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
(1)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通常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浓硫酸与甲酸共热来制取.
浓硫酸
HCOOH
=
CO+H2O
加热
实验装置可与实验室用浓硫酸做脱水剂与与乙醇共热制乙烯的装置类似.
实际上
,在实验操作中
最好用
甲酸滴注热浓硫酸(甲酸放入分液漏斗,浓硫酸放入烧瓶.这样避免剧烈反应,增强安全性.
(2)第二种方法:浓硫酸与草酸晶体共热,气体依次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即可得到纯净的干燥的CO.
反应方程式为:HOOC-COOH=CO2+CO+H2O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CO2,用浓硫酸除水蒸汽.
(3)
第三种方法:
加热草酸钠:Na2C2O4=Na2CO3(s)+CO(g)
这个方法需加强热强热
❷ 实验室除尾气co为什么可以用气球收集
CO是一种有毒气体,相比其他常见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处理时需要更小心。用气球收集其尾气,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不泄露。其实这个原理很简单,就很平时我们吹气球是一样的。气体不断进入气球,引起气球形变,容积增大。谢谢!
❸ 排水法收集co
【分析】 CO气体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CO的密度比空气略小,无法将空气完全排出,另外CO有毒用排空气法难免将其泄漏于空气中,故通常只用排水法收集。 【点评】 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及气体与空气相对密度的大小,同时也需考虑气体的化学性质,如是否与水及空气中成分反应及是否有毒等。
❹ 下列CO和CO2的收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都能用排水法收集B.都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C.CO只能用排水
CO有毒,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所以先排除B和D.
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所以排除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
故选C.
❺ CO,CO2的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不可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不可能,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❻ 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条件:1)密度比空气大(或分子量大于29)2)无毒,不污染环境3)案例:CO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条件:1)密度比空气大(或分子量大于29)2)无毒,不污染环境3)案例:CO2,O2【向下排空气法:】适用条件:1)密度比空气小(或分子量小于29)2)无毒,不污染环境3)案例:H2,【排水法:】适用条件:1)不溶于水2)无毒,不污染环境3)案例:H2,O2,N2,【有尾气吸收装置的:】适用条件:1)易溶与水2)有毒3)案例:NH3,CO,NO,Cl2,HCl,
❼ CO2 H2 O2 CH4 CO分别用什么办法收集(排水;向上、下排空气)
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H2、O2、CH4、CO都是难溶于水的,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CH4密度都小于空气,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O2密度都大于空气,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注意CO2不能用排水法,因为CO2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注意CO不能用排空气法,因为CO密度接近空气.所以只能用排水法.
❽ CO为什么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那该怎么收集
CO的式量是12+16=28,空气的式量是29,二者比较接近,所以为防止收到的气体不纯,就不用排气法收,还有CO有毒,更不宜用排气法
用排水法收集
原因:难溶于水
❾ c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吗为什么啊
CO只能通过向下排水法收集。意思是集气瓶要倒置。原因有三:1.C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2.CO密度与空气密度相近。3.CO本身有毒,泄漏有危险。
❿ 怎样制造一氧化碳
可以用以下方法制取CO:
1、取过量的木炭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由于氧气不足,因此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C+O₂ =点燃=CO
2、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可以产生一氧化碳。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催化甲酸的分解。化学方程式是:
HCOOH =H₂SO₄ (浓)= CO↑+H₂O
3、草酸与浓硫酸共热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可以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H₂C₂O₄ =H₂SO₄ (浓)= CO₂↑+CO↑+H₂O.
4、用生石灰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再将二氧化碳和木炭粉在高温下反应成CO。化学方程式是:
CaCO₃+2HCl = CaCl₂+CO₂↑+H₂O
CO₂+C =高温= 2CO
5、往炽热的煤炭或木炭上喷水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个是生产水煤气的方法。化学方程式是:
C+H₂O =高温=CO+H₂
(10)co用什么方法收集扩展阅读: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具有毒性,且不溶于水。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使用一氧化碳时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该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解开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