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FDA酶活性检测方法

FDA酶活性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8 21:18:38

1. 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的FDA染色法是怎样做的

FDA染色法:FDA是一种积累在活原生质体膜中的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体膜的染料,能被荧光显微镜检测出来。

FDA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脂酶分解而产生有荧光的极性物质,因此有活力的、完整的细胞便产生黄绿色荧光,而无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DA,因此无荧光产生。

FDA染色测活性的方法如下:取洗涤过的原生质体悬浮液0.5mL,置于10mm×100mm的小试管中,加入FDA溶液使其最终浓度为0.01%,混匀置于室温条件下5min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荧光的原生质体为有活力的,不产生荧光的为无活力的。由于叶绿素的关系,叶肉原生质发黄绿色荧光的为有活力的,发红色荧光的为无活力的。

另外还有:(1)酚藏花红染色法(phenosafranine):使用酚藏花红时的终浓度为0.01%,它只能使无生命力的原生质体被染成红色,活的原生质体不能染色。

(2)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white,CFW)染色法:荧光增白剂能够通过检测细胞壁再生的开始而确认原生质体的活力。荧光增白剂束缚新合成的细胞壁中的β-葡萄糖苷键,通过观察质膜周围的荧光环可以观察到细胞壁是否合成。当0.1mL原生质体与0.5μL的0.1g100mL的CFW溶液混合可以得到最佳染色效果。最后用培养基将原生质调到一定密度进行培养。一般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个mL。

2.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紫外吸收法

【原理】

H2O2在240nm波长下有强烈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根据测量吸光率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仪器与用具】

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250ml容量瓶1个;0.5ml刻度吸管2支,2ml刻度吸管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

【试剂】

0.2mol/L 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

0.1mol/L H2O2(用0.1mol/L高锰酸钾标定)。

【方法】

1.酶液提取:称取新鲜小麦叶片或其它植物组织0.5g置研钵中,加入2~3ml 4℃下预冷的pH7.0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25ml容量瓶中,并用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合并冲洗液,并定容到刻度。混合均匀将量瓶置5℃冰箱中静置10min,取上部澄清液在4000rpm下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5℃下保存备用。

2.测定:取10ml试管3支,其中2支为样品测定管,1支为空白管,按表40-2顺序加入试剂。

表40-2 紫外吸收法测定H2O2样品液配置表

管 号
S1
S2
S3

粗酶液(ml)
0.2
0.2
0.2

pH7.8磷酸(ml)
1.5
1.5
1.5

蒸馏水(ml)
1.0
1.0
1.0

25℃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 0.1mol/L的H2O2,每加完一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4min,待3支管全部测定完后,按下式计算酶活性。

3.结果计算:

以1min内A240减少0.1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过氧化氢酶活性(u/gFW/min)=
式中 A240 = AS0-
AS0—加入煮死酶液的对照管吸光值;

AS1, AS2—样品管吸光值;

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ml);

V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ml);

FW—样品鲜重(g);

0.1—A240每下降0.1为1个酶活单位(u);

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3. 酶活力测定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测定酶活力,可用物理法,化学法或酶分析法等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第一,在适当的条件下,把酶和底物混合,测定生成一定量产物所需的时间,此即终点法。第二,将酶和底物混合后隔一定时间,间断地或连续地测定反应的连续变化,如吸收度的增加或减少。
第三,将酶与底物混合后,让其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停止反应,定量测定底物减少或产物生成的量。后两种方法称为动力学法或反应速率法:按取样及检测的方式可称为取样测定法或连续测定法。
(1)定时法:(两点法)

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段内(t1到t2)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的方法。其中t1往往取反应开始的时间。

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通过加入强酸、强碱、蛋白医学教育网整理沉淀剂等,使反应完全停止(也叫中止反应法)。加入试剂进入化学反应呈色测出底物和产物的变化。

该法最基本的一点是停止反应后才测定底物或物的变化。

优点:简单易行,对试剂要求不高。

缺点:难保证测定结果的真实性。

难以确定反应时间段酶促反应是否处于线性期。随着保温时间的延续,酶变性失活加速。

(2)连续监测法:

又称为动力学法或速率法、连续反应法。

在酶反应过程中,用仪器监测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通过计算求出酶反应初速度。

连续监测法根据连续测得的数据,可选择线性期的底物或产物变化速率用于计算酶活力。

因此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比定时法更准确。

实际工作中,采用工具酶的酶偶联法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网整理应用最广、最频繁测酶活性浓度的方法。

(3)平衡法:

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或底物浓度总变化量来求出酶活力的方法,又叫终点法。

4. 酶活力的常用测定方法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取样法和连续法。

1、取样法

在酶反应开始后不同的时间,从反应系统中取出一定量的反应液,并用适当方法停止其反应,再根据产物和底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别进行分析,求得单位时间内酶促反应的变化量。

2、连续法

基于底物和产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系统添加酶的变性剂以终止反应,常用的连续测定法是光吸收测定法,即根据产物和底物在某一波长或波段上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差别而建立起来的连续观测方法,几乎所有的氧化还原酶都可用此法测定。

此外如荧光法、旋光法、电化学法也是常用的连续测定方法。对不易直接测定的反应,可使用酶偶联分析法,即用过量、专一的“偶联工具酶”,使被测反应继续进行到某一可直接测定的阶段。近年来,酶活性的测定工作正向两个方向发展,超微量酶活的灵敏测定,实现测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4)FDA酶活性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转化速率来表示,即酶催化的转化速率越快,酶的活力就越高;反之,速率越慢,酶的活力就越低。所以,测定酶的活力就是测定酶促转化速率。酶转化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酶活力的测定既可以通过定量测定酶反应的产物或底物数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定量测定酶反应底物中某一性质的变化,如黏度变化来测定。通常是在酶的最适PH 值和离子强度以及指定的温度下测定酶活力。

5. 酶活性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量气法

在封闭的反应系统中如有气体变化,通过测量变化后的气体体积或压力很容易计算出气体变化量,这是量气法的基本原理。曾在检验科广泛应用的Van-slyke测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方法就是量气法的一个典型例子。Warburg进一步加以发展,设计出专用于测定酶活性的华勃呼吸仪。这种仪器特别适用于测定那些在反应中产生或消耗气体的酶,例如氧化酶反应涉及到O2的消耗,脱羧酶会产生CO2。但也不仅限于这些酶,科学家采用与CO2气体保持平衡过的重碳酸盐体系,可用来测定各种产生H+的酶反应,如各种还原酶,可使NADH变为NAD和H+,而H+会促使反应体系中重碳酸盐变为CO2气体。

二、比色法与分光光度法

在20世纪上半个世纪华勃仪得到研究实验室广泛的应用,并在酶学上得到丰硕的成果。但此法操作烦琐,技术要求高而且灵敏度低。临床常规中很少使用。多使用简单易行的比色法测酶活性。在上半个世纪建立了一些适用于常规工作的测酶活性浓度的方法,如测定淀粉酶的Somogyi法,碱性磷酸酶的Bodansky法、King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在酶和底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停止酶反应,加入各种化学试剂与产物或基质反应呈色,用比色计在可见光处比色,同时将被测物质作标准管或标准曲线,比较后计算出在此段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从而求得反应速率v。

比色法从50年代起逐步被分光光度法所取代。这是因为分光光度法有以下几个显着优点:一是测定范围不只局限在可见光,还可扩展到紫外和红外部分。这就为扩大测定酶范围提供了可能性。二是提供了寻找一类不需停止酶反应就可直接测定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方法的可能性。例某一酶催化下列反应A->B+C,A、B、C三种物质用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光谱如图17-1所示。

图17-1 A、B、C三种物质的吸收曲线

可以看到C在560nm处有一吸收峰,而A和B在此处无吸光度变化因此无需停止酶反应,只要在560nm处测定吸光度变化就很容易计算出C的变化速度,而且C物质比A、B二物质有更高的吸收峰,即灵敏度最高。

这类方法中最成功的是Warburg在50年代利用NAD(P)H和NAD(P)吸收光谱差异建立的测酶活性浓度方法。NAD(P)H在340nm处有一吸收峰,而NAD(P)在此波段却毫无吸光性。因此建立了一类和原来比色法截然不同方法。不需停止酶反应,在340nm根据吸光度变化,就可观察到酶反应变化全过程。

第三个优点是不需要如比色法那样,作标准管或标准曲线,因为分光光度计使用近似单色光的光源,在此条件下,某一特定物质的吸光度为常数,即人们所熟悉的摩尔吸光度(molar absorbance)。根据此值从吸光度△A/△T不难计算出酶催化反应速度v。

分光光度计的这些简便、准确等特点使它在近年来已逐步取代比色法而成为目前最流行的方法。其缺点是需要精确带恒温装置的分光光度计,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尚难推广。

分光光度法的技术多样化。设计得当可用于各种酶的测定。表17-2是一些可用于分光光度法的氧化还原物质特性。

除了前述的NAD(P)H系统可用于脱氢酶测定外,可利用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来测定各种含这二个辅基的酶。它们的氧化型在450nm有一很强吸收峰,而还原型的吸光度很低,同样细胞色素还原型在可见光有一个非常明显和很窄的吸收峰,都使人们很容易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这些酶的作用。上述物质主要用于氧化还原酶的测定。

科学家还设计出一系列人工合成酶的底物,用于其它酶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例如合成了很多对硝基酚的衍生物,用于各种水解酶的测定。碱性磷酸酶底物磷酸对硝基酚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又如测芳香基硫酸酯酶,可使用人工合成的硫酸对硝基酚为底物,其分解产物的吸收峰由原来的278nm变为318nm,Webb成功地在330nm进行此酶监测

表17-2 一些氧化还原物质的特性

物质 波长(nm) 克分子吸光度
还原型 氧化型
NAD,NADP 340 6300 0
FMN 450 12200
FAD 450 11300
细胞色素C 550 29500 8300
亚甲蓝(等消光点) 610 0 41000
二氢酚吲哚酚 600 0 21000
吩嗪甲酯硫酸 388 1500 22000
抗坏血酸 265 15100
连二亚硫酸盐 314 8000 0
氰化铁(亚铁) 420 0 1020

分光光度法的上述原理还可以用于其它酶的测定,如烯醇化酶、延胡索酸水解酶的底物由于含不饱和键,在330nm处有很强吸收峰,而酶作用产物无此不饱和键。则不难在330nm处对这些酶进行直接测定。

此后在分光光度法的发展过程中又导入了酶偶联技术。使得分光光度法几乎能测定所有的酶。因此临床实验室工作者如不能很好掌握分光光度法的技术,不了解各种影响因素,要作好酶的测定是很困难的。

三、荧光法和同位素法

分光光度法有一个缺点,即灵敏度较低。有些标本中酶浓度很低时往往测不出来。此时可考虑改用荧光法,可将测定灵敏度提高2-3个数量级。如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甲基伞形酮的衍生物,可取代对硝基酚衍生物做为一些水解酶的底物,由于水解产物甲基伞形酮有强烈荧光,大大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就是分光光度法中最常用的NAD(P)H反应系统,也可改用荧光法,在340nm紫外线激发下NAD(P)H产生强烈的蓝色荧光,而NAD(P)不被激发。此外,还可使用在荧光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分辨荧光法,例如北京医院就曾利用此种灵敏度极高方法测定很难用其它方法检测的脑脊液中微量的烯醇化酶。荧光法不易掌握,对所用的试剂、容器和仪器都要求很高,否则易产生非特异荧光干扰测定,或者引起荧光的淬灭使测定不准,故此种方法多用于研究实验室,少用于常规实验室。为提高灵敏度,还可使用同位素标记的底物进行酶测定,例如,有人以C12标记的乙酰胆碱为底物测定胆碱酯酶,在酶作用后以离子交换法分离出含C14的乙酸。同位素方法由于对人体有害,操作麻烦,目前已很少使用。

四、其它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旋光法等有时用于测定特定的酶,当酶反应牵涉到有酸碱变化时,很容易用pH仪直接观察酶反应过程中H+的变化。直接用pH仪测酶反应有两个缺点:一是随pH变化,会偏离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不可避免地引起酶反应速度变慢。其二是如测定的标本不是纯酶时标本中其他蛋白及其它有缓衡能力的物质将会影响所测pH变化的程度。此时如改用电位滴定仪则更为适合。此仪器可在酶反应过程中不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酸或碱以维持反应体系pH的恒定,而加入的酸碱量只与体系中H+变化量相关,和反应体系中缓衡能力无关。

同样如酶反应中有O2变化,可使用氧电极来监测酶反应过程,这可用来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Chappell还成功地将此技术用于测线粒体的氧化能力。还曾有人尝试用二氧化碳和氨电极测酶,由于这些电极反应时间较慢,不利于检测酶反应速度。有些酶的反应物为光学异构体,则可根据旋光度变化来追踪酶反应。某些反应物如羟基酸本身虽无旋光性,但与钼结合后产生很高的旋光性。根据此特性建立了测定延胡索酸水合酶的方法。还有个别酶的测定使用了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总之,实验室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验室现有仪器和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一些新的测活性浓度的方法。

6.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有哪些

实验
48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
一、原理
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
470
nm
处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
470
nm
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马铃薯块茎。
(二)试剂
1

100
mmol

L
磷酸缓冲液
pH6.0
(见附录)。
2
.反应混合液:
100
mmol

L
磷酸缓冲液(
pH6.0

50
mL
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
28
μl
,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
30
%
过氧化氢
19
μl
,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
(三)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
100
mL
容量瓶,吸管,
离心机。
三、实验步骤
1
.称取植物材料
1
g
,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以
4000
r

min
离心
15
min
,上清液转入
100
mL
容量瓶中,残渣再用
5
mL
磷酸缓冲液提取一次,上清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贮于低温下备用。
2
.取光径
1
cm
比色杯
2
只,于
1
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
mL
和磷酸缓冲液
1mL
,作为对照,另
1
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
mL
和上述酶液
1mL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
470
nm
下吸光度值,每隔
1min
读数一次。
四、结果计算
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
ΔA
470
/[min

g
(鲜重)
]
表示之。也可以用每
min

A
470
变化
0.01

1
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
u
)表示。
过氧化物酶活性
[u/

g

min

]=
式中:
Δ
A
470
——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
W
——植物鲜重,
g

V
T
——提取酶液总体积,
mL

V
s
——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
,
mL

t
——反应时间,
min

7. 鉴定培养细胞活力有多种方法,fda是主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什么

细胞活力鉴定的方法:
1、相差显微镜观察法 2、FDA染色法 3、伊凡蓝染色法

FDA染色法:是测定原生质体活性的一种方法,即荧光素双醋酸酯染色,FDA本身无荧光,
进入原生质体后便产生荧光素,它不能自由进入原生质体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便产生荧光。

原生质分离,酶,纤维素酶,离析酶。
步骤:叶片表面消毒→去除表皮→叶碎片漂浮在含有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的溶液中→培育→原
生质体沉到培养皿底部→除去酶溶液→将原生质体移入CPW清洗→离心→清洗基质两次
→重悬浮于培养基→除去小的个体,用血球计计数→调整到合适的密度重悬浮于培养基。
原生质体的培养:
培养基,MS+NAA 2.0ppm+BA 0.5ppm+3%蔗糖+9%甘露醇
注意:
1、原生质体分离后,非常脆弱,需要渗透压保护剂的保护直到细胞壁形成。
2、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水平要做适当调整。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营养需求(NH4+不能过多)渗压剂,培养密度(105/mL)
贮藏条件(通常在黑暗处)。
培养方法:液体基质培养法,半液体基质培养法,固体基质培养法,看护培养。
固体培养的步骤,原生质体移入培养基→1体积含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与1体积含琼脂糖
(40℃)的培养基混和→倒转培养皿在25℃下培养→原生质体重新产生细胞壁并分裂成细
胞团→细胞团于琼脂糖基质中传代培养,培养基中应减少渗压剂以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诱
导分化成植物的根茎。
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的意义:
1、除去了细胞壁为植物细胞之间的融合扫平了障碍,同时叶为制造新杂种开辟了道路。
2、原生质体可摄入外源DNA,细胞器、细菌或病毒颗粒,这些特性与植物全能性相结合为高等植物的遗传饰变打下基础。
3、获得细胞无性系和选育突变体的优良起始材料。
取洗涤过的原生质体悬浮液 0.5ml置于10×100mm的小试管中,加入 FDA溶液使其最终浓度为 0.01混匀、置于室温5min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激发光滤光片用QB24压制滤光片用JB8。发绿色荧光的原生质体为有活力的,不产生荣光的为无活力的。由于叶绿素的关系,叶肉原生质发黄绿色荧光的为有活力的,发红色荧光的为无活力的。

8.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定量测定酶活性

酶活性测定的原理:
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活性的测定 SOD采用氮蓝四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法(Beauchamp和Fridovich,1971)。反应步骤为:取200μl粗提液,加入3.7 ml NBT反应液50m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PBS)配制的含77.12μmol/L氮蓝四唑, 100μmol/LEDTA-Na2和13.37mmol/L甲硫氨酸溶液〕,在30℃下保温2分钟后加入100μl核黄素溶液(pH7.8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中含80.2μmol/L 核黄素和100μmol/LEDTA-Na2),在4000Lx日光下反应20min。然后迅速测定A560。以不照光的管做空白。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酶活性按以下公式计算: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SOD活性单位,结果以U/mg蛋白表示。以加缓冲液代替酶液的作为对照。
SOD总活性=(Ack-AE)×V/(Ack×0.5×W×Vt) 式中, Ack为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AE为样品管的吸光度;V为样品液总体积(ml);Vt为测定时样品用量(ml);W为样品鲜重(g)或蛋白质含量(mg)。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活性测定 CAT 活性参照Aebi (1984)[7]的方法进行测定。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 。400 μL反应液含50 mmol/L的PBS (pH 7.0),30 mmol/L的H2O2和50 µL粗酶液。反应从加入过氧化氢开始计时,连续测定在240 nm吸光度的降低值。酶活性定义为:一个过氧化氢酶单位相当于在规定条件下于温度25℃,pH7.0条件下1分钟分解1μmol过氧化氢所需酶量,结果以U/mg蛋白或U/g鲜重表示。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
活性的测定 PPO活性测定采用邻苯二酚法(Aquino-Bolaños和Mercado-Silva,2004)。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350µL反应液(用50mmol/L,pH6.4的PBS配制,内含100µmol/L邻苯二酚)中加入50 µL的粗酶液,平衡1分钟后连续测定398nm吸光度的变化。以1分钟内398nm吸光度上升0.01为一个酶活性单位,结果以U/mg蛋白或U/g鲜重表示。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
活性测定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Lurie等,1997)。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反应体系为30μL粗酶液,290 µL 0.3%愈创木酚(用50 mmol/L的PBS配制,pH 6.4)和 80µL0.3%H2O2(用50 mmol/L的PBS配制,pH 6.4)。反应在加入H2O2 后开始准确记时。连续吸光度在470 nm的上升值。酶活性以每分钟上升0.01为一个单位,结果以U/mg蛋白或U/g鲜重表示。

9.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主要方法即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终止反应法:是在恒温反应系统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强酸强碱或SDS以及加热等使反应立即停止,然后用化学法放射性化学法或酶偶联法分析产物的形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这是最经典的酶活力测定方法,几乎所有的酶都可以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具体的测定方法。
连续反应法:无须终止反应,而是在酶反应过程中用光化学仪器或电化学仪器等来监测反应的进行情况,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出酶活力。
酶活性测定的原理:
1. 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活性的测定 SOD采用氮蓝四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法(Beauchamp和Fridovich,1971)。反应步骤为:取200μl粗提液,加入3.7 ml NBT反应液50m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PBS)配制的含77.12μmol/L氮蓝四唑, 100μmol/LEDTA-Na2和13.37mmol/L甲硫氨酸溶液〕,在30℃下保温2分钟后加入100μl核黄素溶液(pH7.8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中含80.2μmol/L 核黄素和100μmol/LEDTA-Na2),在4000Lx日光下反应20min。然后迅速测定A560。以不照光的管做空白。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酶活性按以下公式计算: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SOD活性单位,结果以U/mg蛋白表示。以加缓冲液代替酶液的作为对照。
SOD总活性=(Ack-AE)×V/(Ack×0.5×W×Vt) 式中, Ack为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AE为样品管的吸光度;V为样品液总体积(ml);Vt为测定时样品用量(ml);W为样品鲜重(g)或蛋白质含量(mg)。
2.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活性测定 CAT 活性参照Aebi (1984)[7]的方法进行测定。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 。400 μL反应液含50 mmol/L的PBS (pH 7.0),30 mmol/L的H2O2和50 µL粗酶液。反应从加入过氧化氢开始计时,连续测定在240 nm吸光度的降低值。酶活性定义为:一个过氧化氢酶单位相当于在规定条件下于温度25℃,pH7.0条件下1分钟分解1μmol过氧化氢所需酶量,结果以U/mg蛋白或U/g鲜重表示。
3.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
活性的测定 PPO活性测定采用邻苯二酚法(Aquino-Bolaños和Mercado-Silva,2004)。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350µL反应液(用50mmol/L,pH6.4的PBS配制,内含100µmol/L邻苯二酚)中加入50 µL的粗酶液,平衡1分钟后连续测定398nm吸光度的变化。以1分钟内398nm吸光度上升0.01为一个酶活性单位,结果以U/mg蛋白或U/g鲜重表示。
4.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
活性测定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Lurie等,1997)。用酶标仪进行测定时按比例调整为总反应体积为400μL。反应体系为30μL粗酶液,290 µL 0.3%愈创木酚(用50 mmol/L的PBS配制,pH 6.4)和 80µL0.3%H2O2(用50 mmol/L的PBS配制,pH 6.4)。反应在加入H2O2 后开始准确记时。连续吸光度在470 nm的上升值。酶活性以每分钟上升0.01为一个单位,结果以U/mg蛋白或U/g鲜重表示。

阅读全文

与FDA酶活性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鹤叔嘴角痘的快速治疗方法 浏览:457
知识传播训练方法 浏览:533
u钢计算方法 浏览:307
上推下拉浮漂不变目数解决方法 浏览:818
治疗软疣最好的方法 浏览:671
类似推理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258
残疾孩子康复训练方法 浏览:445
运动的减肥方法怎么样 浏览:7
让人们快速取快递的方法 浏览:241
有什么方法醒酒快 浏览:162
思维能力的测量与评价方法是什么 浏览:367
文化产业的研究方法 浏览:516
如何比较两种络合方法的可行性 浏览:117
戴隐形眼镜的方法视频 浏览:44
插钢丝绳的方法视频 浏览:453
车胎胎压检测方法 浏览:651
引产方法有哪些 浏览:242
铬钒元素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793
绿茶品种鉴别方法 浏览:143
12588怎么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