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教幼儿打大鼓的花式表演的方法
摘要 你好,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循序渐进,多给孩子看一些花式表演的视频。
② 怎么打大鼓
一、
大鼓(曲艺曲种):
大鼓是汉族曲艺曲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主要戏曲剧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上党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温州鼓词,澧州大鼓等数十种。
二、
分类:
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
其表演形式大为1人自击鼓、板,1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扬琴等。演员自击的鼓,也称书鼓,其形状为扁圆形,两面蒙皮,置于鼓架上(鼓架依不同曲种有高矮之别),以鼓箭(竹制)敲击。板有两种,一种由两块木板组成(多以檀木制成);一种由两块半月形的铜片或钢片组成,俗称“鸳鸯板”。
三、
特色:
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汉族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并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
四、
方法:
切记手腕放松,握槌力度适中。将大臂力量挥动传送手腕,乃至手臂,鼓槌。最终敲击到鼓面。练习时一定要放松,感受力度的协调变化与反馈,多感受,多练习。
③ 大鼓的打法口诀
出旗曲
大鼓、大镲:‖︰x x ︱x 0 ︱x x 0 ︱x 0 ︱x x 0 ︱x x 0 ︱x x 0 ︱x 0 ︰‖
退 旗 曲
大鼓、大镲:‖︰X X ︱X 0 ︱〒 〒 ︱〒 0 ︱X X ︱X 0 ︱〒 〒 ︱〒 0 ︱
出旗曲号 :‖︰5.5 5 5︱5 - ︱3 3 1 3 ︱5 - ︱1 1 5 1︱3 3 1 3 ︱5.5 3 5 ︱ 3 - ︰‖1 - ︰‖大鼓、大镲:‖︰x x ︱x 0 ︱x x 0 ︱x 0 ︱x x 0 ︱x x 0 ︱x x 0 ︱x 0 ︰‖小 镲:‖︰0 x 0 x ︱0 x x x︱0 x x x ︱0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小 鼓:‖︰x xx x xx︱x xx x x︱x x xxxx︱x 0 xxxx︱x x xxxx︱x x xxxx︱x x xxxx︱x 0 xxxx︰‖
退 旗 曲号 :‖︰ 1 3 ︱1 - ︱5 5 ︱5 0 ︱3 5 ︱3 - ︱1 1 ︱1 0 ︱大鼓、大镲:‖︰X X ︱X 0 ︱〒 〒 ︱〒 0 ︱X X ︱X 0 ︱〒 〒 ︱〒 0 ︱小 镲:‖︰0 X 0 X ︱0 X X X︱0 X 0 X ︱X 0 0 ︱0 X 0 X ︱0 X X X︱0 X 0 X ︱X 0 0 ︱小 鼓:‖︰X XX X XX︱X XX X X︱X⊕ X⊕ ︱〒0 0 ︱X XX X XX︱X XX X X︱X⊕ X⊕ ︱〒0 0 ︱
乐器结构
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组成。
鼓的材料,鼓身∶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鼓圈和鼓卡:多用铝合金制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条、布料或绒毡,呈球状。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其状多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④ 新手怎么学打大鼓
一、注意呼吸均匀,气沉丹田呼吸尽可能深一些。
二、注意把肩、肘关节放松,自然下沉,不要端架子,胳膊太高。
三、前紧后松:指的是演奏状态与拿槌的感觉,“前紧”指拿槌要紧,但不能拿死,而是一种内紧外松的感觉。
新手学习大鼓的技巧有熟悉鼓棒、打哑鼓。
1、熟悉鼓棒
新手学鼓的第一步就是 找鼓棒的感觉。知道握鼓棒的正确姿势,新手一般是推荐用拇指和食指扣在鼓棒三分之一处其余三指顺势握紧鼓棒,主要以拇指和食指用力,手背朝上。注意打鼓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而是甩出去,找到甩鞭子的感觉。
2、打哑鼓
如果想学真本事,至少前三天老师一定会让你打哑鼓垫而不是碰真鼓。打哑鼓是学习大鼓的基本功,只有把基本功练扎实了,真鼓打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打哑鼓时要把哑鼓垫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建议是与肚脐平行,打的时候一定要开节拍器从60开始练。
(4)打大鼓的技巧和方法扩展阅读:
学习大鼓的好处
1、大鼓没有音高限制,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可以满足孩子好玩的好奇心
2、通过学习打击乐练习双手和双脚的相互配合,对孩子的左右脑进行开发和训练。
3、增强孩子自信心,磨练孩子性格,充分开发孩子潜能,训练孩子拥有一技之 长电鼓不同于其他器乐,适合孩子的天性,孩子会感到敲鼓就是娱乐,易于接受,兴趣高,提高快。
⑤ 如何打大鼓小鼓,好想学
大鼓,小鼓,纯手工工艺,看着简单学着难。 金杯制鼓厂专业生产大鼓模仿架鼻子不要呼吸 嘴唇动 利用嘴里的气发声!. 不需要肺发声子鼓的打鼓B-BOX里称为K ,鼓搽叫做H ,架子鼓里的小鼓称为S ,这三个音是组成完整B-BOX节奏的基础.
1. K=KICK 大鼓音 ,发音方法 ‘不’,近似于’不’. ,发音技巧 连续发出’不’,你会注意到在说这个字的时候会带有一点鼻音和’U(WU音)’,之后需要的便是去掉这两个音,你会感觉到口腔里有一口气被挤压出去,这就是大鼓音 。注意事项 大鼓音做好是不会用到胸腔出气,是很自然的口腔和嘴的动作,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感觉有不妥的地方,就试试能不能轻松的做20个KICK,若能,那说明你做法应该为正确。
2. H=HIHAT 镲 ,发音方法 ‘刺’,近似于’刺’ ‘仄’近似于轻声’仄(ZE) ,发音技巧 牙齿自然闭紧,舌头放在上牙和口腔的连接位置,然后做’刺’的音,或者直接做’刺’, 这个字的念法于发音方法相同,’仄的发音方式雷同 .
3. S=SNARE 小鼓音 ,发音方法 吸式 。发音技巧 先自然闭嘴,用嘴形成一个小的缝隙,的向肺里吸气,会发出近似于放屁的声音,然后把嘴张开,这个声音就做完了,之后开始循环的练习,然后缩短向里吸气的时间,也就是当有气进入嘴里产生摩擦声音的时候立刻把嘴张卡,如此循环练习,就可以做出SNARE 注意: 摩擦音发音不太好找,最好把缝隙一点点调整 作到摩擦音 。
注意事项 :SNARE分为吸气吐气,此为吸气,算是比较常用在FreeStyle里的声音.此音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比较难学,在这个音上放弃BBox的人也比较多,只要能多加练习,其实这个音不难.
⑥ 大鼓的打法口诀,
1、出旗曲
大鼓、大镲:‖︰xx︱x0︱xx0︱x0︱xx0︱xx0︱xx0︱x0︰‖
2、退旗曲
大鼓、大镲:‖︰XX︱X0︱〒〒︱〒0︱XX︱X0︱〒〒︱〒0︱
3、出旗曲号:‖︰5.555︱5-︱3313︱5-︱1151︱3313︱5.535︱3-︰‖1-︰‖
大鼓、大镲:‖︰xx︱x0︱xx0︱x0︱xx0︱xx0︱xx0︱x0︰‖
小镲:‖︰0x0x︱0xxx︱0xxx︱0xx︱0xxx︱0xxx︱0xxx︱0x︰‖小鼓:‖︰xxxxxx︱xxxxx︱xxxxxx︱x0xxxx︱xxxxxx︱xxxxxx︱xxxxxx︱x0xxxx︰‖
4、退旗曲号:‖︰13︱1-︱55︱50︱35︱3-︱11︱10︱
大鼓、大镲:‖︰XX︱X0︱〒〒︱〒0︱XX︱X0︱〒〒︱〒0︱
小镲:‖︰0X0X︱0XXX︱0X0X︱X00︱0X0X︱0XXX︱0X0X︱X00︱
小鼓:‖︰XXXXXX︱XXXXX︱X⊕X⊕︱〒00︱XXXXXX︱XXXXX︱X⊕X⊕︱〒00︱
(6)打大鼓的技巧和方法扩展阅读:
敲大鼓的技巧
侧击边是演奏时拿鼓槌的手型不变,从平腕变成扣腕或者侧腕,然后用斧锤击打鼓边或者鼓帮,制造出鼓槌与铁钉相互碰撞的声音,这种声音短促、清脆、响亮、与击打鼓面发出的声音截然不同。
平击边是演奏时手型略微改变,手持鼓槌让鼓槌与鼓面保持平衡然后去抽打鼓面的左右边缘区域,相比侧击边来说平击边更加考验演奏者的技术和演奏的感觉。
靠近鼓边有较多的共鸣、靠近正中心则是点比较清楚但是共鸣不足。如果是短促或是要扎实的声音时,打的位置则会靠近中心,或是也可以直接打在中心。
⑦ 大鼓怎么敲
大鼓的基础打法主要有击鼓心、打鼓边、磕鼓面、蹭鼓面、击鼓槌、按鼓等。用适中的力度握槌,手腕放松,将大臂的力量挥动传送至手腕,乃至手臂、鼓槌,最终敲击到鼓面,一般是右手打强拍,左手打弱拍。
持鼓槌的手法和方法是右手呈直握东西的手形去握住小鼓槌后三分之一处(槌棒圈槽处),左手呈持笔写字的手形去握住小鼓槌后三分之一处。其优点是左、右手击奏时强弱变化表达良好,也有一定的演奏持久力。敲击时要充分利用手指,手腕动作灵活,富有弹性。
注意事项
在敲击大鼓的过程中,手腕一定要放松,通过臂力来挥动手腕。双手拿鼓槌的力度不能过紧,也不能太松。过紧会使手使不上力,过松会在击打过程中将鼓槌甩出去。
想要实现强劲、饱满、音色雄浑的效果,那么敲击时不仅需要手指、手腕、手臂、腰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要包括腰部、双膝和双脚等部位乃至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才能演奏出好的曲子。
在日常的练习中,一定要放松,感受力度的变化,多练习,做到身心合一,才能打出既有力量又有精神的鼓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鼓
⑧ 农村大鼓怎么打
1、第一段:OOXX OOXX OX OX OX OX OOXX OXX。
2、第二段:OXX OXX OXX OXX OOXX OXX。
3、第三段:OOOX OOOX OX OX OX OX OOOX OXX。
4、第四段:OXX OXX OXX OXX OOXX O
注:O是大鼓敲的,X不用敲
(8)打大鼓的技巧和方法扩展阅读:
简介
大鼓是藏、壮、瑶、苗、侗、彝、水、土家、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额阿。壮语称种劳。苗语称嗯铎。侗语称工。彝族称额格子嫫。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最为盛行。
古往今来,大鼓一直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因流行地域、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形制也有区别。多用于报时、祭祀、宫廷仪仗、军事、宗教、器乐、舞蹈、戏曲、婚丧、节日和民间娱乐等场合中。
戒晨鼓
作为报时的大鼓又称戒晨鼓,常置放于城池的鼓楼之上。北京鼓楼上的大鼓制于清代,是专门作为公共报时使用的,为使北京居民都能听到报时,鼓做得特别大,鼓面直径150厘米,曾有“鼓王”之称。每到夜间报更时分,钟鼓楼上钟鼓齐鸣,低沉的鼓声传播全城。
直到1915年钟表普遍使用后,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文物。在北京天坛,也收藏有一面清代制造的大鼓,鼓面直径150厘米、鼓高200厘米,是旧时皇帝祭天时才使用的。大鼓用于报警的称警鼓,用于告状的称登闻鼓。
在全国各大佛教寺院,建寺时已在山门之后建有钟、鼓楼。钟楼在东、鼓楼在西,互相对应。大鼓悬于鼓楼之上,鼓的大小往往随寺院规模和等级而定,鼓面直径小者60厘米以上,大者可达150厘米以上。
河南白马寺的大鼓,鼓面直径128厘米、鼓高130厘米,横置在120厘米高的木架上,僧人要站在梯子上击鼓。有的寺院在大雄宝殿西南侧的木架上也置有大鼓。寺院的大鼓,用于僧人早晚上殿作功课、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盛典仪式做法事时敲击,晚上还作为报时用。
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呈圆筒形。流行于西藏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
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 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西藏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壮族的种劳
壮族的种劳,呈圆墩形。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农村。鼓框用杉木板拼制,以竹篾圈箍紧。鼓面直径和鼓高均为60厘米,上口单面蒙以牛皮或蟒皮,用鼓钉固定。鼓腰稍粗,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底敞口并向内收束。将鼓置地,双棰击奏,发音洪亮。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或为舞狮、舞龙伴奏。
瑶族大鼓
瑶族大鼓,呈圆柱形。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等地。各地形制不同。南丹县里湖、瑶寨一带的大鼓,多用整段樟木掏空作鼓框,上口单面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牛 皮,用竹钉固定,鼓面直径60厘米~70厘米、鼓高90厘米~100厘米,下端敞口。
田林县平山等地的大鼓,鼓框用木板拼成,两端均蒙牛皮,鼓面直径80厘米左右、鼓高100厘米~120厘米。瑶族大鼓是瑶族铜鼓乐队的指挥和领奏乐器。演奏时置于乐队中央,用双棰敲击,声音洪大。奏法有跨腿击、弯腰击、反击擂、交叉棰等,并交替击奏鼓心、鼓边或鼓框等。奏者 边击边舞,奏法千变万化,舞姿优美动人。多用于民族节日、婚丧礼仪等场合。
苗族的嗯铎,汉称苗族皮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南丹等地。鼓框用整段原木掏空制成,两端蒙以牛皮,用竹钉固定,鼓腰置鼓环。各地尺寸有别。那坡县的鼓面直径60厘米、鼓高80厘米;南丹县的鼓面直径50厘米、鼓高100厘米。演奏时,双手执棰,边击边舞。常与铜鼓、锣、钹等乐器一起合奏,用于婚娶丧事等场合中。
侗族的工
侗族的工,呈圆筒状。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鼓框用整段“梅香雪” 原木挖空制成,两端收束,中腰稍粗,鼓面直径50厘米、鼓高100厘米~150厘米,两端蒙牛皮, 边缘 用竹钉固定,鼓两侧置鼓环。系绳横吊于侗寨鼓楼中。以两棰击奏,发音洪亮、浑厚,远闻数里。平时不用,仅在盛大节日、传达上级公文和聚众议事时方可击奏。
彝族的额格子嫫
彝族的额格子嫫,圆筒状。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弥勒和泸西等地。鼓框用一整段椿木或核桃木掏空制成,两端蒙以羊皮,鼓面直径60厘米、鼓高95厘米。演奏时置于架上, 用双棰击奏,棰头一端包以绒布。也可前面一人背鼓,后面一人边走边击。每逢节日、喜庆或赶集场合,用于伴奏民间歌舞《大三弦舞》(又名《跳月》)。
水族大鼓
水族大鼓,呈圆筒形。流行于贵州省各地。鼓框用整段椿木、樟木或桑木挖空制成, 中间略粗,两端蒙牛皮。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100厘米,置于鼓架上,以短木棰敲击。用于六月六、过端(水族过年,八、九月间)、过捻(正月)等传统民族节日,常与铜鼓、芦笙等乐器合奏,众人围鼓歌舞。
土家族大鼓
土家族大鼓,又称堂鼓,圆筒形,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两端蒙牛皮,鼓皮边缘用两排铁钉或竹钉固定。鼓面直径44厘米、鼓高46.5厘米。鼓置于地,双棰敲击。
也可鼓绑长杆,前后两 人抬鼓,中间一人击奏,发音粗犷洪亮,常与唢呐、锣、镲等乐器用于花锣鼓或丝弦锣鼓合奏。喜庆或节日也用于民间舞狮、舞龙伴奏。
⑨ 大鼓的打法口诀
首先,我们用双手拿住鼓搥,进行敲打鼓中心和鼓边缘的这两个位置,在敲击过程时,手腕一定要放轻松,然后在通过臂力,力量来挥动手腕,最后再打到鼓搥上。
最后,在大家平常练习大鼓过程中,一定要让手腕放松,平时要多感受手臂的力量,变化和肢体协调性。
⑩ 大鼓的制作方法
首先把鼓圈做出来 ,选用优质杨木来做鼓圈。在鼓圈上打好腻子,使鼓身光滑容易上漆,腻子用滑石粉和皮胶兑制而成.然后上漆两遍选用优质水牛皮做鼓面,传统老工艺把皮子刨均匀,厚薄均匀.鼓面用水浸泡后,泡软即可,然后开始钉鼓。方法:把泡好的鼓面蒙在鼓圈上鼓面的周围打好孔用刚劲穿上,然后用绳子盘好刚劲,鼓圈放在钉鼓的架子上,架子有一个木质的圆盘和2到4个千斤顶和一个铁质的圆框架组成。框架的四周带有许多弯钩,把绳子挂到弯钩上记牢,这时开始打千斤定,把皮子拉紧,越紧鼓出来的声音就越响。希望能够采纳哈洛阳金杯鼓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