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约登指数比较用什么统计方法

约登指数比较用什么统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9 01:21:07

如何用SPSS进行计算约登指数

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选好变量后,点击statistics,在第一个框里选quantiles.

什么叫做youden指数

约登指数(Youden index):也称正确指数,是评价筛查试验真实性的方法,假设其假阴性(漏诊率)和假阳性(误诊率)的危害性同等意义时,即可应用约登指数。

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指数越大说明筛查实验的效果越好,真实性越大。


科学的评价诊断试验是临床医师选择诊断试验的基础。为了合理选用诊断试验以避免盲目性,临床医师就需要对诊断试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做出科学的评价。在进行两个诊断系统比较时,单独使用灵敏度与特异度作为评价指标不能完美判断哪个诊断系统更好。

由此,Youden建议将灵敏度与特异度综合起来提出了Youden指数来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度,Youden指数(Youden index,YI)是评价诊断方法诊断能力的综合性指标。

㈢ 预防中的约登指数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YI= [ a/( a+ c)+ d/( b+ d) ] - 1。约登指数( Youden’s indx, YI ) :正确指数。指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 表示, 故此指数值的范围只从0~ 1。约登指数越大, 其真实性亦越好。

N为观察总例数,A、B、C、D为下列各种情况的例数,A是患者被诊断为阳性的例数,即真阳性;B是非患者被诊断为阳性的例数,即假阳性;C是患者被诊断为阴性的例数,即假阴性;D是非患者被诊断为阴性的例数,即真阴性。

(3)约登指数比较用什么统计方法扩展阅读

对一筛检方法的真实性的评价使用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三个指标。

1、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敏感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比例;

2、特异度(specificity):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3、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是评价筛查试验真实性的方法,假设其假阴性(漏诊率)和假阳性(误诊率)的危害性同等意义时,即可应用约登指数。

㈣ roc曲线的约登指数相等选取哪个

Logistic回归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因变量为二分类得logistic回归,这种回归叫做二项logistic回归,一种是因变量为无序多分类得logistic回归,比如倾向于选择哪种产品,这种回归叫做多项logistic回归。还有一种是因变量为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比如病重的程度是高,中,低呀等等,这种回归也叫累积logistic回归,或者序次logistic回归。
二值logistic回归:

选择分析——回归——二元logistic,打开主面板,因变量勾选你的二分类变量,这个没有什么疑问,然后看下边写着一个协变量。有没有很奇怪什么叫做协变量?在二元logistic回归里边可以认为协变量类似于自变量,或者就是自变量。把你的自变量选到协变量的框框里边。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指向协变量的那个箭头下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按钮,标着a*b,这个按钮的作用是用来选择交互项的。我们知道,有时候两个变量合在一起会产生新的效应,比如年龄和结婚次数综合在一起,会对健康程度有一个新的影响,这时候,我们就认为两者有交互效应。那么我们为了模型的准确,就把这个交互效应也选到模型里去。我们在右边的那个框框里选择变量a,按住ctrl,在选择变量b,那么我们就同时选住这两个变量了,然后点那个a*b的按钮,这样,一个新的名字很长的变量就出现在协变量的框框里了,就是我们的交互作用的变量。

然后在下边有一个方法的下拉菜单。默认的是进入,就是强迫所有选择的变量都进入到模型里边。除去进入法以外,还有三种向前法,三种向后法。一般默认进入就可以了,如果做出来的模型有变量的p值不合格,就用其他方法在做。再下边的选择变量则是用来选择你的个案的。一般也不用管它。

选好主面板以后,单击分类(右上角),打开分类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里边,左边的协变量的框框里边有你选好的自变量,右边写着分类协变量的框框则是空白的。你要把协变量里边的字符型变量和分类变量选到分类协变量里边去(系统会自动生成哑变量来方便分析,什么事哑变量具体参照前文)。这里的字符型变量指的是用值标签标注过得变量,不然光文字,系统也没法给你分析啊。选好以后,分类协变量下边还有一个更改对比的框框,我们知道,对于分类变量,spss需要有一个参照,每个分类都通过和这个参照进行比较来得到结果,更改对比这个框框就是用来选择参照的。默认的对比是指示符,也就是每个分类都和总体进行比较,除了指示符以外还有简单,差值等。这个框框不是很重要,默认就可以了。

点击继续。然后打开保存对话框,勾选概率,组成员,包含协方差矩阵。点击继续,打开选项对话框,勾选分类图,估计值的相关性,迭代历史,exp(B)的CI,在模型中包含常数,输出——在每个步骤中。如果你的协变量有连续型的,或者小样本,那还要勾选Hosmer-Lemeshow拟合度,这个拟合度表现的会较好一些。

㈤ 约登指数是负值怎么解释

约登指数是负值的,估计就是计算中存在一定的错误,导致错误的结果。
约登指数也称正确指数,是评价筛查试验真实性的方法,假设其假阴性(漏诊率)和假阳性(误诊率)的危害性同等意义时,即可应用约登指数。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指数越大说明筛查实验的效果越好,真实性越大。约等指数其实和回归方程中的相关信息是有着十分大的关系的,回归方程中的相关性也是在减1之后,有着对1接近性的一种正确的判断。

㈥ 诊断准确性(率)是不是就是正确诊断指数(约登指数)求学统计的大神指点!

对一筛检方法的真实性的评价使用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三个指标。 ①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敏感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比例; ②特异度(specificity):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③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是评价筛查试验真实性的方法,假设其假阴性(漏诊率)和假阳性(误诊率)的危害性同等意义时,即可应用约登指数。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指数越大说明筛查实验的效果越好,真实性越大。

㈦ 筛选差异基因的方法比较

Bonferroni校正法、Sidak 校正法和Hochberg 法可将FWER、FDR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但是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数比较少,不适用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数据分析。相同样本量和方差条件下, 成组t检验方法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数最多,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FW ER、FDR 水平, 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假阳性数过多。通过模拟实验发现, SAM 方法和BH 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数、假阳性数、FWER 和FDR 均相差不大,均筛选出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且控制了多重检验错误率。相同样本量和方差条件下, SAM 方法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约登指数略高于BH法,假阳性数略低于BH法。因此, SAM 方法适用于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数据分析。

㈧ 循证医学 熊哥

40. (0 分) 什么是向均数回归现象?如何避免?

30. (0 分) 标准化死亡比(SMR)

31. (0 分) 序贯试验
如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伤寒杆菌是致病因素,引起伤寒流行则还应存在被伤寒杆菌污染的水或食物、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及其管理制度不良,因为伤寒杆菌要使大批人发病大多通过饮水和饮食传播。

如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但疟疾流行则与按蚊大量繁殖有关;按蚊大量繁殖又与当地气候、地形、地貌适于按蚊繁殖有关,还可引伸至防蚊灭蚊措施不力,经济文化水平低、社会制度落后等原因。

5-11 交叉试验是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然后互相交换处理措施,最后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的设计方法。在同一组病例的前后对照研究中,同一组病人先后作为治疗组或对照组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但只能有一种顺序。考虑不同的顺序对疗效评定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交叉试验中,则有两组或以上的受试者,以不同的顺序先后接受治疗组和对照组措施,旨在消除顺序对疗效可能产生的影响。按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不同,交叉试验可分为随机交叉试验和非随机交叉试验。

交叉试验的优缺点

1.交叉试验的优点 ①每例研究对象先后接受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消除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②随机分组可避免组间差异;③可避免人为选择偏倚;④需要病例数较少。

2.交叉试验的缺点 ①应用病种范围受限,对于各种急性重症疾患或不能回复到第一阶段治疗前状况的疾病(如溃疡病、心肌梗死)以及那些不许可停止治疗(洗脱期)让病情回到第一所段前的疾病,如心力衰竭、昏迷、休克等,都不能采用交叉对照试验;②洗脱期长短依所选药物的半定期和病种、病情而定。过短则难以避免前一阶段治疗的影响,过长则使病人长期不能得到治疗;③每阶段治疗期的长度受到限制,有些药物的有效性可能在试验期内尚未得到充分发挥;④整个研究观察期较长,不能避免病情和观察指标的自然波动。⑥由于整个研究观察期较长,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不容易得到保证。

5-12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快速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前提。为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效率,不仅需要不断研究高水平的诊断试验供临床应用,还需要对现有的诊断试验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其特征和临床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的选用。临床流行病学中的诊断试验研究,侧重于对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包括:症状、体征、化验与特殊检查的临床评价。即通过临床现场验证来评价其科学性、优越性、实用性以及如何利用该检查结果以协助临床的诊断问题。也就是说,临床流行病学所讨论的诊断问题,并不是具体的诊断方法,而是用这些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进行验证或与原的老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实用价值的问题是这些诊断方法从实验室过渡到临床推广以前的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临床医师所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5-13 最新的多中心RCT文章,以RCT为基础的系统综述,设计良好的非RCT文章,专家意见。

5-14 筛检或诊断试验的联合分为平行(并联)试验和系列(串联)试验两种。其中平行试验是将多个试验同时进行,只要有一项结果阳性就判为阳性;而系列试验则是先后进行一系列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判为阳性。

5-15 ①所筛检的疾病应是当地患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疾病;②所筛检的疾病应有进一步确诊、治疗或预防的方法与条件;③疾病的自然史明确,有较长的潜伏期或领先时间;④筛检方法应简便、快速、经济、安全,预期有良好的收益。

5-16

式中n1为病例组样本量估计值, n2对照组样本量估计值,Sen为灵敏度,Spe为特异度,δ为允许波动的范围(允

许误差), 为第一类错误的概率,u值由u界表查得。一般用于筛选试验的灵敏度要求较高,用于肯定诊断的试

验都要求特异度较高,灵敏度、特异度的估计值应通过查阅文献或预试验获得。

5-17 ①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给予经治病人以最佳的治疗和合理的治疗;②可以改变临床医师的医疗行为,减少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临床医师间由于素质不同造成医疗水平的差异;③可以减少医疗费用;④有助于继续教育;⑤可以为官方政府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检查的依据;⑥可作为医疗保险机构掌握医疗政策的凭据。

5-18 (1)人群中重大健康问题,如肿瘤。(2)病因研究中因果联系的强度和特异性。(3)预防治疗或干预措施影响的强度和特异性(4)临床研究手段问题,如诊断试验方法的有效性。(5)疾病治疗的成本效益问题(6)卫生策略效果评价。

5-19 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己有的资料或对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的特征进行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揭示出来的一种方法,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从描述性研究着手,取得该病或健康状态的基本分布特征,从而获得有关的病因假设的启示,然后逐步建立病因假设,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

5-20 ①早期诊断有利于预后的疾病,如乳腺癌的诊断,应选择灵敏度高的试验;②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确诊及治疗费用较贵时,如肝癌的诊断,则可选择特异度较高的试验;③当假阳性(a)及假阴性(b)的重要性相等时,一般可把诊断标准定在a、 b最小处(即“a+ b”值最小),此时约登指数最大(可作ROC曲线找最佳截断值来确定)。

5-21 金标准(gold standard)是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标准诊断方法,是区分“有病”与“无病”的依据,包括病理学诊断、外科手术发现、特殊影像诊断、临床综合诊断标准及长期临床随访所获得的肯定诊断。如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肾炎的金标准是肾活检,诊断胆结石的金标准时手术所见。

5-22 一种疾病的发生或流行可能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存在联系构成病因链(chain of causation),多个病因链交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例如,肝癌的病因网络可看成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和饮水中的藻类毒素三个主要病因链交错形成。病因网络模型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能够清晰地表达疾病的病因。

5-23 确定一个需要回答的临床问题;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证据;评价这些证据的科学性以及作用大小;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进行后效评价。

5-24 随机化同期对照试验是根据诊断标准确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再根据研究的进入标推,选择合格的研究对象,从中排除不愿意参加的研究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愿意加入研究的合格对象随机分配至试验组或对照组,向试验组施加干预措施,向对照组施加安慰剂,观察一定时期,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该方法适用于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研究,探讨和比较某一新的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效果,也可用于病因研究。

5-25 ①变异系数(CV),该指标适用于计量资料的可靠性分析。CV越小,可靠性越好。②符合率,该指标适用于计数资料的可靠性分析。符合率越高,可靠性越好。③Kappa值,该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一致性程度。Kappa值范围在+1与-1之间,Kappa值越高,一致性越好。

5-26 答案:统计学联系:两者的联系消除了抽样误差

因果联系: 必须具备统计学系,同时还必须排除是由各种偏倚引起,并且符合因果推断标准。

5-27 样本量是研究者在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正确掌据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是进行临床科研必备的技能之一。通常意义上认为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比小样本更可信,但是样本量过大,会增加临床研究的困难,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样本含量的估算就是在保证科研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前提下,确定最少的观察例数。有足够的样本量才能保障试验结果的精确性。样本太小,可能会因检验效能不足或机遇问题而得出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5-28 灵敏度(真阳性率)、特异度(真阴性率)、误诊率(假阳性率)、漏诊率(假阴性率)、似然比和约登指数。

上述真实性评价指标均不受患病率的影响。①对于单一试验而言,当试验的灵敏度升高时,其特异度往往下降,误诊率升高,漏诊率下降。②似然比是综合性评价指标,它同时反映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若试验的真阳性率升高,假阳性率下降(即灵敏度、特异度均升高),则阳性似然比升高,阴性似然比下降。③约登指数也是综合性评价指标,它也同时受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其值越接近1,试验的真实性越好。④真实性好的试验要求:灵敏度高,特异度高,误诊率低,漏诊率低,阳性似然比高,阴性似然比低,约登指数接近1。

5-29 (1)明确研究目的(2)收集随机对照试验(3)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4)资料抽提(5)各试验的质量评估(6)统计学处理问题(7)灵敏性分析(8)失安全数(9)结论

5-30 盲法是衡量一项研究设计是否科学的标志之一。运用盲法主要是为了避免研究者和病人主观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产生偏倚。盲法至少可分为四个层次:负责分配病人到治疗组的人不知道病人接受什么治疗;病人本身也不应该知道自己接受什么治疗;在研究中照顾病人的医护人员也不知道每个病人接受什么治疗;最后,研究者在评价结果时无法区别谁是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运用时有以下方法:

盲(一)非盲(开放试验)(open trial) 研究者、研究对象都知道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试验公开进行。其优点是容易实行,容易判断意外原因而终止试验。缺点是容易产生偏性。有的试验只能是开放试验,如手术方式。

(二)单盲(Single blind) 研究者了解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优点是可以避免来自病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在必要时可以及时恰当地处理研究对象可能发生的意外。缺点是避免不了研究者的主观偏倚。

(三)双盲试验(double blind)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了解研究的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试验。优点是可避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倚,使结果更真实。缺点是实施起来较复杂,一旦发生药物意外,不易发现是哪一组,所以要注意观察病情,必要时及时破盲。

三盲(triple blind) 不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了解研究的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此方法能更好地控制偏倚,其缺点基本上同双盲。实施起来更加困难。

5-31 ①确定样本含量;⑦选择病例和对照;③确定研究(暴露)因素
④调查暴露因素;⑤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⑥撰写论文。

5-32 与单一试验比较,平行试验的灵敏度升高,特异度下降,假阳性率升高,假阴性率下降;系列试验则相反,其特异度和假阴性率升高,灵敏度和假阳性率下降。

5-33 ①受试对象自身生物学变异(如生理、心理等因素);

②试验方法的变异(如仪器、试剂、时间、温度等条件);

③观察者变异。

5-34 通常样本量估计主要依据几个基本因素: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的发生率;α值(即Ⅰ类错误的概率);β值(即Ⅱ类错误的概率);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研究对象分组的数量。可根据相应公式、软件或查表进行样本含量的计算。

另外,治疗方案的实施情况也是影响实际样本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此因素并不包括在常规的样本量计算公式中,因而容易被忽视。

5-35 序贯试验的优点

越大。

8-7 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将其纳入不同队列;然后对队列入群进行随访,束确定某种病因、全死因或一些其他结局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通过比较研究队列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来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这种研究方法称为队列研究。

8-8 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病人施加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8-9 又称患病率调查(prevalence study),其本质属于现况研究,之所以被称为横断面研究,是强调现况研究是在时间序列上的某一个点进行的。而被称为患病率调查,是因为现况研究所使用的指标通常是患病率的缘故。

8-10 当系统评价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时称为Meta分析。

8-11 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可以避免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主观因索的影响。

8-12 需要治疗的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 在一定的观察时间内,用某一防治措施需要处理多少患者,以防止1次不利结局的发生。为ARR的倒数。

8-13 交叉试验是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然后互相交换处理措施,最后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的设计方法。

8-14 诊率(mistake diagnostic rate,α):表示实际未患病但被诊断试验诊断为患者的概率,即非患者被诊断为阳性的概率,又称假阳性率。反映非患者被错误诊断的可能性。

8-15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PAR%):也称人群病因分值(population etiologic fraction, PEF),描述总人群中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8-16 Youden指数(Youden index,YI):反映诊断试验真实性的综合指标。

8-17 漏诊率(omission diagnostic rate,β):又称假阴性率,表示实际患病但被试验诊断为非患者的概率(患者被诊断为阴性的概率)。反映患者被错误诊断的可能性。

8-18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是以灵敏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以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一般多选择曲线转弯处,即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的点为分界值。

8-19 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疾病不良结果实事件发生的相对概率。

8-20 指引起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包括生物、理化、社会、以及人体自身的心理和遗传方面的因素。

8-21 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 value,-PV或PV-):诊断结果阴性者确为非患者的概率。

8-22 ITT分析即意向处理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是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即不论在试验中实际发生什么情况(如出现不合格、不依从或失访而退出试验),均按最初随机分组(治疗组或对照组)的情况进行结果分析,以保证对所有参加随机分组的病人均进行了分析。

8-23 正确率 (accuracy, Acc或π):又称总符合率或一致率,表示观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程度,反映正确诊断者与非患者的能力。

8-24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以群体为观察单位,研究人群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对健康或疾病的影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8-25 当失访发生较少,即观察人圈比较稳定时、可用整个观察期内所研究疾病的发病人数除以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得到该观察期的累积发病率。

8-26 指对某一种疾病或某一个干预措施全面收集所有相关临床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的评价和分析,必要时进行定量合成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过程。

8-27 选择偏倚是出于选择而造成研究对象与非研究对象间的特征有系统区别而产生的误差。如吸烟省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到病例组的肺癌患者与未被选人的肺癌患者在某些特征上不一致,保这样所产生的偏倚就是选择偏倚。

8-28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或LR-):是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即错误判断为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为阴性的可能性的多少倍。-LR数值越小,提示能够否定患有该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8-29 霍桑效应(Howthorne effect) 在治疗性研究中,研究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较对照者往往更为关照和仔细,而被关照的患者对研究人员又极可能报以过分地热情,从而对治疗反应报喜不报忧,这种人为地引起了夸大客观效果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防止霍桑效应最有效的办法有赖于盲法设计和应用。

8-30 当结局事件的发生率很低或研究对象比较少时,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作为标准,计算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数之比,得到标准化死亡比。

8-31 指事先不确定样本数,每试验一对象后,马上分析,然后决定下一步试验,直到可以判断出结果,可以下结论时立即停止试验。

8-32 选择偏倚是出于选择而造成研究对象与非研究对象间的特征有系统区别而产生的误差。如吸烟省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到病例组的肺癌患者与未被选人的肺癌患者在某些特征上不一致,保这样所产生的偏倚就是选择偏倚。

8-33 (number needed to treat):暴露于危险因素后多少个研究对象才发生1例患者。

8-34 EMB: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措施。

8-35 灵敏度(sensitivity,Sen或Se):是实际患病且被诊断试验诊断为患者的概率,即患者被诊断为阳性的概率,又称真阳性率。反映检出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灵敏度(Sen)估计值及标准误SE(Sen)计算公式。

8-36 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 value,+PV或PV+):诊断结果阳性者确为患者的概率。

8-37 特异度(specificity,Spe或Sp):是实际未患病而被诊断试验诊断为非患者的概率,即非患者被诊断为阴性的概率,又称真阴性率。反映鉴别非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特异度(Spe)估计值及标准误SE(Spe) 计算公式。

8-38 是以确诊的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病例组,以不患所研究疾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为对照组,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子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8-39 阳性似然比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或LR+):是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即正确判断为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为阳性的可能性的多少倍。+LR数值越大,提示能够确诊患有该病的可能性越大。

8-40 在治疗研究中,研究者对自己感兴趣的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往往更加关照和仔细,而被关照的患者对研究人员又及可能报以过分的热情,从而对治疗反应报喜不报忧,这种人为夸大客观效果的现象。

8-41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措施。

8-42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出现于无治疗效能的安慰剂对照组中的效果称之为安慰剂效应。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效应,可以由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正面和负面效应,后者即副作用。

8-43 序贯试验事先不固定样本数,每试验一对研究对象后,马上分析,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试验,直到可以判断出结果,可以下结论时立即停止试验。

8-44 也称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 EF),描述暴露人群中的发病率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8-45 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称为双盲法

㈨ ROC曲线如何确定诊断临界值

有诊断指标,诊断结果,SPSS可直接做出ROC曲线,不需要自己计算1-spe和sen的。 不同版本的ROC曲线的位置不一样,找找分析或作图两个菜单可以找到ROC曲线这个命令的。

ROC曲线最靠近左上方那个点的临界值为最佳临界值。一般统计软件会提供一个所有临界值的表,每一个临界值对应不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再计算约登指数最大点对应的临界值,即最终结果。

(9)约登指数比较用什么统计方法扩展阅读

ROC曲线的特性

(1)β值的改变独立于d’的变化,考察β值变化对P(y/SN)和P(y/N)的影响时发现:当β接近0时,击中概率几乎为0,即信号全当成噪音接受;当β接近无穷大时,虚惊概率几乎为0,即噪音全当成信号接受;而当β从接近0向无穷大渐变的过程中,将形成一条完整地ROC曲线。

曲线在某一处达到最佳的标准βOPT 。

(2)ROC曲线的曲率反应敏感性指标d’:对角线,代表P(y/SN)=P(y/N),即被试者的辨别力d’为0,ROC曲线离这条线愈远,表示被试者辨别力愈强,d’的值当然就愈大。由上可知,d’的变化使ROC曲线形成一个曲线簇,而β的变化体现·在这一曲线簇中的某一条曲线上不同点的变化。

此外,如果将ROC曲线的坐标轴变为Z分数坐标,我们将看到ROC曲线从曲线形态变为直线形态。这种坐标变换可以用来验证信号检测论一个重要假设,即方差齐性假设。

(3)补充特性:

对于一条特定的ROC曲线来说,d’是恒定的,所以也叫等感受性曲线。

对角线代表辨别力等于0的一条线,也叫纯机遇线。

ROC曲线离纯机遇线越远,表明被试的辨别力越强。

辨别力不同的被试的ROC曲线也不同。

㈩ 用SPSS软件绘制ROC曲线的操作方法

方法/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2、依次打开菜单栏:Graphs ——
ROC
Curve
在“ROC
Curve”主对话框中进行参数设置:
(1)
在"Test
Variable"框中:选入"Value";
(2)
在"State
Variable"框中:选入“state”;
(3) 在"Value
of
State
Variable"框中:输入“1”;[意义]表示“病人组”为状态变量值。
(4)
选定“ROC
Curve”项;
选定“With
diagonal
reference
line”项;
选定“Standard
error
and
confidence
interval”项;
选定“Coordinate
points
of
the
ROC
Curve”项;
3、ROC
Curve
结果显示:
观察例数概况(Case
Processing
Summary)
4、ROC曲线(ROC
Curve)图:
通常将最接近ROC曲线左上角的点定为最佳临界点,可同时满足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最有优。
5、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可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与50%面积比较的结果(SPSS软件默认检验比较的面积为50%或0.5)。
6、曲线坐标(Coordinates
of
the
Curve):
根据坐标值,可得出不同临界点所对应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然后计算正确指数,也称约登指数(约登指数=特异度+敏感度-1);一般约登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但还需结合临床实际意义来确定最佳临界点。

阅读全文

与约登指数比较用什么统计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餐巾纸盒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497
野钓小罗非闹窝解决方法 浏览:284
木扶手与立柱连接方法 浏览:532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浏览:369
来电显示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1
单元阀安装方法 浏览:549
一个口腔里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652
鱼石脂软膏的使用方法 浏览:524
苹果手机的通知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68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计算方法 浏览:577
sbs包管子简单方法 浏览:83
鱼贝类品质评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837
水泵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 浏览: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浏览:134
醋鹅子做醋方法步骤 浏览:53
召唤电脑灵魂的方法 浏览:114
马拉松训练方法讲解 浏览:4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浏览:416
情感渗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49
用牛尿洗头的正确方法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