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如何判断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如何修复?有哪些注意事项?分娩/剖腹产后什么时候开始恢复?如何防止腹直肌分离?.....今天小一的这篇文章告诉大家...
1.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因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干预,大部分孕妇产后4-12周可以自行恢复,康复锻炼的干预会加快修复的速度。只要修得好,坚持下去,很快就能回到柳叶腰前分娩了!
B. 腹直肌分离三指如何恢复
用户需要保持均衡饮食:其实产后腹直肌分离是可以自愈的,因为皮下脂肪堆积成的赘肉在搞鬼,通过均衡饮食达到瘦身减重,也能加速腹直肌分离的自愈。
增强腹直肌训练:想要进一步的改善腹直肌分离,当然离不开的就是相关的训练了,改善腹直肌分离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在一般情况下顺产只要恶露排尽就可以开始恢复运动了,剖腹产的用户则建议等到3个月以后。
通过手术修复:如果在经过了减重,增强腹直肌训练等保守治疗后还是没有改善,腹直肌分离比较严重的,可以到医院向专业的医生进行询问,考虑是否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修复。
(2)4指直肌修复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指属于正常的范围,2指为轻度分离。自测出有腹直肌分离情况的宝妈一定要注意休息,切不可做卷腹等会导致腹直肌分离变严重的动作。一般采用呼吸法,比较容易恢复。3指属于比较严重,练习呼吸法慢慢修复。3指以上应该寻求医生的专业诊治。
理论上腹直肌的最佳修复时期是在产后6-24周之间,但前提是在产褥期时,宝妈的身体已经有了很好的休息,有一些基础的温和练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修复训练。
C. 腹直肌修复原理
孕妇无论是自发性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导致腹部的松弛。一般说来腹直肌是由腹部左侧和右侧的四块肌组成。腹部的直肌穿过腹白线形成腹部的支撑。腹白线这个位置对应于两排腹直肌之间的部位,在正常条件下宽度约为1-2指。
腹直肌自主训练诊治:适用于腹部肌肉分离小于或等于2指的情况。通常来说自主主动训练的方法包括站立收腹,跪姿收腹,跪腿伸展,平板支撑,提肛运动等。这个效果相对较慢,但成本比较低。
(3)4指直肌修复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仰卧,两腿弯曲。
2、左手在头后支撑,将上身抬起。
3、露出腹部,身体放松,将右手手指垂直插入腹部,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
4、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2指以内(含2指)正常,2-3指需要锻炼,3指以上需要就医。
5、如果自测腹直肌分离在2-3指或3指以上,在调整或修复前需要注意不要仰卧起坐、卷腹动作、后仰动作,这些动作会加重分离情况、扭伤脊柱,不利于身体恢复。还要注意,饮食上应均衡营养,但不要暴饮暴食,肥胖的体形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下降,加重腹直肌分离。
D. 腹直肌怎么修复好
如果想要改善,可以选择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改变,最适合用来修复腹直肌的锻炼方法是仰卧起坐,做仰卧起坐的时候,注意尽量屈着膝盖,修复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喜月堂腹直肌修复,以服务调理好每一位宝妈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徒手生态体系。
E. 腹直肌分离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做好腹直肌修复呢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生通常是由腹壁情况、多产和妊娠时造成子宫过大以及各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后一年之内、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小于3指之内的,经过收腹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有可能恢复正常,切勿做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弯曲的动作。 如果分离宽度超过3指,产后1~2年仍不能缩小恢复的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是将腹白线变窄、分离的腹直肌重新靠拢。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实现。
F. 产后腹直肌分离 可以通过艾灸推拿恢复吗
不能。
比较专业的干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意大利筋膜手法
通过松解人体筋膜,平衡人体张拉结构。
2、理疗
中频电刺激疗法,激活浅层的腹直肌;激光磁治疗仪可以刺激深层肌肉,激活深层的腹横肌。
3、运动功能训练
结合呼吸训练,激活核心肌,一对一指导;达到治疗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松弛,淡化腹部色素瘢痕的效果。
4、手术
保守治疗无效,严格治疗一两年后腹直肌仍有3指以上的宽度,可以考虑腹直肌分离腹壁重建术。
(6)4指直肌修复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每个人腹部都有一对腹直肌,这一左一右的两块肌肉,又被连结和固定它的组织——腹白线划分为几大块。十月怀胎,准妈妈肚子变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腹直肌子宫不断增大,腹部逐渐隆起,腹直肌向左右两边拉扯。
当拉扯到超过腹直肌肉的极限、弹性纤维发生断裂,腹白线连接处被拉断,腹直肌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
有研究指出,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阴道分娩,产后第3天检测发现,大约有60%~7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产后4~8周内才逐渐恢复。有一部分女性怀孕期间腹部肌肉拉伸过度,产后1个月仍有30%未能恢复。
腹直肌的分离,致使腹部中间出现“薄弱环节”,手按压下可出现凹陷;严重的情况下,在最薄弱的地方,腹腔内的组织膨出,便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大肚子”。当腹内压增高时,小肠进入腹白线的空隙部分,形成白线疝。
G. 怎么做腹直肌复原运动
第一个动作:游泳式(腹直肌分离3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强化腹肌力量和稳定性,对腹直肌上、下分离都有很好的修复帮助。
准备动作:跪姿呈四足支撑,背部平直。
动作过程:
1、深吸气-吐气,调整2-3次呼吸,保持腹部收紧。
2、吸气,吐气,慢慢抬起左手和右腿。无法保持平衡的妈妈,可以先缓慢抬起左手,再慢慢向后伸出右腿,小幅度抬起,保持平衡。
—两侧腹直肌夹紧,感觉有一种夹住一颗小核桃的感觉。
—手臂无限向前延伸,腿无限向后延伸,好像有人从前后分别拉着你的手、拽着你的脚。
—臀部发力夹紧,充分锻炼到臀大肌,还可以锻炼盆底后侧的肌肉,用手戳一下你的臀部,硬硬的就是发力了,软软的说明动作没到位。
—保持3-5秒,吸气,吐气的时候手脚回复到起始位置。
3、另一侧重复动作,左右两边算1次,做4次算一组,可以做2组,每组间隔休息30秒。
注意要点:对侧手脚抬起的时候,目的不是要抬得有多高,而是通过核心保持身体的稳定,锻炼核心区域的力量。
第二个动作:30度-60度-90度角腹部激活(腹直肌分离2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强化腹肌力量和稳定性,修复腹直肌分离,尤其是下分离。
准备动作:
1、平躺于垫面,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手心贴地。
2、脊柱自然平放,骨盆端正,这种状态下腰椎和地面是有一点缝隙的,可以塞进一根手指。
动作过程:
1、深吸气-吐气,调整2-3次呼吸,保持腹部收紧;
2、吸气,吐气,慢慢抬起双腿,到与地面30度夹角的时候,停留3-5秒;吸气,吐气时,双腿抬到与地面夹角60度的位置,保持3-5秒;吸气,吐气抬双腿到垂直于地面,停留3-5秒。
3、吸气,吐气,双腿依次从90度-60度-30度回到垫面。
注意要点:
1、如果核心不稳定没有力量的人,做这个动作时,骨盆很容易被腿部力量带走,变成骨盆前倾,腰部离开地面,此时需要增加双腿与地面的夹角,比如做60度会比30度轻松。
2、根据自己腹直肌的情况选择在某个角度停留的时间,如果感觉腹直肌收不住夹不住了,就吸气-吐气切换到下一个角度。
第三个动作:臀桥(腹直肌分离3指以内可以做)
动作目的:强化腹肌力量和稳定性,以及锻炼盆底肌肉。
准备动作:
1、平躺在垫上,掌心向下平放于身体两侧。
2、双腿分开略宽于肩,大小腿弯曲呈60度角,两脚掌平踩在垫面上。
动作过程:
1、吸气,收紧腹部,夹紧臀部。
2、吐气,臀部发力带动下腰部向上抬起,使身体成一条直线;臀部达到最高点后保持5秒,顶峰时仍要夹紧臀部肌肉。
3、吸气,吐气慢慢下放臀部,还原以后不要接触地面,而是在几乎接近地面的位置即停止下落。
4、臀部上抬下落算1次,做4次算1组,可以做2-3组,每组间隔休息30秒。
注意要点:
1、快上慢下,上1秒,下3秒。
2、臀部发力,髋部向上顶,腰椎不发力,不能出现顶腰,也就是腰的位置高于臀部,出现反弓的错误姿势。
3、在动作的顶峰时,尽量挤压臀部肌肉,夹紧屁股,可以很好地锻炼到后侧的盆底肌肉。
H. 产后腹直肌修复方法有哪些
对于产后的妈妈来说,最担心自己身材的变形。而腹部的腹直肌是最容易出现分离,从而导致腹部的肌肉松弛和腰疼,还可能会导致盆腔的器官出现下垂,严重的威胁到妈妈们的健康。那么产后如何修复腹直肌?
1、手法修复
患者将双手放在头部的后侧,平趟在床上,医生人员会在肚脐下方三指处找到妈妈们的腹直肌,并横向打开,以检测出腹直肌的分离状况。如果两侧均在2厘米以内,则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大于3厘米就是比较严重的了,需要及时的就医进行诊治。将腹直肌向中间脊柱的方向推拿按摩,每侧进行200次左右。
2、站立疗法
产妇双脚站立,一脚前一脚后,并将一只手放在腹部腹直肌的位置,另一只手拿弹力带用力拉,呼及尽量保持缓慢,腹部慢慢的收,每天重复进行200到300次。
另外,在产前和产后都需要积极的预防腹直肌的分离,也可以在备孕期间加强腹肌的针对性训练,避免不正确的姿势,从而建立正确的腹部肌肉弹性。只要坚持修复,相信很快就可以回到产前的状态了。
I. 产后修复腹直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
女人经历了怀孕生子这个过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而产后腹直肌分离,就是产后妈妈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腹直肌分离”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但它却光顾了大多数孕晚期的准妈妈们和新妈妈们。
4.压迫盆底肌,使盆底肌下垂,导致阴道松弛而影响夫妻生活,继而影响夫妻感情。
5.如果腹直肌分离没有修复好的话,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很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什么时候做产后腹直肌修复比较好呢?产科医生建议:一般产后0—7天,新妈妈可以通过呼吸修复;一般产后42—90天,修复腹直肌分离的黄金时机;产后3—6个月是修复腹直肌分离关键时机。
如果腹直肌分离两指以下可以通过呼吸、瑜伽来帮助腹直肌恢复;如果腹直肌分离达到3指的话,建议去医院就诊。祝福所有新妈妈健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