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制作细菌标本片是由哪几个步骤
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通常采用涂片法,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或包括病毒),细菌个体小,通常用涂片法制作玻片标本。涂片法是装片法制作玻片标本的一种方法。制作方法是,细菌可以用细菌液直接涂布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片直接观察或干燥后染色观察,染色观察通常需要洗去染色液后观察。制作真菌标本可以采用涂片法、撕片法、贴片法和切片法,单细胞或孢子或菌丝采用涂片法,大型真菌有较大的组织块,可以采用撕片法(如撕取一部分蘑菇丝)、贴片法(将蘑菇的菌褶贴到载片上)和切片法(切片的方式观察蘑菇的结构)。
制作植物玻片标本方法很多,根据材料不同和观察目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涂片法(观察果实营养组织,如西瓜瓤)、撕片法(观察洋葱表皮、观察导管)、切片法(观察组织、器官结构)、磨片法(坚硬的果核磨成薄片观察)。
切片法分为徒手切片、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等方法。
㈡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擦→滴(生理盐水,清水,盐水)→取(撕,刮)→展→盖→染→吸(吸水)
㈢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原理: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该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因为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进行染色的。
步骤:
(一)涂片固定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进行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少许,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做成菌悬液并涂布成直径约1cm的薄层。
(二)染色
在固定过的涂片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液应完全覆盖整个菌膜,染色1min。
(三)水洗
染色到一定的时间,拿住玻片使之成450角,用细小的水流把多余的染料冲洗掉,被菌体吸附的染料则保留。
(四)媒染
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 min。在媒染处理时,媒染剂与染料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可增加染料和细菌的亲和力。
(五)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用细小的水流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六)脱色
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 20 s~30 s后再进行水洗,吸去水分。
(七)复染
蕃红染色液染色10 s后, 自来水冲洗。
(八)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3)染色标本制作方法步骤扩展阅读
标本干燥后即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有三个:
(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2)保证菌体能更牢固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水洗时被水冲洗掉。
(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㈣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
1、简单染色法,常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等进行简单染色;
2、革兰氏染色法,主要包括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脱色以及番红复染四个过程;
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剂主要是由伊红美蓝组成;
4、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色原理与结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
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染色是生物显微玻片标本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先把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再使用染色剂,将生物组织浸入染色剂内,使组织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或深度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观察。
另外,银染法也较常用。当组织块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时,有的组织结构能直接把硝酸银还原,使银粒附于其上,呈棕黑色或棕黄色。有些结构本身对硝酸银无直接还原能力,若加入还原剂,可使硝酸银还原沉淀显色。
(4)染色标本制作方法步骤扩展阅读:
染色细胞固定有物理法与化学法,物理法为干燥和火焰固定,化学法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1、偶氮偶联法: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再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证明酶的存在。
2、联苯胺法: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作用于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的联苯胺形成蓝色沉淀。
3、普鲁士蓝法:细胞内、外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4、雪夫反应:过碘酸氧化细胞内糖类中乙二醇基形成乙醛基,醛基与雪夫试剂作用,使无色品红形成红色沉淀。
5、金属沉着法:其他尚有物理学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显示脂质)、荧光显示、放射自显影以及体外活体染色亦常用于临床血液细胞学诊断。
㈤ 标本怎么做
如何制作树叶标本?
向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或适量新制的熟石灰和纯碱混合加水煮沸所得的悬浊液)中,投入几片树叶并使树叶浸泡在溶液中,煮沸6~10
min。取出树叶放在清水里洗去碱液,再用毛刷轻轻刷去叶肉,将叶脉晾至半干
最简单的就是选一张吸水性好的纸夹在中间用字典压着
放在通风处
1.制作干标本,找一些厚实的黄表纸(吸水性能特别好),标本夹,把叶子展开夹进去,用绳子勒紧,过几天就好了;
2.制作湿的标本,可以趁叶子还是绿色的时候,用硫酸铜溶液煮沸3分钟,这样叶绿素中的镁离子被铜离子取代更加鲜艳。然后放在35%甲醛,就是福尔马林溶液中存放在标本瓶子里,瓶塞用石蜡封好。
3.还有一种办法,是制作干花,用微波炉杀青储存。
由于你说得是叶脉标本,方法如下:
叶脉标本的制作
1.摘取若干叶脉清晰、坚韧的叶片,如桑叶、桂花叶。
2.称取碳酸钠2.5克,氢氧化钠3.5克(或3克)置于烧杯中,注入清水100毫升,放在火上煮沸。
3.投入树叶,让它们全部浸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受热均匀。叶片受药品的腐蚀,柔软的部分就易被除去而留下叶脉。
4.用镊子取出煮过的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5.从清水里取出漂净的树叶,平铺在左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自来水流水中仔细地擦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贴在玻璃片上凉干。
6.趁叶脉还未干透,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也可浸在彩色墨水中染色)。凉干后,放在书中压平。然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就做成美观的书签了。
用具:2个约40ml的容器(用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两张吸水纸或少许棉花、2支温度计、1个水杯、1支滴管、密封性好的纸盒(大于种子萌发器皿)
㈥ 制备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过程中有哪几个主要步骤影响制片结果
1,提前3-4小时候注射秋水仙素,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都会影响染色体中期的数目和形态
2,在低渗过程中时间和吹打都很重要,低渗过度染色体膨胀,染色后肥肥的,低渗时间不过染色后染色体颜色很深看不出条带
㈦ 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
不同的玻片,制作方法上都有多多少少的不同,但归结成以下几个步骤(这是洋葱的)1、擦拭: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滴水: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材:用镊子撕取一小片洋葱鳞片叶表皮,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
4、盖片: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的一侧,让另一侧接触清水,缓缓放下盖在材料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直至染液染过材料
6、整理:用吸水纸将除盖玻片下的多余染液吸干净,临时玻片标本即制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