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葫芦丝C调,高音哆怎么吹
高音哆是葫芦丝上的一个高音音符,通常由大拇指按住底部的第五个孔,而其他手指都关闭孔位。下面是如何吹奏高音哆的步骤:
准备葫芦丝:确保葫芦丝是已经调好的C调葫芦丝。
握持葫芦丝:将葫芦丝握在双手之间,将大拇指放在底部,并用其他手指轻轻捏住管身,以稳定葫芦丝。
吹气和指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高音哆的吹奏:
使用大拇指覆盖底部的第五个孔。
用其他手指关闭其他孔,确保只有第五个孔是打开的。
嘴巴轻轻包住吹口,不要用力咬住。
吹气时要注意吹气的强度和音调的准确性。适度的吹气强度和正确的指法会产生清晰的高音哆音符。
调整音高:根据需要微调吹气的力度和指法,以确保音符的音高准确。
练习时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获得清晰的高音哆音符,因此请耐心练习。如果您是初学者,建议寻求一位有经验的葫芦丝老师的指导,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吹奏高音哆。
❷ 葫芦丝的具体教法
葫芦丝,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云南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近年来通过葫芦丝制作者们对葫芦丝的进一步改良和开发,以及各种媒介的传播。再加上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葫芦丝的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一两年就能学会几首难度不等的乐曲,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因此受到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下面我就葫芦丝教学谈谈一些感受。
一、葫芦丝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少年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般是从“有趣”至“乐趣”最后为“志趣”三个层次。“有趣”是少年儿童对学习音乐直接产生兴趣的“幼芽”,表现在一旦学生看到某种乐器独特外形和奇妙音响时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过过瘾,这种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又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乐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发展、形成的中层次,他们在“乐趣”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内容产生求知欲望。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呢?营造氛围、激发情趣。利用校园广播或在活动课时间编排专题节目插播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宣传橱窗中开辟专栏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求学的欲望,就会认真学练并积极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
二、葫芦丝教学常用方法
1、讲解示范法。这是葫芦丝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规范而科学地示范演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既能形象示范,又能面授机宜;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
2、合奏指导法。此法又称器乐合奏综合教学法,通常是指教师在个别辅导学生的基础上,将不同的乐器集中进行合奏练习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与合奏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
3、趣味游戏法。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
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以上谈的是本人的一些浅见。当然在自始自终的实践中,是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指导、准确的示范的。但愿我们的葫芦丝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共同来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