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的小制作,可以做什么
初中物理的小制作——自己动手制作一架简单的照相机
【制作过程】
[方案一] 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二]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实验与现象】
按照方案制作好像机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屏幕上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
【实验结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Ⅱ 如何制作简易照相机
正方形纸对角相互对折折出2条折痕,接着4个角中心向交点翻折,将纸翻面,接着依旧将4个角向中心交点翻折,然后在重复一遍,翻面,打开4个角,两手用力拉开对边,翻转纸面,沿折痕并拢,最后在两尖角处折出2个小角,反扣在一起,折纸简易照相机就做好了。
照相机简称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很多可以记录影像设备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等。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分为一般的照相与专业的摄像
Ⅲ 手工制作照相机的材料和步骤
材料:
纸
胶水
剪刀
回形针
方法:
一、先制作一个长、宽、高皆为5cm的正方体。如图。
Ⅳ 如何做一个照相机
照相机的原理并不复杂,首先是透镜成像,玩过放大镜的朋友们都有印象,放大镜靠近墙面的时候,身后窗户的影像就会出现。如果能将这种影像记录下来,照相机就诞生了。
1:用精装白酒的木盒做过一部相机,针孔的,不要快门,装120底片,工具只需要一根锯条,一把美工刀,一瓶墨水,一小片易拉罐铝皮,一根缝衣针,一点胶水,剩下的就是想办法为胶卷制作一个不漏光的盒子。
2:在纸盒侧面按凸透镜大小剪出一个圆孔,另外一个侧面剪一个略大的方孔。在方孔上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膜(超市里面有)。
Ⅳ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照相机
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的纸(或塑料薄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
Ⅵ 物理——照相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
凸透镜1 个 (焦距10 厘米以内) , 10 厘米×8 厘米的薄毛玻璃1 块, 薄卡纸1 张, 胶水1 瓶, 剪刀1 把, 马粪纸若干.
2.制作步骤
①制作暗箱: 用薄卡纸折成10.5 厘米×8.5 厘米×5.0厘米的暗箱边框, 接缝处用胶水粘牢, 四角可用马粪纸折成三棱柱粘接加固.
②固定像屏: 用薄卡纸给毛玻璃做出边框 (见图光—13) , 边框的边线处留出1 厘米宽的一条, 以备向外折后固定在暗箱边框内.
③制作镜头筒: 用薄卡纸做出凸透镜的边框, 再用薄卡纸做出镜筒, 镜筒分内、外两个.外镜筒以内镜筒在其内可以前后移动为宜.内镜筒前端固定凸透镜, 固定镜头的方法参照固定像屏的方法.每个镜筒长度3-4 厘米即可.
④制作面板: 剪出11 厘米×9 厘米的马粪纸1 张, 在其对角线交点处挖出与外镜简直径相同的圆孔, 并将外镜筒固定在圆孔上, 然后将面板固定在暗箱边框上.
⑤密封暗箱及面板的漏光处.
⑥把镜头内筒插入外筒中.前后调节镜头的位置, 同时观察毛玻璃上的像.把视野中某物体的像调清晰为止.
Ⅶ 如何利用凸透镜制作简易照相机
选取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放置半透明塑料膜,照相时稍微调整透镜,使光屏上显现出清晰的像,再将薄膜换成感光胶片就可以了。
Ⅷ 照相机的做法
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它们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比如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
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分为一般照相与专业摄像。
2018年9月,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对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1]
中文名
照相机
外文名
camera
性质
影像设备
出现时间
1839年
发明者
L.达盖尔
快速
导航
工作原理
结构和元件
成像过程
分类划分
术语解释
数码相机
选购指南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保养技巧
相机维护
拍摄须知
发展历史
相机发展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 。
照相机
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共20张
照相机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Ⅸ 手工制作照相机怎么做
材料:剪刀,胶水,颜料,卷纸筒,废弃纸盒,黑笔,纽扣,丝带。
1,先把纸盒平展开,然后根据卷纸筒的大小在纸盒上画一个圆。
Ⅹ 如何自制简易针孔照相机
找一个空火柴盒,在宽的一面上开一个小窗口,糊上一张半透明的纸。在它的对面用针扎一个小孔。天黑以后,在针孔的近旁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你在小窗口上就会看到一个蜡烛的倒影。
还可以用一个旧的罐头筒(或一个方纸盒)来做这个实验。在罐头筒开口的一端蒙上一块半透明的塑料布,用橡皮筋把它固定好。在罐头筒的底部用小铁钉开一个小孔(直径一毫米到三毫米)。把罐头筒上的小孔对着明亮的房间或街道。在你的头罐头筒之间,罩上一块毛毯或一件厚衣服。你在塑料布上就会看到一幅彩色电影一样的图景,只可惜是倒立的。
利用这样的装置,安上底片,就是一个针孔照相机。针孔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由于针孔进光量很少,拍照的时候曝光时间要长一些,所以不能用它来拍运动着的物体。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因为没有镜头,拍照的时候用不着对焦距,远近的景物都能照清楚,视角也比一般照相机大。在拍大型建筑物的时候,效果比有的照相机还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