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什么意思
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新型疫苗中的载体疫苗,它是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到腺病毒基因组中,使用能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成的疫苗。与牛痘这样古老的减毒或灭活疫苗相比,载体疫苗既有足够的安全性,又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此次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使用的是人源5型腺病毒(Ad5),该腺病毒被广泛应用于重组基因治疗和疫苗载体。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源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拟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② 目前,我国研发了哪几种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病毒,疫苗研发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国推出的是五款产品三个技术路线。目前我国从五种技术路线推进新冠疫苗的技术攻关,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算疫苗。
③ 芬兰研发出了鼻喷式新冠疫苗,这款疫苗采用了什么技术
这个疫苗是由芬兰人研制出来的,目前还没有投入临床阶段,不过已经研发出来了。这款疫苗采用鼻喷式,选择这样模式的原因是因为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从口鼻这个通道传播更多,疫苗选择鼻腔给药,可能在人体中引起比肌肉注射更广泛的免疫应答。根据新闻报道,这款鼻喷式新冠疫苗是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基于一项基因转移技术研发而成。也是转基因技术在疫苗方面的一次成功应用。
当然,还有人觉得这种疫苗如果喷一下就好,减轻了注射式带来的皮肉之苦,如果能研发出来是民众的福音,不过,这款疫苗确实还在计划阶段,究竟到底能不能投入使用还是未知数,所以只能期待一下。目前,我国研制的新冠肺炎疫苗已经投入到使用阶段了,反响还是可以的,除了个别体质的人群出现了副反应之外,其他人表示注射后身体良好。
④ 灭活疫苗与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区别(基因工程疫苗)是什么
一、制备方法不同
1、灭活疫苗: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理化方法,灭活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
2、腺病毒载体疫苗: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
二、特点不同
1、灭活疫苗: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份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是比较相似的,是最接近。通常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腺病毒载体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三、产生免疫方式不同
1、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免疫效果有一定局限性。死疫苗主要诱导特异抗体的产生,即基本上只会产生体液免疫。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通过处理,注入人体,引起一些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这种抗原的抗体或记忆细胞,达到免疫的效果。
⑤ 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发布,新冠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发布,新冠疫苗的种类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
(一)灭活疫苗。
附条件批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产品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
其原理是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二)腺病毒载体疫苗。
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其原理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三)重组亚单位疫苗。
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为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其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5)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推荐免疫程序
(一)适用对象。
18周岁及以上人群。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
1、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
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2、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接种1剂。
3、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三)接种途径和接种部位
推荐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⑥ 灭活疫苗与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区别(基因工程疫苗)是什么
1、原理不同
灭活疫苗:是将体外培养的新冠病毒“杀死”并纯化,被灭活后的病毒没有致病能力,但仍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
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病毒的核酸片段装到经过安全处理的腺病毒身上,再注射到人体内。注射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个病毒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获得免疫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病毒核酸的抗原活性,激发身体的免疫作用。
2、制备方法不同
灭活疫苗: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理化方法,灭活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
3、免疫程序不同
灭活疫苗:采用两针免疫,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一针免疫,免了因路途遥远、工作繁忙或疫苗匮乏打不上第二针造成的免疫脱落,保障了高疫苗接种率。
⑦ 芬兰研发出鼻喷式新冠疫苗,这种疫苗的方便之处都有哪些方面
一:喷鼻式疫苗芬兰研发出鼻喷式新冠疫苗,这种疫苗的方便之处在通过鼻腔给药的方式,不需要进行传统疫苗的肌肉注射,而且鼻喷式疫苗只需接种一次就可以。
芬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款鼻喷式新冠疫苗,并计划在几个月内开展临床试验。这个鼻喷式新冠疫苗是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基于一项基因转移技术研发而成,研究人员介绍说,由于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系统传播,疫苗选择鼻腔给药,可能在在人体中引起比肌肉注射更广泛的免疫应答。相比于传统的灭活病毒疫苗需要接种两剂,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要接种一剂,就可以产生相同保护效果。而且腺病毒载体疫苗具有独特的作用就是可减少重症患者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
⑧ 什么是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为什么只用打1针
疫苗其实是特殊处理过的病毒
⑨ 灭活疫苗和腺病毒疫苗哪个好
灭活疫苗好。2020年09月11日,在人民网《新冠灭活疫苗紧急接种数十万人海外平行对照零感染》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负责人日前就新冠灭活疫苗紧急使用和海外Ⅲ期临床研究情况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国药中国生物研制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已经接种了数十万人次,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感染;其中打完疫苗之后去往海外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人,截至目前零感染。
而在人民网《科技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启动全球首个二期临床研究》中腺病毒疫苗在2020年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许心怡)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目前已有三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首个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
适应人群:
新冠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面向的都是高风险暴露人群,比如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护人员,以及去往疫情高风险国家的外交人员、外派员工和中资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人员等等。
这几万人打完疫苗之后,已经到海外几个月时间了,其中在疫情暴发的地区,有留守的员工感染了,他们没有感染。类似这样的平行对照数据在多个国家都有,这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人民健康网—新冠灭活疫苗紧急接种数十万人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人民健康网—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启动全球首个二期临床研究
⑩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疫苗与活灭疫苗有什么区别
1、制作方法不同
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
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比较低,因为它是在我们国家原有的5型腺病毒埃博拉疫苗这个平台基础上研发成功的。
2、特点不同
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比较相似,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疫苗比较稳定,能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采取两针免疫。
腺病毒疫苗能很好地诱导抗体产生,增强细胞免疫;可以采取单针免疫。
(10)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附条件批准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上市注册申请。
至此,中国已有四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康希诺也是首家获批的国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联合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