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镀氰化铜分析
1ml镀液+100ml纯水+1g过硫酸铵 配好后最好加热煮沸并静置几分钟后再加指示剂滴定,因为氰化亚铜这时是以络合状态下存在的,且很稳定,EDTA还没办法把他从氰根里面抢过来,加过硫酸铵的目的就是为了破氰,将铜离子解放出来,并且将一价铜氧化成二价铜,铜离子都变成游离状态才可以滴定,但反应需要时间,你得给他时间,加热可以加速反应。
希望可以帮到你。
❷ 电镀、氰化镀铜阳极有黑色膜加入硫化钠处理(在氰化钠游离25时候)也没有效果有人知道吗请给出正确答案
说明阳极钝化了,适当添加阳极增大面积,增加游离氰化钠可以解决。
❸ 镀铜工艺的氰化镀铜工艺
氰化物镀铜是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镀铜工艺方法。镀液主要由铜氰络合物和一定量的游离氰化物组成,呈强碱性。由于氰化根有很强的活化能力和络合能力,所以这种电镀方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溶液具有一定的去油和活化能力。其次,由于这种镀液应用了络合能力很强的氰化物,使络离子不易放电,这样,槽液的阴极极化很高,具有优良的均镀能力和覆盖能力。
❹ 氰化钠的氰根怎样测定
根据氰根离子大致浓度,取部分样溶于水,加碱调pH值为碱性,滴加试银灵约4滴,用低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滴定终点看颜色的变化即可,计算方式是1mol银消耗2mol氰根。这个是测游离氰的方法。
好像还有专门的氰根测试纸
❺ 电镀:前处理碱性阳极去油的阳极板析出铜.几小时后溶液变蓝色
铜要用阴极电解的,你用阳极电解当然会腐蚀铜,铜离子进入了溶液,阴极上(你说的阳极板)当然会析出铜
❻ 求 氰化亚铜的 鉴别 方法及其标准
【中文名称】氰化亚铜
【英文名称】cuprous cyanide
【结构或分子式】
【密度】2.92
【熔点(℃)】473
【性状】
白色粉末。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和稀酸,溶于热盐酸、氰化钾溶液和氨水。
【用途】
用于镀铜,并用作化学试剂。
【制备或来源】
将亚硫酸钠溶液和氰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沉淀而得。
【其他】
有剧毒。在硝酸中分解。
❼ 如何配制电镀铜锌合金液
氰化镀铜-锌合金溶液的配置如下:
1.将氰化钠用水溶解后,取2/3溶液来溶解氰化亚铜,将余下的1/3溶液来溶解氰化锌,然后将两种溶液合并;
2.将碳酸钠、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溶解后加入槽中;
3.加入氨水或氯化铵;
4.将槽液稀释至总体积,以小电流密度电解数小时候进行试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