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角网算方量问题:A点标高为255.34;B点为254.87;C点为257.23;AB距离为8.4米;BC为8.4米;AC为5.4米。
以A点在标高处的投影为坐标原点,AB在该平面的投影为X轴,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根据AB标高差为一直角边,AB距离为斜边,计算出二者的水平距离(即另一个直角边),即B点X轴坐标,由此给出A、B的坐标
同理给出AC的水平距离,BC的水平距离,二者与AB的水平距离在xOy平面上构成三角形,
根据余弦定理,计算出AC的水平投影与x轴(即AB投影)的夹角,得到C点的x,y坐标,从而给出C点的空间坐标
根据ABC空间坐标,做出平面ABC的方程,根据AC、BC水平投影给出x,y的变化范围(应该是分2段的)
根据该平面方程和定义域进行空间体积的积分,具体公式找高等数学查找。
学术派出来的做法。。。。总觉得工程上这种形状应该有其体积计算公式。
2. CASS土方计算三角网里面数据代表什么
三角网法土方计算中,三角网顶点处是高程点不用多说,里面的白色数值是三角网的序号!
比如你桌面有一份dat数据文件,你用它来进行三角网土方计算,生成了100个三角网,那么1到100就会逐一显示在图上的,同时在你的dat数据文件一起的那了个文件夹下会同时成生一个dtmtf.log这样的文件,它里面会有更详细的说明,每个三角网的序号,三个顶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每个三角网内的土方量,都会有一个很清晰的显示的。
3. 怎么用三角网计算2个矩形之间的面积
套用公式。
利用三角网计算两个矩形之间的面积,可以套用公式,用三角网在两个矩形之间进行丈量,从而通过公式然后计算出矩形之间的面积。
三角网指的是三角板,就是尺子中的一种。
4. 三角形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要点有哪些
1、三角点之含意:
三角点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按测量规范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以这些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互相联接在一起组成三角网(锁),在点上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以便进行观测,这些点统称为三角点。每个三角点都要绘制点之记,通过测量算得三角点的坐标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形测绘提供基本的平面控制,为研究地球形状,地壳形变,地震预报、地球重力场,空间科学技术等提供必要的资料。
三角点就是绘地形图的‘三角测量基点’测量学名称,依据毕氏定律,用以距算距离、面积、高度、方向基桩,测量人员分别选取单一的测量点,点与点之间必须相互清楚可见,经打桩后连成三角网,测量各点方位角,再测定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边长),根据边长计算坐标,决定多点平面位置,再测量各点海拔高度,这就是三角测量,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称为基准点测量,作为绘制地图之基准各点位置,
2、三角点之等级:
三角点依边长的不同,分为一等、二等、三等、 四等;一等三角点取平均边长为40公里,另约20至25公里之间有一等三角点补点,二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8公里,三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4公里,四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2公里,这其中四等三角点又称为图根点,图根点有“山”字图根点,也就是土地调查专为测量标高,所设置的测量基点;最早是日据时期所立,现由内政部地政司及联勤测量署负责实施重测。
3、三角点等级之辨识:
三角点的截面积,浮出地面石柱:一等三角点17公分宽、高度79公分,二等三角点14公分、三等三角点14公分宽、高度60公分,四等三角点宽12公分高46公分;盘石:一等45公分宽、高度20公分,二等30公分高度18公分,三等30公分宽、高度15公分,四等三角点无盘石,基石顶面正中央都刻需细而深“+”字形记号,侧面刻有“☆”等三角点字样,除一等和四等未编列号码外,二等三角点号码则用阿拉伯数字横刻;三等三角点最早期设立的是以汉字直刻四千号之号码,晚期测设的,即四千号以后者,后来改用阿拉伯数字横刻,此外亦有刻上埋设机关及年月等。
4、何谓图根点:
图根点亦称四等三角点,此乃属直接施测物位者,奇差误以不见于图为限,为提高精确度供多目标之应用,设立单位早期有总督府、矿务局、拓产局、土地调查局等,图根点另有省府补点,内补、陆补、海补,后来补植有联勤、林务局;基点另有水准点、卫星控制点及地政测量铜标、铜片等测量基桩。
三角点的设立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3.1.2测区概况:说明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等情况,并划分测区困难类别。
3.1.3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分析已有资料的质量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3.1.4平面控制:说明控制网采用的平面基准、等级划分以及各网点或导线点的点号、位置、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与联测方案;初步确定的觇标高度与类型、标石的类型与埋设要求;观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
3.1.5高程控制:说明采用的高程基准及高程控制网等级,附合路线长度及其构网图形,高程点或标志的类型与埋设要求;拟定观测与连测方案,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等。
3.1.6内业计算:
外业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选定的起算数据及其评价,选用的计算数学模型,计算与检校的方法及其精度要求,成果资料的要求等。
3.2控制测量技术设计过程如下:
3.2.1已有控制网成果的精度分析,必要时实测部分角度和边长,掌握起算数据的精度情况。
3.2.2根据控制网的用途、工程规模、类型及建筑布置、精度要求来确定控制网的等级;根据测区地形、起算点情况及使用的仪器设备来确定控制网的类型。平面控制可采用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和GPS测量。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线路或结点网。
3.3控制网图上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
3.3.1三角网(或边角网)对点位的要求:
(1)图形结构好,边长适中,传距角大于20o。
(2)是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视线高出或旁离障碍物1.5米。
(4)能埋建牢固的测量标志,且能长期保存。
(5)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的旧点,以节省开支。
(6)为了安全,点位要离开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危险源。
3.3.2图上设计步骤:
(1)利用工程整体平面布置图展绘已有控制测量网点。
(2)按照保证精度,方便施工和测量的原则布设施工控制测量网点。
(3)判断和检查点间通视情况。
(4)估算控制网的精度。
(5)拟定三角高程起算点及水准联测路线。
3.4控制网优化设计
先提出多种布网方案,测角网、测边网、导线网、边角组合网以及测哪些边、测哪些角等,根据网形和各点近似坐标,利用计算程序进行精度估算,优选出点位中误差最小,相对点位中误差在重要方向上的分量最小,而观测工作量最小的方案。
3.5根据对测区情况的调查和图上设计的结果,写出文字说明,整理各种数据、图表,并拟定作业计划。
3.6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审核
4.检校仪器
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二、埋建测量标志
选点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边角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要避开障碍物。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GPS网的选点不要求相连的边都通视,但为了使用常规仪器测量时能够后视和检核,每点至少有两个点与它通视。同时要求地势开阔,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2.建标
2.1施工测量的首级控制点和要长期保存的各级控制点应埋设具有强制归
心装置砼标墩或钢架标墩;其它平面控制点可埋设地面标石或地面标志。
2.2砼标墩埋标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标墩基础;立模板,树钢筋,浇混凝土,固定不锈钢标盘;外观整饰编号;加保护装置。
2.3钢架标墩埋设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坑底水平层;树立加工好的钢架标;浇筑混凝土;刷防锈柒;加保护装置。
2.4埋设地面标石是将灌制好的嵌有金属中心标志的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其过程是:挖基坑,坑底要整平夯实,再填砂石捣固,浇底层混凝土树标石并浇筑混凝土。在基岩层上或坚硬的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直接钻孔,将刻有中心标志的胀锚螺栓打入孔内。
2.5标墩埋好后要稳定至少15天才能开始观测。
三角点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按测量规范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以这些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互相联接在一起组成三角网(锁),在点上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以便进行观测,这些点统称为三角点。每个三角点都要绘制点之记,通过测量算得三角点的坐标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形测绘提供基本的平面控制,为研究地球形状,地壳形变,地震预报、地球重力场,空间科学技术等提供必要的资料。
三角点就是绘地形图的‘三角测量基点’测量学名称,依据毕氏定律,用以距算距离、面积、高度、方向基桩,测量人员分别选取单一的测量点,点与点之间必须相互清楚可见,经打桩后连成三角网,测量各点方位角,再测定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边长),根据边长计算坐标,决定多点平面位置,再测量各点海拔高度,这就是三角测量,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称为基准点测量,作为绘制地图之基准各点位置,
5. cass 怎么连三角形网
① 移动鼠标至屏幕顶部菜单“等高线”项,按左键.
② 移动鼠标至“由数据文件建立DTM”项,该处以高亮度(深蓝)显示,按左键.
这时,输入文件名C:\CASS50\DEMO\DGX.DAT,将鼠标左键移至“打开”按钮处并点击左键后命令区提示:
请选择: 1.不考虑坎高 2.考虑坎高<1>:回车(默认选1)。
说明:此处提问在建立三角网时是否要考虑坎高因素。如果要考虑坎高因素,则在建立DTM前系统自动沿着坎毛的方向插入坎底点(坎底点的高程等于坎顶线上已知点的高程减去坎高),这样新建坎底的点便参与三角网组网的计算。因此在建立DTM之前必须要先将野外的点位展出来,再用捕捉最近点方式将陡坎绘出来,然后还要赋予陡坎各点坎高。
请选择地性线:(地性线应过已测点,如不选则直接回车)
Select objects:回车(表示不选地性线)。
说明:地性线是过已知点的复合线,如山脊线、山谷线。如有地性线,可用鼠标逐个点取地性线,如地性线很多,可专门新建一个图层放置,提示选择地性线时选定测区所有实体,再输入图层名将地性线挑出来。
请选择: 1.显示三角网 2.不显示三角网<1>:回车(默认选1)。
说明:显示三角网是将建立的三角网在屏幕编辑区显示出来。如选1,建完DTM后所有三角形同时显示出来,如果不想修改三角网,可以选2。如果建三角网时考虑坎高或地性线,系统在建三角网时速度会减慢。
命令区提示生成的三角形个数,生成三角网。
6. 什么叫三角网法土石计算法
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多达六种计算土石方的方法,三角网法土石方计算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首先来说下三角网法计算土石方适用于小范围大比例尺高精度的地形情况,飞时达土方软件里的三角网法计算土方量,其操作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 输入地形图:首先要有数字化的地形图(有三维标高),如果等高线没有三维高程,可以使用【原始数据】→【地形数据】→【无高程等高线转换】功能来输入三维标高,如果离散点只是文字,可以使用【原始数据】→【地形数据】→【数据转换】---【高程点转换】功能将文字转成离散点。然后使用【原始数据】→【地形数据】→【等高线离散】将等高线离散化。
2、确定计算范围:使用【绘制区域】绘制出要计算土方的区域范围,使用【划分区块】功能将区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区块。
3、自动布置三角网:使用【自动布置三角网】绘制出三角网。三角网可以按自然离散点来布置,也可以按设计离散点来布置;区块边界插点间距可以自己输入,布置后可通过【内插三角网】、【调整三角网】、【删除三角网】、【调整三角点位置】功能对三角网进行调整。
4、 采集自然标高:使用【采集自然标高】功能采集出每一个三角点的自然标高。
5、设计标高:设计标高可以通过【采集设计标高】、【优化设计标高】或【输入设计标高】等功能来获得。
6、绘制土方零线。
7、计算土方量:使用【计算土方量】功能来计算土方量。
8、汇总土方量:最后用【土方量统计表】来统计土方量。
7. 三角网法计算土方是个什么方法
土方基础算法之一:将施工前后的高程点分别连成一个个的小三角,连续的三角形成一张网,计算两张网间土体的体积,这就是三角网。
可以在三角网的基础上要分断面,用断面法来算也不错。
8. 三角网边界上没有点会计算吗
不会计算。因为:1、三角形网中任一三角形的外接圆范围内不会有其它点存在并与其通视,即空圆特性;2、在构网时,总是选择最邻近的点形成三角形并且不与约束线段相交;3、形成的三角形网总是具有最优的形状特征,任意两个相邻三角形形成的凸四边形的对角线如果可以互换的话,那么两个三角形6个内角中最小的角度不会变大;4、不论从区域何处开始构网,最终都将得到一致的结果,即构网具有唯一性。
9. 求南方CASS9.0里用三角网方法计算土方开挖的详细过程!
使用DTM法土方计算二期间土方量的操作基本过程:
1.使用未开挖前测量获得的测点dat坐标数据文件建立DTM模型:“等高线”菜单-“建立DTM” 使用提取的数据建立DTM文件,然后使用:“等高线”菜单-“三角网存取”-“写入文件”,将建立的DTM模型保存为原有地形.sjw文件。
2.同样的,使用开挖后测量获得的坐标数据文件建立DTM模型:“等高线”菜单-“建立DTM” 使用测点数据建立DTM文件,然后使用:“等高线”菜单-“三角网存取”-“写入文件”,将建立的DTM模型保存为开挖后地形.sjw文件。
3. 使用DTM法计算二期间土方量:“工程应用”菜单-“DTM法土方量计算”-“二期间土方计算”,一次打开原有地形.sjw文件和开挖后地形.sjw文件,既可以计算获得施工前后的方量。
10. cad三角网
建议安装cass软件!
它可以帮你轻松解决各种土石方计算,并且自动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