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路理论中,什么电路KVL定律,什么时候用支路电流法,什么时候用网孔回路法,什么时候用节点电压法
KVL即Kirchhoff Voltage Law,基尔霍夫(有的翻译成克希霍夫)电压定律。
支路少时用支路法直接求各去路电压电流。
回路少时用回路法,节点少时用节点法,主要是减少未知数的数量,解起来容易。
❷ 电路分析KVL
解式中的7是3Ω的电压与4V电压源之和。
KVL:u-3Ω×|A-4v-5V=0
∴ u=3+4+5=12(v)
❸ 电路分析题,求用KVL公式详细分析
由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Uab等于中间3Ω支路的压降U3,加上底端5V电池与2Ω串联支路的压降U2,以及右边6V电池支路的压降U1;
即Uab=U3 + U2 +U1;
U1=-6V,
U2=5V, <----- 由于这个支路上的电流为零(没有电流流通),
U3=12V/{(2Ω+3Ω+1Ω)/3Ω} <------ 左边环路中 3Ω电阻对12V电源的分压;
∴ Uab=12V/(6/3) + 5 - 6 =5V
❹ 电路理论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电路理论是电工基础的主要部分,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是分析与计算电路的基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位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定律及简化分析电路的方法等。
最常见的储能元件是电容和电感及化学电池,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必须要一段时间,这个变换过程就是电路的过渡过程,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是能量不能跃变,电路换路时的初始值可由换路定律来确定。
(4)常见电路分析方法KVL扩展阅读:
这种抽象的电路模型中的元件均为理想元件。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代数和是根据流入还是流出节点判断的.流出为+,流入为-,对节点,I1+I2+...+In=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❺ 电路分析中,KCL,KVL,VCR分别是什么意思
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集总电路节点电流流量和为零。
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集总电路环路电压压降和为零。
VCR电压、电流、阻抗关系,即I=U/R。
K——基尔霍夫
C——电流
V——电压
L——定律
R——电阻
电路的运行规则由电路的结构和元件的特性共同决定,,KCL和KVL描述电路结构,VCR描述元件特性。
另外,集总(参数)电路指的是电路参数在空间上集合在一点中,与之对应的是分布参数电路,举例说,将电源两极接入平面导体,研究此导体电流、电压分布就不能用KCL和KVL,而要用具体的电磁场理论。
❻ 基尔霍夫定律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记为KCL,是电流的连续性在集总参数电路上的体现,其物理背景是电荷守恒公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确定电路中任意节点处各支路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因此又称为节点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明:
所有进入某节点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所有离开这节点的电流的总和。
或者描述为:假设进入某节点的电流为正值,离开这节点的电流为负值,则所有涉及这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以方程表达,对于电路的任意节点满足:
(6)常见电路分析方法KVL扩展阅读: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的是:沿着一条闭合路径,电位上升和下降得代数和为零。
KVL的表达式为:
由KVL的定义,可以推出如下结论:
(1)因为E-U1-U2=0,所以E=U1+U2
也即: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电路中电压降之和。
(2)其中,Us为电压升高值,Uj为电压降落值。
它表示,闭合回路中电压上升之和等于电压下降之和。
至于电压方向,我们选逆时针也行,顺时针也行,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
那么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能推出:
第一个结论:串联电路的分压定律;
第二个结论:串联电路中的元件位置可以互换。
与KVL相关联的几个结论是:电阻的串并联公式,还有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等等。
我们再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流入一个节点(或者区域)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或者区域)的电流之和。
第二定律既然是关于电压,而电压又是energy transffered per unit charge,所以第二定律其实就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conservation of energy。
在做电路分析题的时候,大家需要格外注意一点,那就是符号,也可以说是方向。一旦我们默认某个电流,或者电压是正,或者负,那么其他所有物理量的方向都要符合你的默认。
有两个直流电源,E1和E2,我如果说E1的emf是4V,那么在我分析电路事,E2就被默认为-2V,这样一来电路中的总emf加起来就是4+(-2)=2V。再看电流,既然是E1是正的,就说明我们默认电流从E1的正极流出,流入两个分支,再最后汇合,流经r1,流回电源负极,可千万不能因为E2的方向被迷惑了。
❼ 电路分析中,KCL、KVL、VCR分别是什么意思怎样定义
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集总电路节点电流流量和为零。
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集总电路环路电压压降和为零。
VCR电压、电流、阻抗关系,即I=U/R。
K——基尔霍夫
C——电流
V——电压
L——定律
R——电阻
电路的运行规则由电路的结构和元件的特性共同决定,KCL和KVL描述电路结构,VCR描述元件特性。
另外,集总(参数)电路指的是电路参数在空间上集合在一点中,与之对应的是分布参数电路,举例说,将电源两极接入平面导体,研究此导体电流、电压分布就不能用KCL和KVL,而要用具体的电磁场理论。
❽ 电路分析方法有哪些
1.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首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再分析电路的交流状态,即:电路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环节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按输入信号的规律变化、是放大、振荡,还是限幅削波、整形、鉴相等;
2.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画出直流等效电路图,分析电路的直流系统参数,搞清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和偏置性质,级间耦合方式等。分析有关元器件在电路中所处状态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饱和、放大、截止区,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等;
3.频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看电路本身所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谱相适应。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例如:各种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等电路;
4.时间常数分析法。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极管组成的电路、性质。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和消耗快慢的一个参数。
电子电路图的分类:常遇到的电子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装配图和印版图等。
01.
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
02.方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没有别的符号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安装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
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详细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03.装配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些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就能够完成电路的装配。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初学者使用的。
装配图根据装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样,大多数作为电子产品的场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印刷线路板,所以印板图是装配图的主要形式。
04.印板图
印板图的全名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装配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装配实际电路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由于这种电路板的一面或两面覆的金属是铜皮,所以印刷电路板又叫“覆铜板”。印板图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而实际上却能更好地实现电路的功能。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单面板、双面板外,还有多面板,已经大量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建设、航天事业等许多领域。
在上面介绍的四种形式的电路图中,电原理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看懂原理图,也就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原理,绘制方框图,设计装配图、印板图这都比较容易了。
掌握了原理图,进行电器的维修、设计,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关键是掌握原理图。
电路图的组成:电路图主要由元件符号、连线、结点、注释四大部分组成。
1.元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都和实际元件保持一致。
2.连线:表示的是实际电路中的导线,在原理图中虽然是一根线,但在常用的印刷电路板中往往不是线而是各种形状的铜箔块。就像收音机原理图中的许多连线在印刷电路板图中并不一定都是线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状的铜膜。
3.结点:表示几个元件引脚或几条导线之间相互的连接关系。所有和结点相连的元件引脚、导线,不论数目多少,都是导通的。
4.注释:在电路图中是十分重要的,电路图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归入注释—类。细看以上各图就会发现,在电路图的各个地方都有注释存在,它们被用来说明元件的型号、名称等等。
若不知电路的作用,可先分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信号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问题是同相位,或反相位。电路和组成形式,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电路,还是解调电路。
电器修理、电路设计的工作人员都是要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了解电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工作的。会划分功能块,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机电路的元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功能块形成一个具体功能的元件组合,如基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波形变换电路等。
❾ 请问KCL和KVL指的是什么
kcl指的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vl指的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也称为节点电流定律,于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内容是电路中任一个节点上,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又简写为KC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内容是,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各元件上的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动势的代数和,即从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U=0。
拓展资料:
霍夫的介绍:
他以PDP-8为基础勾画出了他心目中的通用芯片的雏形:加大芯片的集成度,使功能亦随之增强;芯片的输入信号构成对集成电路的一系列指令,输出信号则送出数据或用以控制其它的芯片。在设计中霍夫充分实践了图林和冯·诺伊曼的存储程序的思想,该芯片若安装上输入、输出设备及存储器。
1971年,霍夫与他的同事完成了第一个可供使用的微处理器,编号为4004,第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客户订购的产品编号,后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英特尔公司制作的第四个订制芯片。这种数字代号却延用至今。
霍夫终于如愿以偿,他在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上,集成了2000多个晶体管,发明了世界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4004,在电子计算机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❿ kcl和kvl各是什么
kcl指的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vl指的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磁场正方向与回路正方向相同时)
这是因为电流会将能量传递给磁场;反之亦然,磁场亦会将能量传递给电流。
对于含有电感器的电路,必需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加以修正。由于含时电流的作用,电路的每一个电感器都会产生对应的电动势Ek。必需将这电动势纳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才能求得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