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民族军事训练创新训练方法

民族军事训练创新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5 23:26:16

Ⅰ 体育大国俄罗斯在军事体育的训练模式方面有哪些值得他国学习借鉴的呢

俄罗斯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整个军队的整体素质也是很高的,这得益于他们先进的训练模式。他们的军事训练模式采用军事化的管理,而且更加注重军人的整体素质,饮食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军事体育在今年的军运会上中国也是大放光彩,让很多的人见识到中国军人的面貌。军运会有综合性奥运会项目,这些项目实战性强,贴近军队实际训练。军运会这种大型的活动,对一个城市会有方方面面的影响,对市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军事体育在军队建设中所显现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军事体育也正在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

Ⅱ 军事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是正规的信息,训练那就多了,其中就有实弹射击,搏击,散打等等,但一般的军事训练,就没有这么多,也就是走走队形儿,占占队,在太阳下晒一晒,这多有一个负重行军,有的时候拿个木头枪比划比划,还有什么集合解散之类的,绝对没有,实弹射击,以及搏击等内容。正规的军事训练看中的是技能训练,一般的军事训练,有一定的娱乐性,

Ⅲ 基层军事训练如何创新

按教程来,别提什么创新。这里创新也和普通人没关系!

Ⅳ 中国军队训练方式有哪些

一、5000米跑。

最常见的内容莫过于5000米跑了,新兵正式来到连队之后,一旦训练跑步,距离就不会短于5000米。常见的是轻装5000米跑,还有一种是集体武装五公里越野(背着战斗装具跑步叫武装)。

二、俯卧撑。

俯卧撑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大部分人都会,但是能做到军队的标准和要求的人就不堕落。下去时身体成一条直线,肩部要低于肘部,身体也不能贴地;上来时,手要伸直,屁股不能撅。提醒大家一点的是,俯卧撑训练的肌肉是胸肌,不是二头肌,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认知误区。军队训练时一般是以100为一组。

Ⅳ 中国军人的体能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又称素质训练,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体能训练能加强人的耐力、毅力、暴发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达到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反应灵活、动作大方为一体,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
体能训练的方法,通常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主要是练习法,训练法是根据训练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方法,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游戏比赛,训练比赛,测验比赛,模拟比赛,正式比赛。
体能训练主要是突出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耐力毅力、暴发力等方面。重点体现在头部、上肢、躯干、下肢等部位。在此只重点介绍下肢力量练习的组织与实施。
体能训练通常在集体长跑之后进行,一般在5000——10000米之间,最少不能低于3000米。而后,根据天气、条件、场地、器材和人体的需要来定训练强度和数量,编排要合理,组织要紧凑,气氛要高涨。通常是结合有氧和无氧训练。激发练兵热情,提高练兵士气。重点注重打基础和练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一、灵敏性练习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变换的条件下,战士能够在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某引起相应的动作。
1、往返跑:主要练习快速,改变方向后的速度和团体的速度。
动作:在预先画好50米事或100米线的场地上,以百米跑的速度,到线后迅速向后团体两手着地,重新加速快跑。
易犯的错误:1,两手不着地或单手着地。2,身体转不到位。
2、转身冲拳:主要练习转身冲拳的力量。
动作:跑进中,脚迅速有力地跳起,转身向后的同时将拳冲出,可以单手出拳,也可双手冲拳。
易犯的错误:跳不起,身体转不正,出拳无力,前进慢。
要求:跳起快,转体快,冲拳有力,起步快。
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因人而异。对体重大的战士要加强身体移动能力的练习。多做转体,变向跑等练习,提高屡次出击和快速跑的能力。2,训练时,指挥员要注意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消除战士的恐惧心理和紧张状态。3,训练要在战士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防止发生不必要的训练伤。

二、柔韧性训练
1、柔韧性训练,分为肩部、腰部、腿部等,腿部柔韧性训练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压、扳、撕、劈、控 ,另一种就是多种踢腿及空踢腿。
踢腿是腿伸直从正,侧、后面等向上踢腿,是拉长肌肉的韧带的一种方法,经常练习能使腿轻而快。
动作:左腿向前上步后去撑身体,右脚尖猛踢,两眼平视,脚着地,再向前上步,左脚尖勾起向前一步猛踢。也可以在原地练习,右脚踢后体后,然后上右脚踢左脚,如上反复练习。
易犯的错误:弯腰过大,腿伸不直。
要求:挺胸收腹,立腰,两腿挺直,踢腿时要坐髋,起落速度要快,要有弹性,耐劲。
1、十字腿(又称斜踢腿)主要是提高斜踢腿的技能。
动作:略同正踢腿,唯有向斜上方踢腿,左腿向右面耳侧方踢出,右面腿向左耳侧方踢出,左右面交替练习。
易犯的错误:站立腿转动,弯曲,其它同正踢。
要求:踢腿的脚稍内扣,其它同正踢。
2、展腹跳:为跑进中前扑打基础,主要练习腰部的柔韧性。
动作:在跑进中两脚迅速用力磴地跳起,向前挺腰,手向后挥臂而后展腰收腹。
易犯的错误:跳不起,腰部力量用不上,收腹不快。
要求:跳起快,挺腰快,收腹快。
3、纵跳:主要锻炼脚踝腕的力量。
动作:两脚尖着地用脚踝部的力量将身体弹起,两腿挺直。
易犯的错误:两腿伸不直,上体后仰过大。
要求:两脚尖着地快,两腿挺直。

三、暴发力训练
暴发力既瞬间发出的力量,分为上肢、下肢、腰部等暴发力。
1、收腹跳:主要是锻炼腹部力量,为前背摔打下基础。
动作:两脚用力蹬地,同时膝撞击胸部,收腹,向下猛挥臂。
易犯错误:蹬地无力,两膝不到位,挥臂无力。
要求:蹬地狠,收腿快,挥臂快。
2、左右侧踹:锻炼腾起后的踹腿力量。
动作:在跑进中,用单腿起跳的力量,将身体弹起在空中将另一腿向侧方踹出。
要求:单腿跳的力量要狠,踹腿时展髋。
3、二起脚(又称腾空飞脚)锻炼腿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腾空和落地的控制能力。
动作:左脚在体前站立,右脚向前上步,左向前摆起,随即右腿起跳,右脚尖绷平向前上踢出,在空中右掌拍击右脚面,左手勾手摆至身体左侧斜上方,目视前方,也可以垫步接上步再接腾空飞脚。
易犯错误:右脚弹力不够,腾空不高,落地不稳;助跑速度慢,容易出现身体后倒现象。
要求:起跳时向上提气,腾空要高,落地要稳。
4、背手蹦:主要锻炼裸关节和腿部力量。
动作:两手后背,用两脚和腿部力量向前蹦跳,落地时按照脚尖先着地,尔后继续前进。
易犯错误:两脚用力不当,落地后不稳,身体后仰。
要求:脚、腿力量结合紧凑,落地后上体稍向前上顶。
5、俯卧撑:主要是锻炼臂部的力量。
动作:两手撑地,两脚用力支撑,身体成斜面,快速曲臂,撑臂。
易犯错误:腰部下垂,两臂放不到位,点头。
要求:身体挺直,两臂放到位。
暴发力训练,不易在人体疲劳时进行,除在休息之后进行,要根据人体的生理机能而定。

四、力量训练
摔擒中要将对手擒住或摔倒,需要有一定的擒摔技巧,也要求有相应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诸如力量、柔韧性、暴发力等,否则光有一定的技术是不成的。
(一)上肢力量练习:
1、引体向上训练:主要锻炼背阔肌,其次锻炼腰腹肌。
动作:两手与肩同宽正握单杠,两肩放松,身体下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重复数次为一组。
易犯的错误,两臂放不到位,身体摆动大。
要求:向上引体时,两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以使两肩充分伸展,向上引体时,要用背阔肌突然收缩的力量完成,向上引时吸气,放下还原时呼气。
2、推小车:主要是锻炼两臂的支撑力量和肩部的灵活性。
动作:两臂撑地,另一人抱其两腿,两个配合向前行进,两腿和腰部要挺直,动作要协调。
易犯错误:腿弯、腰弯、两臂协调不当。
要求:腿、腰挺直,两臂前后摆动要快。
(二)下肢力量练习:腿部力量练习在摔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突然出击快速退守,左右周旋、提膝防守、颠踢步、追击等,都与腿部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腿部力量训练是擒敌术训练的重点。
1、鸭子步,主要锻炼大腿的力量。
动作:下蹲,两腿向前,展髋,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易犯错误:大腿无力,前后不协调。
要求:速度快、两臂和腿协调有力的前进。
2、马步负重训练,主要是提高股四头肌的力量。
动作:穿上沙衣做马步静力练习。时间由短逐渐延长,也可以做马步冲拳,还可以站在砖头上练习。
要求:上体正直,大腿与小腿成直角。
易犯错误:上体前倾,大腿、小腿不成直角。
3、负重屈小腿,主要提高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腓肠肌的力量。
动作:俯卧在垫子上,小腿绑上沙袋。然后做屈腿练习。如上反复练习。
易犯错误:上体摆动。
腿部力量训练的要求:
腿部力量训练要讲究科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练习中应注意:
(一)采用极限或次极限负重是提高腿部力量的有效方法。
(二)在以不同的重量练习之后,要有合理的间歇时间。
(三)练习的方式不能固定不变。

五、耐力练习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长时间活动克服疲劳的能力。战士克服疲劳的能力越强,坚持工作的时间就越长,表现出的耐力素质水平就越高。
耐力素质通常有两种:一是有氧训练,是指战士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有氧训练,目的在于增强有机体氧气运输系统的机能,增进肌肉新陈代谢的能力。二是无氧训练,是指战士在供氧不足(产生氧债)的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由于机体贮存的能源物质是在极度缺氧条件下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的。所以无氧而力训练,目的在于提高机体对氧的承担力量。
(一)有氧耐力训练
1、匀速跑跳练习,匀速跑跳练习能提高氧气输送系统的功能和肌肉新陈代谢的机能,它对扩大心腔,增加心脏充盈量,提高脉搏与输出量起着重要作用。
(1)长跑30分钟至1小时以上。
要点:用匀速跑,身体放松,步法轻盈,呼吸有节奏。
用途:提高长时间奔跑能力和心脏充盈量,脉搏输出量。
(2)跳绳10分钟至30分钟。
可以配合简单的步法动作,前进或后退练习。
要点:动作协调,轻巧灵活。
用途:提高长时间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2、越野跑和变速跑。
在使用匀速跑锻炼战士有氧耐力过程中,往往敢穿插一些无氧的训练强度,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在进行短时间的加大负荷强度练习之后,战士有机体在最大耗氧量和心血输出量上都会出现即刻的增强现象,由于耗氧量、每搏输出量的增多,形成了一个较高的“波浪”,这个“波浪”对提高战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是一个良好的剌激。
(1)在山地、草地或高低土地上奔跑,30分钟或一个小时。
要点:速度快慢不等,步幅有大有小,上身要放松,动作协调自如。
用途:提高呼吸能力。
(2)在跑道上进行变速跑练习,一个直道加速跑,其余的放松跑。也可以在400米跑道上做二次加速跑。
要点:步法轻巧,加速跑后尽快地调整好呼吸。
用途:提高呼吸能力,适应摔擒的需要。
3、摔擒技术耐力训练。
(1)长时间踢脚靶、踢中央沙袋练习,10—30分钟为一组。
要点:步法灵活,踢腿动作正确有力。
用途:提高踢腿的速度耐力。
(2)长时间打沙袋、打手靶等练习,10—30分钟左右。
要点:拳法正确有力。
用途:提高打拳的耐力。
(二)无氧耐力训练。
发展无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90%左右的强度,心率可达180次/分以上。这种强度可造成战士机体供氧、供能发生很大困难,心舒张期明显缩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提高战士供氧的能力。在采用间歇训练法时,采用大强度的间歇,目的在于发展战士ATP-CP的有氧再合成水平和提高肌肉中红蛋白的含量。
1、400米或800米重复跑,间歇4—6分钟。
要点:步幅要大,要轻松自如。
用途:提高无氧耐力。
2、快速打空拳,踢空腿2—4分钟,间歇2—4分钟。
要点:动作快速有力,不要用最快的速度打拳踢腿,用90%左右的速度即可。
用途:提高打拳踢腿的无氧耐力。
3、快速拳打、脚踢沙袋2—4分钟,间歇2—4分钟。
要点:用最大速度的80—90%击打沙袋或靶子。
用途:提高打、踢的无氧耐力。
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1、在各种耐力训练中,都应十分注意呼吸问题,因为呼吸的作用在于摄取发展耐力的必需物质――氧气。
2、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必须注意对战士意志品质的培养。根据天气的好坏,教练员选择在环境好、空气新鲜的场地进行训练,训练内容要丰富,防止枯燥感,调动练习兴趣。
3、无氧耐力训练应以有氧耐力为基础,在发展战士有氧耐力训练的同时进行。
4、做摔擒耐力训练时,尽量让动作正确规范,踢、打摔的速度要由慢逐渐加快到正常速度,第一组练习应切勿开始就快速踢打。让操练者放松,轻松舒服。
5、耐力训练应注意消除战士的疲劳。耐力训练后,应对肌肉进行按摩,使其放松,恢复疲劳,心血管耐力训练后,应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条件的应专门采取恢复手段进行恢复。
无论组织怎样的体能训练,都要时刻牢记放松身体这一重要环节,避免出现其不良后果。
放松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减小训练强度、密度、慢跑、做上下肢放松、两人相互放松等。
体能训练的方法内容很多,编排时要根据训练的内容强度和战士的身体而定,一般在40分钟左右,而后根据时间的安排可以进行其它的技术训练和套路训练。

Ⅵ 如何抓好部队军事训练工作

新形势下抓好部队训练工作,应当立足国情军情和战争形态发展变化,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实战化训练为基本途径,以训战贴近程度为衡量指标,健全提高实战化水平的常态化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军事训练的应有功能,以量的积累求质的飞跃。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把握:

一、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战斗力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军事训练必须以此为着眼点,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贯穿军事训练全过程,用实战能力检验军事训练成效,按照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推进和深化实战化训练,确保练兵与打仗的高度统一。

二、以认清军事训练时代背景为前提条件。当前,军事训练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周边安全热点焦点增多,要求我军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态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实战化训练环境,通过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增强军队战斗力。

三、以开展实战化训练为基本途径。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实现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聚焦、向实战靠拢,必须着眼未来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设置实战化训练环境、运用实战化编组力量、采取实战化方法步骤,在实战化训练中发现短板、找出差距、解决问题。

四、以训练与作战的“贴近度”为衡量指标。军事训练实战化的程度和水平,取决于训练与作战的贴近程度。实际差距越小,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种“贴近度”,又可进一步细化为实战观念、训练作风、训练要素、训练运行、训练考评等若干刚性反映军事训练实战化程度的指标。

五、以深化军事训练改革为创新动力。新形势下军事训练,既存在训练体制、内容、标准等不适应实战化训练要求的问题,也存在训练管理不够到位、方法不够科学、保障不够有力、作风不够扎实的问题。应当借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东风,用问题倒逼改革的办法全面深化训练改革,促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不断提高。

六、以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为根本目的。军事训练因战争能力需求而生,随战争形态发展而变。军队具有了打赢能力,平时就能以不怒自威的方式保障国家安全,战时就能以无坚不摧的力量捍卫国家利益。

(6)民族军事训练创新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军事训练是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它通常分为部队训练、院校训练和预备役训练(又称后备役训练)。军事训练在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军队平时的主要任务,是战备的重要方面,许多国家都把军事训练列为战略研究的一项内容。

军事训练的训练体制

部队训练区分为:单兵训练、分队训练、兵团训练、军团训练。院校训练:指挥院校分为三级,分别培训初级、中级、高级指挥军官;专业技术院校分为中等、高等两类,分别培训中级、高级技术军官。预备役训练区分为: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的训练,以及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的军事训练;预备役士兵的训练,主要在民兵组织中进行。

训练内容分为:战役训练、战术训练、技术或专业训练和共同科目训练。根据地形和气候等特点,有山地、丛林地、高原地、戈壁沙漠地、水网稻田地训练和严寒、炎热、夜间、复杂气象等条件下的训练。

Ⅶ 训练改革如何率先创新实践

作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线,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既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战斗力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基调和总纲。循着“加快转变”这个新的坐标,深化训练改革需要率先迈开创新实践的步伐。 驾驭事物的自由,来源于认识事物的必然。深化训练改革,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既要因应形势的改变、任务的牵引,还应关注训练指导的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真正做到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 我军军事训练发展的基因,取决于它能否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联结点上,站在民族与世界的联结点上,站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联结点上。战斗力生成和训练模式的转变,应根植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伟大实践的沃土,融汇最先进的时代精神,确立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目标指向。新形势下,勾画训练改革的基本轮廓,需要做到“一个认清”、“三个把握”和“五个突破”。 认清历史方位是蓄势跃升的起点 从国家建设全局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富国强军的战略构想看,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在与经济建设同步扎实推进;从发展阶段与任务要求看,我军面临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双重使命,面临核心能力与多样化能力比肩的双重任务。这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不在机遇中涅槃,就会在挑战中折羽。军事训练作为军队战斗力建设最具活力的因素,必须充分发挥引领、带动和促进作用,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三个把握”是时代的内核,也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旨所在 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需要在贯穿上注力,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战略思想,渗透到深化训练改革的方方面面。把握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这个主线,需要在创新中求实效,坚定信息化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官兵素质,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把握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这个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主导观念,坚持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搞好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作战系统的融合集成,努力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体系。只有了解这些按照已知方位设定的战略目标、作战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及资源整合等基本要素,才能从全局上研究描绘深化训练改革的路线图,在转型实践中探索新的训练组织结构和目标体系。 “五个突破”的关键是观念变革和思维模式创新,这是改革发展的先导和源泉 突破机械化半机械化时代的思维定势,确立信息化条件下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双轮驱动,信息化为“主动轮”的基本理念;突破陆军为主、一域战场,以合同训练为中心的思维定势,确立谁指挥谁主训、全域展开、以联合训练为主线、单元要素集成训练为形态的基本理念;突破主要依托机械化平台,强调单车、单炮、单台练技能,按照班、排、连建制练战术,逐级训练、逐级合成的思维定势,确立基于信息系统的终端(单装)标准训、单元要素集成训、作战力量联合一体训为模式的基本理念;突破以协同训练实现各兵种、各专业作战能力合成的思维定势,确立各军兵种、各专业围绕联合打基础、练融合,实现体系整体对抗为目标的基本理念;突破战、建、训、管相对分离,各自为战的思维定势,确立战、建、训、管一体,系统集成、统抓共管、整体推进为机制的基本理念。真正通过军事训练这个基本平台、基本途径、基本抓手,促进人驾驭武器装备、人融入信息系统、人适应作战环境的再造,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切实在增强军事训练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实践中,对体系作战能力进行打磨。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关键在于提高联合的质量效益。深化训练改革,必须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认清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切实找到影响改革发展的症结所在。 放大历史和现实的眼光,拨开思想的迷雾不难发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对于我军而言,关节点在于联合,注力点在于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从本质上提升联合的质量层次。必须围绕“联合”变换思维方式,认识影响深化训练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环境不仅是条件,也是事物生存发展的内涵。在知识物化层面,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能够促进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经验的积累和成果的流通,更可以从内在养成上培育官兵信息化素养,促进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信息化共享环境更能大大激发新的训练思想、训练方式、训练手段的产生与创造,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在这种环境中才可以加速推进。现有条件下,创设信息化环境要坚持“头脑”到“躯干”,注重指挥平台、信息系统的实践运用、集成运用,大力开展基于一体化指挥平台的联合指挥编组、指挥方式、指挥流程研练,不断提升领率机关信息化素养;部队应进一步夯实物质基础,营造联合作战信息化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浓厚氛围。 智力投入尤为重要 系统效能质量是由智慧决定的。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根本要求是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而优良的信息系统是由优良的通信能力、高效的数据收集、优质的信息资源和科学智慧的处理方案构成的,其中处理方案最为关键。只有对训练组织实施模式进行充分优化,形成科学的系统方案,才能有系统的高效率。因此,依照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本质要求对现有训练流程进行认真改进,确立新的目标功能定位,已成为建好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训练模式的关键和提升组织性能的关键。这是一项严肃的知识工程,需要投入足够的智力,自上而下集智攻关,得出变革性的系统模式,有效地牵动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健康发展。 在统筹兼顾中整体推动 过分强调单一因素的科学往往不具说服力。现代思维强调整体、宏观、综合,强调各局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和协调。军事训练本身具有系统性,其特点就是内容、方法、手段、标准等要素间的相互依存。因此,训练改革应从整体上设计,不能单纯从内容或是手段、一个部分或是一个方向等单一因素诠释,搞简单的增删并改。尤应注意的是,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不能只做加法,采取叠加式的聚合,而应融合式的聚合,统筹好不同战略方向、不同类型、不同军兵种部队的训练。 体制问题不能回避 体制关联传统、牵扯利益,涉及体制就可能步入“深水区”、触动“敏感线”。大凡重大改革,都无法绕开体制这个门槛。我军作战训练指挥体制经多年运转,已趋成熟固定。但辩证地看,战略战役训练与战术技术训练有序衔接存在“空档”;训练效果与质量检验间存在“盲点”;军兵种间联合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成“捆绑式”等深层次矛盾客观存在。从体制角度思考,如不能趟过“深水区”、触动“敏感线”,实现体系训、训体系,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质量效益就可能大打折扣。破解这些难题,应跳出目前作战、训练组织指导两条线泾渭分明、清晰划界的习惯做法,在“合”字上多做文章。采取组织实施与检验评估责任区分、相互移位的方法,通过任务(课题)要求界定性质、组织监督互换训,实案(建制)编成界定类别、导演评估分开训,实兵演习实施界定规模、战役战术对接训等方式,打通战略、战役、战术的“阻隔带”;也可积极探索任务式、席位式、组合式编组模式,以训练领域的大胆实践推动体制创新。 训练文化塑造任重道远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思想的载体、经验的升华,更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精神旗帜。我军从建军之日起,不仅打造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在训练领域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瞄准强敌、苦练精兵的训练理念,“三从两严”的训练方针,教诫为先、灵活练兵的训练方法,不怕苦累、勤俭练兵的训练作风,包括战争年代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密切配合的联合意识等,都是值得坚守和拓展、需要不断挖掘和提炼的思维富矿。基于信息系统的前提是基于人,基于人的头脑、思想和文化。一定程度上,训练文化是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军事领域的直接反映,承载着革命军人对自身使命的一种觉悟、一种内省认知。深化训练改革,应从丰富的知识传播、突出的主体性实践和有效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发挥好训练文化的引导、教化和推动功效。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赋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活的练兵灵魂新的内涵,使训练文化成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的“助推器”。 创造性是对旧模式、已有经验的辩证否定和主动超越。深化训练改革也是一种创造,既应承认经验的基础作用,更要重视把握规律前提下的前瞻思考,用新的思路举措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 训练周期调整、训练内容充实、指挥对抗训练、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以及训练精细化管理等,是当前训练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机理,在摸索规律的基础上找准登踏的基点。 以体系能力为目标指向调整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 训练周期的确立来源于对训练规律的把握,实质是训练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目前看,体系作战能力不仅包括人和武器的有机结合,形成“武装的人”这个基本阶段,还应包括“武装的人”和系统的结合,形成“体系的人”,以及“武装的人”与复杂战场环境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结合,形成“适应环境的人”这两个阶段。调整训练周期,应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创新训练管理方式,优化训练运行模式,注重与兵役制等各方面的对接,注重装备和兵员结构带来的变化,注重军事训练的内在逻辑,注重诸军兵种的自身特点,以主战平台(终端)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为原点,以单元要素集成为节点,以联合作战能力为顶点,确立基于任务、基于威胁、基于能力的周期定向,改变单纯以课题分类和战役战术层次分层分类的周期定位。 执简驭繁调整训练内容 简单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化繁为简就是一种变革,哪里关键就在哪里用力,敌人怕什么就练什么,突出我们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应成为训练内容改革的主旨要义。应调整充实过去以战术为经、技术为纬的设计思路,着眼信息化作战需求,坚持以指挥控制流程的链路为经、以平台或要素的融合交互为纬、以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为支撑、以作战力量综合集成度为标准,基于从一体化指挥平台到作战平台、从侦察要素系统到其他系统、从各军兵种基本作战单元体系到三军联合作战体系、从信息化标准到规范的信息秩序,构建完整的训练网络链,最终形成网聚能力和体系能力。反映在训练大纲上,应注重梳理改革成果,把分散的、部队训练中有效管用的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及时补充到大纲中,实现大纲滚动发展;坚持在统一中注重共性,维护大纲的权威和依据;在包容中强调个性,各军兵种以自身任务为牵引,以自身特点为主并兼顾其他军兵种需要,打破隔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指挥对抗训练应在“活”字上下功夫 指挥训练,关键是培养各级指挥员独立的思考、塑造独特的灵魂。无论机械化还是信息化,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逆向思维、超常用兵往往出奇制胜,反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永远出不了将才帅才。深化指挥训练改革,要由“说”向“做”转化,走出演习设计机关搞,演习指挥只念稿,演习总结总说好的误区;“答”向“问”转化,使训练教学特别是理论考核由口径一致答题向启发式、激辩式、研讨式转化;“旧”向“新”转化,既要用“老六会”的本领决策指挥,也要善于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辅助决策,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定量模拟计算、效果评估和决策优化;“僵”向“活”转化,不能只懂程序不会变通,有指挥、没艺术,有战斗、没战术。要坚持把战场多源情况打乱、整体情况拆散、连续情况切割、真假情况混搭,加大演练维度,培养各级指挥员以我为主、制敌而不为敌所制,活用兵力、火力、信息和战法,随机应变、精于用谋的组织指挥能力。 “三化”训练应赋予基于信息系统的新的内涵 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是我军训练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三者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相互关联。基地是基本舞台,模拟是基本手段,网络是基本支撑。某种程度上,基地和模拟训练都需要以网络为基础,体系作战必须形成网聚能力。搞好网络支撑就是打牢体系作战的根基。开展体系训练、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应突出抓好网络建设和网络训练,发挥网络的辐射交互作用,串联我军大中小、海陆空各类基地配系,创设复杂战场环境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组织形神兼备的模拟蓝军部(分)队,展开高层次的联合对抗,实践探索网络支撑、模拟辅助、多点对抗、基地组训的方法路子,从根本上提升“三化”训练的质量效益。 围绕岗位能力改革士官训练 士官是战斗力基础的中坚,士官素质和在岗在位,是部队战斗力升降的重要指标。对此,世界各国都有较为成熟的培训使用管理模式,我军军种和陆军主战兵种先训后补的组训模式也已运行多年,眼下需要提高的是兵种训练基地起点并增大士官在校学习比重。深化士官训练改革,应以主战岗位、战斗支援保障岗位的指挥士官为主进行设计,本着“由低到高、由基本到综合、由本职到多能”的原则,按照“资格培训打基础、岗位分级训练强应用、升级培训求拓展”的思路,坚决实行先训后晋的方式,紧紧抓住先考后用的杠杆,适时走开先补后退的路子。现行体制内还应重点关注等级晋升的机制问题,从源头上保证士官的能力素质。

阅读全文

与民族军事训练创新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螃蟹的清洗方法视频 浏览:145
株洲方特年卡使用方法 浏览:545
地磅秤的认识方法和技巧 浏览:216
花岗岩石材桌子安装方法 浏览:951
被子床单不晒有什么方法 浏览:916
常用的hiv检测方法有自我检测吗 浏览:532
厕所堵塞风水解决方法 浏览:354
仰卧起坐板使用方法 浏览:859
如何控制自己不做梦的方法 浏览:729
计算机常用单位的换算方法有 浏览:494
天正套坐标最简单方法步骤视频 浏览:872
两岁宝宝快速入睡方法 浏览:747
垂盆草种植方法 浏览:556
笔记本爆盘解决方法 浏览:161
led树灯连接方法 浏览:855
高压线检测方法设备 浏览:574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的执行错在哪里 浏览:479
急性前列腺炎佳治疗方法 浏览:833
薄膜电容放大器检测方法 浏览:401
植物洗发上色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