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代森锌原药分析方法是

代森锌原药分析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2-05-16 16:42:47

❶ 国光出的代森猛锌含量多少

只要是农药,用久了肯定会产生抗药性,无论是国产农药还是进口农药。像你所说的代森锰锌就应与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咪鲜胺等农药轮流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❷ 代森锰锌原药用什么溶解

吡啶能溶解,不过一般是配成悬浊液

❸ 西瓜一般种植需要打农药吗

按顺序依次为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
一、代森锌
1. 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 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 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二、代森锰锌
1. 作用特点
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 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 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三、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 作用特点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
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四、百菌清(达科宁、TDN)
1.作用特点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替代有机硫和铜制剂,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结合,破坏菌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丧失生命力。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药效稳定,残效期长。纯品为白色结晶,无臭味;工业晶为黄色结晶,稍有刺激性臭气,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对一般酸、碱及紫外光稳定,但不耐强酸,耐雨水冲刷,无腐蚀性。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毒性大。
2.制剂
75%可湿性粉剂,2.5%、3%烟剂,40%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公顷用药液量为1 000千克,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500--600倍液可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②对鱼类及甲壳类动物毒性较大,避免污染鱼塘、河流等水源。③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和引起皮炎。
五、雷多米尔(甲霜灵、瑞毒霉、甲霜安)
1.作用特点
雷多米尔是一种具上、下传导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当药剂喷施于植物上后,能被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到各个部位,所以它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纯品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残效期10~14天。对高等动物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现象,对蜜蜂低毒,但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2.制剂
25%可湿性粉剂、35%拌种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病害。在田间初发病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喷雾,以后隔10~15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如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施药次数要相应增加。用35%拌种剂作种子消毒,按种子重量的0.2%~0.5%进行拌种。
4.注意事项
该药可与多种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
六、甲基立枯磷(立枯灭、利克菌、甲基立枯灵)
1.作用特点
本剂为适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其吸附作用较强,不易流失,持效期较长。纯品为白色结晶,原药为无色至浅棕色固体,几乎不溶于水,不易燃,不易爆,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光、热和潮湿均较稳定,贮存稳定性良好。对高等动物低毒,对蜜蜂、鱼类安全。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5%、10%、20%粉剂,20%乳油,25%胶悬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对半知菌类、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等各种病原菌均有很强的杀灭活性,用于防治丝核菌和白绢菌等土传病害.防治瓜类苗期立枯病,用20%乳油250倍稀释液浸种30分钟,播种后,在土表再喷洒该浓度药液。
4.注章事项
①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药。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七、氢氧化铜(丰护安、可杀得、可乐得2000、可杀得 101、冠菌铜)
1.作用特点
有效成分为蓝色胶凝或无定形蓝色粉末,由六碳铜离子组成的球状针刺型颗粒,能迅速黏附于作物表面,药效持久。对高等动物低毒。是一种广谱杀菌剂,通过释放铜离子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防止真菌孢子侵入而起保护作用,当病菌的细胞接触铜离子之后,将其杀死,而对植物没有影响,所以是一种无残留、无公害的农药。
2.制剂
53.8%、61.4%干悬浮剂、77%可杀得101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氢氧化铜能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真菌和细菌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斑病、炭疽病、早(晚)疫病、立枯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在发病初期,用53.8%干悬浮剂1 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粉剂500-1 000倍液喷施。由于它的溶解性、扩散性、悬浮性极好,隔10天左右再施用一次即能控制病害的蔓延,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应考虑多次施用。防治枯萎病用77%可杀得101粉剂500~600倍液浇根。
4.注意事项
①桃、李等果树对铜敏感应禁用,苹果、梨花期、幼果期禁用。②须单独使用,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③施药时宜在作物发病初期进行,发病后期效果较差,开花期慎用。④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有毒,应避免药液污染水源。
八、络氨铜(硫酸四氨合铜)
1.作用特点
纯品为深蓝色液体,是一种内吸性较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
2.制剂
14%、23%、25%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枯萎病用23%水剂250~ 3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防治蔓枯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可用14%水剂250~3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一次,连用 2~3次。
4.注意事项
①本品不得与酸性农药混用。②使用需将药液充分摇匀,在田间发现少数病株时开始用药。
九、抗枯宁(抗枯灵、络氨铜·锌)
抗枯宁主要活性成分为硫酸四氨铜、硫酸四氨锌,或硫酸四氨铜、硫酸四氨锌、柠檬酸铜。
1.作用特点
抗枯宁具保护作用,有一定的渗透性,内吸治疗效果欠佳,施用于作物可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增强抗病力,同时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对瓜类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剂外观为深蓝色浓溶液,一般情况下稳定,碱性情况下易形成沉淀。对哺乳动物低毒。
2.制剂 25.9%水剂、20%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在枯萎病发生初期,用25.9%水剂500~600倍稀释液,每株浇根250毫升,或每公顷用25.9%水剂1 500毫升加水750千克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连喷 3~4次;也可用20%水剂400-600倍液,每株浇根250毫升,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10天再浇一次,连浇3-4次。
4.注意事项
①不可与酸性物质混用。②喷施本剂后,应间隔数天后才能喷施其他农药。③喷药应以早、晚或阴天为宜,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应重喷。④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
十、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1.作用特点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纯品为白色结晶,可溶于稀盐酸和醋酸中,并形成相应的盐即为防霉宝或溶菌灵。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蜜蜂毒性很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10%、25%、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或用种子重量的 0.1%-0.3%进行拌种,或用500倍液灌根,每株浇250毫升,或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6~8克。
4.注意事项
多菌灵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物质及铜制剂混用。
十一、腐霉利(速克灵)
1.作用特点
腐霉利是一种新型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纯品为白色结晶,对人、畜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作用。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每公顷每次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495~750克加水750千克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配。②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③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
十二、扑海因(异菌脲)
1.作用特点
扑海因是新一代高效、广谱、触杀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由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盘菌、交链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药。原药为白色晶体,无味,无吸湿性,微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在通常贮藏条件下,原药及加工制剂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眼睛、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空气、水、土壤污染少。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25%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的灰霉病、早疫病,于发病初期每公顷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隔7~10天再喷施一次,也可采用土壤浇灌、烟雾熏蒸等方法进行防治。或用800~1 000倍液浇根防治西瓜枯萎病。
4.注意事顷
①我国规定最高使用浓度不能高于1 000倍液,最多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安全间隔期为7天。②施药时,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十三、三唑酮(粉锈宁、粉锈灵、百里通)
1.作用特点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对锈病、白粉病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等作用。纯品为无色结晶,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作用,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和家蚕无害,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安全。
2.制剂
20%乳油,5%、15%、25%可湿性粉剂,15%烟雾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用25%可湿性粉剂,稀释4 000~6000倍,每公顷用稀释药液750~1 000千克左右,在病害发生前或初发期喷施,隔7~10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三唑酮虽是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目前尚无解毒剂。②安全间隔期20天。
十四、氟硅唑(福星、新星)
1.作用特点
福星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均有特效,其作用机理是,当福星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异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及孢子的形成,达到防病的效果。原药为无色结晶固体,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无过敏性,无致突变性,不危害有益昆虫。
2.制剂
40%乳油。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可在田间初发现病害时,立即用福星8 000~10 000倍液喷雾,药后数小时就渗入植物体内,药剂的再分布性强,耐雨水冲刷,一般用药1~2次之后即能控制病害的扩展,隔6~7天再喷施一次。
4.注意事项
①提倡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②施药时,加强安全防护,如眼睛、皮肤被污染,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十五、腈菌唑
1.作用特点
腈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谱广。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腐烂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原药为淡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脂族烃。在日光下易降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
2.制剂
40%可湿性粉剂,12.5%、25%乳油。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喷施,用12.5%腈菌唑乳油2 500~3000倍液,隔7~10天再喷一次,共喷2~3次即可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4.注意事项
①本剂易燃,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处。②若有中毒,立即送医院治疗。
十六、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
1.作用特点
农用链霉素是灰链丝菌分泌的抗菌素,有内吸治疗作用,对植物细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纯品为白色有苦味的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pH3.7稳定。
2.制剂
2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细菌性病害,在发病初期用200单位喷雾。
十七、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保利霉素、宝利安)
1.作用特点
多抗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多抗霉素是含有A至N14种不同同系物的混合物,为肽嘧啶核苷酸类抗菌素。多抗霉素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紫外线及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蜜蜂低毒。
2.制剂
10%宝利安可湿性粉剂,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枯萎病,一般使用浓度为10%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也可用于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4.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十八、农抗120(农用抗菌素、抗菌素120、抗菌霉素120)
1.作用特点
农抗120是一种碱性核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兼有治疗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直接阻碍病原菌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病原菌死亡。
2.制剂
2%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等叶片病害,可用2%水剂2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用2~3次;防治西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用2%水剂13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每穴500毫升左右,隔5天再灌一次,连续进行3~4次。
4.注意事项
本品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十九、恶霜锰锌(杀毒矾、杀菌矾、霜疫清)
1.作用特点
杀毒矾是由恶霜灵和代森锰锌两种化合物混合的复合化合物。恶霜灵属苯基酰胺类内吸杀菌剂,具有接触杀菌和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RNA聚合酶从而抑制了RNA的生物合成。恶霜灵的抗菌活性仅限于卵菌纲,与代森锰锌的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菌谱,对由卵菌纲和霜霉日病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恶霜灵原药为无色无味结晶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挥发,不腐蚀容器,对水、光、热均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鸟类、鱼类低毒。
2.制剂
64%、72%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在发病初期,以叶面喷雾为主,用64%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每公顷每次用稀释药液750~1 000千克,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防治疫病,则用400倍液在病发初期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②应密封在原包装容器中贮存。
二十、霜脲锰锌(克露、霜霸、克霜)
霜脲锰锌主要成分:A.代森锰锌,B.霜脲氰。
1.作用特点
霜脲锰锌是由霜脲氰和代森锰锌混配而成,霜脲氰有内吸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阻止病原菌孢子萌发,对侵入寄主内的病菌也有杀伤作用。代森锰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者混配,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于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真菌性病害如疫霉病、霜霉病均具特效。对高等动物低毒,对有益动物及昆虫均毒性很低。
2.制剂
72%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霜霉病、疫病,以叶面喷雾为主,施用浓度为600~800倍,每公顷每次用稀释药液750~1 000千克,于病症初现时立即施第一次药,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定事项
①采收前7~14天停止使用。②提倡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③合理配制药液,先将药剂配成母液,然后加水按使用浓度配成所需药液,并及时用完。
二十一、霜霉威(普力克)
1.使用特点
霜霉威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减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对防治蔬菜、果树的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有优异的效果,适用于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施用霜霉威之后同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对高等动物低毒。
2.制剂
72%盐酸盐可溶性水剂、72.2%水溶性液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①防治瓜类秧苗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霜霉威500倍药液,按每平方米喷药液量0.75千克喷施,整个育苗期喷施1~2次。②防治瓜类霜霉病、疫病在初发病时,用霜霉威600~1 000倍液,隔7~10天一次,每公顷喷药液750~1125千克,共喷3~4次,可基本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对施药区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注意事项
①配药时,按推荐药量加水后要搅拌均匀,若用于喷施,要确保药液量,保持土壤湿润。②可与非碱性杀菌剂混用,以扩大杀菌谱。③本剂应密封在原包装容器中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处。
二十二、咪鲜安(施保克、菌百克、使百克、扑霉灵)
1. 作用特点
咪鲜安主要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膜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菌死亡。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它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具特效。纯品为白色结晶,在常温及中性介质中稳定,对光、浓酸和碱性条件不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无任何致畸、致癌及基因诱变作用。
2. 制剂
25%乳油。
3. 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炭疽病、白粉病可用1 500倍的咪鲜安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防治瓜类枯萎病,可用750~1 000倍液的咪鲜安灌根,或1 500倍液叶面喷施。
4.注意事项
①本剂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有毒,使用时避免污染水源、鱼塘。②本剂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要注意安全保护。
二十三、乙烯菌核利(农利灵)
1.作用特点
乙烯菌核利是二甲酰亚胺类触杀性杀菌剂,主要干扰细胞核功能,并对细胞膜和细胞壁有影响,改变膜的渗透性,使细胞破裂。对灰霉病、褐斑病、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纯品是白色结晶固体。对人畜低毒。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三代繁殖试验中未见异常。
2.制剂
50%、75%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灰霉病、早疫病,在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共喷3~4次,每次间隔7~10天。
4.注意事项
如不慎将该药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误服中毒,应立即催吐,不要食用促进吸收本剂的食物,如脂肪(牛奶、蓖麻油)或酒类等,并且应迅速服用医用活性炭。
二十四、恶霉灵(土菌消、立枯灵)
1.作用特点
恶霉灵系内吸性杀菌剂,对腐霉菌、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恶霉灵与土壤中的铁、铝离子结合,可抑制孢子发芽,起到土壤消毒杀菌的作用。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适用于瓜类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原粉为无色结晶,在酸、碱溶液中均稳定,无腐蚀性。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对鸟和鱼类低毒。
2.制剂
15%、30%水剂,70%、9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立枯病,每千克种子用70%可湿性粉剂4~7克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8克,先将药粉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粉干拌种子。也可在瓜类苗期立枯病初见期用9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隔7~10天施一次,连施2~3次。
4.注意事项
①该药拌种时以干拌最安全,湿拌或闷种易发生药害。②应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抑制作物生长。③恶霉灵和福美双混配拌种,可增加防效。

❹ 代森锰锌能防治哪些病害

代森猛锌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一般作叶面喷洒,隔10-15天喷1次。防治西红柿、茄子、马铃薯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8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5%拌种。防治瓜类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用400-500倍液喷雾,连喷3-5次。防治白菜、甘蓝霜霉病,芹菜斑点病,用500一600倍液喷雾,连喷3-5次。防治菜豆炭疽病、赤斑病,用400-7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

胡芳菊。代森锌,原药为淡黄色粉末,略带臭鸡蛋味,为保护性广谱杀菌剂,通常采用叶面喷雾法于花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用。对人、畜毒性低。常用剂型有65%和80%可湿性粉剂。此夕卜,对于一些叶螨和锈壁虱,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也不能与铜、汞制剂混用。本剂对人体鼻腔、咽喉黏膜及皮肤有刺激作用,施药时要注意保护。本剂吸湿性强,需存放在干燥低温处,并要封严,以防吸湿失效。根颈腐病、褐斑病等。主要用于果树、弱碱及光热稳定、霜霉病的防治,小麦锈病、广谱杀菌剂、西瓜霜霉病,柑橘疮痂病,黄瓜、疫霉病。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褐腐病,烟草黑胫病。代森锰锌、香瓜,山药炭疽病。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荔枝霜霉病、蔬菜上锈病、溃疡病,耐雨水冲刷。对弱酸,棉花烂铃病、白粉病,残效期一般7-10天,番茄疫病,葡萄霜霉病。各有千秋!一般都交替使用,连续用一中会产生抗性,降低效果。

❺ 代森锰锋与甲霜恶霉灵的区别

代森锰锋(应为:代森锰锌)与甲霜恶霉灵的区别:
代森锰锌主要防治对象为: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褐腐病、根颈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甲霜恶霉主要防治对象为:灵立枯病、枯萎病、腐霉病、黄萎病、猝倒病、菌核病、沤根和根腐病,苗腐病,茎腐病。
代森锰锌,纯品为白色粉末,工业品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难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能溶于吡啶中,对光、热、潮湿不稳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碱性物质或铜、汞等物质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减效,挥发性小。所谓保护,就是为植物提供Zn元素,除解决缺锌的症状外,给植物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从而相对地起到杀菌作用。
市场剂型
70%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理化性质
为代森锰与代森锌的络合物,含锰20%,含锌2.55%。原药为灰黄色粉末,熔点192℃至204℃(分解)。溶解度:不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溶于强螯合剂溶液中。通常在干燥环境中稳定,加热、潮湿环境中缓慢分解,遇酸碱分解,可引起燃烧。
防治对象
代森猛锌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至般作叶面喷洒,隔10至15天喷1次。
(1)防治西红柿、茄子、马铃薯疫病、叶斑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至5次。
(2)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8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至0.5%拌种。
(3)防治瓜类霜霉病、褐斑病,用400至500倍液喷雾,连喷3至5次。
(4)防治白菜霜霉病,用500至600倍液喷雾,连喷3至5次。
(5)防治菜豆、赤斑病,用400至700倍液喷雾,连喷2至3次。

❻ 代森锰锌的英文化学名

代森锰锌 = mancozed

分子式:
分子量:
CAS号:

性质:学名1,2-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和锌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堆积密度0.62,熔点136℃(熔点前分解),闪点137.8℃(开式)。不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分解。高温曝露在空气中和受潮易分解,可引起燃烧。属低毒杀菌剂。该药是一种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可延缓抗性的产生。可由乙二胺、二硫化碳、氢氧化钠、氯化锌(硫酸锌或硫酸锰)为原料制取。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❼ 代森锰锌的作用有哪些特点 石榴树幼果树可是使用代锌猛森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❽ 杀菌剂有哪些

1.代森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吸潮性强,吸水分解失效,遇光、热和碱性物质易分解。代森锌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许多病菌有较强触杀作用,但对已入侵到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小,应用时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

毒性

低毒。但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80%、65%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轮纹病、叶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茄子绵疫病、褐纹病;辣椒炭疽病、疮痂病;莴苣霜霉病;芹菜疫病;圆葱紫斑病;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黑痣病等。在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

(2)果树病害:苹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点病、炭疽病、锈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柿子落叶病;桃缩叶病、穿孔病、锈病;山楂和李穿孔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隔10天左右喷药1次,一般喷3~4次。

(3)烟草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黑胫病、赤星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

(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花卉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药剂混用;药剂应贮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

2.代森锰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高温或潮湿即分解。代森锰锌是代森锰和锌离子的配位络合物,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铜酸的氧化。

毒性

低毒。对敏感的人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70%、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炭疽病、轮纹病、斑枯病、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黑枯病;黄瓜霜霉病、蔓枯病;白菜、甘蓝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萝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菜豆角斑病;葱、圆葱锈病、霜霉病;葱、韭菜灰霉病;瓜类、甜椒、菜豆炭疽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喷药,隔10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3~5次。

(2)棉花病害:防治棉铃疫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用70%可湿性粉剂0.5千克,对水15千克,拌棉种100千克,能获得较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

(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麦类条斑病、叶斑病;玉米大斑病,人参叶斑病,苹果炭疽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宜与碱性农药或含铜药物混用;注意防潮,一袋未用完时,要将药剂袋口封严。

3.福美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无味结晶。原药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可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遇酸易分解。福美双是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还可做为忌避剂,施于果树。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拌种:大、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穗病,水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稻秧苗立枯病,松苗立枯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0.5千克拌种。花叶菜、甘蓝、莴苣等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25千克拌种。豌豆褐斑病、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8千克拌种。黄瓜、葱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3~0.4千克拌种。

(2)土壤处理:番茄、瓜类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烟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湿性粉剂8~10克加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0克,再加细干土15千克混匀,播种时用药土下垫上覆。

(3)叶面喷雾: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菜、油菜霜霉病,苹果、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药1次,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可与铜制剂及碱性药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4.二硫氰基甲烷

其他名称:浸种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浅黄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二甲基酰胺,微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室温水中溶解度300微克/毫升。该药为非内吸性保护性杀菌剂,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都有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防治种传病害。

毒性

高毒。对兔、眼有重度刺激性。

剂型

1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干尖线虫病:以2500~5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2)水稻恶苗病、大麦条纹病:以5000~8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注意事项

不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较高,使用中应注意个人防护。

5.百菌清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浅黄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在强碱性介质中分解。百菌清是1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体后,杀菌作用很小。常规用量下,药效期7~10天。

毒性

低毒。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毒性高。

剂型

75%可湿性粉剂,45%、10%、2.5%烟剂,5%粉尘。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茄子绵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葱紫斑病,用7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马铃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黄瓜蔓枯病,瓜类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萝卜黑斑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日光温室和大棚可使用烟雾剂或喷粉,每667平方米用45%烟剂200~250克或5%粉尘剂1千克,傍晚盖棚后,点燃熏烟或喷粉,翌日早上放风。

(2)果树病害:苹果树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叶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桃褐腐病、疮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

(3)其他作物病害:小麦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花生锈病、叶斑病,豆类锈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对鱼类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6.敌磺钠

其他名称:敌克松、地克松。

理化性质与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棕色粉末。极易吸潮。可溶于水及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易光解。敌磺钠属内吸性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具治疗作用,是较好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

剂型

95%、75%可溶性粉剂,55%膏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小麦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马铃薯环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220克,拌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500克,拌种。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500~800克,拌种。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150~370克,拌种。

(2)土壤处理:烟草黑胫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350克与15~20千克细土混匀,在移栽时和起垄培土前,将药土撒在烟苗基部周围,并立即覆土。温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4.2克对20倍细土,混匀配成药土,均匀撒施。

(3)其他施药方法:西瓜、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软腐病,番茄绵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184~368克,对水喷雾或泼浇。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烂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921克,对水喷雾或泼浇。

注意事项

药液应随用随配,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施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药后要覆土;不宜与碱性农药、含钙、铜制剂和抗生素剂混用。

7.三环唑

其他名称:克瘟唑、比艳。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结晶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溶剂。对水介质和光照较稳定。三环唑属内吸性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剂型

75%、2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叶瘟:用75%可湿性粉剂2~3克,对水3千克,均匀浇于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时后播种,或用2~3克对水0.5千克,均匀浇于(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时后播种。将拔起的秧苗晾干水后整株秧苗或秧叶部分置于75%可湿性粉剂2500~5000倍药液中浸蘸,取出后堆置半小时后移栽。

(2)水稻穗瘟:用7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喷雾,隔10~14天喷第二次。

注意事项

本剂治疗效果较差,应在病菌浸染前喷药;最后1次施药应在收获前21天,喷药次数不应超过2次。

8.三唑酮

其他名称:粉锈宁、百理通。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酸、碱性介质中稳定。三唑酮属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

毒性

低毒。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家蚕、天敌和有益生物无害。

剂型

25%、15%可湿性粉剂,20%乳油,15%烟雾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麦类白粉病,对常发田或易发田,在拔节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对水15~20千克,全田喷雾。在晚发田或偶发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对水50~100千克喷雾,保护顶部功能叶。麦类锈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75~100千克喷雾,如有感染时喷第二次药。在病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60~80克。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可用1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2)拌种:麦类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400~600克拌种。

(3)土壤处理:温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2克,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持效期可达2个月以上。

注意事项

用作种子处理时,有时可能延迟出苗1~2天,但不影响出苗率、后期生长和产量;安全间隔期为20天。

9.丙环唑

其他名称:敌力托。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油为黄色粘滞液体。水中溶解度为110ml/L,易溶于有机溶剂。丙环唑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被植物吸收后,很快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病害无效。

毒性

低毒。

剂型

25%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根腐病、颖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2)大麦病害: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

(3)水稻病害:水稻恶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种子,2~3天后直接催芽播种。

(4)花生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期14天。

(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护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14~18天。若用于治疗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31天。

注意事项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10.叶枯净

其他名称:5-氧吩嗪、杀枯净、惠农精。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金黄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苯。叶枯净是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专用杀菌剂,主要影响病菌在酵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因而对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药效消失,病菌又复原。

毒性

低毒。

剂型

1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秧田白叶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2)大田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每次喷50~70千克药液,喷药间隔2~3天,喷2~3次。

注意事项

水稻秧苗和抽穗扬花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喷药时必须掌握好浓度。重复喷药也易产生药害,应注意均匀喷药;本剂属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操作规程施药。

11.异菌脲

其他名称:扑海因。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甲醚等有机溶剂。遇碱性物质不稳定。异菌脲属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镰刀菌属等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毒性

低毒。

剂型

25%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黄瓜、菜豆、莴苣、葱头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对水喷雾。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70~100克对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1次,间隔期15天。

(2)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春梢生长初期发病时开始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10~15天后喷第二次,新梢生长期再喷1次。

(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135克,对水75千克,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葡萄上施药,以开花和幼果期为好;本药剂安全间隔期为7天。

12.烯唑醇

其他名称:速保利。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白色颗粒,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除碱性物质外,能与大多数农药混用。烯唑醇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具有向上传导作用。对病菌具有抑制、治疗和铲除作用。其作用机制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毒性

中等毒。

剂型

12.5%可湿性粉剂,2%拌种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5天喷第二次。小麦黑穗病可采用拌种法防治,每100千克种子用2%拌种剂200~250克,拌种时先用少量水将种子湿润,然后加入药粉并充分拌匀。

(2)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加12.5%可湿性粉剂480~640克均匀拌种。

(3)果树病害:梨黑星病、苹果白粉病,在初发病时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3~4次。

注意事项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药品应存放在阴暗处。

13.多菌灵

其他名称: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多菌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对卵菌和细菌病害无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低毒。

剂型

50%、25%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0克对水于小麦扬花期喷雾,可防治麦类赤霉病。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喷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对水65千克喷雾,可防治瓜类白粉病。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盖斑点病、软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蚕豆赤斑病等。25%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可防治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和叶斑病及多种花卉的白粉病。

(2)拌种:小麦腥黑穗病、谷子黑穗病,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4千克,拌种100千克。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千克,拌花生种50千克。

(3)浸种: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2.5千克,浸棉种12.5千克,浸24小时,其间需不断上下翻搅。甘薯黑斑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0千克,浸薯块5分钟。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制剂混用;水稻收获前30天、小麦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14.稻瘟灵

其他名称:富士一号、IPT。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结晶,略有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光、温度稳定。在水中、紫外线下不稳定。稻瘟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与枝梗内,从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菌丝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类毒性中等。对鸟类、家禽安全。

剂型

30%、40%乳油,4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叶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稻瘟,在水稻刚抽穗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在正常用量下,对鱼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注意不要在养鱼水田中使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2~3天;收获前安全间隔期早稻为14天,晚稻为28天。

15.腐霉利

其他名称:速克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浅棕色结晶,易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几乎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属接触型保护性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10%烟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喷雾,轻病田在盛花期喷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喷1次。

(2)黄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3~50克,对水喷雾,共喷1~2次,间隔7~10天。

(3)作物灰霉病:发病前用50%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温室、大棚用10%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

注意事项

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不要与强碱性农药混用,也不宜和有机磷农药混用;药剂要随配随用,不要长时间放置。

16.萎锈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米色结晶。溶于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乙烷。萎锈灵属选择性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由锈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毒性

低毒。对鸟类低毒。

剂型

2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麦类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种。高粱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种。谷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种或闷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种。

(2)叶面喷雾:麦类锈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17.三乙磷酸铝

其他名称:乙磷铝、疫霜灵、疫霉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粉末,挥发性小,易溶于水,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强酸、强碱易分解。属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可双向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较安全。

剂型

40%、80%可湿性粉剂、90%可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白菜、黄瓜、球茎甘蓝、莴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间隔7~10天,共喷3~4次。

(2)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绵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病害初发生时喷药,间隔7~10天,共喷药2~3次。

(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用4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间隔10~15天,共喷2~3次。

(4)棉苗疫病、棉花烂铃,油梨根腐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得于强酸、强碱性药物混用;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

18.稻瘟净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或棕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能溶于水,易

❾ 代森锌使用时怎样配制

病情分析:这位朋友,医生让你买高锰酸钾,这是一个药片,然后你要自己放水来调成溶液是1:2500或1:5000的比例。 意见建议:这个药是高氧化性,就是配出来时就有用过一会儿就会失去功效所以不会有溶液卖的要自己拿回来现用现配。然后可以用这个溶液泡患处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一般几块钱一小瓶,黑紫色的药片,不能内服有毒,只能兑水来洗,一片兑一个2。5升可乐瓶子的水就是1:2500的比例消毒用这个比例很合适。会有染色现像也可以用半片兑2。5升水就不会有染色了。 可在到在盆里的,水量用2。5升的这个瓶子来量,然后放一片药进去化了就行了,然后就把这个红色的水泡着你的患处,不好泡就用杯子浇反复的浇上十分钟就可以了泡的话五分钟就行。 是的就是这样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泡着这样泡五分钟就行了,一比五千是比例你不需要全用完的用一杯也是一样的效果。

❿ 代森锰锌属于什么类别的农药在线等!!

代森锰锌 : 属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广谱保护性低毒杀菌剂

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 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阅读全文

与代森锌原药分析方法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茅台vip用酒查真伪鉴别方法 浏览:141
手臂刮汗毛用什么方法 浏览:737
调理肌酐最好的方法如何降 浏览:936
狗风疙瘩最快治疗方法 浏览:800
大蒜治疗金鱼肠炎土方法怎么治疗 浏览:769
江苏高质量考核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浏览:917
虫牙土方法怎么治 浏览:293
水胶体敷料使用方法 浏览:829
粉丝的训练方法 浏览:778
铝盖发霉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317
做生意都有哪些赚钱的方法 浏览:441
黄金三角手臂锻炼方法 浏览:12
根号15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图片 浏览:913
语音提示器安装方法 浏览:204
c32漏电保护空开连接方法 浏览:367
附件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浏览:335
36x198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258
高阻计使用方法 浏览:951
水质超标的解决方法 浏览:575
英语大师教学方法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