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药害和病害的鉴别方法的书

药害和病害的鉴别方法的书

发布时间:2022-10-04 21:19:41

Ⅰ 植物保护技术的图书目录

绪论
模块一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技术
第一章 昆虫形态识别
第一节 昆虫的形态特征
一、昆虫的头部
二、昆虫的胸部
三、昆虫的腹部
四、昆虫的体壁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与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发育
三、昆虫的变态
四、昆虫各虫期生命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 农业昆虫常见类群的识别
一、昆虫的分类及命名
二、农业昆虫常见目科的识别
第二章 植物病害识别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一、植物病原真菌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三、植物病毒
四、植物病原线虫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三章 植物病虫害常见种类识别
第一节 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二节 麦类主要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三节 玉米主要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四节 棉花主要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五节 油菜主要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六节 储粮害虫种类识别
第七节 地下害虫种类识别
第八节 柑橘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九节 梨树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症状
第十节 桃树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
第十一节 葡萄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症状
第十二节 蔬菜病虫害种类识别
一、害虫
二、病害症状
第四章 植物病虫害识别实训
实训一 昆虫外部形态及虫态类型识别
实训二 农业常见昆虫分类识别
实训三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实训四 植物病害病原物形态识别
实训五 作物病虫害种类识别
模块二 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
第五章 农药种类识别技术
第一节 农药的分类及其剂型
一、农药的分类
二、农药的剂型
第二节 常用农药种类
一、常用杀虫、杀螨剂简介
二、常用杀菌剂及杀线虫剂简介
三、常用除草剂种类简介
四、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六章 农药的毒性与质量检查
第一节 农药的毒性
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二、农药对植物的药害
三、农药对有益生物的药害
四、农药的毒性
第二节 农药质量检查
一、农药包装检查
二、简易鉴别农药的方法
第三节 禁止使用的农药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三、生产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
第七章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第一节 农药的使用方法
一、喷雾法
二、喷粉法
三、土壤处理法
四、拌种、浸种或浸苗、闷种
五、毒谷、毒饵
六、熏蒸法
七、涂抹、毒笔、根区撒施
八、注射法、打孔法
第二节 农药的稀释计算
一、药剂浓度表示法
二、农药的稀释计算
第三节 农药的合理使用与安全使用
一、农药的合理使用
二、农药的安全使用
三、农药使用情况记录
第四节 药械的使用与维护
一、施药前的准备
二、施药中的技术要求
三、背负式喷雾器常见故障的排除
第八章 农药安全使用实训
实训一 农药质量检查
实训二 常见农药种类识别
实训三 农药配制
实训四 农药使用
模块三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九章 昆虫的发生规律
第一节 昆虫的生活周期与习性
一、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二、昆虫的主要习性
第二节 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因素
二、土壤因素
三、生物因素
四、人为因素
第十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第二节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一、植物抗病性的一些概念
二、植物的抗病类型
三、植物的抗病机制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一、侵入前期(接触期)
二、侵入期
三、潜育期
四、发病期
第四节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一、病原物的越冬与越夏
二、病原物的传播
三、初侵染和再侵染
第五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一、病原物
二、寄主植物
三、环境条件
第十一章 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技术
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类型与内容
一、调查类型
二、调查内容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方法
一、病虫的田间分布型
二、调查取样方法
三、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计算和整理
一、调查资料的计算
二、调查资料的整理
第十二章 植物病虫害防治途径
第一节 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
三、植物检疫的措施
四、植物检疫的程序
五、检疫方法
第二节 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
一、农业防治
二、化学防治
第三节 物理机械防治
一、捕杀法
二、阻隔法
三、诱杀法
四、汰选法
五、高温处理法
六、微波、高频、辐射处理
第四节 生物防治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
二、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三、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四、益鸟的利用
五、蛛螨类的利用
第十三章 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害虫防治技术
二、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第二节 麦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麦类害虫防治技术
二、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第三节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玉米害虫种类、危害及发生
二、玉米病害发生规律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
第四节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棉花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二、棉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第五节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油菜害虫防治技术
二、油菜病害防治技术
第六节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
一、种类与危害
二、发生规律
三、防治措施
第七节 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一、种类、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二、影响地下害虫危害的因素
三、防治措施
第八节 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柑橘害螨防治技术
二、柑橘害虫防治技术
三、柑橘病害防治技术
第九节 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梨树害虫的危害状
二、梨树害虫发生规律
三、梨树害虫防治方法
四、梨树病害
第十节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桃树害虫防治技术
二、桃树病害防治技术
第十一节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葡萄害虫防治技术
二、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第十二节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蔬菜害虫防治技术
二、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第十四章 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训
实训一 水稻病虫害防治
实训二 旱粮病虫害防治
实训三 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
实训四 果树病虫害防治
实训五 蔬菜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

如何区分作物的药害和病害

(一)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
斑点型药害在植株上分布往往无规律,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生理性病害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
斑点型药害与真菌性药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二)黄化型药害与缺素黄化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黄化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阳光充足的天气多,黄化产生快;缺乏营养元素出现的黄化,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且黄化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在全田黄苗表现一致。
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壮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病状,病株与健株混生。
(三)畸形型药害与病毒病畸形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畸形发生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病毒病引起畸形往往零星发病,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四)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枯萎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枯萎无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疏导组织无褐变;
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多是疏导组织阻塞,在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时先萎焉,后失绿死株,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五)药害缓长与生理性病害的发僵和缺素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缓长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而生理性中毒发僵表现为根系生长差,缺素症发僵则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等。
当然,不管是药害与病害,在进行自我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专业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预防方法:注意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可以喷施蛋白类叶面肥,对病害和药害均有防治作用。

Ⅲ 老师请问病害与药害的区别是什么谢谢

1、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
斑点型药害在植株上分布往往无规律,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生理性病害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斑点型药害与真菌性药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2、黄化型药害与缺素黄化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黄化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阳光充足的天气多,黄化产生快;缺乏营养元素出现的黄化,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且黄化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在全田黄苗表现一致。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壮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病状,病株与健株混生。
3、畸形型药害与病毒病畸形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畸形发生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病毒病引起畸形往往零星发病,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4、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枯萎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枯萎无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疏导组织无褐变;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多是疏导组织阻塞,在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时先萎焉,后失绿死株,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Ⅳ 农药药害要怎样鉴别

农药药害的简易鉴别方法:第一,考虑作物出现异常症状是否在施药后短期内发生的,核实所用药剂品种,使用时期、用量、用法是否正确。

第二,调查邻近同作物田块有否相同的异常症状,以排除病害因素。

第三,熟悉作物病害、药害和营养缺乏的症状及发生规律,加以鉴别。

第四,利用生物培养法和解剖法,检查在作物出现异常症状部位,有无病原菌存在和作物组织细胞的变化,这是比较精确的诊断方法。

Ⅳ 如何进行植物病害诊断和鉴定:

进行植物种植,传统的就是除草、浇水和防治病虫害,那么植物病虫害应该如何去防治呢?首先要知道如何辨别别植物病虫害,我们生产的植物病害检测仪可以迅速的将植物病虫害进行鉴别,不过这是建立在知道植物病虫害的发病机理上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下植物病虫害是如何被引发的。
一、非传染性病害:植物在不适宜的土壤上,或是遇到不适合的气候、水分、肥料过多过少等所引起的病害。如甜菜地里如果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硼”,就要引起甜菜根变黑腐烂,叫做缺硼病。这一类的病害不会传染蔓延,所以叫做非传染性病害。

二、传染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害发生的,能够传染,所以叫做传染性病害。这类病害种类最多。引起传染性病害的病菌大多数为真菌,其次就是病毒和细菌,以及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得病后,一般常见的症状有:变色、斑点、矮化、丛生、黄化、坏死、腐烂、萎蔫、缩叶、缩果、扭曲、瘤肿、畸形等。叶面上有时布满霉状物(黄色、红色、绿色等)、黑粉状物、白粉状物、锈状物以及小黑点等颗粒状物。
传染性病害中,由于病原菌不同,植物生病后,外部的形态改变也不一样,而且同一种寄生物在不同的植物上或者在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都可表现不同的症状。相反,不同的寄生物也可能引起相同的症状。因此,对植物病害除分析发病的原因外,还必须进一步鉴定病原生物,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对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症状诊断:
在诊断植物病害时,首先进行症状观察,根据症状特点,区别病害还是伤害。伤害是没有病变过程,病害是有病变过程的。如果是病害,还要区别是非传染性的,还是传染性的病害。在观察症状时,一般用扩大镜或用肉眼观察病株的外部表现,当外部症状不明显时,再进行病理解剖,检查内部症状。由于各种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发展其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时,应特别注意:
(1)病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多;
(2)病害发展和在田间的分布;
(3)发生时期和植株生育期;
(4)受害寄主和部位位;
(5)栽培管理方法等。

病毒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容易混淆,因为病毒病害在外表看不出病症,区别病毒病与非传染性病害,除根据有无传染现象外,还可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非传染性病害在田间大都是普遍、均匀、成片发生,发病地点与地形土质或环境条件有关。病毒病害在田间多是分散发生,在病株周围可找到健株,其症状除呈现花叶、黄化或矮缩畸形外,还常与传毒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2.病原鉴定:
鉴定病原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对不同性质的炳原必须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
(1)非传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在对养分、水分、温湿度和厌围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进行化学诊断,就是将有病的植物榨出液或病土进行分析,测定矿物营养(如氮、磷、钾、硫、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健康植物的标准,并查明所缺元素。其次还可以进行人工诱发试验,如水培法和砂培法,人为的提供可疑的类似条件,观察是否发病。
(2)传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①病毒病害的病原鉴定

病毒病害的病原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组织病变。目前在电子显微镜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多采用人工接种试验来验证。人工接种试验是用病株汁液磨擦接种、嫁接、昆虫传染等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传播方法、寄主范围、寄主反应、体外保毒期、稀释终点以及血清方法等来区别病毒的种类。有些植物病毒还可以采用指示物进行鉴定。
②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对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多采用“细菌溢”的方法。具体是切取小块病组织制片,放载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如觉现有“细菌溢”从病组织(维管束)涌出,即可勿步确定为细菌病害。
如果鉴定细菌的种类,就可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阳性和阴性反立来区别。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获得较纯的培养菌种,然后通过伤口或白然孔(水孔、皮孔、气孔等)人工接种,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目前,对细菌病害病原的鉴定,较迅速准确的方法是采用血清反应。具体方法是取一定病原的细菌液少许放载玻片上,然后加入某种用生理盐水稀释过的“抗血清”,如果两者产生“凝集”即证明是某细菌病害的病原。例如鉴定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时,可将已培养好的环腐病细菌液注射到兔子体内,然后抽取兔子血液,使沉淀后取上部的血清(即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放载玻片上,与被怀疑为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细菌掖混合,如产生“凝集”,即证明为环腐病病原。否则为非环腐病病原。
③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鉴定真菌病害,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挑取病株组织上的菌丝或子实体制片,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的形态、特征、色泽、大小、结构等。其次是采用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分离培养是切取小块病株组织经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后,移到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在一定的恒温下培养,几天后观察菌落、菌丝体、无性抱子、有性抱子等形态、色泽。接种试验应根据真菌病害不同的侵染类型,将病菌抱子进行拌种、花器接种、土壤接种、涂抹接种或将抱子棍悬液进行喷雾接种。
④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

植物受线虫为害后,多在受害部位产生虫廖或膨胀的形态变化,剖切虫瘦或膨胀部分用针挑取内部含有物制片,然后放显微镜下观察有否线虫及形态特征。有些线虫病并不引起植物形态变化,可采用漏斗分离法和叶片染色法进行检查,作出诊断结果。

Ⅵ 谁能推荐几本有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和肥水养护的书籍

北方早春风沙较大,树木易发生风害,出现偏冠和偏心现象。偏冠会给树木整形修剪带来困难影响树木功能作用的发挥;偏心的树易遭受冻害和日灼,影响树木正常发育。

那么怎样预防和减轻风害呢?

1、选择抗风树种。在种植设计时,风口、风道处选择抗风性强的树种,如垂柳等,选择根深、矮干、枝叶稀疏坚韧的树木品种。不要选择生长迅速而枝叶茂密及一些易受虫害的树种。

2、注意苗木质量及栽植技术。苗木移栽时,特别是移栽大树,如果根盘起的小,则因树身大,易遭风害。所以大树移栽时一定要立支柱,以免树身吹歪。在多风地区栽植,坑应适当加大,如果小坑栽植,树会因根系不舒展,发育不好,重心不稳,易受风害。对于遭受大风危害的风倒树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捆紧基部伤面,促其愈合,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

[26]怎样用草木灰防治花卉病虫

草木灰不仅能供给花卉钾素等营养元素,而且对防治花卉病虫害有较好的作用。

防治叶枯病:用草木灰、茶饼、硫磺粉各1公斤,石灰1.5公斤,捣碎成粉后混合均匀,对易发生叶枯病的花卉每盆撒施1.5至2.5克。

防治叶斑病:用草木灰3公斤、生石灰粉1公斤混合拌匀后撒施,每盆40至60克,或过筛喷粉,或单独撒施草木灰。

防治根腐病:草木灰对花卉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扒开根部的土壤,并清除腐根周围的泥土。刮去发病根皮,每株施入0.5至1公斤草木灰覆盖根部,上面覆盖泥土。

防治白粉病:对发生白粉病的花卉可距主干5至10厘米处,扒去深5至10厘米的根部土壤,每株盖草木灰0.5至3公斤,灰上加盖薄土。

防治苗期病害:花卉苗圃地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炭疽病等,在湿度大、温度低时,苗病发生重,常大量死苗。可用草木灰顺垄撒施,亩用量20至25公斤。

防治蚜虫:将草木灰研末过筛,清晨露珠未干时(或先洒水)喷施草木灰于蚜虫体上,也可用纱布装灰抖撒,隔三五天再撒一次,连撒2至3次。

防治根蛆:在花卉苗期根蛆危害时,如用农药灌根防治易发生药害,可在苗地亩施30至40公斤草木灰。施用方法是在苗期把草木灰均匀撒在畦面,然后翻锄均匀,使灰与土充分混合。也可在播种前或种植前,先把草木灰施在沟里,然后再播种或种植。

防治地下害虫:育苗时,球根类花卉苗地常遭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用草木灰作底肥防治,或用草木灰覆盖种块,可明显减轻危害。

新型除草方法

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对控制杂草为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近几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种方法可有效防除某些杂草,使用安全、无污染,是防除杂草的新途径。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一种除草剂,其主要成分是胺基乙酰丙酸,用量小,效果好,不损害作物,对人畜无害,使用方便。黄昏前喷施,被杂草吸收,在光的作用下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杂草细胞膜,使之流出汁液,4个小时内杂草变白而枯死。

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侵染苍耳、曼陀罗等杂草根部的某些细菌能起到除草的效果。细菌在杂草根部细胞壁的缝隙中繁殖。这些细菌分解杂草根部细胞壁或将毒素传递至杂草叶中,减少叶绿素的合成,此外,还会干扰杂草激素的平衡,使杂草对干旱、病害等更敏感。专家们还发现一些根部细菌能使杂草种子腐烂。科学家筛选出这些细菌,经过大量繁殖,喷洒在田里,7天至10天之后,杂草全部死亡。

美国研制成功一种不仅能吸收除草剂而且能缓慢释放除草剂的塑料绳。将这种塑料绳填入飞机场跑道接合处及裂缝处,可使这些地方多年没有杂草生长和蔓延,以保护沥青和混凝土路面,避免因杂草蔓延生长而出现各种事故。

[27]化学防治还能走多远

根治某种森林有害生物向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化学防治是防治森林病虫鼠害的最主要的手段,每年的农药总用量逐步上升,全球每年化学农药的用量在300万吨左右,我国林业用药在3万吨左右。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当时可以暂的起到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种以有毒化合物杀灭有害生物的治疗方法一直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策略。安全问题、生态问题、经济问题等成为当今人们思考的重点。化学防治还能走多远?要真正解决有害生物的危害问题,必须转变观念,以"防"代"治"。

化学农药本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任一组成部分,而是人为强加进去的,理论和实际均证明对林业生产的持续性有不良影响。如对松毛虫、天牛、美国白蛾等森林害虫进行防治的同时杀伤蜘蛛、寄生蜂等有益的天敌,刺激这些森林有害生物的繁殖能力而引起更大的猖獗,加大了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且林分的生长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必然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目前已经有500多种害虫、150多种病菌和100多种杂草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化学农药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寂静的春天》已经将DDT等化学农药的污染问题早已阐明。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发达,生产力相对落后,高科技研发能力有限,化学农药在短期内的大量使用也在所难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认识到化学农药对人及自然环境的破坏性,从而引发了一场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我国已经加强了对家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正在逐步禁止部分剧毒和高毒化学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仿生制剂等,如苏云金杆菌、灭幼脲、白僵菌、阿维菌素、不育剂、绿色威雷等,保证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化学农药防治的历史将在环保的声浪中、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崛起之后结束……

生物防治技术包括所有以生物为基础的产品如释放各种害虫的天敌、招引食虫鸟、利用生物制剂(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线虫)、物理辐射不能技术、基因工程、植物动物杀虫活性物质、性外激素、抗性植物品种等。在当前这些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害虫天敌"繁与放"技术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这些生物制品主要用于病虫害处于大发前期及时有效地控制其猖獗蔓延,而非用于大发生之后的救灾。这与现在所提倡的"森林保健"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变"化防"为"生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

要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必须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力度,只有健全病虫情预警机制,才能够为科学防治奠定基础。我国森林病虫害近年来发生面积超过800万公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50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气候异常等客观原因外,还有就是违背了森林资源培育的自然规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防方针始终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要想真正将常发性病虫害扑灭在初发阶段,掌握危险性病虫害的疫情动态,就必须抓好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当好防治的"耳目"。我国目前成立了国家预测预报中心和外来有害生物检验中心,重点就是抓好全国中心测报点建设、检疫信息网络建设和以乡(林场)级森保员和护林员为主的病虫害情况调查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联系报告制度,完善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逐步应用航空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的科技含量。另外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和彻底消灭,对一些难于一时消灭的外来有害森林病虫害,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从生态系统的平衡角度进行统一规划,找到抑制的有效措施,达到外来生物与本地生物和平共处的良性发展。

森林病虫害大发生时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完全取代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将为期不远了。

[28]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化学防治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

化学防治缺点: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生物防治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

生物防治缺点:杀虫效果较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达到迅速压低虫口的目的。

[29]常用农药、械的分类

常用的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7种类型

1、杀虫剂 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酯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4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 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 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 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东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O)、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抵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 适用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4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和有机磷类。

7、杀鼠剂 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和熏蒸剂。按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和天然植物杀鼠剂。按作用特别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及慢性抗凝血剂(多剂量抗凝血剂)。

药械主要按使用范围、配套动力进行分类。

按使用范围分为:

1、苗圃及林内喷药用 如喷粉机、喷雾弥雾机、超低量喷雾机和喷烟机等。

2、仓库熏蒸用 如烟雾机、熏蒸器等。

3、种子消毒用 如浸种器、拌种机等。

4、田间诱杀用 如黑光诱虫灯和一般诱虫器具。

按配套动力分类:

1、手动药械 手动喷粉器、手摇拌种机、手动喷雾器、手动超低量喷雾器。

2、机动药械 如机动喷粉机、机动喷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超低量喷雾机、机动背负超低量喷雾机、机动烟雾机、拖拉机悬挂喷雾机、拖拉机悬挂喷粉机、飞机喷雾机、飞机喷粉机、飞机超低量喷雾机和机动拌种机等。

Ⅶ 药害与病害怎么区别辨认

1、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 : 斑点型药害在植株上分布往往无规律,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生理性病害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斑点型药害与真菌性药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Ⅷ 蔬菜药害,病害怎样区分 补救措施

一、 蔬菜药害症状
1、 斑点 主要有叶上的黄斑、褐斑、枯斑等。
2、 叶片发黄 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苯磺隆、漂移到其它作物上出现黄化等。
3、 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奈乙酸会出现卷叶;2,4D施用不当出现空心果,畸形果;纯度不高的三十烷醇易使番茄嫩叶卷曲;西瓜受乙烯利使用不当造成西瓜瓤暗红、有异味等。
4、 枯萎 如使用除草剂造成的枯焦、萎蔫死苗等药害。
5、 生长停滞 除草剂生长延缓剂使用不当造成的作物生长停滞。
6、 不孕 多由花期用药不当造成。
7、 脱落 落花、落叶、落果等。
二、 补救措施
1,用清水喷洒或用与造成药害的化学性质相反的溶液喷洒。如果药害发现早,可以迅速使用大量清水反复喷洒作物叶面2-3次,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酸性农药造成的药害,可用0.2-0.5%的碱性石灰液淋洗,加快酸性农药的分解。
2、喷洒对症药剂,如果是氧乐果造成的药害,可喷洒0.2%硼砂溶液;如多效唑用量过大,可喷施赤霉素类缓解;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可喷施芸苔素、复硝酚钠、富益达等药剂解除;生长延缓剂、抑制剂产生的生长停滞,用生长促进剂改善如疫苗、赤霉素、爱多收等。

阅读全文

与药害和病害的鉴别方法的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预约方法如何写 浏览:601
女明星快速长头发的方法 浏览:193
化学研究四种方法 浏览:21
手机常用字幕方法 浏览:876
用什么方法查看监控器 浏览:194
龟头溃疡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377
鲁班锁制作方法图解步骤 浏览:275
小音箱接线安装方法 浏览:997
疲劳过度最好的解决方法 浏览:484
芦荟的扦插方法视频 浏览:316
小学分离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浏览:733
螺旋式楼梯扶手安装方法 浏览:42
最简快速减小腿方法 浏览:50
浙江税务服务有哪些方法 浏览:282
拔丝的方法别有哪些 浏览:359
环境分析的常见方法 浏览:689
中药制剂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浏览:711
扭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浏览:440
求解析式主要方法有哪些 浏览:613
手机上qq怎么设置黑名单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