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2-01-16 06:52:27

⑴ 摄影里的测光

您是用手动档吗?“同一参数”都包含那些参数?在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每次的测光和对焦点都会有微小的差别。景别的不同及物体所占画面比例的差别,也会造成测光指数的变化。

手动光圈的话跟相机的测光系统也就失效了,应该不存在测光点的问题。对焦点跟测光应该也没啥关系吧。构图是完全一致的吗?镜头是逆光还是顺光?

搞不明白还是不搞了,不影响正常拍摄就好~ :)

⑵ 单反拍摄的测光技巧

室外拍摄人物对被拍摄者面部测光,也可以对自己的手背测光,逆光拍摄+3级暴光,斜射光+1--0.5级暴光,其他可以不用考虑。
风景对3米左右地面测光,没有特殊要求逆光拍摄+2级暴光、斜射光+1级暴光。

⑶ 摄影时如何进行测光

其实,在用光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是对于硬件中光圈与速度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要先随心所欲的用好光,首先就要把光的基础知识掌握好!
光线的基础知识: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光线从照射方向来分类可以分为主要三种,即顺光、侧光和逆光。顺光是从照相机背后方向照射过来的光线,由于光线是从正面方向均匀地照射在被摄体上,被摄体受光面积大,阴影也比较少,拍摄时测光和曝光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即使是使用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一般也不会出现曝光上的失误。但因为在顺光的条件下,被摄体表面不管凹凸不平,因受光情形完全相同的原因,阴影不易显现,因而会造成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贫乏,对主体的描写也趋于平淡;侧光是指从被摄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它能使被摄体表面的凹凸呈现出明确的阴影,对于表面被摄体的纹理,质感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光线。侧光既能勾勒出被摄体 的轮廓线,又能体现立体感,是摄影用光时较为常用的光线。逆光是指太阳光从被摄体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可以想象,在逆光的情况下被摄体往往会变成剪影,因此对于曝光的把握相对比较困难一些。逆光能给被摄体轮廓镶上一条夺目动人的金边,处理适当,能创作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拍出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光影感觉。在拍摄逆光照片时,如果按背景测光或者是按自动程式曝光时,往往会曝光不足,一定要注意曝光补偿或是补光,补光可以用反光板或是闪光灯日间同步均可。

我们知道,太阳从日出到日落,一分一秒都在改变位置,因此,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也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推移而不断改变角度。随着角度的改变,被摄体表面的质感描写,阴影的均衡都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表现效果。一般来说被摄体的侧面上方45度前后的光线认为是最佳的采光角度,大约相当于上午十点和下午二点左右的时间段。因为同样是侧光,高角度时主体的阴影较短,低角度时主体的阴影较长。同样状况的光线一天只有一次,对光的角度的选择不能掉以轻心,这需要摄影师必须仔细观察不同季节、不同天候、不同时间、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光线的微妙变化,以及能在画面中出现的情绪效果,以便更好地根据表现主题和构思来灵活运用光线。

另外,光线如果从光质上来区分,还有软硬之分。直射光通常称为“硬光”,一般是指没有云彩或其它物体遮挡的太阳光,或是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的人造光,如照明灯、闪光灯等。直射光照明下的被摄体,受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光比较大,亮部清晰,阴影浓重,画面反差强烈,立体感强。但是对于有些被摄体,如花瓣和人的肌肤等,当明暗反差过大时,反而会给人以粗糙的感觉。而直接照射的闪光灯往往会在被摄体背后留下一个夸张的黑影,使画面显得过于生硬,缺乏美感,值得注意。散射光是一种不会产生明显投影的柔和的光线,也称“软光”,如阴天或被云彩遮挡太阳时的光线便属于散射光线。使用人造光时通过柔光纸透射或是反光板来反射的光线也属于散射光线。因为光线不是直射而是从不同方向反射到被摄体的原因,所以阴影很淡,反差较小,影调相对比较柔和。在云彩过厚的阴天,因为光线过渡扩散的缘故,色调和阴影都将显得没有变化,画面效果将显得平淡。象有淡淡的云彩遮挡太阳,直射光和散射光混合的明亮的阴天,一般被公认是最佳的“拍照天”。

说到摄影用光,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就是光和色温的关系。在彩色摄影中,光源色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被摄体色彩的真实还原。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是光源颜色的一种度量,用约对温标K(开尔文)来表示,通俗来说,在色温高的光源中,所含的蓝色光成分多于红色光,在色温低的光源中,所含的红色光成分多于蓝色光。不同光源的色温值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白天,不同时间段太阳光的色温也有变化,如日出或日落的太阳光色温较低,在2000-3000K左右,早晨或下午的阳光在4000-5000K左右,接近中午前后的阳光在5500K左右。电子闪光灯的色温为5500K,碘钨灯,摄影钨丝灯一般在3200K左右。在彩色摄影中,彩色胶片有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日光型彩色胶片的标定平衡色温为5500K,灯光型彩色胶片的标定平衡色温为3200K。也就是说,日光型彩色胶片必须在色温5500K的光源下使用,才能得到标准的色彩还原,而灯光型彩色胶片则适合于3200K色温的光源下使用。如果用日光型的胶片在色温3200K左右的光源下拍摄,照片就会偏橙红色,如早晚太阳光色温低,用日光型胶片拍摄日出日落时照片往往会偏橙红色的暖色调,其道理也在于此。有一种方法就是,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200K的光源下拍摄时,也可以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换滤光镜来升高色温,以求得色彩的正常还原。同样,灯光型彩色胶片也可以通过用琥珀色色温转换滤光镜来降低色温后,便能在5500K的光源下使用。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摄影者来说,必须熟练掌握不同光源的色温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照片的色彩和色调,更充分地体现创作的主题和画面的气氛
建议:买一本《摄影用光》,或我传资料给你!

⑷ 在摄影中如何进行“点测光”

步骤如下:

⑸ 在摄影中,什么是测光,又该怎样正确地测光

首先,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对,所有的测光,只要相机没坏,测光必然是正确的,测光元件根据入射光线得到了一个物理的值,这个值本身是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的。
第二,仅仅依靠测光给出的数值去曝光,你只会得到一张符合18%灰标准的照片,而不是得到一张你想要的照片。
第三,在测光-曝光之间,需要人为修正,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照片,这个修正量,可能是正向修正(+曝光),也可能是反向修正(-曝光)。你所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样情况下需要+曝光,什么样情况下需要-曝光。
第四,实现修正的手段是:A)通过曝光补偿功能,在测光基础上调整EV,半自动调节;B)使用M挡直接控制曝光,人为调节曝光,全手动调节。
第五,曝光修正量怎么算?记住一个规律:背景亮的情况下+曝光,背景暗的情况下-曝光,也就是要和背景亮度成反向变化。要加减多少呢?和背景-主体的亮度差有关系,亮度差越大,加减越大,通过相机液晶显示屏观察照片,调多了就调回去一点。

⑹ 摄影师的测光方法

传统相机和数码单反都具有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在拍摄风景时要对着中间色调测光;对大面积的白色或浅色物体测光需要增加参数进行曝光;而对大面积黑色或深色的物体测光,则需要降低参数进行曝光。

⑺ 在摄影时测光的方式有几类

摄影是光影结合的艺术,但是如何将光运用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大多数相机都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相机,所以相机的自动测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究竟什么是测光呢?简单的说,相机的光圈是控制相机通光量的元件,而快门则控制着曝光长短,只有正确的控制通光亮,才能保证相机正常曝光,胶片或者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能清晰的成象而不会出现欠曝或者过曝的情况。虽然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都可以通过后期数字暗房处理来调节曝光,但是对于过曝过渡的图片,暗部细节和层次已经全部丢失,如果要想调节回来也比较困难,而如果是欠曝严重的照片,修正曝光后则会出现较多的噪点,细节也会有所损失,所以尽量让拍摄的照片拥有正确的曝光,是我们拍摄数码照片的前提之一。数码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测光方法可供选择,如何选择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这里我们就分析目前常见的几种在数码相机中出现的测光方式,希望能对您日后的拍摄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机自动测光的原理

相机自动测光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相机自动架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光圈和快门是有相关联系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光圈值越大,则快门值越小,而如果光圈值越小,快门值则越大。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如果取景画面中白色调居多,那么反射光线将超过18%,如果是全白场景,可以反射大约90%的入射光,而如果是黑色场景,可能反射率只有百分之几。标准灰卡是一张8×10英寸的卡片,将这张灰卡放在被摄主体同一测光源,所得到的测光区域整体反光率就是标准的8%,随后只需要按照相机给出的光圈快门值去拍摄,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是曝光准确的。如果整个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射率大约18%,就像我们上面说的背景以白色调为主,这时如果之按照相机自动测光测定的光圈快门值来拍摄的话,拍摄得到的照片将会是一张欠曝的照片,白色的背景看起来会显得发灰,如果是一张白纸的话拍摄出来的就会变成一张黑纸了。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相机的EV曝光补偿值,具体补偿的EV值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析了,此时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反之,如果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例如黑色的背景,拍出的照片往往会过曝,黑色的背景也会变成灰色。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EV曝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加黑减"的原理。
如果相机支持手动设置曝光补偿,则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如果相机不支持这个功能,那么可以设置在相机的手动档,记录下相机用自动档第一次测光得到的光圈快门数值,随后切换到M档,通过适当增减快门速度来实现曝光补偿的目的。

⑻ 谁能说说摄影时如何测光

简单说测光以照片表现主题为参考点!有两点需 注意:背景大面积暗,测光减1-2级,;反之,主题背光亮,测光加1-2级!知道考虑测光,看来你摄影开始上路了!很多人只追求相机档次。用光其实很重要啊

阅读全文

与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元宝简单方法视频 浏览:708
小车无损安装方法 浏览:254
龟头敏感脱敏治疗方法 浏览:45
后脑勺怕冷治疗方法 浏览:284
暖手宝使用方法 浏览:869
新途锐连接carplay方法 浏览:870
快速排序的分治方法 浏览:524
设备用房计算方法 浏览:338
床垫正确摆放方法图片 浏览:57
古代练剑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30
心中的101教学方法 浏览:626
膝盖肌腱损伤治疗方法 浏览:78
保护手机的简单方法 浏览:743
母猪产床后挡板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442
屋面防水漏水检测方法 浏览:797
秘密时代精油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浏览:729
蜂毒精华使用方法 浏览:800
常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浏览:1001
常用中成药鉴别记忆方法 浏览:904
小米监控器安装方法 浏览: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