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简谱的节拍怎么看表示节拍的符号分别是哪些一首曲子的一个小节里节拍互相有什么关系
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节拍符号
1、曲子——是流动的音符、或进行中的音符形成的,关键词是行进,那么行进就和时间有关,时间
2、这些进行中的音符,用小节线来把它们划开,而每一个小节里,必须体现音乐的典型特征之一 节拍。
3、节拍,故名思意,就是小节里的拍子,比如简谱左上角标注的2/4拍,就是告诉你每小节有二拍,每一个小节都有二拍,每一个小节的二拍都一样,即强.弱.强.弱……。不段反复。
4、不管音符的相对时值多少(几分之几音符),每个节拍的绝对时间都是一样的,不能彼此不一样,这个时间的快慢由简谱右上角标注的“每分钟多少拍”来决定,比如每分钟100拍。
5、拍子分为:强拍、次强、弱拍
6、永远都是音符将就节拍,节拍不会将就音符,只会按固有的方式固有的时间顽固的向前行走。
如果音符跟不上,或者错了拍位,那就是弹错了或者唱错了,是大忌。
互相的关系:
1、看简谱左上角2、分数。比如2/4 3/4 6/8等
3、一个小节里面的节拍之间相互没有关系,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比如3/4拍,它固定的就是强、弱、弱;强、弱、弱……这样不段反复下去,不能出现强、强、弱这种情况。
4、休止符和小调没关系,不要把它和“小调”一词一齐用。休止符是指音符在此时停止,你要理解的是此时节拍仍然在行进,时间依然在向前走,休止是要占用时间的,也是要占节拍位的。
(1)简谱三拍子音乐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节拍基本概念
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 称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 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类推。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 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 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 符是半拍。
② 简谱怎么分小节
用小节线划开的就是一小节。
小节线划在音乐作品的明显分段处,用来表示乐曲告一段落的两条同样的小节线叫双纵线,也叫复纵线。乐谱中,在强拍面前,用来划分节拍单位的垂直线叫小节线。用来表示全曲结束的两条小节线,右边略粗于左边的一条,叫终止线。
(2)简谱三拍子音乐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③ 音乐里的拍子怎么打
1、先介绍最常见的4种节拍:全音符(共四拍),二分音符(共两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
2、打节拍的基本方法:指挥的时候两手上不能超过肩,下不能低过腰。节拍的基本手势是:下左右上。
3、动作要领:大臂连着带动小臂,然后通过手腕连接,双脚不能动,需一前一后,指挥前双手先自然垂直于两脚侧边,预备的时候手不能太高,音乐节奏开始时右手打拍子。表演时目光一定要正视合唱队员,用余光去看伴奏。
(3)简谱三拍子音乐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音乐总是由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这种交替不能杂乱无章、任意安排,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最小的节拍组织一小节,然后以此为基础循环往复。
比如,当两个强拍之间只有一个弱拍时称作“二拍子”,2/4节拍就是这种类型;当两个强拍之间有二个弱拍时称作“三拍子”,象3/4和3/8;两个强拍之间有三个弱拍称“四拍子”,常见的是4/4。
两个小节之间用“小节线”隔开。小节线是一条与谱表垂直的细线,上顶五线,下接一线,正好将谱表切断,无论上、下加线离开谱表多么远,小节线都不能超出谱表之外。
作品的最后一个小节画两条小节线,并且右面的一条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个段落的结束。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强拍,每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其余均为弱拍。
④ 如何唱简谱就是如何把1234567唱得准一些
1、了解简谱的组成
简谱的组成由调号,拍子,节奏型,小节线,音符,时值、连音线组成,掌握这些理论概念即可快速学会识谱,是音乐识谱的重点一。
2、调号,拍子
调号分为C D E F G A B,调号是歌曲的音域范围,意思为唱歌有时候这个调高了,低了,这个就是调号的音域。拍子既是唱歌打的节奏,当手拍下去在抬起成为拍子。手拍下去在抬起为一拍。拍子有四二。四四、四三、八三、八六等,定义是以()为一拍每小节有()拍,填上数字即可
(4)简谱三拍子音乐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简谱有着较简单易学、便于记写等多种优点,这使它在中国有着比五线谱更为众多的使用者,对于推动和普及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
⑤ 我们语文老师让我指挥《我和我的祖国》这种三拍子的歌曲,怎么指挥啊!我又没经验,只学过一点钢琴……
三拍子的是按画三角的方式打节奏的..学过钢琴的话节奏感可能比较好,你要用手或手指画,重音是正好在三角的三个角上..或者最简单的就是双手一收一放打出节奏感来就好了
⑥ 音乐课三拍子教学方法有哪些
自学能力是学生对知识刻苦自学、自我探索、自求得之的能力。它不同于一般认识和感知能力,也不同于那种机械记忆能力,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已有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和利用影响自己学习的各种因素,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展性学力。自学过程实际上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不断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开拓思路的过程。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以至于养成良好的确学习习惯,我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入手。 一、课前 在课前,我让学生围绕目标、收集与学习歌(乐)曲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提前有备、有兴趣而学。包括文字、音响、音像及相关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比如、在教唱《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提前搜集当时中国屈辱的历史背景,七子的地理位置等相关的知识。在教唱爱国歌曲时,我让学生提前收集:今年2008年,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举行的奥运会的精彩镜头、自己喜欢的奥运会的歌曲、运动项目、运动员等。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我尽量根据课堂时间一一在课堂上展示,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培养自学习惯的兴趣和动力。 二、课中 在课中,多让学生享受自学的成功乐趣。在进行新课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除了重、难点部分正确引导外,一些稍浅显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这样学生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也给学生一次自我能力展示和体现的机会。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自学知识的范围,也随之增长。我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歌词部分的教学理解一般都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来分析歌曲的情绪:是歌颂的?抒情的?活泼的?还深沉的?……我在歌曲旋律的教学中,一些较难学习的歌曲,我在歌谱教唱之后,歌词的填唱我会让学生自学。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学唱。让学生同桌两人结伴自学:一人唱曲谱、一人唱歌词;或者教师唱曲谱、学生唱歌词。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会发现自己在会唱曲谱的基础上,再加入歌词就可以自己学会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了!体会到了自学成功的乐趣!也在培养自学的好习惯。 三、课后 课后学习是课中知识的延伸。因为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设疑,引发学生在课后继续自学探索的欲望。继续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比如,我在教唱《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主题、目标学唱了歌曲的曲谱和歌词,了解了意大利这个多水城市多船歌的特点;也体会了船歌三拍子摇晃的特点;又欣赏了中国的几首船歌。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我最后让学生欣赏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我的太阳》,听完歌曲之后我接着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谁吗?可惜已经去世的一位又是谁?他曾经在我们中国的紫禁城举行过演唱会,唱过许多精彩的曲目,同学们不妨课后去了解……这样,学生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继续着增长他们的自学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立足长远,要善于抓住最佳时机,要善于从低年级抓起,从浅显的知识入手,将根基夯实!无论在课前、课中、课后,多留出时间给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肯定!让学生自尝甜果,从而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动力和欲望!日久天长自学习惯便随之形成。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欢迎指导。
⑦ 怎么样学习简谱
第一,应明白音高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但不能按数字读,而应按下面对应的拼音读(唱)。
标记: 1 2 3 4 56 7 i
唱法: 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这八个高低不同的音,其相邻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有半音和全音之分,其中3与4 和 7与i 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相邻音之间为全音关系。从1到i,每相邻两个音中,后面的比前面的高。例如2比1高,3比2高,4比3高,……,i比7高。
不要以为你会按拼音读出1234567i这八个音你就会唱这八个音了。“会唱”的标准是你在发这八个音时,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保持正确。记得我上初一时,每堂音乐课开头,老师都要弹着风琴,让我们反复练唱
1 2 3 4 5 6 7 i---
i 7 6 5 4 3 2 1---
这其实就是在让我们熟悉并掌握这八个音的相对音高。然后再依靠乐器反复练习1 3 5 i---, i 5 3 1---等等。逐步做到能根据一段乐句第一个音的发音,立即准确地发出其它较高或较低的音。我不知道,练准这八个音的音高,除了依靠乐器,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如i比1高八度,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在简谱左上角标着的如1=C的记号称为调号。调号是用以确定歌曲、乐曲(或调子)高度的定音记号。1=C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C音。显然1=D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D音,等等。
唱好一首歌,起音的高矮非常关键。起音唱高了,歌曲的最高音就可能唱不上去;起音唱矮了,歌曲的最低音就可能唱不下去。防止偏高偏矮的最佳办法是根据调号利用乐器定音高。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并据此定出歌曲开头音符的音高。例如,歌曲《夕阳红》全曲最高音为i,开头音符为5,那就用最高的嗓门先唱i,接着唱7,6,5, 这时的5的音高就是这首歌起音的合适的高度。
第二,应明白音长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音符后面加几条横线就表示这音符的音长延长几倍,如1---表示1延长三倍,即1---的音长是1的四倍。
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延长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后加一个附点。如1·的音长是1的1.5倍。
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缩短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下面加一条横线,例如1的音长是1 的音长的一半,2的音长是2 的音长的一半。这就是说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类似地,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下面有三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等等。
我们把没有音长延长或缩短标记的音符叫做四分音符,例如1,2,3等都是四分音符。而把象1-,1---这样的音符分别叫做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把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1叫做八分音符,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叫做十六分音符等。
第三,应明白简谱是怎样表示休止的。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休止符0的个数或在0的右面加附点,或在0的下面加横线,但不在0的后面加横线。
第四,应学会和坚持打拍子。
在歌曲简谱的左上方有一个分数叫做拍号,如2/4读作四二拍子,其分母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分子2表示每小节(即简谱中相邻两竖线间的部分)为两拍。拍号还有4/4,3/4,3/8等等,其表示的意思也是这样。
拍子,是音乐时间的基本单位。当我们用手从某个高度敲下去,再提上来回到原位时就形成一拍子。敲下去是前半拍,提上来是后半拍。在每首具体乐曲里,相邻两个拍子开始之间的时间距离,或者说每拍的时间值都是相等的,但各拍的轻重程度有强有弱,并不相同。当轻重的交替具有某种规律的时候,就构成了节拍。不同的节拍,表示出不同的轻重循环关系。在乐谱中,用小节线划分出轻重拍有规律的循环。例如,四二拍子2/4,每小节的轻重关系是|强弱|强弱|……;4/4,每小节的轻重关系是: |强 弱 次强 弱|强 弱 次强 弱|……
在2/4,4/4,3/4这些拍子中,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有时两个八分音符合在一起为一拍,如12,65等,即两个基本音符下面有一条公共横线。有时四个十六分音符合在一起为一拍,即四个基本音符下面有两条公共横线。在一拍之中,有时只唱一个字,有时要唱两个字或三个字、四个字。学唱时要坚持打拍子,注意哪些字在前半拍唱,哪些字在后半拍唱,做到歌词、歌谱与拍子保持一致。
第五,应明白和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唱法。
前面说过,一个音符的后面加了一个附点· ,这个音符的音长就要延长一半。在四二拍子小节|1 ·2|中,1.是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第一拍+第二拍的前半拍,2是八分音符唱半拍(第二拍的后半拍),合起来共唱两拍。唱起来的感觉是“前长后短”,即附点前的音长,附点后的音短。试练唱如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是一个兵》等,特别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
在四二拍子小节|1 21|中,两个八分音符中间夹一个四分音符是切分音,56i也是切分音。两个十六分音符中间夹一个八分音符也是切分音。很显然,构成切分音的三个音符121的音长分别是半拍、一拍、半拍。唱起来的感觉是“中间长,前后短”。试练唱如歌曲《夕阳红》、《幸福在哪里》等,特别注意切分音符的唱法。
第六,从易到难,坚持练唱,必能学会简谱。
有了前面五点最重要的基本知识以后,可以先选出几首曲谱简单又会唱的歌曲如“友谊地久天长”、“东方红”等进行练习读谱,熟悉什么样的音高和音长符号怎么唱。然后再用边听歌曲边打拍子边唱谱的方法进行练习,这是一种唱准音符的好方法。最后找本介绍乐理的书系统学习更多的简谱知识,并选一些曲谱简单但不会唱的歌曲进行练习。
现在,利用电脑和网络,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学简谱、学唱歌了。你可以到搜谱网搜到你想要的歌谱,把它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再到网络MP3里找到你想要的歌曲,也把它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于是只要在自己电脑里面同时打开歌曲播放器和歌曲图片,你就可以用边听歌曲边打拍子边唱谱的方法,学简谱、学唱歌了。当然,也可以搞成下面附录的样子,那就更方便了。
附录 :常用简谱记号
⑧ 小星星每节两拍咋变三拍简谱
小星星变奏
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原题为“ 啊!妈妈,我要告诉你(Ah,vousdirai-je,Maman)”的十二段变奏曲。 此曲是1778年初夏,莫扎特停留巴黎时,为一位女弟子而作的。音乐主题出自一首古老的欧洲民谣,有好几个国家用不同的语言歌唱过。在我们中国就有那首“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个主题的节奏与旋律单纯质朴,莫扎特为它配上十二段可爱又富有魅力的变奏,乐声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着。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乐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大体上是一样的,但个别的装饰音或有或无、或写法不同,反复记号也有所不同。
⑨ 简谱怎么打拍子!
拍子就是乐曲行进的基本单位。我们打拍子就是把握节奏的过程。
打拍子要注意一点:要从手打下去的一瞬间开始唱,而不是手还在半空中的时候唱,那样是没法把握时间。
手从这一次“啪”地一下打下去到下一次“啪”的一下打下去,就是一个拍子。当然了【拍子】是口语化的表达,正规的表述应该叫【音符】。【音符】所表述的意思是这个音在乐曲中占多长时间。
根据占据时间的长短,音符又分为以下几种: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音符……
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二分音符的时间是全音符的一半,四分音符是二分音符的一半,八分音符又是四分音符的一半
在简谱中,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的表示如图所示
(9)简谱三拍子音乐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练习打拍子的注意事项:
每个音按照时值随着打拍子的动作念“哒”字,应该注意的是“哒”字发音应和动作保持统一稳定,不要有间断或者拖延,刚开始练习时,要将速度放慢,慢慢熟练后再进行不同的速度练习。
参考资料: 简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