5分钟,润滑油正常声音也会减小和消失。
c、汽油标号不符合要求,混合气不能正常燃烧,产生早燃或爆燃,使迫活塞与汽缸壁相撞而敲缸。
d、当发动机大负荷工作时,如爬坡、陷入泥坑、高档急加油门等,都会产生敲缸。
f、活塞裙部磨损,圆柱度实际误差过大,在活塞上行时活塞头部撞击汽缸壁而产生敲击。
g、发动机长期使用后,活塞与汽缸均磨损,相互之间间隙增大,在工作行程开始瞬间,活塞在汽缸内摆动,引起裙部碰击汽缸壁而敲缸。
h、连杆弯曲或扭曲,活塞销与活塞孔、连杆轴承与曲柄销配合不当等,也可引起活塞偏斜而敲缸。
(3)、故障判断分析:
a 如果是“当、当”的声响,好像用锤子敲钢管的声音,一般是由于汽缸壁润滑不良引起的,这时可在汽缸内少加入一点润滑油,再启动发动机,观察声响的变化,若声音减轻或消失,表明故障是润滑不良而引起的。
b如果出现“嗒、塔”的声响,或伴油排气管冒蓝烟,则一般是活塞与汽缸壁间隙过大造成的。
d由于制造方面,活塞与汽缸体之间间隙配合不良,活塞在运动时,裙部摆动不稳定,也会引起响声。
(4)、故障排除:
敲缸原因属于a、b两项时,可启动前多踩几次启动杆,启动后预热3~5分钟,以便使润滑油粘附在运动件上并使发动机稍热一些,形成一定的油膜以减少零件的磨损量,属于c项原因时,应保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内工作,清除汽缸内积炭,采用符合辛烷值要求的汽油。属于f、g、h项原因引起的,应拆缸检查,分别加以修理
Ⅵ 摩托车噪音大不可忽视,怎样判别异响
1.听下发动机的怠速和加油的内部声音,没有异响也不一定.
2.辨别摩托车发动机的好坏就请教些开摩托车时间长的师傅,或修摩托车师傅.
3.摩托车开的时间长了,速度开得差不多尽了。
自然也会坏.并且发动机随即也会跟着坏.(响)
4.要想保养好车子.也是要花多钱才保养的好啊.
主要就是看怠速怎样~热车后怠速有没有时高时低的~怠速时高时低的车你想它快的时候不快~想它慢的时候~它的动力又可以爆发出来了~~有水温的检查水温~看看热车后水温有没有偏高~水温高的车很容易熄火~熄火后就不能着车了~只能等发动机冷却才可以着车~基本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