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社会学史的起点与分期,尚无一致的看法。对于1949年以前的中国社会学史的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①分为4个阶段,即输入期(1898~1917)、移植期(1918~1925)、萌芽期(1926~1930)、建设期 (1931~1949);②划成3个阶段,即萌芽期(1840~1918)、开始期(1919~1930)、建设期(1931~1949);③亦分 3个阶段,但起始有别,即萌芽期(1903~1911)、发展期(1912~1928)、比较发达期(1929~1948)。对中国社会学史总的划分另有一种观点,即5阶段论:发轫期(1891~1910)、萌芽期(1911~1918)、幼苗期(1919~1927)、成长期(1928~1948)、改革期(1949以来)。我们认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大的阶段:①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末~1929)。以1919年为界,前期可视为传入期,后期可看作传播期。②中国社会学的建设(1930~1949)。以1937年为界,前期称为成长期,后期可视为建设期。③中国社会学的调整与重建(1950~1989)。以1979年为界,前期为调整与停滞期,后期为重建期。
2.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社会学包括有关人类社会、社会风习和社会关系等科学研究,这门学科也可以明确界定为对人类有所组织的团体之发展、结构、相互影响及集体行为等方面所作的系统研究。与此有关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关个人性格、态度、动机和行为所受社会团体影响的方式。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原则、调查研究的工作准则 、从中国的客观现实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特定情景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 角色为主、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规 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实现价值理论的自然科学化。、建
立社会科学与价值理论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等等
3. 2019社会学考研,中国人民大学难度大吗主要有哪几个研究方向
2019社会学考研,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研难度较大,人大的文科类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并且入选双一流大学之列。
人大的初试中规中矩,把参考书看好就可以。人大地处北京有天然优势,成为很多想进北京的社会学考生不二选择:名额多,名气也不小,也比清北容易,是个很好的博弈选择,当然也有很多从小就有人大梦的,所以报名人数估计是全国最多的。也算较难的!
人大的社会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社会学理论与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研究方法、应用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其中社会学理论与社会转型研究以最小的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社会进步的各种社会机制。
社会研究方法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和修订,使之成为国内重要的与骨干的社会指标之一。
应用社会学研究是国内唯一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系统开设法社会学课程的学科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包括对突发事件中的民众心态与应对研究,以及人文奥运研究。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是一项对社会全面系统的标准化、定期性、连续性调查项目,充分体现社会调查各个环节的技能和优势。
4. 社会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那些社会问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每一种总研究方式都有适用范围,也存在一定优缺点。
调查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文献研究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实地研究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4)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5. 社会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与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社会学诞生于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其研究方法也多受科学理性的影响,主要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实证主义方法。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的二十多年里,社会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也多为实证主义方法。然而,后现代社会学思潮的崛起对其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冲击,相对于传统社会学研究方法追求科学、理性、客观、普遍的和二元对立的方法,后现代社会学研究则致力于解构科学、理性的神话,追求多元的、价值关联和主体间性的方法,对更好的认识生活世界、获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半根基主义①的视角来讨论后现代思潮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所带来的方法论和研究方式的冲击。主要观点是:后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方法论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而也带来了研究方式上的差别,给社会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在社会学研究中必须把两者恰当地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 为了既能突显后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传统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冲击和挑战,又有利于两者的对比,本文先对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论述,分别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人文主义研究方法中受到后现代社会学研究批判的方法论进行深入讨论,从崇尚科学主义、崇尚理性、对普遍主义、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执着追求和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其在现代社会学研究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并简略地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同时,为了能更好的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转向的社会基础,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分别论述了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现象的变化。再由此论述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转向,即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常人方法学。 其次,在对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分析基础上,具体从反科学主义、反理性至上、反本质主义、反普遍论、反中心论与对差异性、片断化的强调、超越个体主义,强调主体间关系和否定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强调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等方面来深入分析后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所倡导的方法论。 再次,通过分析后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对社会学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影响,具体的总结了一些后现代社会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式与研究技术,如布迪厄的关系研究方法、福柯的考古学与系谱学方法以及其定性研究方法的倾向,强调“语言”的作用和谈话技术、对现象的历史生成和“解构”视角的强调等。 最后,文章基于半根基主义的立场,对有关后现代社会学研究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浅略的讨论,得出必须把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后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应用于社会学研究,走一条新的研究方法的道路。具体表现为:必须把科学与非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结合起来,同时并存、互为补充;必须取一种多向度、多视角的方法,而不能用单一视角去观察社会、研究社会;必须认识到社会学研究不能拒绝意义追求,但也要避免意义的碎片化;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要同时注重方法的特殊性和融合,在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上要相互补充。
6. 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前沿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目前还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两年来,欧美社会学的大量经典着作以及重要当代着作被译介进来,其主题几乎涵盖了社会学的所有重要领域和部门,为建设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识支撑,为拓展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和论题范围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示范,为提升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内涵质量和规范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标准,也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并结合当下的中国经验发展本土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思考进路。两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建构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更加明确。大家普遍认为,对于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来说,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介和研讨固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运用社会学的比较成熟的范式和方法,通过广泛深入的经验考察尤其是实证研究,探讨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总结现代化中国经验,发掘其中的理论蕴涵,进行理论抽象和创新,乃是更加重要更为基础性的工作 。
7.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Earl R. Babbie))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rZjkOHVgeSehqJZgs5CUyw 提取码:y5ny
书名:社会研究方法
作者:艾尔·巴比(Earl R. Babbie)
译者:邱泽奇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4
内容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悦·读人生》是美国大学通用的社会学教材,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1975年初版刚一面世即引起学术界关注。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悦·读人生》广泛的讨论范围、严密的论述,从社会理论的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的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的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悦·读人生》中包含了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同时吸纳社会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作者简介:
艾尔·巴比(Earl R.Babbie),美国着名社会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应征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后开始了社会学教学工作,并着有包括畅销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在内的多部着作。
邱泽奇,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设计、试调查(2008)、首轮调查(2010)的组织者,首任PI组组长。1986年进入社会学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师从费孝通先生。主要研究领域:组织社会学(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项目评估。
8. 在社会学的各种研究方法中有没有高低之分在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国社会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不知道你说的高低之分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本质上方法只是个工具,是不会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是不同的研究客体会适应不同的方法,方法千万种无非是两类: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若非要弄个排列的话,我只能用难易程度给以排列:一般的质性研究——一般的定量研究——好的定量研究——好的质性研究,这是一个难度逐渐加大的序列!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时首先应该明白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像当初吴文藻、费孝通他们倡导的社区研究方法就很适合中国,毕竟我们国家太大了,差异也大,做定量的话代表性就不好把握,这是我们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