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紫外吸收法为什么能测定核酸的含量和纯度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
(1)蛋白质可作定量分析的原因: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所以蛋白质溶液在275 280nm具有一个吸收紫外吸收高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因此可作定量分析。该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范围为0.1—1.0mg/mL。
(2)此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差一点的原因:由于不同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不同,所处的微环境也不同,所以不同蛋白质溶液在280nm的光吸收职也不同。据初步统计,浓度为1.0 mg/mL的1800种蛋白质及蛋白质亚基在280nm的吸光度在0.3—3.0之间,平均值为1.25+/-0.51。所以此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差一点。
㈡ 紫外吸收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原理是什么
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蛋白质为280nm,在波长260nm时,1OD值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寡核苷酸的含量为30μg/ml,可以据此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还可通过测定在260nm和280nm的OD值的比值(OD260/OD280),估计核酸的纯度。纯净DNA的比值为1.8,
RNA为2.0。若比值高于1.8说明DNA样品中的RNA尚未除尽,若样品中含有酚和蛋白质将导致比值降低。270nm存在高吸收表明有酚的干扰。
紫外分光光度法只能用于测定浓度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对浓度更小的样品,可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生物帮上面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
http://www.bio1000.com/zt/experiment/hesuan.html
核苷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酸酶,核苷酸的作用。
㈢ 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都有哪些
核酸检测的主要原理其实是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也叫做RT-PCR。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的核酸检测也主要采用此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采取患者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检测人员通过。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患者标本里边儿的核酸,然后把提取到的核酸放进检测试剂中进行复制扩增。然后再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是阴性代表没有感染,如果是阳性代表有感染。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会存在假阴性的可能,所以可以选择多次测量。如果连续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同时没有临床症状可以排除感染,并且对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如果连续两次检测核酸为阴性,注意间隔时间必须大于一天,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好转也可以解除隔离。
㈣ 核酸分析技术有哪些
总的来说包括了核酸的分离、提纯,核酸的扩增,检测,定性与定量分析等。下面以DNA为例说一下相关的概念。
1、DNA的分离提纯就那些试剂,那些步骤,网上一大堆视频的,自己去找吧。
2、扩增一般指的是PCR,需提供引物(引物具有特异性,比如说乙肝病毒基因的引物只能扩增乙肝病毒基因)、酶、底物等,三个流程一个循环:变性、复性、延长。
3、检测一般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电泳分析,杂交分析。
(1)紫外分光光度法:此法的原理涉及到一些光学的知识,可以查询相关书籍以能更好的理解,可以做定量分析,分为单组份分析和多组分分析。
单组份分析有:
1)标准曲线法:用不通浓度的标准溶液,同一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测得的待测样品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便可知溶液浓度。
2)标准对照法:标准溶液浓度a,吸光度A,待测样品吸光度B,则根据朗-比定律有待测样品浓度为:B*a/A。
3)吸光系数法:吸光系数K,测得待测样品吸光度A,溶液的厚度d,根据朗-比定律,则待测样品的浓度为:A/(K*d)。
多组分分析没研究过了,自己查查相关资料吧。
(2)电泳分析是根据DNA的分子量和结构不同而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的原理,电泳的时候需要加MARKER或者已知的基因的片段进行测量。说说MARKER的概念吧,MARKER是由一些列一定梯度的基因片段组成的基因混合物,梯度一般有100bp,200bp,500bp等,MARKER电泳过后便形成很多条距离相等的条带,每两条条带之间的距离为前面提到的梯度值,MARKER用来做标准参考,具有标尺的作用
㈤ 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都有哪些
核酸定量常用方法及原理如下:
1、光吸收法:核酸中碱基共轭结构在近紫外光波长260nm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强度与核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用于核酸定量。
2、定P法:核酸中P含量约为9.5%,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有机P量来进行核酸定量。
㈥ 为什么用OD260/OD280评定核酸纯度
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60nm,这个物理特性为测定核酸溶液浓度提供了基础。
在波长260nm紫外线下,1 OD值的光密度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DNA或RNA为40μg/ml;寡核苷酸为20μg/ml。可以此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
通过测定在260nm和280nm的紫外线吸收值的比值(A260/A280)可以估计核酸的纯度。纯DNA的比值为1.8,纯RNA的比值为2.0。若DNA比值高于1.8,说明制剂中RNA尚未除尽。RNA、DNA溶液中含有酚和蛋白质将导致比值降低。样品中如混有RNA比值上升。
(6)核酸浓度纯度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显示DNA的传统方法是富尔根(Feulgen)反应,切片先用稀盐酸处理,DNA经弱酸(1mol/L HCL)水解后,在60℃条件下使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嘌呤之间的连接打开,脱氧核糖的一端释放出醛基,并在原位与Schiff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
原理同PAS反应,使细胞核DNA显紫红色。在此过程中RNA不受影响,故染色具有DNA特异性。准确的温度和盐酸浓度,适宜的水解时间是成功的关键。水解过度或不足均降低染色强度。
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和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
核酸不但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成分,还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变异等重大生命现象起主宰作用。它在生物科学的地位,可用“没有核酸就没有生命”这句话来概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酸显示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OD260/280比值
㈦ 如何判定核酸样品的纯度
您好!
① 如果是看DNA或者RNA的纯度,可以通过OD260/OD280比值来衡量,DNA OD260/OD280比值在1.8-2.0;RNA >2.0。如果比值<1.8,说明有蛋白质残留。
② 如果是多个核酸样品混合物,则通过电泳来看目的条带在混合物中比例。
网络教育团队【海纳百川团】为您解答。
感谢您的采纳 O(∩_∩)O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㈧ 检测核酸纯度方法
紫外吸收检测DNA浓度与纯度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11:40目的: 了解紫外吸收检测DNA浓度与纯度的原理,掌握测定方法。
原理: 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蛋白质为280nm,在波长260nm时,1OD值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50μg/ml,单链
寡核苷酸的含量为30μg/ml,可以据此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还可通过测定在260nm和280nm的OD值的比值
(OD260/OD280),估计核酸的纯度。纯净DNA的比值为1.8, RNA为2.0。若比值高于1.8说明DNA样品中的RNA尚未除
尽,若样品中含有酚和蛋白质将导致比值降低。270nm存在高吸收表明有酚的干扰。 紫外分光光度法只能用于测定浓度
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对浓度更小的样品,可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试剂与仪器: 提取的质粒DNA,紫外分光光度仪。
操作步骤:
1) 分光光度计先用水在260nm和280nm两个波长下校零。
2) 取质粒DNA样品2μl,用水稀释100倍,转入分光光度计的石英比色杯中。
3) 在260nm和280nm分别读出样品光密度值。如果样品浓度单位为μg/μl,则样品DNA浓度为OD 值的10倍,即如
OD<SUB>260</SUB>=0.1,则样品浓度即为1μg/μl。
4) 若OD<SUB>260</SUB>/OD<SUB>280</SUB>大于1.8,说明仍有RNA,可以考虑用RNA酶处理样品,若小于1.8,说
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或酚,应再用酚/氯仿抽提,以乙醇沉淀纯化DNA。
㈨ 如何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DNA纯度
实验原理
DNA/RNA在26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盐和小分子则集中在230nm处。因此,可以用260nm波长进行分光测定DNA浓度,OD值为1相当于大约50μg/ml双链DNA。如用25px光径,用 H2O稀释DNA/RNA样品n倍并以H2O为空白对照,根据此时读出的OD260值即可计算出样品稀释前的浓度:
DNA(ug/ml)=50×OD260读数×稀释倍数。
RNA(ug/ml)=40×OD260读数×稀释倍数。
DNA/RNA纯品的OD260/OD280为1.8或2.0,故根据OD260/OD280的值可以估计DNA的纯度。若比值较高说明含有RNA,比值较低说明有残余蛋白质存在。OD230/OD260的比值应在0.4-0.5之间,若比值较高说明有残余的盐存在.本实验室机器显示是OD260\OD230,则比值应在2-2.5之间,偏小则说明有残余盐剩余。
实验步骤
1. 将制备的DNA悬浮溶解于TE缓冲液中[pH8.O, 1Ommo1/L的Tris缓冲液,内含〈1mmol/L EDTA〉]或悬浮溶解在灭菌水中(依据DNA含量加水)。
2. 用可扫描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制备的DNA/RNA的紫外吸收曲线,测定OD260和OD280,并计算比值:OD260/OD280,纯DNA的此比值约为1.8~2.0。纯RNA的此比值约为大于2.0。
3. 根据:每毫升1微克的纯DNA的OD260值= 0.020,计算所得DNA的纯度;
每毫升1微克的纯RNA的OD260值= 0.025,计算所得RNA的纯度;
并讨论纯度较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260、320、230、280nm下的吸光度分别代表了核酸、背景(溶液浑浊度)、盐浓度和蛋白等有机物的值。一般的,只看OD260/OD280(Ratio,R)。
DNA: OD260/OD280比值应接近1.80,若R值大于1.8。说明存在RNA,可重新用RNaseA处理,酚:氯仿:异戊醇(23:24:1)抽提。若R值小于1.8,则说明有蛋白质等杂质存在,需再用蛋白酶K、SDS及盼、氯仿、异戊醇重新对DNA进行纯化(也可加入1/8体积的3M NaAc(pH5.2)与冷乙醇一同促使DNA沉淀析出。
RNA: OD260/OD280比值在1.8-2.0时,认为RNA中蛋白或者时其他有机物的污染是可以容忍的,不过要注意,当你用Tris作为缓冲液检测吸光度时,R值可能会大于2(一般应该是<2.2的)。当R<1.8时,溶液中蛋白或者时其他有机物的污染比较明显,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这份RNA的命运。当R>2.2时,说明RNA已经水解成单核酸了。
注意事项:
1. 有用品均需要高温高压,以灭活残余的DNA酶/RNA酶。
2. 所有试剂均用高压灭菌双蒸水配制,RNA均用DEPC处理的水。
3. 用大口滴管或吸头操作,以尽量减少打断DNA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