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数学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数学

发布时间:2022-06-12 00:06:13

如何准备小学数学高质量的导学案

无论教学改革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构建有效的课堂,需要确立基本的理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构建有效的课堂。
一、 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备课时,思考教学版块用时要合理。课堂教学安排要体现导入方法新颖、快捷,重点教学环节时间充分,内容完整,点拨及时到位,延伸余兴未尽。
上课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注重学生实践,加强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它需要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广泛而深刻的掌握,有较好的心理素养,知道要教什么,用什么方法,知道怎么和学生交流、沟通,知道怎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等,才能营造出有深度的课堂,才能有效生成。
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意捕捉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的错误成为思辩的内容,使学生在思辩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对概念的认识。即使学生没有出现错误,教师要寻机质疑制造问题,让学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生成既有预料之中,也有预料之外的,两方面都存在,教师必须全面认识。教育家布卢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其实有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而且还要在此处紧追不放,让学生的智慧得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自主构建的过程。要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性,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自主构建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实践——反思——再实践——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反思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由活动经验向思维层面提升。
二、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保证优势互补和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以便使小组探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小组长可由学生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责任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强学生担任,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施展才能的机会,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的产生,增强小组活力,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会表达,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学会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对老师评价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要重新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不要认为某某学生太差。要信任理解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千万不能让学生在群体面前丢脸。要有和蔼的目光面对全部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要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学生会主动思维,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四、巧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凡是新奇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由此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诱发、诱导,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一个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到数学其实和自己生活是十分贴近的。很多时候,数学常识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激起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产生要学、想学的心理。这样他们的兴趣来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好。
五、情景创设要富有时代气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智力发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应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情景的创设要紧扣时代气息,要将实现生活中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人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体验数学的价值。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生活背景为根基,实际需要为原则,兴趣需求为动力,教师调控为中介,做到“到位不乱位,帮忙不添乱”使课堂上少一些做作,多一份实在,从而真正发挥情景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效。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的优势,设计出有新意、吸引学生的课件,让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更浓烈。数学教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应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有效。

㈡ 小学数学导学案如何设计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要解决掉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本章学习当中最基础的知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操作建议: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学前准备内容和部分探究活动内容。2、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4、课上对学前准备中复习铺垫内容通过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处理或不做处理。
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操作建议:1、在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2、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4、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5、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6、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对于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指导、引领、点拨、讲解。7、教师要对探究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尽可能周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案,以保证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8、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9、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知道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质疑。10、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尊重同学解决问题方法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展示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11、要引导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和评价的甄别、激励作用,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梳理与提升,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答案。
学习体会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设计了一、两个针对性的交流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获。主要是学到什么新知识,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理解。(2)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操作建议:1、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系统知识的目的。结合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回(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155226-1-1.html)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2、重点应该放在整理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3、这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以后移。
自我检测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①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②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③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操作建议: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2、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3、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4、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5、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检测力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 ,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应用拓展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②在导学案的空白处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的记录。
③在学案的最后写出学后记,简要记录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操作建议:1、应用拓展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应用拓展内容不宜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切忌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4、应用拓展内容不能过难,不能超出《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防止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五、“导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③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⑤突出一个“导”字。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⑥强化一个“研”字。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数学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教研组集中攻关,遵循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诊断——课后共同反思的课例研究路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导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来自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㈢ 小学数学导学案怎样写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近几年来,导学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关注,也在许多地区推广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进典型。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谈谈个人体会。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各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将复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内复习与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画图表示的,有提纲式的,有罗列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树形结构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2、重点强化,加深认识。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环形小路的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等关键处导学、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
3、联系生活,学会创造。结合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如计算捆扎4瓶啤酒所需要的绳长、求阴阳太极图黑色部分的面积等,促进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寻求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难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运用平移、割补等方法使难题大大简化产生的“顿悟”体验。
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到导学案就做上面的题目,而不是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去预习教材、回归教材、探索教材内容;也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围绕导学案来组织学习,对教材不加重视。有的甚至一节课、一学期下来,课本被搁置、几乎是新的。还有的导学案与教材练习基本雷同,只是数据和情境稍加改动,连编排顺序都一致。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导学案毕竟不能包揽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切内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础功能。导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应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很好的导学之材,却被教师弃之不用或随意创编,实为可惜。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中“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几条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结果学生围绕“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展开了辩论,有的说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条高,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没有高……教室里乱成一团,几位优秀生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同学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三角形的分类”是三角形特性之后的内容,还没有学,对于这几类三角形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提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造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导学功能,改进了导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高,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课本P81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
试着分析一下:
(1)高是一条( );
(2)高和底是( )出现的,一条边可以作底,另两条边( )作底。
2、画高的方法是怎样的?书上没有图示哦,三角板怎样放,你能画出来吗?
这样的导学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而适度的挖掘,能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底和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画高方法时,又弥补了教材没有直观图的不足,让学生画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训练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又突破了操作的难点,巧妙地顺水推舟,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处理好导与学、练与思、案与材的关系,努力走出偏执、极端的误区,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㈣ 数学课堂上如何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的教学媒体,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通过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1、做好导学案完成的指导
学生对于复述回顾部分有能力自己解决,可以通过二人小组互相检查旧知识,达到复习目的。对于设问导读部分,学生有了导学案,并不等于学生就会预习,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明确完成的要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学生预习完后及时利用自我检测,发现学生有疑难和困惑的知识,从而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预习时的困惑都集中在这里,那么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让会的学生给有疑问的学生讲解,这样既锻炼了讲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他对知识的理解力,还能够实现学生之间授课的新课改方式。并且教师可以把授课的重心主要放在重难点的解释上,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
2、小组交流的分工要明确
导学案的完成只是自学的一部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有所不同,这时需要有个与人交流、分享、解疑的平台,小组讨论此时就彰显出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而要想使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其中,小组分工就尤为重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可以采用轮流担任的方式,对于学困生可以分配适宜简单点的任务,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锻炼,避免出现等靠和小组长主导的现象。这样明确的分工,学生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而且自己的能力能够完成,也就乐于参与了。
3、小组交流要突出重点
学生有了充分的自学做基础,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就可以一带而过,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避免平均使用力量,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学会倾听、纠正和补充,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
4、搭建汇报展示的平台
学生通过导学案的自学与讨论后,对知识掌握有了一个新的层次,他们想得到认可,这时就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这时一定不能再扮演导学的角色,引领学生学习,而是一名忠实的观众,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导学案学习都学会了什么,如汇报中有什么不对或不完整的地方,也要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教师只是注意适时点评,在学生交流出现困惑时进行简单的概括升华即可。
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思想的引领,导学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还给学生,而不是把导学案当作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虽然导学案为骨干教师们师所精心设计,但还有一些题会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目标脱节,因此,在使用中,我们要有所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不要被导学案绑住手脚。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们要放开思维,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㈤ 如何编写好初中数学导学案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我区的课改工作正在从层面走向深入,我校的课改工作也从理念走向实践,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也都在这场变革中摸爬滚打,不断探索、不断成长。下面我就以“如何编写数学导学案”这一主题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供大家指正。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根据课题或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
三、导学案的作用: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1、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2、是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3、是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4、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5、是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6、是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四、导学案的模式:
最初:太谷学案的基本模式+课堂检测,具体步骤为: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我检测--巩固训练--拓展探究--课堂检测六个环节。缺点:环节繁琐,内容偏多,一节课无法彻底完成。
发展为:四环节 温故互查--设问导读--分层练习--课堂检测,将上面3、4、5环节合并为分层练习,要求在题型设计上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在写导学案时,强调:导案、学案分开写,导案重点写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要做些什么,对问题情景如何创设,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讲解点拨,各环节的操作方式是什么,每一环节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等。学案则只向学生呈现各个学习环节。缺点:增多了教师的教学环节,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每天忙于写各种书面上的内容,不能或没时间静下心来钻研教材、教学。
我个人赞成导案学案合二为一,即发给学生的是学案,教师手中的是学案+导案。
五、导学案的组成:
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温故互查,课题引入,自主探究,分层练习,学法指导,作业布置,课堂检测,
1、学习目标的设计: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具有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我们要注意:
(1)学习目标可从三个方面来设定: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如《不等关系》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其中“知道、说出、会用、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
(2)学习目标和“自主探究环节”大致对应 。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 。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所以,目标确定的恰当与否致关重要。可以采用自己钻研或教研集体探讨等方式。
2、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学习重点。从而提醒学生重点要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
学习难点:会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温故互查内容的设计:
复习以往学过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为学习本节打下铺垫。
本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新知做好准备。
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需复习一下相关内容:
(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3)、在小学,你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
(4)、如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以上三部分都应写在学案中,呈现于学生。

4、课题引入:
一个好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一个自然、流畅、恰当的引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常用的引入有:故事引入、设疑引入、复习引入等。
此环节应写在导案空间中。
5、自主探究的设计:
这一环节是整个导学案的核心,应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在这一环节中,导学案要为学生划定学习范围,提出学习要求,启发学生思考。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中,我这样设计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6、分层练习的设计: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练习的“弹性权”,一般设计2-3组练习,即基础巩固、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题,题型要由易到难,要体现典型性、代表性,拓展性,第三组练习最好渗透与本节知识相关的中考题。这样使差生有饭吃,优生吃得饱,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以上五、六部分都应写在学案中,呈现于学生。
7、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数学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数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知识学习和培养能力并重的目的。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探究活动达到尾声时,教师可引导说明,解决四边形问题时常常采用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方法,因此,四边形问题常用辅助线是对角线。又如在《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中,用到了“割补法”探究勾股定理,这时教师可顺势点拨,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割补法”转化为规则图形来求是常用方法。即学法指导就是教师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适时的点拨与提升。这部分可写在学案的导学空间里。
第二种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这部分应是教师在学案教学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醒与指导,导学案中不需写出。
8、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再次反馈活动,布置时要与本节内容紧密结合,要适量,最好分层布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供不同层次学生都可吃饱。
9、课堂检测:
这部分的题目是检验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应以基本题为主,可适当掺一道中等学生的能力升级题,题量控制在3--5道。一般在课堂最后5分钟进行。并与导学案分开纸张,最后才发于学生。
六、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此原则尤其注意。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
怎样设计问题?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浮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法,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进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以为是怎样的”“你判定的根据”“你的理由”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七、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更是集体的智慧。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在一定分歧,所以,我们倡导把编写的学案以备课组、或教研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2、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
(1)每堂导学案以B4纸一页设计为最佳,当学生打开一节学案后将不另外翻页。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教学环节前的顺序符号应使用图标表示,便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时,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准确定位学习活动。
(3)应重视行距,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4)应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留有空间。
总之,数学“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对“导学案”的实施,真正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乐学”。当然,在使用
“导学案”时,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㈥ 如何设计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如何编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我通过学习嫁接外地经验、自主探索,走出一条高效课堂创建之路。我们围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积极的思考,主动的尝试,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体系,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一、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
应该说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不是唯一的。我们选择的是走导学案的道路。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案,导学案写出来了,怎样变成学生的学习行动呢?《第二次教育革命能否实现》一书给了我们启示。该书作者李卓玉认为:今天的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的功利性,人们过于看重知识的价值。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要从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同时李卓玉认为学习是在团队中展开的,学习的某些环节也许是以个人行为完成的,但是从整体上来讲,问题解决式教育必须坚持在团队中学习,在团队中成长。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启示是将导学案转变为学生学习行动的最佳途径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将导学案落实为学生学习行动、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老师干什么?老师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分配学习任务、调查学情,放手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引导反思、小结。其中展示是课堂的亮点。春祥课典告诉我们,追求生命活力和课堂效率的统一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生命活力的欠缺会使知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活力的情感要素有:自主、激情、自信、成功、快乐等。自主引发激情,激情引发自信、自信催生成功,成功伴随快乐。生命活力的实现形式就是展示与表达。课堂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表达而快乐。课堂效率要素主要有:目标、方法、实践、练习、评价、反馈等。其中目标和反馈要贯穿学习过程始终。
至此,创建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可以表达为:导学案——小组学习——课堂展示。 从形式上看,导学案突出的是效率,课堂展示关注的是生命,小组学习则是联接效率和生命的桥梁。
二、导学案的撰写
关于导学案,高效课堂倡导者、中国教师报编辑李炳亭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导学案的功能是导,而不是习题集;核心是学而不是教;案是设计。全称可以叫做“推动引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
在实际操作中,关于导学案的撰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反差很大。l我们有自己的创建高效课堂的模式,有自己追求的教育理想,有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于是有了自己的关于导学案的基本想法。 (一)撰写导学案的基本出发点
导学案承载教的规律、学的规律和知识结构规律。撰写导学案必须有基本的出发点或原则。如果我们有相同的出发点,我们就能达成共识。如果出发点不一样,只能分道扬镳,走不同的路子。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
1.导学案是写给学生看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
2.导学案的假设前提:在课堂上没有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学生依据导学案的指导自动完成学习活动。
撰写导学案时假定课堂上没有老师不等于实际的课堂上无老师授课。之所以这样假定,是为了突出在教学设计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导学案可以相互借鉴,便于资源共享。
那我们的课堂不就千篇一律了吗?不是。有人说教学是科学,也有人说教学同时还是艺术。所谓科学,用四个字表达就是科学原理,科学原理的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你能依据某教学原理设计一堂课,我同样也能。撰写导学案之所以不考虑教师因素就是为了揭示共性。艺术的特点在于个性,个性可以模仿,但肯定不能重复。高效课堂中有没有教师展示个性的舞台?有,在哪里?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中——课堂导入更多的应该从情感而不是知识,目的是点燃、激励、唤醒;在组织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在开展课堂展示的活动中。意思是说,课堂上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放手学生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反思、小结。导入、交流、展示、反思、小结的过程,也是教师展示教学艺术的过程。
3.导学案的撰写,必须坚持按探究性学习方式呈现内容并满足小组学习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为了坚持走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道路。 4.关于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包含三维目标,是否需要把三维目标都写进学习目标?我个人倾向于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主要写双基目标,理由是:
其一,导学案是写给学生看的,把三维目标都写进去恐怕学生读不懂。读不懂的东西何必要写给学生看呢?
其二,导学案中有自我测评环节,只有双基目标学生可以方便的通过自我测评做出判断,另外二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是学生难于自我判断的,只能由教师去评价。
其三,虽然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主要呈现双基目标,不等于不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把握在老师心中,三维目标蕴含在导学案的字里行间。只要学生经历了,目标也就实现了。这就叫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㈦ 如何编写和使用初中数学导学案

这个网站的东西不错,你可以取看看。先发个样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案: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基本方法与步骤是化归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结果仍是多项式,其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因此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关键是将它转化为单项式除法的运算,再准确应用相关的运算法则。难点是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实质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由于,故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也可以看做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应用。教法建议(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的实质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因此建议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对单项式的除法运算进行复习巩固。(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这个多项式的项数相同,不要漏项。(3)要熟练地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必须掌握它的基本运算,幂的运算性质是整式乘除法的基础,只要抓住这关键的一步,才能准确地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4)符号仍是运算中的重要问题,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时,要注意每一项的符号和单项式的符号。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2.运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3.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重点、难点: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2.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学具:投影仪、胶片.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l)用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是什么?(3)计算:①②③(4)填空:规律: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2.讲授新课例1计算:(1)(2)解:(1)原式(2)原式注意:(l)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商式与被除式的项数相同,不可丢项,如(l)中容易丢掉最后一项.(2)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步变形的依据.(3)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利用乘除逆运算,检验除的对不对.例2化简:解:原式说明:注意弄清题中运算顺序,正确运用有关法则、公式。练习:(1)P1501,2,。(2)错例辩析:有两个错误:第一,丢项,被除式有三项,商式只有二项,丢了最后一项1;第二项是符号上错误,商式第一项的符号为“-”,正确答案为。3.小结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什么?2.运用该法则应注意什么?正确地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计算不可丢项,分清“约掉”与“消掉”的区别:“约掉”对乘除法则言,不减项;“消掉”对加减法而言,减项。4.作业P152A组1,2。B组1,2。

㈧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都需要什么

。一般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设、学法指导或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测评反馈、课后反思几个环节构成。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分量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㈨ 导学案怎么设计

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了解编制导案的目的、导案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等。

  1. 便自培养自主习能力;

  2. 创设合作探究习情境课堂态情境;

  3. 实现习主体位教师主导位效结合;

  4. 增强课堂教效性提高课堂教实效性;

  5. 尊重体差异实现习层体化

  1. 主体性原则导案必须立足于何要做能充发挥主观能性充尊重体差异充体现主体位

  2. 导性原则导指导、引导;讲教根本要求;案种案种设计知识、题目简单堆积导案编写要突体现导重引导习味做练习要通由简单相复杂问题设置阶梯式习内容呈现序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自主习、合作探究培养素质能力

  3. 探究性原则使用导案目要培养自主习能力导案编制要利于进行探究习内容由易难层探究序引导逐步要通知识点设疑、质疑、解惑激发思维培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及教材析、归纳、演绎能力所设计导案要做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化导简单化

  4. 层性原则编写导案难易、杂乱序习内容处理序、阶梯性、符合各层认知规律习案引导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同层都所增强习自信挖掘习内驱力让每都能享受习功喜悦

  1. 吃透教材打基础编制导案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内联系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探寻规律深挖情素导案编写打基础

  2. 二度创作提升导案设计要教材编排原则知识系统发教材参考资料及自所教认知能力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握教材翻译二度创作帮助更易更效进行习同尽量做导案设计重点突导探究问题能引发兴趣启迪思维

  3. 紧扣目标抓落实导案编写要围绕单元教要求课练习每课设置适宜习目标整导案必须习目标紧扣习目标落实设置习问题习程所导环节课堂检测及课作业都必须习目标相应目标达服务

  1. 导案习路线图直接影响自主、合作探究习效直接影响着课堂展示效课堂教否真达高效导案编制程实际教师业务能力、责任敬业精神综合体现科组员团队合作能力集检验份高质量导案集体智慧结晶导案编写要做四统即:统编写程序、统基本环节、统课容量、统编写格式

  2. 统编写程序周备周导案每课案,两名教师任课:先指定主备主备双周轮换。主备初备形初案 → 备课组集体研讨并由主备修改形共案 → 科主任审核签字 → 相关任课教师依据本班级情进行性化设计形案 → 结合实际授课经历做课修订存档

  3. 名教师任课:独立完 → 科主任审核 →结合授课课修订存档

  4. 统基本环节般导案包括: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指导;习内容(自内容、合作习内容、展示内容);整理案;达标测评;习反思。习目标习目标设计应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程与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情况等合理制定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5. 重点及难点预测于难点教师要根据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能现难点真难点往往教程态往往跟教师指导、导案编制、认知水平等关教师要做教预设教反思。知识链接指前挂连知识具体指本节内容融贯于该科整习程往所哪些知识点本节铺垫本节习做哪些准备(即助资料)指导要明确比知识更重要道理指导应单列导案环节应该体现获取知识整程让习程掌握体验受知识形程培养习能力

  6. 习内容习内容导案核要体现导、导思、导练功能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问题要注意层性、探究性、挑战性应能满足同层习需要自主习--自要明确自目标与本节知识关知识链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其初步运用合作探究--更深层问题知识拓展应用定综合性基础知识应用基本能力提升般讲需要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或获基本思路展示提升--展示绝原知识重复组习遗留问题展示;组习性展示;合作、师合作互性展示般展示要体现解决问题关键点、做题易错点、知识拓展延伸点、总结知识规律、组合作探究习习新发现、新习体验、新悟等

  7. 整理案进行课堂展示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存问题错误进行自查自纠习进行总结归纳达标测评要体现层性探究性实践性包括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实际运用自主反思突反思点般应知识盘点、易错点整理(放纠错栏)、悟等

㈩ 如何设计数学导学案

如何设计好“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因此,“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 “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目中有纲” 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三性”指设计的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特别是注重对学困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阅读全文

与导学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市看盘方法与技巧 浏览:307
最简单的方洞方法 浏览:103
宝宝脸部红疹怎么消除最快方法 浏览:743
窗户口封条安装方法 浏览:962
熟地黄的显微鉴别方法 浏览:744
手机位置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75
喉咙痛治疗方法 浏览:985
尺寸精度及其测量方法是什么 浏览:707
小猪导航使用方法 浏览:586
练习手机的方法 浏览:137
管理研究方法试题 浏览:204
宝宝手抓食物锻炼方法 浏览:681
舌根溃疡治疗方法 浏览:408
曹冲称象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340
硅酮胶的鉴别方法 浏览:85
最佳的过冬方法 浏览:662
正态分布误差计算方法 浏览:744
肩关节测量方法图片 浏览:648
变频器井水泵安装方法 浏览:847
语文每天预习方法和技巧 浏览: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