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创业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市场
1.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可通过:SWOT分析、价值曲线分析和相关市场分析三个方面来了解市场情况。
1)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网络
其中,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2)价值曲线分析
价值曲线分析:是能够帮你快速、全面地了解竞争对手的特点及功能情况分布的一个手段。
通俗点,就是列出产品的各个功能点,然后为每个产品的功能点打分,最后把这些分数连成一条线,同时观察其波动情况,分析每个产品最好和最差的功能点,这样就可以了解出这个产品的表现情况如何,同时把所有的产品综合起来看,也可以看出整个市场上面哪些环节是做的比较弱的,自己还有机会。
价值曲线分析,在打分时,属于主观行为。是根据你自己对产品的把握和感受来评分,每个人的评分结果不一样。从价值曲线中,需要分析出哪些竞争对手是必须要时刻关注的,哪些功能做的非常有特点,并且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如果某些产品它的某些方面做的特别强,但特别强基本上是一些传统的功能,比如说内容量大,榜单等做的非常好,其他新功能比较差,同时用户体量还特别大,就说明它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产品,我们应该从这些产品上入手把用户给吸引过来。
3)相关市场分析
相关市场分析,需要研究产品所在行业的相关市场和上下游、平台与垂直的关系。
相关市场和上下游
选择创业项目时,一般有三种方案: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做某领域的上下游或跟风复制别人的产品。
全新的领域一般是像BAT老总这样的人物,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可以发现市场上没有的新的领域,然后可能会做出一个惊天动地的产品。做某领域的上下游,即:在别人的领域基础上做一些相关性的东西。比如,电商起来后,京东、唯品会等各种业务都能起来。跟风复制,应该不需要解释了,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产品均属于这一类。
平台与垂直
在做产品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好自己是做平台级产品还是垂直产品。
如果是垂直应用,就必须要依赖于某一个平台,没有一个平台级应用做支撑,去做一个垂直型产品是很难的。比如蘑菇街、美丽说这种导购网站,如果没有淘宝这个平台级产品出现,蘑菇街和美丽说完全活不下去。
平台级应用肩负着刺激和培养市场的责任,需要从用户使用频次高、粘性高的垂直领域切入。
平台方面:企鹅FM做的是一个平台级应用,产品定位为音频分享平台,内容多,种类广。
垂直方面:企鹅FM还没开始布局。其下属分类:有声小说、明星电台、相声书评、企鹅点歌等,未来均有可能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未来的发展方向:移动电台的竞争,未来势必会变成内容的竞争。拥有的独家内容越多,质量越高,用户的粘性越大。所以,企鹅FM需要在切入市场后,在内容的版权和优质内容的发掘,优质主播的培养上投入更多,发展成为内容最全、最优质的音频分享平台。
2. 产品定位
上面的SWOT分析、价值曲线分析、上下游和相关市场、平台与垂直的分析,皆是为了最后一步:寻找市场切入点,做好产品定位。市场一直在变化,产品定位也需要在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调整。
新兴+细分,就是你能够打开这个市场的利器。——王诗沐,网易云音乐资深PM
这也是确定市场定位的两个关键因素。
为什么说一定要细分和新兴呢?
虽说最终的目标是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切入点太大、太泛,很难一鸣惊人。如果,找到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里,就会吸引一大批特定人群,而且均可能是资深用户,然后靠这些资深用户的口碑相传和粉丝效应,再加上其他内容的扩充,很容易以点到面,扩大用户群范围。
选择新兴,和选择职业一样。一般会宁可选择新兴行业的岗位,也不会选择衰落行业的同类岗位,孰的发展前景更大,想必不言自明。
⑵ 创业想法的挖掘有哪些渠道
创业是一件比较具有考察全面性的事情,这种考察可能就是对于投资者的,不仅仅考察实际的动手能力,还需要考察投资者的想法,有没有创造性很重要,那么创业的想法可以从哪里来?
一、针对现有的产品与服务,重新设计改良;二、追随新趋势潮流,如:电子商务与网际网络;三、机缘凑巧;四、透过有系统的研究,发现创业机会。
一般而言,改进现有商业模式比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为容易。许多创业者都可以由过去任职公司的经验中,发现大量可以立即改进的缺失,包括:未被满足的顾客需求、产品品质上的瑕疵、作业程序上的不经济...等等。事实上,大部份离职创业者的动机,也是以为自己能够做的比原有公司更好,因此才有离职创业的把握。
当一个新兴产业出现之际,必然能够提供许多创业机会,引发大量创业热潮。不过追随新趋势潮流的背后,也存在相当的风险。因为,究竟这项新兴产业的规模有多大?如何具体发掘潜在的顾客需求?似乎都还不确定。
个人计算机产业出现时,曾引发大量的上下游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创业机会,但也并非所有的创业都能获得成功。例如:WordStar2000,Atari,Commodore,IBMPCJr.等产品,就未能获得市场的青睐。追随网际网络风潮的创业者,如今也遭受苦果。不过只要这项新兴产业确实具有前景,能掌握产业成长时机并及时投入的创业者,大都最后还是能够获得成功。
有一些人将创业点子的产生,归因于机缘凑巧,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过,研究创意的专家以为,创意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没有平日的用心耕耘,机缘也不会如此的凑巧。无数的人看到苹果落地,但却只有牛顿能产生地心引力的联想。所谓的机缘凑巧或第六感的直觉,主要还是因为创业者在平日培养出侦测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因此,能够先知先觉形成创意构想。例如,在旧金山淘金热形成之际,无以计数的贫穷人满怀着美丽憧憬奔向金山,李维公司创办人(LeviStrauss)却机缘巧合的看到了“供应坚固耐用的帆布”这个商机。于是,他立即展开以帆布为布料制成牛仔裤的生产事业,把产品卖给上述众多淘金客,从而成为日后创业的美谈。
如果创业点子只是依赖改良设计现有产品、追随趋势潮流、以及机缘巧合等,其来源仍然相对有限。因此管理大师杜拉克(PeterDrucker)主张可以透过有系统的研究分析,来发掘可供创业的新点子。这种以科学方法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产生大量创业点子,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创业活力的主要来源。
所谓经由有系统研究分析,来发掘创业机会的作法,又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七种方式:
一、经由分析特殊事件,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美国一家高炉炼钢厂因为资金不足,不得不购置一座迷你型钢炉,而后竟然出现后者的获利率要高于前者的意外结果。再经分析,才发现美国钢品市场结构已产生变化,因此这家钢厂就将往后的投资重点放在能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迷你炼钢技术。
二、经由分析矛盾现象,来发掘创业机会。
例如,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产品大多只针对专业投资大户,但占有市场七成资金的一般投资大众,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样的矛盾,显示提供一般大众投资服务的产品市场,必将极具有潜力。
三、经由分析作业程序,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在全球生产与运筹体系流程中,就可以发掘极多的信息服务与软件开发的创业机会。
四、经由分析产业与市场结构变迁的趋势,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在国营事业民营化与公部门产业开放市场自由竞争的趋势中,我们可以在交通、电信、能源产业中发掘极多的创业机会。在政府刚推出的知识经济方案中,也可以寻得许多新的创业机会。
五、经由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变化趋势,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大陆的一胎化、单亲家庭快速增加、妇女就业的风潮、老年化社会的现象、教育程度的变化、青少年国际观的扩展...等,必然提供许多新的市场机会。
六、经由价值观与认知的变化,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人们对于饮食需求认知的改变,造就美食市场、健康食品市场等的新兴行业;当人们对于两岸前景由独而转向统的时后,有关到大陆就学、就业、移居的市场商机,也会相继蓬勃发展。
七、经由新知识的产生,来发掘创业机会。例如,当人类基因图像获得完全解决,可以预期必然在生物科技与医疗服务等领域,带来极多的新事业机会。
以上就是创业想法出现的来源,我们说想法是来源于生活的,创业也是需要我们投资者在现实生活中多思考,而且需要全面的发展眼光来看带我们的项目,这样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