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引出下文的方法都有什么

引出下文的方法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27 23:23:46

① 引出下文和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引出下文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引出下文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引”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引出下文,即指这一点。因而,引出下文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笔墨上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引出下文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1)引出下文的方法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铺垫,也可指写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

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出场就布置了铺垫过程。先是水镜先生司马德操感叹刘备手下空有关、张、赵云等“百人敌”的勇将,而独少运筹帷幄之谋臣、统帅。

一句话击中了刘备的心病。接着他向刘备介绍了“卧龙”先生,为诸葛亮的出场铺下第一块基石。接下去是徐庶出辅刘备,旗开得胜,击败了曹军,印证了水镜先生判断的正确。只可惜一仗之后徐庶就被曹操骗走,这才有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情节。

刘备这时才知道“卧龙”先生原来就是诸葛亮。刘备以前到处碰壁,现在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更体会到“左右不得其人”的致命弱点,于是接下去便是三顾茅庐,一而再,再而三地请诸葛亮出山,等气氛酝酿足了,诸葛亮才登场亮相。这种铺垫不仅刻画了人物的隐士风度,也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② 怎样引出下文

首先在开头先总起全文,把下文需要讲的内容概括在第一字然段(一俩句话)。
然后在下面的文里面把第一自然段概括的内容详细进行描写。
大概就这样,你看行吗,记得选为满意答案哦!

③ 铺垫,伏笔和引出下文

(1)铺垫: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这一段为故事的高峰做了铺垫
(2)一般是作者的一句思考或者疑问,来引发下面的内容

(3)伏笔:埋下伏笔,就相当于为下文的情节提供基础,也为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铺垫与伏笔的区别

铺垫: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再如,王周生的作品《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写“我”和孩子在体育馆看戏熊,熊的出现,孩子异常激动,“我”奇怪,读者也好奇:孩子见了熟悉的熊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呢?接着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惊,“我”对孩子的训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隐情:要给阿婆做熊皮手套。读者这时才恍然大悟,为孩子纯朴天真的心灵由衷地激动。“熊”这个物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绝妙的铺垫。

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 、“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由上可知,为下文做铺垫与为下文埋下伏笔这两种写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们都有为下文服务的共同目的。

④ 怎样引出下文,并举个例子,还有什么是引出下文,怎样引出下文,并且要说详细点

引出下文,就是为下文做铺垫,就比如说是,我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总是很爱我,把什么好东西都给我,下面就是说明爸爸妈妈爱我的观点。也就是论证观点。

⑤ 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埋下伏笔,承上启下这些有什么区别

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的区别:定义不同、运用不同、作用不同。

1、定义不同

①“为下文做铺垫”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②“引出下文”是在文章开头直接用一个与文章相关联的人、事物或景物引出下文,表现主题、主旨。

③“埋下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④“承上启下”承上就是承接上文,启下就是开启下文。

2、运用不同

①“为下文做铺垫”是紧接着, 如前面写环境景物他人,接着就写主要人物。

②“引出下文”一般说来贵在一个“引”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引出下文,即指这一点。因而,引出下文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③“埋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

④“承上启下”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

3、作用不同

①“为下文做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等等。

铺垫是衬托,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②“引出下文”一般是概括地说了文章的内容,或是文章的中心。

③“埋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④“承上启下”作用上相当于过渡,形式上承上启下句子或段落,就和过渡句、过渡段一模一样。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5)引出下文的方法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一、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总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二、铺垫的种类

1、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正面铺垫。

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反面铺垫。

2、从铺垫的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铺陈铺垫,渲染气氛。

⑥ 语文中作铺垫,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这三个区别是什么

1 铺垫就是为了给下面的文章打基础。使下文表现的更好
那么前面的天气描写,就是为了突出后面的人工作非常幸苦。这就是铺垫。
2 引起下文,就比铺垫更直接。虽然2个手法都是为了下面的文章。但不同的是,铺垫是为了突出下文某一点。而引起下文则是起到一个线索的作用,从而把下文要描写的东西引出来。
3 承上启下就是用来过度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前面的文章,而同时又能把后面的文章联系起来,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

⑦ 如果写一本小说开头要怎么引出下文

可以用倒序的手法。有一定文学功底的话,也可以用一些新颖的手法。如果只是平常叙事的话,就不出彩,不吸引眼球了!

⑧ 引出下文和承上启下有什么区别

引出下文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提示下文,就是只和下文有关,承上启下一般在内容中间,它的内容与上文有关,与下文也有关,就是它里面的内容和上文下文都有关。

从方式上分析:引出下文用的方式一般比较明确,可以直接用一句话直接点明。而承上启下,需要对前文进行总结,对下文进行概括。

从位置上分析:承上启下处于上下文衔接处,有时为强调,还可专门用一段列出。而引出下文一般处于前文中,位置比较自由,与前文切合度高,过渡自然。

承上启下,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 shàng qǐ xià,意思是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出自《词源·制曲》。

阅读全文

与引出下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年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浏览:85
洗衣机高低盆一体的安装方法 浏览:438
湖南女性焦虑解决方法 浏览:99
河南肝病的治疗方法 浏览:919
了解领导干部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583
感冒用什么方法治 浏览:754
常用植物培养基使用方法 浏览:485
excel表格制作公式方法图片 浏览:795
手机浏览器默认下载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94
菏泽甜查理草莓苗种植方法 浏览:804
快速把货卖掉的方法 浏览:52
砭石罐使用方法 浏览:490
炖蒸焖三种方法效果有什么不同 浏览:377
鄂州钢材除锈处理方法有哪些 浏览:672
鸭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865
滴血莲花快速清理方法 浏览:998
钓黑坑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8
龟甲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90
超哥向日葵手机袋钩织方法 浏览:526
节约水能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