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配电柜铜排的量怎么计算
这么大的柜子放这么一点开关。。中开关下横的四根竖的四根即可,竖的每根0.4米,横的每根0.6米。
㈡ 铜排T1,T2,T3如何通过仪器检测出其导电率及其硬度
用涡流导电仪测导电率。一般T3的导电率在40-50,T2在50-55,T1大于55。硬度用硬度计测,跟导电率没关系。T1,T2,T3的准确判断标准是GB/T5231-2001.
㈢ 哈喽 麻烦问一下 高压开关柜里面的母排怎么算有多少啊 可以简单说说嘛 刚入行 啥都不会 谢谢
1.高压柜内载流母排和低压柜内的载流母排选择是完全不一样的,低压柜是按照变压器容量来选择供电主母排的。
2.而高压柜是按照高压回路接入点的短路容量来选择主母排的。
3.因为高压的短路容量和低压比它的短路容量比较大。
4.选择母排要满足高压的动稳定要求。
5.不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来选择的,选择高压电器不但要看设备的开断容量;
6.还有看设备动稳定要求、要计算稳态短路电流和三相短路冲击电流。
㈣ 如何计算高低压开关柜内铜排的长度
TMY-3(80*10)
是母排,柜体的宽度为铜排的长度。
MT16H1
MIC5.0A是施耐德的固定式框架开关。
㈤ 怎样测量电气柜铜排尺寸
怎样测量电气柜铜排尺寸
配电箱大小,必须要知道不同厂家的电器元件大小,然后模拟布置,留有适当的留量,就可以知道箱子大小。铜牌怎么算更难,还得知道负荷计算公式,算出计算电流大小,这个电流要小于铜排载流量大小,并且还得考虑温度效应,还得考虑发展余量选择铜排,一次系统图看懂还得看懂二次控制原理图,因为按钮和指示不在一次系统图上。
㈥ 我要提问百度知道一个开关箱的尺寸,及断路器的安数,怎么确定铜排的数量及规格
你说的这些都与电压和电流密切相关,还有里面有几个开关或辅助装置。
㈦ 请问GGD柜内:比如刀开关到下方多个断路器做铜排的方法,怎么测量怎么计算请指教!谢谢!
你煞、笔啊
㈧ 配电柜铜排计算方法
在成套配电柜制作时,铜排是我们常会用到的一种材料。铜排又称铜母排或铜汇流排,是由铜材质制作的,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 铜排在电气设备,特别是成套配电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在配电柜中的U、V、W相母排和PE母排均采用铜排;铜排在使用中一般标有相色字母标志或套有代表相色的绝缘套,U相铜排为“黄”色,V相铜排为“绿”色,W相铜排为“红”色,PE母线铜排为“黄绿相间”双色。
由于铜排的价格比较贵,而且加工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一个配电柜中需要多少铜排需要精确地计算出来,多太多或少太多都不行,那么如何来计算铜排在一个柜子中的用量呢?有什么公式或原则呢?
1、首先是进线柜(以三级开关为例),进线柜有柜顶进线,柜侧进线,柜底进线之分(一般都是电流电缆进线),柜顶进线一般需要ABCN四相母排出顶200mm左右,无进线刀开关的进线柜ABC三相单排出柜顶在1.5m一条左右,有进线刀开关的也差不多,因为加了进线刀开关,进线断路器需要向下面移。
零排N则需要从柜底伸到柜顶出去,加上中间需要折弯固定,一般在2.5m左右。断路器下端需要回流至母排,回流排ABC三相每根在1.5m左右(有刀开关的2.2m),加上断路器下端搭接排平均1m左右,柜侧进线的话断路器上端0.8m就够了,零排2m就够。下进线的话上端ABC三相各0.8m,下端各0.7m,零排母排上接线。如果双排的话直接双倍。
计算单独一台进线柜的铜排使用量如下:
第一种:不带进线刀开关的进线柜上进线的GGD要用ABC三相(1.5+1.5+1)*3=12米+零排N需要2.5米;
第二种:带进线刀开关ABC三相要用(1.5+2.2+1)*3=14.1米+零排2.5米,
第三种:侧进线不带刀开关ABC三相(0.8+1.5+1)*3=9.9米+零排N需要2米,
第四种:侧进带进线刀开关的(0.8+2.2+1)*3=12米+零排2米。第五种:下进线(0.8+0.7)*3=4.5米。
侧进线在很多时候需要ABCN四项侧出柜体0.2米,总共3米左右,为方便客户连接变压器。进线柜的铜排费用一般都占成本的50%以上,设计,安装,铜排制作任何一步都直接决定铜排的使用量,所以我们在报价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图纸要求报价,图纸不明确的要及时和客户及公司内部技术沟通。
2、GGD联络柜和进线的的铜排用量相差无几,可以按同一个计算方式。
3、GGD出线柜基本都一样,只是出线回路有多有少。一般刀开关上端至母排ABC三相加起来1.5米,刀开关下端1.2米,加上出线开关汇流横排2米(1米宽的2.5米,1.2米宽的3米算),如果双刀的话刀开关上下端双倍,横排不变。出线柜空开上端分支排0.9米一个算,大小根据空开型号选择。
出线柜单刀1.5+1.2+2=4.7米
空开上端分支排0.9米*回路数
出线柜单刀3+2.4+2=7.4米
4、GGD电容柜刀开关上端1.5米,下端1.2米,汇流横排2米即:电容柜1.5+1.2+2=4.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