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提高专注力的长期方法
1 要休息好。研究证明,注意力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休息。如果休息不好,注意力就会分散。该休息的时候就得好好休息。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这是提高注意力的关键。睡太多也不好。过度睡眠会打乱你的作息,反而使你更加懒散。给自己按个闹钟杜绝睡懒觉。
2 做好计划。做事情之前先想好今天要完成什么,如果漫无目的,你很容易就会在例如查邮件、发短信、浏览网页这些活动上花费过多时间。你会胡思乱想,最后一件事情都完成不了。做事前先在脑中做好计划。利用中间休息的5~10分钟来查收邮件。当然计划时,一定也要给自己留有娱乐和休息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3 冥想。冥想有助于提高你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集中是冥想的基础。每天给自己留一段冥想的时间,让自己练习提高注意力的技巧。
4 选择你工作或学习的环境。显然,学校里的图书馆,学习走廊,自习室等肯定比其它嘈杂的公共场所更有利于集中你的注意力。一般人少的环境更有利于你专心工作。
5 均衡的饮食。吃得太多会让你的消化系统负担太重,也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和嗜睡。事实上你的身体需要的食物量大大小于你自己料想的。吃得清淡些,健康些,你的注意力也就更容易集中。
6 经常运动。注意力能否集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的健康状况。如果你很累,亚健康,又或者小病很多,那么你将更难集中你的注意力。当然,并不是说你就不能专心做事了,只是说要比健康的人更加困难一些。那么我们自己又何必为难自己呢?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吧。充足的睡眠 身体健壮 体重适宜 定期运动
7 变换环境。持续在同样的环境下工作你一定会枯燥的。经常变换下工作环境,会让你始终对自己所做的事保持新鲜感,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❷ 四年级小朋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以下为训练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是一种习惯,而习惯要从小培养,抓得越早,后面的效果就越好。太多的书籍和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家长要告诉孩子,想换书可以,但是可以给妈妈讲讲这本书的意思吗?每次给孩子玩具也不要超过两到三个,玩完这些放回原处再拿别的玩具。
要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在安静的环境中,使孩子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此外,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应在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要求。
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20分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则为半个小时。所以,孩子写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写。
改定时为定量: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八点就写完作业了,于是让孩子额外再做题。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正早写完也得写,还不如晚点儿写完。边玩边写,这样就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
家长不要干扰孩子的学习思路和专注力:有些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错误,就说,你这道题做错了。也不顾孩子正在写其他作业。
用静态的游戏延续注意力: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也不要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等于强化孩子不集中的特点,孩子也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增加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孩子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基础比较差,学习难度较大,也许孩子和任课老师的关系不融洽,家长应该到校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和老师共同商讨制定整改方案,试着用一种轻松的心情和有意思的方式把题目讲清楚,可以亲自带她动手做实验来了解一道题。
适时的给孩子鼓励:从1分钟开始,孩子只要保持1 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❸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改善的方法有什么
注意力是孩子将心理活动持续集中某件事物上,并且不被外界干扰的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对于自己不感兴趣、不明白的事情自控能力弱,容易走神;对一件事注意的稳定性低,容易三心二意;注意力的紧张度不够,无法深入投入,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吸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先天的病理性原因,但更多的是后天形成的习惯没有养成,或者周围的环境容易造成分心。
下面主要从后天习惯和环境的角度聊聊怎样培养孩子专注力。
如何培养专注力要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应该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以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即对孩子有吸引力的方式着手培养: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学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任务。
比如幼儿园大班、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一般只能集中10-20分钟,三、四年级半小时左右,五、六年级40分钟以上。家长从小,可以根据孩子可以集中的时间长度,规定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如果孩子完成了,要给孩子一定的鼓励,比如奖励一个亲吻、抚摸、表扬等。并让孩子休息10分钟,继续完成另一个小任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延长完成任务的时间。
5、阅读,尤其是大声朗读是一个训练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
阅读能让孩子一段时间持续投入在书本上,尤其大声朗读调动了眼、耳、口等五官与脑协调运作,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能很好地完成(不丢字、不落字且有情感)。所以,每天要有阅读时间,最好有10、20分钟左右的朗读时间。
按照以上方法加以训练,孩子会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
❹ 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出色的专注力是孩子往后学习的有力确保,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都缺乏这项才能。其实专注力不是天然生成的,它需求后天的培养。为了让孩子沉着地做完他投入的“作业”,作为家长,咱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忙孩子培养专注力的呢?
咱们都知道孩子注意力不会合的影响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在日后的生活上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各位家长们,假如您的孩子还小,那么就请您从小抓起,假如您的孩子现已上小学了,那么也请您耐性的帮忙孩子,要知道现已养成的不专注的习气,必定也不是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调整得过来的,所以需求您的耐性,给孩子一段时间去习气,渐渐的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❺ 三年级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原因
您好,三年级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以下三种原因:
1、生活习惯不规律
首先要调整孩子生活上的作息习惯,良好的身体精神状态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基础,固定孩子的睡眠、饮食习惯。少吃糖多吃水果,糖分过多会造成孩子胰岛素过多分泌,导致身体酸软无力、精神无法集中,水果的糖分不会造成这种影响,还可以补充营养。休息不足、疲惫的情况下容易头疼、精神恍惚,也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2、学习环境较差
经常能看到家长这样的关心,孩子做作业时跑进房间嘘寒问暖,吃不吃水果、喝不喝牛奶等,或者询问做作业的情况,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在认真思考的时候被打断,会不利于专注时间的提升,以后也很容易被别的事物影响。
有的孩子没有单独学习的空间,在客厅做作业,而家长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容易被声音、画面所吸引。减少周围环境中能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例如零食、玩具等,尽量只放与学习相关的物品,避免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3、缺少针对性训练
专注能力是靠培养出来的,这就要看大人如何教育,有的家长会有意识地给孩子做一些注意力训练,比如拼图、画画等比较容易产生兴趣的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基础能力的培养,转而培养英语、数学等学科类课程,觉得孩子成绩差就要多学习,没有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所以要从根本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缺乏短期专注的训练,更难以坚持长时间的学习,希望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尽量少生气责骂,先找找原因,再针对性做一些注意力训练,相信这样的解决方法更利于孩子成长,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❻ 锻炼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小孩子都活泼好动,对什么事都是两三分钟的热度,缺乏专注力。专注力对孩子对以后的生活影响是非常的大的,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那应该怎样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以下是博沃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的相关内容。
专注力也是注意力,在小学阶段养成专注的习惯,并对专注力进行提高,不仅可以使学习的效率加大,减轻课业压力,而且对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涯(初高中)起到非常明显的推进作用。
适时的夸奖孩子。孩子在考试得了好成绩,或者是做好了一件事的时候家长不能无所表态,这样会使孩子不知道自己事做的好不好对不对,以后不知道该怎样做。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夸赞和表扬,这样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不错以后会再接再厉,坚持不懈的完成好每件事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
多让孩子尝试。孩子如果可以帮着家长做些家务,如叠被之,洗碗,扫地等,如果孩子愿意做的话一定不能因为怕孩子做不好而不去让孩子尝试,即使孩子做的不够好也不要去批评孩子,应该耐心的去教孩子怎样做,这样孩子会慢慢的学会做事,不会因为怕做不好而不愿意去做任何事情,孩子愿意尝试才会专注的去做事情。
2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要让孩子养成多读书的习惯
读书最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书里面的情节会吸引到孩子继续读下去,久而久之,专注力就培养起来了,这里说的读书,主要是指一些适合儿童的课外读物,让孩子在读书中丰富知识,而不要为了考试得高分,一味只让孩子看教科书。
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能给我们的心情带来最彻底的放松,在自然环境里,孩子会感到很舒服,比如到郊外去采果子、捡树叶,到海滩去拾贝壳、挖沙子,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活动,会让孩子身心愉悦,有助于专注力培养。
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状态不太好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委屈等等,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更多的去关心孩子,帮助孩子调整心情,而不要一味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反倒伤害了孩子的专注力。
3小学生专注力训练方法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
父母在家可以做做这些:①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②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小学生专注力训练方法
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你是怎么做到的呀?”与孩子一起找到孩子这一次能专注的原因,强化他“这么专注”的记忆,慢慢养成专注的习惯。
4如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注重教学模式开发,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中,一个出色别致的教学模式,往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当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老师教学所吸引,他们的专注力就变得很集中,听课的效率大大提高。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孟子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专注力培养功不可没。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自己的事情。
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也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们对学习对知识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很努力很专注,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又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排除紧张与不安。学生的心思是比较简单,一个小小的紧张与不安都可能导致他们心神上的不宁。尝试着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称赞夸奖,培养他们的自信,学生的专注力就会慢慢提高。
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培训。无论是谁,如果面对着铺天盖地的任务,都可能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学生更是如此。事情多了,总难免会焦虑。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培训是很重要的。
学习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厌旧,单调乏味的学习形式总是缺少激情。灵活转变学生的学习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习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一种信念,相信自己的表现。学生的自信,是从每一件小事积累的,多鼓励学生,多夸奖学生,是很有必要,因为自信会让他们做事情更加专注。
❼ 如何提高上课专注力
在上课时提高自身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克制自己、专心、跟着老师思路、互动、记笔记。比如记好笔记,就会减少开小差的时间,同样也就能集中精力听讲。
上课集中注意力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克制。有些人在课堂上容易打盹,听不进去,这是因为内心对于学习是排斥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克制自己厌学的情绪,心理暗示自己要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2、专心。专心学习才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课,平时就要培养专心学习的态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热爱学习,喜欢学习,就能够专心学习,这样才会集中注意力的。
3、跟着老师思路。老师讲课的时候不要走神,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讲课。只有这样才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4、互动。上课听讲,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课,还需要与老师互动,这里的互动就是时刻想问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思路不会别打断,注意力也不会转移。因为我们在想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力都是在讲课内容上的。
5、笔记。记忆力再好也需要记笔记,课堂上听课久了就容易走神,影响注意力。这时候不妨拿起笔在本上写写,把老师讲的重点记录下来。
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措施
链接: https://pan..com/s/1TP8kjXphhJGSPfingDO2fQ
❾ 怎么培养四年级孩子仔细.专注
1
学习定量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
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
鼓励孩子培养兴趣
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的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3
减少唠叨和训斥
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
大声读书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5
一次只做一件事
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作业的时候,不要放音乐。
6
自我约束力游戏
跟孩子一起玩儿“自我约束力”的游戏,并把这样的方式贯彻进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7
十个有效的小游戏
1.传悄悄话
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用悄悄话的形式对宝宝陈述一个事实,然后让他用同样的形式告诉另外的家人。比方说:“冰箱里有西瓜和苹果,没有饮料”等,事后可以检查正确率。一旦宝宝顺利完成了任务,可以适当奖励。对话的内容和长短可以不断进行变化,例如开始的时候可以说:“叫爸爸给我一个苹果”,当宝宝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增加难度为“叫爸爸给我一个苹果、一把小刀和一个碗”等。
2.扑克牌换位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3.顶乒乓球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是孩子抗干扰能力较差。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以和孩子顶乒乓球来说明: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顶住它不让它掉下来,绕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边进行有意捣乱,可以拍手跺脚,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语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体。这样,孩子为了不让乒乓球掉下来,必须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等绕完一圈才算胜利。接下来可以互换角色玩。
4.智力训练
走迷宫;
找图中所隐藏的动物;
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图中找出一样东西;
找相似图形中的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
比较图的大小长短;
记住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他报出来)。
5.堆火柴棍
家长把多根火柴棍随意搭在一起,让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来,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时不触动其他的,数量由少到多加大难度。
6.钟表训练
让孩子拿一块钟表,看它1分钟的走动,假如1分钟内注意力没离开秒针,就延长观察的时间到二三分钟。等到确定了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再按此时间重复三四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秒,若能将注意力连续集中5分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7.指读数字(舒尔特方格)
画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格,将1~25的数字顺序打乱,填在表格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一人指读一人帮忙计时。这个心理学上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曾有研究表明:7-8岁儿童完成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一练。
8. 复述数字
大人一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256”,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2568”,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25681”,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孩子能记住的越长越好,但也要看程度适可而止。坚持每天一练。孩子在不断复述当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从而既锻炼了记忆力,又锻炼了注意力。
9.反口令游戏
家长说一个口令,让孩子按照反口令做动作。例如说: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做向后一步退。该游戏有助于提高专注力,破除思维的定式和思维惯性。
10. 数独游戏
数独是源自18世纪瑞士的一种数学游戏。玩家需要根据9×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的数字均含1-9,不重复。
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所以又称“九宫格”。
▼▼▼
CSE 点评
在生活中,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家长很多。注意力,是个很重要的心理品质,没有它,就无法专心听课,无法完成作业,无法完成一件事。那么,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中,有没有充满干扰注意力的因素呢?请看看以下的场景,有没有感觉很熟悉?
不要阻碍孩子的探索——
2岁的淘淘真的好淘气哦!可不,他正撕开装有花生米的包装袋,把里面的花生米倒了一地,又一粒粒捡到自己的小鞋子里,又把鞋子往卫生间有水的脸盆里放……妈妈进来了,大呼:“哇啦啦,我的小祖宗,你在干嘛?”淘淘头也不抬,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我的小船,这是小朋友(指花生米),看,在‘大海’里开起来喽!”妈妈没好气地说:“也不能这样玩呀!”啪啪啪,小屁股挨打!“哇……”一阵嚎啕大哭!
评析:哪个妈妈看到孩子如此淘气都会来气,但是,比物品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而孩子在探索玩耍中,正是运用专注力的时候,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正确做法:孩子专注玩耍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当作什么也没看见,让孩子继续玩。
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语——
虹虹的同学晓晓在虹虹家。两人在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在比赛“吹牛”:“我爸爸明天要给我买电飞车。”“哼,我爸爸会给我一架飞机呢!”“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伯伯是空军,他会给我买一架宇宙飞船……”“我……”
这时妈妈进来,叫他俩:“你们俩真有意思,快别瞎说了,两个小家伙吃饭了。”两个孩子中止了说话。
评析:无意中,孩子们正在放飞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力的练习,正需要专注地调用大脑思维,组织语言,这本是很好的游戏,但妈妈的一句“吃饭了”,让孩子们的语言游戏嘎然而止,不能不说是遗憾。
正确做法:耐心等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把对话游戏做完。
不要干扰孩子的做事——
6岁的小毛在房间里专心地画画,妈妈一会儿开门进来,拿一样东西,一会儿嘱咐小毛说:“你爸今天又喝了酒,睡下了,记住,你今晚不要去他房间打扰他了。”一会儿帮小毛把新买的画笔递过去:“这是我今天去超市买的,跑了好几家才买到你要的这种呢!”就这样,一幅画小毛画了一个小时。
评析:父母经常意识不到,孩子做事的时候,需要安静,需要不被打扰。这样的打扰,就是对孩子专心做事的一种破坏。
正确做法:一切的事情,一切的话,等孩子做完了一件事再说。
不要中断孩子的观察——
傍晚,妈妈领着小明散步,走在林荫小道上。妈妈走了好远了,突然发现小明怎么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小明正蹲在一米远的地上看什么。妈妈走回去,才知道,小明在观察地上一只蠕动的小虫子。妈妈一只手拉起小明,说:“走了,没什么好看的,快走呀!”小明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走。
评析:家长只顾自己散步,却没有考虑孩子的需求,没有用孩子的心去感受孩子。观察、思考、专注是联系在一起的。
正确做法: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观察和感受他所喜欢的。
平时,家长就这样经常做着打断孩子注意力的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是我们家长惹的祸。如果这些能避免,无疑,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正如教育专家孙瑞雪所说:“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因此,我们要避免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
❿ 如何锻炼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力
1.要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增进注意力。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若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大人可在旁陪伴、协助,但切忌给予过多指导。另外,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
2.注意让孩子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书时,让孩子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玩具时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3.用游戏延续注意力。像玩拼图、穿珠子等一些益智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4.建立秩序感。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规律,生活规范要建立。在执行过程中,家长要严格而不严厉。
5.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控制外部行动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学习或做游戏时,不东张西望,不胡言乱语,不乱动,不乱摸等等。
6.在锻炼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从1分钟开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时间上,要随其年龄渐大而逐步增加,孩子只要保持1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7.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20分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则为半个小时。所以,孩子写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写。
8.加强孩子意志锻炼,培养其形成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应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做事的兴趣;在做事过程中,孩子遇到困难,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难。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快乐感。
9.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不要干扰孩子的学习思路和专注力。有些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错误,就说你这道题做错了,也不顾孩子正在写其他作业。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也不要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等于强化孩子不集中的特点,孩子也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