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两次测量法和两点校正法有什么区别
本质不同,测量是测东西的长度,校正法是对准确度进行校正。
测量手段越来越丰富,测量仪器也越来越先进,同时它造价昂贵又属精密仪器,操作不当或者保养不到位,导致仪器出问题,最终会酿成更大苦果,因此,对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保养与维护十分重要。
常规配置仪器主要是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静态GPS等常用仪器。光学水准仪又分为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经纬仪也分为带指标水准管式和带自动补偿装置两种。
㈡ 水准仪两次仪器高测量两点高差 的方法步骤
1、对中整平;量仪器高。
2、读前视距塔尺读数;
3、读后视距塔尺读数;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4、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计算高差
5、改变仪器高再测一次,与前次结果比较,看是否一致或者在误差范围内,在范围内结果可用,否则从新测量。
需纪录:日期、天气、观测人、记录人、仪器高、前视塔尺读数、后视塔尺读数、前视距、后视距。
㈢ 用PH计测定溶液PH时,为什么用两次测定法
两个点校准和单点校准相比,可以保证斜率,达到高低点都准确。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水准测量原理
从验潮站的高程零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设立于验潮站附近由国家设计里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作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点。我国水准原点设立在山东青岛市。从国家水准原点出发,用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布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等水准点。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三、四等水准网遍布全国各地,以上总称为国家水准点。在国家水准点的基础的上,为每项工程建设而进行工程水准测量或为地形图测绘而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同城为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在欲测定高差的两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根据读数计算高差。
㈤ 水准仪两次仪器高测量两点高差的方法及步骤
1 仪器放置两点中间,对中、整平;
2 前视读数 a ,记录;后视读数 b,记录;
3 求高差 h1
4 改变仪器高10cm左右,对中、整平;
5 再次记录前视、后视的读数;
6 求高差h2;
7 h1-h2≤5mm ,合格,
㈥ 分别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写出你两次测量用的方法和结果.
找一根线,绕硬币一周。量出其长度,即硬币周长。
再用周长除以圆周率,即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