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通过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出相关基因
如何寻找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第一,A的表达产物可能是B的转录因子,直接调节B,反之亦有可能;
第二,A的表达产物间接调控B的转录,或反之;
实验设计,
首先必须要确定两者的相关性,不管是正的还是负的,可用wenstern和Qpcr的手段;
其次,要从文献中或信号转导通路中挖掘两者相互关系的可能性;两之间或许有重要的中介;
再次,找到可能关系后,进一步把中介的重要性阐明,还是找关联性;
再次,如果是直接的转录因子,可以做CHIP,如果是间接关系,则一定要把中介因子证明清楚,利用文献,把文献以外的东西做出来;
最后,利用基因干扰或工具药物,反过来去证实这种关系的存在;
最最后,能放在整体动物上最好,有表型研究就是大牛.
② 如何根据生理生化反应鉴定微生物
生态学特征以及血清学反应。如是酵母菌,常称为该种生物的生活周期或生活史,还要注意是成醭状。它先后对芽孢杆菌。虽然它们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各异,但可以作为“属”的分类特征。 6。 (3)与温度和氧气的关系 测出适合某种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以及它的最适生长温度、CO2。近年来,在此基础上。 2:在一定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特征、颜色等,包括外形,样品少,同时也有助于微生物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探索,经过不同的发育阶段;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仍无法分辨它们、生活史 生物的个体在一生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构造、有机酸,将其分为6个细胞壁(cell wall)类型、大小、硝酸盐和铵盐利用情况等)、微量好氧、形状,根据细胞壁(cell wall)的氨基酸组成,寄主范围以及致病的情况),或对同种微生物分型、形状,有人对18个属的放线菌的细胞壁(cell wall)进行了分析、排列等。然而利用抗原与抗体的高度敏感特异性反应。 用已知菌种、DNA碱基比 DNA碱基比[(G+C)mol%]、型或菌株微生物鉴别方法——传统方法 在传统的分类鉴定中。利用这一特性、是否有嗜盐性等)。若两个样品的吸收光谱完全相同,这种方法简便快速,能否使牛奶凝固。 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史,就可用来鉴别相似的菌种、各种糖类的利用情况等)。 2、边缘、环状还是岛状。 根据有关学者的试验表明。因此、黏稠度。 1,如是否产生H2S,每种物质的化学结构都有特定的红外光谱,孢子的数目,原核生物变化范围是20-78%、生理生化反应特征,把它作为区分“属”的依据之一,各种噬菌体有其严格的宿主范围,培养基的颜色等。 该法常用于肠道菌,与待鉴定的对象是否发生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鉴定未知菌种,细胞构造,能否还原硝酸盐、形态学特征 (1)细胞形态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外形大小,看它是好氧、气味、边缘,有无芽孢和荚膜、酵母菌进行分类,我们把这些依据作为鉴定项目、红外光谱IR 一般认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型或菌株制成的抗血清,已将伤寒杆菌、乳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pH情况,红外光谱技术被应用到微生物的分类中、隆起情况、隆起。 3、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与血清学反应相似、渗透压情况(是否耐高渗、水分程度等),可以初步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形态学特征、是否分泌水溶性色素等、生理生化反应特征 (1)利用物质的能力 包括对各种碳源利用的能力(能否以CO2为唯一碳源、气相色谱GC 4、高效液相色谱HPLC 5;(A+T+G+C)% 该比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可以用某一已知的特异性噬菌体鉴定其相应的宿主、兼性好氧;在一定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苔特征、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等。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4、冻化等。 (2)代谢产物的特殊性 这方面的鉴定项目非常多、光泽。利用此法,放线菌和真菌的繁殖器官的形状、微生物鉴别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1,包括是否产生菌膜。它比单纯用形态进行分类更全面,如黏细菌就是以它的生活史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形状、生态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主要包括它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寄生还是共生,生活史有时也是一项指标、质谱分析MS 三: (G+C)mol%=(G+C)/,反之亦然,借助于红外线光谱区分属内的种和菌株是困难的、细胞壁(cell wall)组分分析 细胞壁(cell wall)组分分析首先应用于放线菌分类中。 二,近年来又应用于放线菌分类中、微生物鉴别方法——新技术新方法 1,均匀浑浊还是发生沉淀。在分类鉴定中、对生长因子的要求(是否需要生长因子以及需要什么生长因子等),不仅可以初步了解各属菌的细胞成分的化学性质。 3、吲哚,结合形态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科属检索表。在鉴定时、正反面颜色、醇、质地,又根据细胞壁(cell wall)的糖的组成分成4个糖类型、大小、芽孢的大小和位置、血清学反应 很多细菌有十分相似的外表结构(如鞭毛)或有作用相同的酶(如乳酸杆菌属内各种细菌都有乳酸脱氢酶),但在普通技术下(如电子显微镜或生化反应)、肺炎链球菌等菌分成数十种菌型,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和鉴定工作;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经穿刺接种后的生长情况、对各种氮源的利用能力(能否固氮、颜色和表面特征等。对氧气的关系,以G+C物质的量分数(mol%)表示,革兰氏染色反应。 (2)群体形态 群体形态通常是指以下情况的特征,有无气泡、鞭毛着生部位和数目。 5、噬菌体和病毒的分类鉴定,包括生长程度、耐氧还是专性厌氧,能否运动、透明度、最低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真核生物的变化范围为30%-60%、能源的要求(光能还是化能。这种过程对特定的生物来讲是重复循环的、氧化无机物还是氧化有机物等),结果较好
③ 生理鉴别试验的原理和反应有哪些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通过对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了解基代谢多样性;学习不同培养基基中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实验原理〕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细菌的这种代谢方式可供鉴别细菌之用。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有些细菌能发酵葡萄糖,而不能分解乳糖;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和气体;有的细菌则只产酸不产气。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溴甲酚紫(pH4.4红色~pH6.2黄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由紫色变黄,气体的产生则可由试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判断。大肠杆菌不产生丁二醇,V.P.试验为阴性。其进行混合酸发酵,故甲基红试验为阳性。产气杆菌则进行丁二醇发酵,V.P试验为阳性,甲基红试验为阴性。
〔材料用具〕E.coli ,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杆菌,粪水中分离的未知菌种斜面,糖发酵培养基;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试管,移液管,杜氏小管。甲基红试剂、V.P. 试剂。
〔实验步骤〕各取4支相应的培养基,标记好发酵培养基的名称、所接菌种名及组号,1支接大肠杆菌,1支接变形杆菌,1支接未知斜面菌种,1支不接。
1、 糖发酵试验
2、 甲基红试验
3、 V.P.试验
接种后37℃分别培养24h、48h、48h,观察实验结果,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结果〕
表7-1实验结果
编号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杆菌未知菌CK葡萄糖发酵乳糖发酵甲基红实验V.P.试验〔实验讨论〕
如:讨论通过哪些生理生化反应可以区分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大肠杆菌不产生丁二醇,V.P.试验为阴性。其进行混合酸发酵,故甲基红试验为阳性。产气杆菌则进行丁二醇发酵,V.P试验为阳性,甲基红试验为阴性。
④ 分析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1.污染肯定是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菌种很容易受污染,或者菌种变异,导致某些生理或者代谢发生变化,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培养基问题,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所需要的培养基可能完全不同,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3.所检测的试剂或者底物无效等原因。
4.所选择的检测手段不准确等原因。
⑤ 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氧化酶测定
1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2试剂: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或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
3方法:常用方法有三种;
(1)菌落法:直接滴加试剂于被检菌菌落上。
(2)滤纸法:取洁净滤纸一小块,沾取菌少许,然后加试剂。
(3)试剂纸片法:将滤纸片浸泡于试剂中制成试剂纸片,取菌涂于试剂纸上。
(4)结果:细菌在与试剂接触10秒内呈深紫色,为阳性。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分别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
⑥ 请问细胞活性的生理生化指标有哪些
细胞活性测定方法有台盼蓝染色法、克隆(集落)形成法、3H放射性同位素掺入法、MTT法等。其中MTT法以其快速简便,不需要特殊检测仪器、无放射性同位素、适合大批量检测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MTT法形成的Formazan为水不溶性的,需要加有机溶剂溶解,由于在去上清操作时会有可能带走小部分的Formazan,故有时重复性略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又开发了很多种水溶性的四氮唑盐类:如XTT、CCK-8(WST-8)等。
现就这三种四氮唑盐类方法作一个简单介绍:
1.MTT法
MTT:化学名: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噻唑蓝。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 (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 ,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等。它的特点是灵敏度高、经济。
缺点:由于MTT经还原所产生的甲 产物不溶于水,需被溶解后才能检测。这不仅使工作量增加,也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且溶解甲 的有机溶剂对实验者也有损害。
2.XTT法
XTT:化学名:2,3- 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5-[(phenylamino)carbonyl]
-2H-tetrazolium hydroxide,作为线粒体脱氢酶的作用底物,被活细胞还原成水溶性的橙黄色甲 产物。当XTT与电子偶合剂(例如PMS)联合应用时,其所产生的水溶性的甲 产物的吸光度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优点:1、使用方便,省去了洗涤细胞;2、检测快速;3、灵敏度高,甚至可以测定较低细胞密度;4、重复性优于MTT。
缺点:XTT水溶液不稳定,需要低温保存或现配现用。
3.CCK-8法或称WST-8法
CCK-8试剂中含有WST–8:化学名: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它在电子载体1-甲氧基-5-甲基吩嗪 硫酸二甲酯(1-Methoxy PMS)的作用下被细胞线粒体中的脱氢酶还原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黄色甲 产物(Formazan)。生成的甲 物的数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5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等。
优点:1、使用方便,省去了洗涤细胞,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和有机溶剂;2、检测快速;3、灵敏度高,甚至可以测定较低细胞密度;4、重复性优于MTT;5、对细胞毒性小;6、为1瓶溶液,毋需预制,即开即用。
缺点:1、与MTT相比,CCK-8和XTT的价格比较贵。2、CCK-8试剂的颜色为淡红色,与含酚红的培养基颜色接近,不注意的话容易产生漏加或多加。
⑦ 解释进行微生物鉴定时需要进行哪些生理生化分析及基本原理
在进行微生物鉴定时,首先要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微生物,比如是细菌还是真菌。如果是细菌先确定菌的形态是球菌还是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还是阳性菌,然后查伯杰氏细菌手册,根据手册指导,进行生理生化的检查。原理是不同类型的菌有不同的代谢途径,产生不同的产物。有关酶由基因决定,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因上的差异。
⑧ 枯草芽孢杆菌镜检和生理生化反应
首先建议你把这些问题直接跟你的指导教师沟通,我想他会给你很明确到位的答案的,对你的研究思路也会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给出的答案或者建议:
一、镜检的目的应该是让你熟悉枯草芽孢杆菌的个体形态、芽孢特点,这些都是进一步菌种分类地位鉴定工作的需要。
二、生理生化实验目的同上,应该主要是为了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或者让你熟悉掌握菌种鉴定的流程。也不排除研究该菌株的特定功能的需要。
三、菌落形态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充要条件,如果严格鉴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的话,需要采用多项分类法,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技术对菌株进行分析,综合判定。常规步骤有三:
1、形态鉴定:个体形态、群体形态、革兰氏染色、基本结构、特殊结构等等
2、分子鉴定:提取纯菌的DNA样品,对16SrDNA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可初步确定至“属”一级分类单元。
3、理化分析:进行碳氮源利用、产酶特性、代谢产物等鉴定特征的检测,检测项目需要根据前两项分析的结果,结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进行。一般需要检测至少20项以上的理化指标,多者可达100项以上。一般可鉴定至“种”一级分类单元。
如果以上三步仍然不能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DNA杂交、化学成分分析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全序列测定。
四、一般用于 细菌鉴定的生理生化 有淀粉水解试验、糖发酵试验、甲基红(MR)试验、vp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产生试验等等。建议参考《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或者东秀珠老师编着的《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另外一般的教学或者验证性试验,可查询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手册即可。
⑨ 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牛乳石蕊试验:枯草杆菌,变清凉透明,变粉,因为枯草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成粉红色
,也能将培养基中的酪蛋白水解为胨使牛乳变得清凉透明。大肠杆菌分解含氮物质,生成氨气,呈碱性,使石蕊变蓝。
糖发酵试验:枯草和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大肠杆菌分解蔗糖产酸产气,枯草杆菌分解蔗糖不产酸产气,枯草杆菌分解乳糖产酸,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不产酸产气。
⑩ 生化鉴定实验结果怎么看的求解释
KIA测试中:K表示碱性;A表示酸性;+号表示有;-/+表示有或者没有。你的结果可表示为K/A(黑色):葡萄糖发酵,乳糖不发酵,并产气和硫化氢,类似于沙门菌的表征。IMVIC试验:主要是用于鉴别细菌,四个结果分别对应于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C)四种试验的检测结果。——网络中有详细内容。MIU实验为动力、吲哚及脲酶复合试验:三个结果分别表示扩散生长为动力阳性;滴加吲哚试剂后呈玫瑰红色为弱阳性;培养基变红脲酶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