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规定拳的教学方法

规定拳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1 05:47:39

A. 军体拳怎么

军体拳 军体拳是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夺枪等格斗动作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术。经常开展军体拳训练,对培养军人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军体拳特点
1.套路长短适中,动作精练,有技击含义,节奏分明,易学易懂,既能单人打又能集体表演。
2.不需要任何器材,对场地要求不高,一块平地即可练习。
军体拳的作用
1.打军体拳有一定活动量,对发展力量、耐力、速度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用。
2.因为军体拳是由踢、打、摔、拿、拧等格斗的基本要素所组成,因此学好军体拳一招一式,能防身自卫,克敌制胜,有保护自己的作用。
军体拳的套数
经总参军训部批准,1989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训练教材》,在全军推广的军体拳共有三套。第一、第二套各有十六个动作,第三套有三十二个动作。
第一套军体拳的特点
第一套军体拳主要特点是由格斗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组合而成的套路练习,它动作精练,有技击含义,适用。有一定锻炼价值,有防身自卫作用。
第二套军体拳的特点
第二套军体拳主要是由摔打、夺刀、夺枪、袭击等格斗基本动作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动作精练适用,每一动都是“一招制敌”,能保护自己,同时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第三套军体拳的特点
第三套军体拳具有第一、第二套的特点外,还有长拳舒展大方,动作灵活迅速有力,节奏明显的特点,又有南拳步稳、势烈、动作刚劲有力的特点。动作数量等于第一、二套总和,运动量也较大,动作难度较复杂,都有技击含义,它不但能锻炼身体,又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
军体拳的手型
军体拳手型主要有三种,即拳:主要用于击打和砸;掌:主要用于推、砍、劈、抽打等;勾手:主要是打、勾。
军体拳的常用步型
军体拳步型有马步、弓步、虚步、仆步、歇步等。
军体拳训练计划的制定
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学习对象的基础如何,有一定基础的,进度适当快些,基础差的进度慢些。一般先教基本功,再教基本动作。臂功、腿功搭配适当。最好隔一天安排一次课为宜。学习新动作之前,要复习前一课的内容,使套路动作衔接、连贯。最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检查考核评定成绩。
军体拳课的实施方法
军体拳是由十几个或几十个单个动作按一定原则合理组成的套路练习。不但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会,同时还要完成整套的套路练习。因此实施方法通常是:
1.示范讲解:示范、讲解是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的基本方法。讲解语言要通俗精练,讲解的内容有:讲解动作的规格和标准;讲解动作的环节;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讲解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示范是使练习者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来获得正确的动作概貌的手段。为了使练习者比较清楚观察示范动作,教员对示范位置的选择和示范面的运用都要合理。示范要有连贯动作和慢动作示范,连贯动作使练习者了解动作的完整性;慢动作看清动作的细节和方向路线。
2.领做:是教员带领练习者做动作,先领做慢动作,再领做连贯动作。领做是教会学好的关键环节之一。
3.完整和分解教学法:军体拳动作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因此,简易动作完整教,繁难动作分解教。
4.组织操练:初步掌握动作后,要组织操练,复习巩固。方法是:门)口令指挥集体操练,分班操练。要先慢动作到连贯动作。以个人练习,互教互学,纠正错误动作。以组织小型评比,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军体拳训练时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动作要领不正确。纠正方法:用正误对比法;先慢动作正确示范,并边做边讲,看清错在那里。然后再慢动作领做。
2.发力不当,动作僵硬。纠正方法:由慢到快领做,由不用力逐步过度到用力。体会自然发力,体会徒手冲拳。发力要强调蹬腿扭腰的力量。
3.动作不连贯。纠正方法:套路不连贯是单个动作不熟练所致。要熟练掌握单个动作,然后由慢到快体会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关系,由慢到快反复体会。
4.不理解动作的性质和作用而出现的错误。纠正方法:根据动作的攻防含义,讲清动作的实用意义,通过两人攻防配合,解释动作方向路线,启发诱导,帮助纠正。
运用口令指挥军体拳训练
口令指挥一般是
1.把动作名称当“口令”。如发出“预备”或“弓步冲拳” 口令,大家做预备姿势或弓步冲拳,依次进行。
2. 用“番号”代替口令。如喊“1”,大家做弓步冲拳。再喊“2”……依次进行。口令要短促,宏亮有力,要结合套路结构的快慢,发出有快有慢的口令。
3.提示性口令,是在番号口令前加上动作名称,如“弓步冲拳广,动作名称是预令,番号是动令,听到“1”的口令时大家做弓步冲拳。提示性口令有提醒和帮助记忆的作用。还有助于操练时动作整齐划一,对初学者较适用。
打军体拳发声的原因
军体拳每个动作都有技击含义,“一招制敌”。节奏分明,刚劲有力。发声是以声助力,达到加强发力的目的。发声有振奋精神,壮胆怯敌,长我志气,灭敌威风的作用,发声还可使动作整齐划一。操练或表演时,可每个动作都发声;也可一段中规定某个动作发声;或者第一动和最后一动发声等。
自学军体拳
自学军体拳首先要识别图解,军体拳书中的图,是描绘动作路线的;文字说明,是讲解动作顺序和动作方向。二者结合起来简称图解。正确掌握图解知识,便于自学自练。自学首先要识别图解运动方向;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此外还有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之分。其次要识别运动方向,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行进的路线。再次是要熟悉术语,军体拳有的是用术语解释动作,如马步、弓步、踢腿、冲拳等。
军体拳训练时对场地的要求
军体拳特点之一就是对场地要求不高,又不需任何器材。一个人练只需几平方米。训练时只要场地平整,土地,草坪,水泥地,树荫下,走廊等都可以练习。
打一套军体拳需要的时间
这里讲的是打连贯动作,一气呵成完成一套。按要求第一、第二套各打一次大约需要25秒左右。第三套约46秒左右。这样方可节奏分明,动作清楚。
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l.反复宣传学习军体拳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但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同时又可防身自卫,克敌制胜,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2.教会动作的同时,讲清动作的技击含义,使用价值。学会动作的同时,学会使用动作。增强防身自卫的勇气和信心。
3.教学内容要搭配好;臂功和腿功相结合,基本功与学习套路相结合,避免单调乏味。
4.开展小型评比竞赛,个人评比,以班为单位评比,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5.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分配内容,最好使每节课都有新动作学,使每一节课都有新鲜感。
6. 要做好示范表演,动作要正确、优美,使人看后有羡慕和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感受。
军体拳考核的实施方法
1.受测者以班为单位,跑步到考核地点,以班横队面对裁判站立。班长向裁判报告,然后成班横队跨立,等待测验。
2.裁判点名核对受测者的前后顺序后,下达“××出列”口令,受测者应答“到”,然后跑步到考核区圆内,成立正姿势。当下达“军体拳第×套,预备!开始!”口令后,受测者迅速做好预备姿势,并随即开始测验。结束时,裁判长下达“停” 的口令,受测者成立正姿势。评定成绩后,裁判下达“入列” 日令,受测者跑步入列。
全班测验完毕,班长向裁判报告。接着测验下一个班,形式、方法同上。
《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对军体拳的考核规定
军体拳在《军标》中是第六类,即选测项目,测验规定是:“军体拳共有三套,三套分别进行测验,先测第一套,第一套达到及格后(60分)才能测第二套,若成功可增加20分,第二套成功后才能测第三套,若成功再增加 20分,共完成三套者可得100分。”
军体拳的评分标准
军体拳评分标准的依据是:要领正确、动作有力、套路连贯、协调、节奏分明、重心稳固,精神振奋。
军体拳第一套
预备姿势
1.弓步冲拳
2.穿喉弹踢
3.马步横打
4.内拨下勾
5.交错侧踹
6.外格内勾
7.反击勾踢
8.转身别臂
9.虚步砍肋
10.弹裆顶肘
11.反弹侧击
12.弓步靠掌
13.上步砸肘
14.仆步撩裆
15.挡击拌腿
16.击腰锁喉
军体拳第一套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
当听到“军体拳第一套——预备”的口令后,在立正基础体稍向左转,同时右脚向右前撤一步,两脚略成“八字形”,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两手握拳,前后拉开,屈肘,左拳与肩同拳眼向内上,右拳置于小腹前约10厘米处,拳眼向上,自然挺目视前方
一、弓步冲拳
动作要领:右拳从腰间猛力向前旋转冲出,拳心向下,同时左拳收于腰际,成左弓步。用途:击腰、胸、腰部。
二、穿喉弹踢
动作要领:左拳变掌并向前上猛插,掌心向上,右拳收于腰间,右脚蹬直同时抬右腿大腿略平脚尖向下蹦直,猛力向前弹踢,并迅速收回。用途:插喉、弹踢裆或小腿。
三、马步横打
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前促变八字掌,右拳自然后摆;左传身成马步的同时,右手抓拉收于腰间,右拳由后向前猛力横击,臂微屈,拳与肩同高拳心向下。用途:击头、肋、腰部。
四、内拨下勾
动作要领;右转身成弓步,同时右臂内泼后摆并由后向前上方猛击,拳与下颌同高,拳心向离,左脚自然向左移动用途:击喉、下、颌腹、裆部。
五、交错侧踹
动作要领:右转身,右脚尖外摆,抬左腿,大腿略平,脚尖里勾两臂在胸前交错;左脚向左侧猛踹,并迅速收回,同时两臂上下外格右臂屈肘 ,拳与头同高。拳眼向后,左臂自然后摆,拳心向后。用途:踹膝关节。
六、外格横勾
动作要领:左脚向前落地,左转身成弓步,同时左臂上裆、外格、后摆,右拳以扭腰送胯之合力由后向前猛击,拳与眼同高,拳心向下用途:击头、面部。
七、反击勾踢
动作要领:左脚尖外摆,起右脚脚尖里勾,两手在胸前交错;右脚由后向左猛力勾踢,同时两臂猛力外格,左臂屈肘,拳与头同高,拳眼向后,左臂自然后摆,拳心向下。用途:勾踢脚跟、脚碗部,将对方摔倒
八、转身别臂
动作要领:右转身,右脚尖外摆并 猛力下踏:上左脚成弓步,同时右手向前上挑,左手抓握右小臂;右后转体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拳变掌驱肘下压,两小臂略平置于腹前。用途:别臂压肘
九、虚步砍肋
动作要领:收右脚成右虚步,同时两手变掌,由外稍向里猛砍,大臂夹紧,小臂略平,掌心向上,两掌约距20厘米用途:砍肋、腰部。
十、踢裆顶肘
动作要领:两掌变拳收于腰间。掌心向上,左脚蹬直同时抬右脚,脚尖向下蹦真,猛力向前弹踢平迅速收回;右脚落地成弓步,同时右臂置于左胸前,两手合力将右肘向前推顶,右大小臂夹紧略平,掌心向下用途:脚踢裆、腹部,肘顶心窝、头部。
十一、反弹侧击
动作要领:右掌向前反弹,掌心向内上;左掌沿右臂下向前猛挑成立掌,同时收右拳于腰问成右虚步右脚向前滑动,左转身成马步,同时左手抓拉变掌收抱于腰间,右拳向右侧冲击,拳眼向上,拳与肩同高,目视右拳用途:反弹面部。左手挑掌解脱,右拳击肋或腹部。
十二、弓步靠掌
动作要领:上体左移,体重大部分落于左脚,两拳变掌交叉于裆前,右脚微收成右虚步;右转身,七右脚猛力下踏的同时,起左脚自然屈膝,两掌上下反拔,收于右肋前,掌心向前左脚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合力向前推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前,两手碗自然靠拢。目视前方 用途:推腌、肋,将对方摔倒。
十三、上步砸肘
动作要领: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右拳后摆、左手成抓拉姿势,虎口向右;左转身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抓拉收于腰间,挥动右臂屈肘向左下猛砸,大臂夹紧,小臂略平,拳心向上。用途:砸、压肘关节。
十四、仆步撩约裆
动作要领:左膝深屈,右腿伸直,右拳变立掌置于左胸前,左拳
抱于腰间,上体倾成左仆步;右手变勾,经右脚面向后搂手外拨后摆转身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变掌由后向前猛撩,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用途:勾手楼赐,撩掌打裆。
十五、档击绊腿
动作要领:左脚向前上步,左手变拳上挡护头,拳高于头,拳眼向下,身体稍下蹲的同时,右拳向前下猛力冲出,拳心向下,右腿自然跟上屈膝;左拳变掌砍切右手腕的同时,右脚前扫,右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右腿后绊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下按,掌心向下,虎口向里,同时左掌变拳收于腰间。用途:击档、腹部,推胸弹腿
十六、击腰锁喉
动作要领:右拳变拳屈臂上挡外格,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左拳向前猛力冲出,拳心向下;右拳变掌前插,左手抓握右手碗的同时,右掌变拳,两手合力回拉下压,右肩前顶,成右弓步,目视前下方用途:由后击腰锁喉。
结束姿势:左传身,右脚靠拢,成立正姿势。
军体拳第二套
预备姿势
1.挡击冲拳
2.绊腿压肘
3.弓步击肘
4.砍肋下打
5.上步劈弹
6.双勾后击
7.防左勾踢
8.挟脖拧摔
9.里格冲拳
10.防右别臂
11.挡击抱腿
12.踹腿锁喉
13.蹬腿横勾
14.上步捞腿
15.挑砸绊腿
16.弓步上打
军体拳第三套
预备姿势
1踏步右冲拳
2上步左冲拳
3弹腿右冲拳
4下击横勾拳
5下压反弹拳
6挑拨侧冲拳
7歇步勾亮掌
8虚步上冲拳
9掳冲侧冲拳
10盖步右靠肘
11蹬腿马步挂
12挑臂右砸肘
13鞭拳转身盖
14右格左冲拳
15左格右冲拳
16侧踹双弹臂
17左右冲锋抛
18盖拳退步勾
19左弓双砍掌
20右弓双砍掌
21左弓勾挂拳
22右弓勾挂拳
23跃起跪步砸
24马步横砍掌
25掳砍右穿掌
26掳砍左穿掌
27仆步勾挑裆
28飞脚盖步冲
29转身右砸肘
30弓步右击肘
31弓步双抱拳
32侧蹬转身冲
不过个人认为军体拳没擒拿格斗实用,不过练练也不是坏事,毕竟能强身健体,活动筋骨。

B. 少林规定拳招式

1、拳术——有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有小洪拳2路,大洪拳12路,罗汉拳3路,老洪拳1路,炮拳3路,长拳2路,梅花拳2路,朝阳拳1路,通背4路,长护心意门1路,关东拳2路,青龙出海拳2路,扩身流星拳1路,龙虎豹蛇鹤拳各1路等几十路,对练的有六合拳6路等。2、技击散打——单练、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虑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群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黑虎俞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迎门铁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枪等百余种:
3、气功——有少林易筋经,小武功,混元一气功,阴阳气功等。4、器械——单练、对练、枪刀剑棍,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一般都有,但以棍术为最着名。少林拳的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健壮而敏捷,攻防严密,招势多变,力量的运用灵活而有弹性,着眼于实用,不练花架子,具有很多攻防特色。
少林拳首选 要求练好基本功,即站桩。桩有马步、椅子桩,丁字桩等,同时也练视、听、抓、拉、推、举、踢等。“拳打一条线”是少林拳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法有八要,即起、落、进、退、反、侧、收、纵。套路直来直往,动作朴实、几种套路演练均在一条线上,现在少林寺千佛殿上练拳留下的脚窝就是明证。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有失平衡;小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在使用的方法上,要求藏而不露。内静外猛。战术上善于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兼用,赐柔相济,乘势飞击,出手无情,击其要害。所以拳谚用“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来形容其变化多端的战术。在动、静、呼吸、运气、用气方面,也有其特点。如拳诀说“拳打十分力,办从气中出,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在演练时强调一个套路要一气呵成,要做到肩与腌、肘与膝、手与足的外三合和心与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俣,形成内外一体。用鼻呼吸,集中劲力,必要时用嘴配合发出吼声,以威慑对方,打出迅雷不及掩耳的爆发力,克敌制胜。少年寺白衣殿南北山墙上各有一幅寺僧练武的壁画,称为“拳谱”,是清朝末年绘制的,有六合拳对练和各种器械对练,生动记述了寺僧练武的情景,突出了少林拳手眼身法步的特点和攻防要领。

C. 练拳的基本功

1.力量训练:和许多体育项目一样,力量训练基本就是借助健身器材实现的,经常锻炼的人都会常常健身房,打拳主要依靠人体几部分肌肉的力量,前臂和背阔肌已经腰力,所以锻炼时候要有针对性,可以借助下面两个器材进行专项分组训练,例如小臂力量可以通过拉力机锻炼,背阔肌可以通过向上卧推,腰力主要借助于仰卧起坐,每组举6~8次,分3~5组,视情况增减重量或次数。
2.速度训练:这方面最好是24岁之前练最好,并不是之后没有提高,只是比较难一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练快拳,就是规定时间内出拳次数越多,就说明越快(在出拳姿势正确的前提下),需要反复练习,每次记下次数帮助下一次的提高,还有个方法是快速的做俯卧撑,都可以试一下。
3.持久训练:又或者说是耐力训练,在未打倒敌人之前,自己如果先累倒了,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至于方法这里不做详述,因为与其他运动基本一样,最常见的就是耐力跑。
4.准度训练:出拳再猛,打不到目标也是惘然。打沙袋是一个极有效的的方法,但是一开始可能会觉得难,因为沙袋会动,所以可以选择一些静物进行击打练习。记住练习准度切忌打空拳,因为只有每次打到实物,才知道自己打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部位。
5.坚韧度训练:意思是拳头得耐磨耐抗,即常说的“外练筋骨皮”,试想你如果打的都是“软拳头”,毫无杀伤力,那练了也白练。好,废话不多说,一开始你需要购买一副手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伤,方法主要又两个:打硬物和地面支撑训练。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是将用单拳或双拳将全身支撑于地面并保持一段时间。
这几项训练直接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没有必要每次全部练习一遍,最好是视个人情况而定,哪个方面比较欠缺,重点针对。
PS:训练中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或没有提高,可以停一段时间再进行

D. 求一完整的少年规定拳教学视频,谢谢大家!

http://www.yoqoo.com/v_show/id_XMTQwNjIzMg==.html

http://www.yoqoo.com/v_show/id_XMTQwNjI2MA==.html

可通过视频转换器转换...

E. 求高清大学长拳教学视频,要背向演示的

我也在学长拳,呵呵……告诉你个网址吧。
高清加背向演示的哦!而且每个动作的名称都有!
http://video.sina.com.cn/v/b/25953120-1505959015.html

F. 武术少年规定拳的要领谁知道啊

简单说你要细读规则,研究规则,知道载判怎么打分,你就怎练习。
长拳的技法,由于拳种的不同,各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的说,最基本的技法有以下十点:
1.手要捷快
传统的拳术“八法”,要求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出手要迅速,敏捷,有力。这不仅要在拳,臂挥舞是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细致动作里也要如此。即使是一个抖腕,刁手的小动作,都要做的非常轻快,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迟钝的感觉。
上肢运动要达到“拳如流星”这种要求,就必须松肩活肘,使肩,肘,腕等关节在运动的时候力求松活。肩僵肘死,上肢的手法运动就显的呆板,迟缓,有速度产生的力量,也因此而发挥不出来。
“拳如流星”的捷快手法,会不会使整个拳路完全陷入飞快的杂乱无章的境地?这是不会的。长拳运动的特点,是有动有静,既有招,也有势。“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动则已,一动就要非常迅速。“拳如流星”的要求,只是指活动性的动作,而不是指所有的动作。这样,它不但不会使整个拳路快而无章,而是更能衬托出静止性动作的稳定,使长拳在运动过程中有动有静,更加突出了长拳动静结合的特点。
2.眼要明锐
“八法”要求长拳的眼法须“眼似电”,要明快,锐利。“眼法”在长拳运动不中不是单独活动的,它必须“眼随手动”,“目随视注”。“手法”既像流星般的迅速,敏捷,有力,那么眼睛的注视,就要像“闪电”般的明快和锐利。这种手到哪里眼到哪里的眼法变化,不仅和“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颈部的活动有关。如果拳向左侧冲出,颈部不活动,头不向左转,那就会出现斜眼瞄拳的怪相。因之,随着“眼法”的左顾右盼,上瞻下视,颈关节的灵活及转头变脸的快速,也是必要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眼法”还涉及到动作意向的问题。一般的说,长拳的动作都有它的意向,进则是功,退则是守,即使是静止的拳势,也都含有“伺机待动”的意向,“眼法”则是动作的意向趋向传神的关键。比如,相前进攻的动作,眼睛一定要注视前方,如果看着旁边,这动作就失去进攻的意向;在前进动作的过程中出现突然向后转的动作,这就意味着回击身后来的侵犯,这时一定要先回头,目光向后一扫,然后在迅速转身接做下面的动作。如果不先用目光向后一扫就出手,这个回击的动作不会传神。至于静止时的拳势,必须使眼神向前凝视,目光像“闪电”般锐利,这样才能把“伺机待动”的意向表现出来。长拳很强调传神,因之,“眼法”必须做到“眼随手动”,“目随视注”,“明锐似电“
3.身要灵活
传统的“八法”要求长拳身法须“腰如蛇行”,要柔韧,灵活。“身法”在长拳变化运动里,可分为:闪,转,展,缩,折,弯,俯,仰,等等。这些“身法”变化,多是“主宰于腰”。因而“身如蛇行”的“身法”要求,一方面是要求各“身法”在运动的时候要像“蛇行”那样灵活,有曲折有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求胸椎和腰椎的柔韧性加强,使动作做的既柔软又坚韧。柔软则灵活,坚韧则有力,动作做的灵活,有力,又富有曲折变化,就不会枯燥干巴了。
“身法”包括胸,背,腰,腹,臀无个部分。在长拳的一般运动中,又活动性动作转入静止性动作的时候,多讲究挺胸,直背,塌腰,收腹,敛臀等方式方法。在活动的时候,则要求“身法”灵活多变。这就是所谓“招要圆,势要正”,“动圆定方”。如果在定势的时候是拱背,弯腰,突腹,翘臀,很可以想象到那是不美观的。但是在活动的时候,仍然使用挺胸的动作,那又会使胸椎僵硬,腰椎失去灵活,影响和阻碍了“身法”的变化。所以“身法”还须“体随势变”,根据不动的动作选择不动的方式方法。
4.步要稳固
传动的“八法”要求长拳步法须“步赛粘”,要轻快,稳固。“先看一步走,在看一伸手”;“打拳容易,走步难”;“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法”在长拳运动中承担着“稳”“快”的重要任务。因而必须使“步法”既要轻快,更要像粘在地上一样稳固,不掀脚,不拔根。它不能受上肢,躯干活动的影响,反过来到要给上肢,躯干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稳固的条件。这样才能动而不乱。所以,“步法”一定要轻快,稳固,做到“步赛粘”的要求,使下盘扎实。
5.精要充沛
“精要充沛”是传统拳术“八法”之一。长拳的精神,须要充沛,饱满。要充沛饱满的像雷霆万钧,像江河怒潮,要显示出“怒”的气魄。然而这种鼓荡的怒的气魄,又不是表现在脸面上,而是贯注在动静的运动之中。精神饱满,气魄怒振,拳势才能雄健宏大。怒决不是拧眉怒目,呲呀咧嘴的凶狠,这在武术运动里是不允许的。要做到“怒”的有气魄,必须具备武术的战斗意识,把自己摆进到一种充满战斗的场合里。这样,才能使长拳的运动,气如雷霆,势如浪涛,精足神满。
6.气要下沉
传统的“八法”要求长拳的呼吸须“气宜沉”,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所谓“以气催力”。长拳的运动,一般都是结构复杂,动作快速,运动量大,这个特点规定了长拳运动对氧的需要量很大。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用“气沉丹田的腹助呼吸的方式方法,就容易使气血上涌,使气息停留在胸膈之间流动。气往上浮则内部空虚,空虚则气促,气促则吸入的氧不足,氧不足则力短,力短就不能使动作持久,则会动作短促,头晕恶心,面色发白,,动作紊乱,运动的平衡性也就遭到破坏。所以,在运动的时候必须运用腹助呼吸,善于“蓄气”,这样才能使运动持久,才能保持运动的平衡。
长拳运动的呼吸方法,除了沉之外,也还有提,托,聚三法,合谓“提,托,沉,聚”。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低动作转入高动作的时候,应该运用“提法”;在高式或者是低式的静止性动作出现的时候,则应该运用“托法”;在刚脆短促的动作出现的时候,又应该运用“聚法”;在又高动作转入到低动作的时候,又该用“沉法”。这些呼吸方法随着运动而进行变化的时候,却始终遵循着“气宜沉”的基本要求。同时,运用也要顺其自然,不能故意做作。
7.力要顺达
“力要顺达”,也是传统“八法”的要求之一。如果使劲发力不顺,也会使动作僵硬,死板。长拳动作最忌“僵劲硬力”,强调“力要顺达”,须从“三节”,“六合”着手。
“三节”,以上肢来说,手上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下肢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六合”,是手,肘,肩,脚,膝,胯六个部位的配合(也有以眼,心,意,气,力,功为六合的)。
比如,甩手,云手,向上抖手等动作,必须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均动,劲力才能顺达。又如,腿脚用力向前弹踢,必须是“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三节贯通,才能使力顺而不僵硬。再如,上下肢的动作有相互牵涉的时候,如果是发力前冲的动作,就必须使脚,膝,胯的力量,通过腰力的媒介,从“送肩,顺肘”而传递到手或拳,使上下六部通贯起来,上下的劲力顺成一股。运动中的僵硬和死板,问题不在与用力的大小,而在于顺与不顺。所以一定要掌握“三节”,“六合”,运用顺力,运用活劲,动作才有分量。
8.功要纯青
“八法”要求长拳的技术须“功宜纯”。在这里“功”指的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运动的各种技巧。所谓“纯”就是指“纯一不杂”,炉火纯青要使技术质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加强训练的实践。“功夫是练出来的”,只有坚持训练,通过实践才能使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不断地得到提高,才能使技术的质量又不纯逐渐到纯。
9.四击合法
“四击”就是指武术中的踢,打,摔,拿等四种技击法则。凡是含有技击动作组成部分的长拳,一般是离不开这四种技击法则的范畴的。这四种法则各有各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踢的法则,其具体内容有蹬,踹,分,摆,弹,缠,扫,挂等等;打的法则,其具体内容有冲,撞,挤,靠,崩,劈,挑,砸,撑,叉,搂,拦,采,勾,抄等等;摔的法则,其具体内容有巩,揣,滑,倒,爬,拿,捋,捣,勾等等;拿的法则,其具体内容有刁,拿,锁,扣,封,闭,错,截等等。这些内容都有他们规定的运动方法。例如,提法中的蹬,踹,铲都是伸曲性的腿法。然而,蹬的运动方法规定是脚尖朝上,脚心朝前,力点在脚跟部;踹的动作方法规定是脚尖横向,脚心朝前,力点在脚心部;铲的动作方法规定是脚尖横向,脚心朝下,力点在脚外侧的边缘部。
长拳运动对踢,打,摔,拿等四种技击法则具体内容的运动方法,要求非常严格,讲究踢打得法,不允许蹬踹不分,方法不明,模糊不清。如果不是严格地遵守这些运动方法的规定,就不可能表达出它们不同的真实意义,这就失去了长拳技击动作的意向。所以,练习长拳必须要熟练,理解和掌握各种技击动作的具体内容和运动方法,掌握牢它们不同的线路,方为,和力点,熟悉它们不同的使劲程度和运动速度。
10. 以行喻势
长拳在运动时,有动势,静势,起势,落势,立势,站势,转势,折势,轻势,重势,缓势,快势等十二种动静之势。以十二种事物的形象来比喻这十二种动静之势,借此作为规范化的格式来要求技术的提高,这就叫以行喻势。
传统的富于形象思维的规范化的格式是:动如涛,静如丘,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总称“十二行”。
活动之势,要使运动气势像江河的浪淘那样激荡,滔滔不绝,在翻江倒海的气势中仍然有明朗感和稳定感,做到“动要有韵”,“动中有静”。
静止之势,要使势式塑造的像大山那样巍峨,似乎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推他不动似的。
跳跃之势,要有猿猴纵身跳跃时的那种机灵,矫健,敏捷的意味。
降落之势,要像喜鹊落到树枝上的那样轻稳。
单腿独立之势,特别是从活动性动作转入到静止性的独立动作时,要像鸡在奔走突然时听到什么,立刻蜷曲起一只脚来那样的安定稳固。
两脚站立之势,要像苍松那样巍巍地刚健,挺拔,在静止中含有活动的意味,使静和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即所谓“静中有动”。
旋转之势,要象车轮绕着轴心那样转动,善于创造和掌握运动的轴心,这样才能达到“圆”的要求。
折叠之势,是指扭身转腰等转折的动作。要像弓那样越折越有力,含有一股反弹之劲,不是折的很柔软而没有劲力。比如前一个动作是向侧面折腰,腰柔软折得下去固然是好,但显示不出一股连系后面动作变化的劲力来,就会使气势中断。只有在折叠之势中做出反弹劲,才能突出动作的变化。
轻飘之势,要像树叶那样轻,才能达到“飘”的要求。
沉重之势,要像钢铁砸下那样重,但“重而忌狠”,不能咬牙切齿。
快速之势,要像一阵疾风那样。但“快而忌毛”。“快易生爆”,火爆可以藏拙,但毕竟会是动作产生不准确的毛病,务须“快而不毛”。
缓慢之势,要像鹰在空中盘旋那样精神贯注,慢中蓄快,但“缓而忌温”。“慢易生懈”,要防止动作产生松懈的现象。
以十二行喻十二势,即形象有生动,易于理解,慢慢体会,能够促使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

G. 少年规定拳

少年规定拳动作名称: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抡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抡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虚步亮拳;7、上步并步对拳;8、提膝双劈拳;9、震脚马步架截拳;10 、抓手摆掌仆腿弓 步上架冲拳;11、提膝亮翅;12、前跃步仆腿搂手弓步冲拳;13、弹腿冲拳;14、叉步盖歇步冲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腾空飞脚;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抡臂转身穿手歇步亮拳;2、侧踹腿;3、弓步压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脚弓步双推掌;6、伏地 后扫;7、仆步穿掌上步剪弹;8、提膝侧倾栽拳上架;9、转身勾手抄掌;10、抄掌纵步转身腾空摆莲; 11、抡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冲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脚弓步连环冲拳;4、弓步贯拳;5、并步推掌;6、 旋风脚马步架冲拳;7、跳转身仆步切掌;8、踏步单拍脚;9、弓步顶肘。 第四段: 1、击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冲拳;4、抡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转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转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摆莲;10、仆步穿手亮掌;11、并步勾手;12、挑掌跳跃仆 腿搂手弓步冲拳;13、抡臂砸拳;14、虚步架冲拳;结束式:(退步收势) 少年规定拳动作名称: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抡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抡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虚步亮拳;7、上步并步对拳;8、提膝双劈拳;9、震脚马步架截拳;10 、抓手摆掌仆腿弓 步上架冲拳;11、提膝亮翅;12、前跃步仆腿搂手弓步冲拳;13、弹腿冲拳;14、叉步盖歇步冲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腾空飞脚;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抡臂转身穿手歇步亮拳;2、侧踹腿;3、弓步压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脚弓步双推掌;6、伏地 后扫;7、仆步穿掌上步剪弹;8、提膝侧倾栽拳上架;9、转身勾手抄掌;10、抄掌纵步转身腾空摆莲; 11、抡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冲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脚弓步连环冲拳;4、弓步贯拳;5、并步推掌;6、 旋风脚马步架冲拳;7、跳转身仆步切掌;8、踏步单拍脚;9、弓步顶肘。 第四段: 1、击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冲拳;4、抡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转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转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摆莲;10、仆步穿手亮掌;11、并步勾手;12、挑掌跳跃仆 腿搂手弓步冲拳;13、抡臂砸拳;14、虚步架冲拳;结束式:(退步收势) 少年规定拳动作名称: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抡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抡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虚步亮拳;7、上步并步对拳;8、提膝双劈拳;9、震脚马步架截拳;10 、抓手摆掌仆腿弓 步上架冲拳;11、提膝亮翅;12、前跃步仆腿搂手弓步冲拳;13、弹腿冲拳;14、叉步盖歇步冲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腾空飞脚;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抡臂转身穿手歇步亮拳;2、侧踹腿;3、弓步压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脚弓步双推掌;6、伏地 后扫;7、仆步穿掌上步剪弹;8、提膝侧倾栽拳上架;9、转身勾手抄掌;10、抄掌纵步转身腾空摆莲; 11、抡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冲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脚弓步连环冲拳;4、弓步贯拳;5、并步推掌;6、 旋风脚马步架冲拳;7、跳转身仆步切掌;8、踏步单拍脚;9、弓步顶肘。 第四段: 1、击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冲拳;4、抡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转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转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摆莲;10、仆步穿手亮掌;11、并步勾手;12、挑掌跳跃仆 腿搂手弓步冲拳;13、抡臂砸拳;14、虚步架冲拳;结束式:(退步收势) 少年规定拳动作名称: 1 、弓步十字推掌;2、丁字步抱拳;3、抡臂半蹲砸拳;4、正踢腿;5、抡臂翻腰 弓步撩拳;6、虚步亮拳;7、上步并步对拳;8、提膝双劈拳;9、震脚马步架截拳;10 、抓手摆掌仆腿弓 步上架冲拳;11、提膝亮翅;12、前跃步仆腿搂手弓步冲拳;13、弹腿冲拳;14、叉步盖歇步冲拳;15、 提膝仆腿穿掌;16、上步腾空飞脚;17、提膝穿手亮翅(掌) 第二段: 1、抡臂转身穿手歇步亮拳;2、侧踹腿;3、弓步压肘;4、提膝探身扣拳;5、震脚弓步双推掌;6、伏地 后扫;7、仆步穿掌上步剪弹;8、提膝侧倾栽拳上架;9、转身勾手抄掌;10、抄掌纵步转身腾空摆莲; 11、抡臂仆步拍掌;12、弓步上冲拳。 第三段: 1、弧形步推掌;2、里合腿弓步勾手推掌;3、回身震脚弓步连环冲拳;4、弓步贯拳;5、并步推掌;6、 旋风脚马步架冲拳;7、跳转身仆步切掌;8、踏步单拍脚;9、弓步顶肘。 第四段: 1、击步撩掌;2、蹬腿推掌;3、扣腿架掌冲拳;4、抡臂砸拳;5、燕式平衡;6、跳转身提膝推掌;7、 上步空翻;8、转身叉腿勾手弓步推掌;9、外摆莲;10、仆步穿手亮掌;11、并步勾手;12、挑掌跳跃仆 腿搂手弓步冲拳;13、抡臂砸拳;14、虚步架冲拳;结束式:(退步收势) 少年规定拳动作名称: 预惫式 左弓步双插掌 并步抱拳 震脚砸拳 正踢腿 后插步摆掌 翻身扣腿 左弓步撩拳 仆腿左虚步亮掌 上步并步对拳 第一段 提膝双劈拳 马步架栽拳 仆腿楼手左弓步架打 提膝亮掌大跃步前窜 仆腿楼手左弓步冲拳 弹踢冲拳 回身歇步下冲拳 提膝穿掌 仆腿上步腾空飞脚 提膝勾手亮掌 第二段 转身歇步穿手亮掌 右踹腿 左弓步压肘 提膝翻扣 震脚左弓步双推手 后扫腿 提膝穿掌 仆腿上步弹踢 提膝架打 转身挑掌 行步腾空摆莲 乌龙盘打 右弓步上冲拳

H. 我想找个练武术师傅,远程教学也行!!16岁学什么好呢

先在网上找找最基本的基本功教学视频吧,武术的步形,手型,腿法等等比如武术的最基本的五种步形:马步,弓步虚步,仆步歇步,三种手形:拳,掌,勾。。。
练好基本功了就学套路,首先要简短,首选套路:五步拳。连环拳。
再多练几个组合套路简短的。(这个过程起码坚持两个月)再开始学跳跃腿法:旋风脚,腾空摆莲,腾空飞脚等等。等到你脸熟后就可以学长点的套路了,比如:规定拳。这个套路很好,包容了很多武术的动作,一定要把这个套路练熟,起码一个月!这个时候你不能着急。你在这个时候会觉得你所学的套路没有实战价值,而且很枯燥,其实错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动作组合成的套路,实战价值肯定比那些拳种小,但是你必须把这个基本功练好!就像写作文一样,这些只是写字的点横竖撇捺。所以一定要练好
当你练好之后你就可以学点实用点的套路了,比如八极拳,洪拳,形意拳之类的套路,这些套路中有很多实用的招式,但你不要忙着把这些招式拆散,你只有慢慢练,起码要半年时间,这个时间内千万不要找人打架,因为你只是在入门阶段,什么招式都没用。
等到你把这些练熟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入武术的门了。现在开始就可以去散打了。散打其实就是把套路中的实战动作拆散了打。先学习散打基本动作:步法。拳法。腿法,肘膝法,摔法,你要花一年时间练这些枯燥的动作,当然也不能停止以前的套路练习,当你练了一年后。你就可以将散打和套路结合起来了。把套路中实用的招式运用到散打实战中,这时候就要多进行实战训练,练习自己对招式的敏感,形成条件反射,
像这样练习五年,你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武术人才!武术没用速成,不要以为我一年的训练量全部拿在一个月训练,人的接受能力有限,就像吃饭一样你不能把一个月的饭拿在一天吃完

我的QQ591749189,有问题加我

I. 请搞武术教学的人指点

五步拳 Five Boxers 和二十四式太极拳是最基础的

五步拳为学习武术入门之基本拳术组合,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五种步型(弓、马、仆、虚、歇)和三种手型(拳、掌、勾)。
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五种步型结合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进行的组合练习,简称五步拳。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动作名称:
预备式(并步抱拳)—拗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并步抱拳)
1、预备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2、弓步搂打之马步搂手:(过渡动作)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左搂出,掌指朝上,虎口撑开。目视左方。
3、弓步搂打之弓步冲拳: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朝上。马步向左拧腰转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内旋击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目视前方。
4、十字弹踢:右拳外旋收回腰间,拳心向上。左拳拧旋击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左拳拳心向下。上身直立。目视前方。
5、马步架打:右脚前落成马步,左拳变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前击出成平拳。眼看右方。
6、歇步盖打之转身盖掌:向左转身,左脚后撤右脚后方,左掌变拳收回腰间,右拳变掌从上向左下横盖。目视前方。
7、歇步盖打之歇步冲拳:下蹲成右歇步,右掌变拳收回腰间,左拳平拳击出,目视前方。
8、提膝穿掌:左拳变掌下横盖,起身右腿直立,左脚提膝,同时右拳变掌从腰间向右上方穿出,目视右掌。
9、仆步穿掌:左脚向左落步成左仆步,左掌向左下方穿出。目视左方。
10、虚步挑掌:右脚向前上步成右虚步,左掌顺式向上向后成下勾手(低不过肩,高不过耳端)。右掌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右肘微曲。目视前方。
11、收式:左脚向右脚并拢,双手变拳收回腰间。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J. 军体拳的详细步骤

军体拳
军体拳是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夺枪等格斗动作组合而成的一种拳术。经常开展军体拳训练,对培养军人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军体拳特点
1.套路长短适中,动作精练,有技击含义,节奏分明,易学易懂,既能单人打又能集体表演。
2.不需要任何器材,对场地要求不高,一块平地即可练习。

军体拳的作用
1.打军体拳有一定活动量,对发展力量、耐力、速度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用。
2.因为军体拳是由踢、打、摔、拿、拧等格斗的基本要素所组成,因此学好军体拳一招一式,能防身自卫,克敌制胜,有保护自己的作用。

军体拳的套数
经总参军训部批准,1989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训练教材》,在全军推广的军体拳共有三套。第一、第二套各有十六个动作,第三套有三十二个动作。

第一套军体拳的特点
第一套军体拳主要特点是由格斗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组合而成的套路练习,它动作精练,有技击含义,适用。有一定锻炼价值,有防身自卫作用。

第二套军体拳的特点
第二套军体拳主要是由摔打、夺刀、夺枪、袭击等格斗基本动作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动作精练适用,每一动都是“一招制敌”,能保护自己,同时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第三套军体拳的特点
第三套军体拳具有第一、第二套的特点外,还有长拳舒展大方,动作灵活迅速有力,节奏明显的特点,又有南拳步稳、势烈、动作刚劲有力的特点。动作数量等于第一、二套总和,运动量也较大,动作难度较复杂,都有技击含义,它不但能锻炼身体,又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

军体拳的手型
军体拳手型主要有三种,即拳:主要用于击打和砸;掌:主要用于推、砍、劈、抽打等;勾手:主要是打、勾。

军体拳的常用步型
军体拳步型有马步、弓步、虚步、仆步、歇步等。

军体拳训练计划的制定
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学习对象的基础如何,有一定基础的,进度适当快些,基础差的进度慢些。一般先教基本功,再教基本动作。臂功、腿功搭配适当。最好隔一天安排一次课为宜。学习新动作之前,要复习前一课的内容,使套路动作衔接、连贯。最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检查考核评定成绩。

军体拳课的实施方法
军体拳是由十几个或几十个单个动作按一定原则合理组成的套路练习。不但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会,同时还要完成整套的套路练习。因此实施方法通常是:
1.示范讲解:示范、讲解是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的基本方法。讲解语言要通俗精练,讲解的内容有:讲解动作的规格和标准;讲解动作的环节;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讲解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示范是使练习者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来获得正确的动作概貌的手段。为了使练习者比较清楚观察示范动作,教员对示范位置的选择和示范面的运用都要合理。示范要有连贯动作和慢动作示范,连贯动作使练习者了解动作的完整性;慢动作看清动作的细节和方向路线。
2.领做:是教员带领练习者做动作,先领做慢动作,再领做连贯动作。领做是教会学好的关键环节之一。
3.完整和分解教学法:军体拳动作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因此,简易动作完整教,繁难动作分解教。
4.组织操练:初步掌握动作后,要组织操练,复习巩固。方法是:门)口令指挥集体操练,分班操练。要先慢动作到连贯动作。以个人练习,互教互学,纠正错误动作。以组织小型评比,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军体拳训练时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动作要领不正确。纠正方法:用正误对比法;先慢动作正确示范,并边做边讲,看清错在那里。然后再慢动作领做。
2.发力不当,动作僵硬。纠正方法:由慢到快领做,由不用力逐步过度到用力。体会自然发力,体会徒手冲拳。发力要强调蹬腿扭腰的力量。
3.动作不连贯。纠正方法:套路不连贯是单个动作不熟练所致。要熟练掌握单个动作,然后由慢到快体会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关系,由慢到快反复体会。
4.不理解动作的性质和作用而出现的错误。纠正方法:根据动作的攻防含义,讲清动作的实用意义,通过两人攻防配合,解释动作方向路线,启发诱导,帮助纠正。

运用口令指挥军体拳训练

口令指挥一般是
1.把动作名称当“口令”。如发出“预备”或“弓步冲拳” 口令,大家做预备姿势或弓步冲拳,依次进行。
2. 用“番号”代替口令。如喊“1”,大家做弓步冲拳。再喊“2”……依次进行。口令要短促,宏亮有力,要结合套路结构的快慢,发出有快有慢的口令。
3.提示性口令,是在番号口令前加上动作名称,如“弓步冲拳广,动作名称是预令,番号是动令,听到“1”的口令时大家做弓步冲拳。提示性口令有提醒和帮助记忆的作用。还有助于操练时动作整齐划一,对初学者较适用。

打军体拳发声的原因
军体拳每个动作都有技击含义,“一招制敌”。节奏分明,刚劲有力。发声是以声助力,达到加强发力的目的。发声有振奋精神,壮胆怯敌,长我志气,灭敌威风的作用,发声还可使动作整齐划一。操练或表演时,可每个动作都发声;也可一段中规定某个动作发声;或者第一动和最后一动发声等。

自学军体拳
自学军体拳首先要识别图解,军体拳书中的图,是描绘动作路线的;文字说明,是讲解动作顺序和动作方向。二者结合起来简称图解。正确掌握图解知识,便于自学自练。自学首先要识别图解运动方向;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此外还有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之分。其次要识别运动方向,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行进的路线。再次是要熟悉术语,军体拳有的是用术语解释动作,如马步、弓步、踢腿、冲拳等。

军体拳训练时对场地的要求
军体拳特点之一就是对场地要求不高,又不需任何器材。一个人练只需几平方米。训练时只要场地平整,土地,草坪,水泥地,树荫下,走廊等都可以练习。

打一套军体拳需要的时间
这里讲的是打连贯动作,一气呵成完成一套。按要求第一、第二套各打一次大约需要25秒左右。第三套约46秒左右。这样方可节奏分明,动作清楚。

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l.反复宣传学习军体拳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但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同时又可防身自卫,克敌制胜,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2.教会动作的同时,讲清动作的技击含义,使用价值。学会动作的同时,学会使用动作。增强防身自卫的勇气和信心。
3.教学内容要搭配好;臂功和腿功相结合,基本功与学习套路相结合,避免单调乏味。
4.开展小型评比竞赛,个人评比,以班为单位评比,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5.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分配内容,最好使每节课都有新动作学,使每一节课都有新鲜感。
6. 要做好示范表演,动作要正确、优美,使人看后有羡慕和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感受。

军体拳考核的实施方法
1.受测者以班为单位,跑步到考核地点,以班横队面对裁判站立。班长向裁判报告,然后成班横队跨立,等待测验。
2.裁判点名核对受测者的前后顺序后,下达“××出列”口令,受测者应答“到”,然后跑步到考核区圆内,成立正姿势。当下达“军体拳第×套,预备!开始!”口令后,受测者迅速做好预备姿势,并随即开始测验。结束时,裁判长下达“停” 的口令,受测者成立正姿势。评定成绩后,裁判下达“入列” 日令,受测者跑步入列。

全班测验完毕,班长向裁判报告。接着测验下一个班,形式、方法同上。

《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对军体拳的考核规定
军体拳在《军标》中是第六类,即选测项目,测验规定是:“军体拳共有三套,三套分别进行测验,先测第一套,第一套达到及格后(60分)才能测第二套,若成功可增加20分,第二套成功后才能测第三套,若成功再增加 20分,共完成三套者可得100分。”

军体拳的评分标准
军体拳评分标准的依据是:要领正确、动作有力、套路连贯、协调、节奏分明、重心稳固,精神振奋。

军体拳第一套

预备姿势
1.弓步冲拳
2.穿喉弹踢
3.马步横打
4.内拨下勾
5.交错侧踹
6.外格内勾
7.反击勾踢
8.转身别臂
9.虚步砍肋
10.弹裆顶肘
11.反弹侧击
12.弓步靠掌
13.上步砸肘
14.仆步撩裆
15.挡击拌腿
16.击腰锁喉

军体拳第二套

预备姿势
1.挡击冲拳
2.绊腿压肘
3.弓步击肘
4.砍肋下打
5.上步劈弹
6.双勾后击
7.防左勾踢
8.挟脖拧摔
9.里格冲拳
10.防右别臂
11.挡击抱腿
12.踹腿锁喉
13.蹬腿横勾
14.上步捞腿
15.挑砸绊腿
16.弓步上打

阅读全文

与规定拳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巴皮肤破损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664
底滤鱼缸正确打氧方法 浏览:838
电子和电流的计算方法 浏览:834
如何瘦小腿大腿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360
三维触控使用方法 浏览:558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浏览:910
抗疫治疗的最新方法 浏览:520
魅族2手机权限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40
治疗孕吐的方法 浏览:573
用钱折东西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504
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研究 浏览:412
干蒜瓣怎么腌制方法大全 浏览:619
数字电子设计教学方法 浏览:745
华为拍照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27
大米枇杷粥的食用方法 浏览:335
李子园施肥方法视频 浏览:580
恐惧症治疗好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144
虫百敌的使用方法 浏览:673
握拳的公式方法有哪些 浏览:420
荷花家庭种植方法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