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处理的物理方法有哪些工业废
塑料的回收处理技术以前大多采用化学方法,现在慢慢向物理方法转移。处理技术如下:
1 传统处理回收技术
塑料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废塑料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低级阶段 ,传统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较为简 单 ,它主要包括直接回收再生、填埋或露天焚烧。
1. 1 直接回收再生 塑料生产的初级阶段由于成本较高 ,消费量较小 ,所以生产量不大 ,且人们对塑料特性 要求较低. 因此 ,只需对废塑料进行简单的清洗、分离和破碎就可作为新塑料的原料,可按一定比例加到 新塑料中进行循环利用 或几种混合加工成复合型塑料.
1. 2 填埋或露天焚烧 对于一些难处理的塑料 ,采用大面积填埋或露天焚烧 ,这是一种极为快捷的方法 ,但会造成二次污染填埋后 ,废塑料短时间内难彻底降解 ,且废塑料上沾有污染性的重金属、油污等 ,既浪费
2 新型处理回收技术
近些年 ,环保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使得废塑料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飞速发展. 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 ,一些新型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应运而生 ,主要有燃烧热量化、裂解单体化和改性。
2. 1 传统处理回收技术的改进 直接回收再生既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废塑料对环境造法恭瘁枷诓磺搭委但莲成的危害 ,又可弥补塑料生产上原料的不足 ,所以有发展潜力 ,有待进一步改进.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 ,功能塑料的增多和品种的增 加向直接回收再生技术中的分离过程提出了挑战 ,分离技术的研究探讨就是此种方法的发展方向之一 .
当前国内的大多数回收企业 ,主要是靠人工分离 ,纯度差 ,效率低且规模不大.
2. 2 燃烧热量化 此方法在国外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方法 ,国内尚属起步. 1987 年 ,深圳建成了我国第 一座工业化垃圾燃烧发电厂 ,既能燃烧废旧塑料 ,还能燃烧其它一些垃圾 ,一举两得. 其技术和设备引自
日本 ,1988 年投入运行 ,其工艺流程包括接收、焚烧、强通风、废气净化、除尘、灰渣处理等 10 多个系统. 此后 ,四川、沈阳等地也相继建成了此类发电厂. 回收废塑料经加工处理后用作高炉喷吹燃料炼铁也可以带 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利用废塑料作燃料烧制水泥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热量再利用法 . 燃烧法需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是如何消除燃烧炉中放出的有害气体 ,使它们对大气无污染 ,它制约着燃烧法的推广。
2. 3 裂解单体化 裂解废塑料可制备化工原料 ( 乙烯、苯乙烯、焦油等) 和液体燃料 ( 汽油、柴油、液化 气) ,国内对此技术的研究推广已有 10 余年的历史 . 通常分为热裂解和催化裂解.
2. 3. 1 热裂解废塑料的分离较为复杂 ,若将它们分类后再裂解 ,要花费一定的设备投资、能源和时间 , 回收成本较 高. 热裂解一般是在反应器中使那些无法分选和污染的废塑料加热到其分解温度(600~900 ℃) 使其分解 ,吸收、净化得 到可利用分解物,主要利用废塑料热裂解温度特性的差异 。
2. 3. 2 催化裂解热裂解反应温度要求高 ,难以控制. 为降低温度 ,节约成本 ,提高产率 ,常使用催化剂催化 裂解[ 26 ] . 废塑料催化裂解制燃料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有成功的先例. 我国的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也建 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废塑料油化工厂, . 废塑料裂解催化剂的选择是该技术的关键所 在 我国在这方面的专利技术较多. 表 1 为 4 种塑料裂解条件及主要产物 .
2. 4. 1 物理改性物理改性 ,即主要用物理方法使其改性 ,向废塑料中加入一定的溶剂和填料 ,提高一些通 用废塑料的机械性能 ,使其再生利用. 如将废旧聚氯乙烯( PV C) 、聚苯乙烯( PS) 改性成再生粒子; 废旧P E T 研磨成粉末并进行表面处理 ,填充到 PV C 制品中 ,可明显提高 PV C 制品的拉伸强度等. 我国在废聚苯乙烯( PS) 塑料的物理改性这方面研究较多 ,如将废聚苯乙烯和溶剂配成溶液再加填料制成模型成型剂 ,也有用纤维做填料制成保温材料等.
2. 4. 2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门领域. 如废聚酯塑料与多元醇进行醇解、缩聚反应 ,合成一种 应用广泛性能优良的 1730 聚酯绝缘漆 ; 秦梅等用 P E T 废塑料醇解产物与马来酸酐、苯乙烯等进行酯化 再生的方法得到了优良的 U P 树脂 ,为 P E T 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张春生等用丙烯酸和活性单体对废旧聚苯乙烯进行接枝改性 ,制备出有良好柔韧性的附着力、机械性能和耐候性好的涂 料;废聚苯乙烯塑料( PS) 与溶剂油、聚乙烯醇共混改性生产建筑密封剂 ,可用于门窗缝隙的密封;用废 塑料改性生成吸油剂用于处理海上溢油事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