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分类是“接触式测量”,立式光学计的原理是光学杠杆的放大作用,所以也是一种光学检测测量。精度一般可以达到0.01毫米以上(理论值)。
Ⅱ 常见的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的计量器具有什么
一、测量器具的分类
测量器具是一种具有固定形态、用以复现或提供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器具。按用途的不同量具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值量具
只能体现一个单一量值的量具。可用来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量块、角度量块等。
2、多值量具
可体现一组同类量值的量具。同样能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线纹尺。
3、 专用量具
专门用来检验某种特定参数的量具。常见的有:检验光滑圆柱孔或轴的光滑极限量规,判断内螺纹或外螺纹合格性的螺纹量规,判断复杂形状的表面轮廓合格性的检验样板,用模拟装配通过性来检验装配精度的功能量规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国习惯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称为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
二 、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
1. 量具的标称值
标注在量具上用以标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如标在量块上的尺寸,标在刻线尺上的尺寸,标在角度量块上的角度等。
2. 分度值
测量器具的标尺上,相邻两刻线(最小单位量值)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为0.01mm,则该测量器具的分度值为0.01mm。分度值是一种测量器具所能直接读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它反映了读数精度的高低,也说明了该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低。
3. 测量范围
在允许不确定度内,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例如,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等,机械式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0~180mm。
4. 测量力
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
5. 示值误差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本身各种误差的综合反映。因此,仪器示值范围内的不同工作点,示值误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适当精度的量块或其它计量标准器,来检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三、测量工具的选定
每次测量前,需要根据被测零件的特殊特性选择测量工具,比如,长、宽、高、深、外径、段差等可选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深度尺;轴类直径可选用千分尺、卡尺;孔、槽类可选用塞规、块规、塞尺;测量零件的直角度选用直角尺;测量R值选用R规;测量配合公差小,精度要求高或要求计算形位公差时可选用三次元、二次元;测量钢材硬度选用硬度计。
1. 卡尺的应用
卡尺可测量物体的内径、外径、长度、宽度、厚度、段差、高度、深度;卡尺是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量具,在加工现场使用频率最高的量具。
数显卡尺:分辩力0.01mm,用于配合公差小(精度高)的尺寸测量。
表卡:分辩力0.02mm,用于常规尺寸测量 。
游标卡尺:分辩力0.02mm,用于粗加工测量 。
卡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净的白纸将灰尘与脏污去除(用卡尺外测定面卡住白纸然后自然拉出,重复2-3次即可)
使用卡尺测量时,卡尺的测量面应尽量与被测物体的测量面平行或垂直;
使用深度测量时,如被测物体有R角时,需避开R角但紧靠R角,深度尺与被测高度尽量保持垂直;
卡尺测量圆柱时,需转动且分段测量取最大值;
因卡尺使用的频率高,保养工作需要做到最好,每天使用完后需擦拭干净后放入盒内,使用前需用量块检验卡尺的精度。
2. 千分尺的应用
千分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净的白纸将灰尘与脏污去除(用千分尺测量接触面与螺杆面卡住白纸然后自然拉出,重复2-3次即可),然后扭动旋钮,测量接触面与螺杆面快接触时,改用微调,当两面完全接触后调零,即可进行测量。
千分尺测量五金件时,调动旋钮,快接触工件时,改用微调旋钮旋进,当听到咔、咔、咔三声响后停止,从显示屏或刻度上读出数据。
测量塑胶产品时,测量接触面与螺杆轻轻接触到产品即可。
千分尺测量轴类直径时,至少测量两个以上方向且分段测取最大值测量中的千分尺,两接触面应当随时保持清洁,减少测量误差。
3. 高度尺的应用
高度尺主要用来测量高度、深度、平面度、垂直度、同心度、同轴度、面振、齿振、深度、高度尺测量时,首先要检验测头、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
4. 塞尺的应用
塞尺适用于平面度、弯曲度、直线度的测量
平面度测量 :
将零件放置平台上,用塞尺测量零件与平台之间的间隙(注意:测量时塞尺与平台保持无间隙压紧状态)
直线度测量:
将零件放在平台上旋转一周,用塞尺测量零件与平台之间的间隙。
弯曲度测量:
将零件放置在平台上,选取相应的塞尺测量零件两侧或中部与平台之间的间隙。
垂直度测量:
将被测零的直角度的一边放置于平台上,另一边让直角尺与之靠紧,用塞尺测量部品与直角尺之间最大的间隙。
5. 塞规(棒针)的应用:
适用于测量孔的内径、槽宽、间隙。
零件孔径较大,没有合适的针规时,可将两个塞规重叠,按360度方向测量将塞规固定在带磁性的V形块上,可防止松动,易于测量。
Ⅲ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长度一般用什么方法
测量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前刀具的伸出长度测量是出于对轴向切削力的伸出长度的考虑,用户必须测出立式加工中心刀具在主轴上的伸出长度及其直径等补偿参数。目前常用的补偿参数测量方法有:试切法、使用电子测头、机械式、光学式对刀仪。
试切法已很少采用,电子测头价格昂贵,对刀仪在机外使用,应用较广。用电子测头或对刀仪对刀,均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实际切削时,因为切削力及振动的影响,加工后的实际结果与静态对刀数据并不完全一致。
若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变化很大,可以根据不同切削力在切削中的作用情况进行加权平均。在进行重要表面加工时,若切削力相差较大,也可对每一种切削力都进行相应的对刀操作,将所有结果输入数控系统,切削时,分别调用具体的补偿参数。该对刀仪应根据加工中心规格、刀具、工件、切削用量具体设计。弹簧两端并紧磨平,刚度要适当,应能产生所需的弹力,并且弹力应在其工作范围内。刀具接触测量杆表面前后,应以0.01mm为单位缓慢进给。
为保证套筒与测量杆的相对运动,可采用H6/h5间隙配合。刀具压缩弹簧时,有可能造成测量座与测量杆两轴线偏斜,导致测量杆上表面倾斜,增加测量误差。可对测量杆上表面进行精磨,使其平面度达到3-4级。测量时,千分表在测量杆上表面外圈打一圈,取最小与最大值的平均值为千分表读数。
Ⅳ 立式光学计测量轴类工件属于什么测量方法
相对测量是指激发场源是定源的条件下,测最沿侧线相邻两点的振幅比和相位差的方法。其特点是曲线的变化与振幅和相位沿侧线的梯度变化成正比,曲线较复杂。具有工作效率快的优点 适用与普查。
绝对测量法]absolute measuring method 是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振幅值和它们相对于—次场相位移的方法。在激发场源是偶极场的条件下,多采用绝对测量方法。在激发场源是定源场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绝对测量法,也可以采用相对测量法。目前,我国多采用绝对测量法
Ⅳ 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测量步骤和方法
你是说的用在品检方面的么?
也就是通常说的二次元投影仪?用光学镜头把工件放大,然后投影到显示的毛玻璃上与参照物做比较?
如果要得出具体数据可用影像仪,也就是加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那样不用用肉眼去作比较,减少认为误差,软件测量数值精度
如果你是品检部门,如果对二次元、三次元等光学品检仪器比较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到中国仪器超市看看,里面有很多针对使用者的板块,比如应用方案、客户培训、疑难咨询、售后服务等等!
Ⅵ 幼儿立式测身高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婴儿身高,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Ⅶ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长度测量如何使用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前,用户必须测出刀具在主轴上的伸出长度及其直径等补偿参数。目前常用的补偿参数测量方法有:试切法、使用电子测头、机械式、光学式对刀仪。试切法已很少采用,电子测头价格昂贵,对刀仪在机外使用,应用较广。用电子测头或对刀仪对刀,均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实际切削时,因为切削力及振动的影响,加工后的实际结果与静态对刀数据并不完全一致。当刀具质量可靠,加工过程稳定时,轴向、径向有0.01mm-0.02mm的修正量。需由操作者根据立式加工中心与刀具系统的具体情况,凭经验调节。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长度测量使用步骤如下:
1、加工前对刀,先根据加工中心、切削用量、刀具、工件材料,用现有的一些经验公式,大致估算切削力大小。
2、松开螺母,使弹簧只承受测量杆的重量。再根据切削力、弹簧刚度,上紧螺母,压缩弹簧。使弹簧弹力基本等于切削力。
3、将测量装置装好,放在工作台上。千分表6打在量块7(或数块量块叠加)顶端后,将表头置“0”,确定一个测量基准。
4、用千分表打在测量杆3上表面。下降主轴5,使刀具4接触测量杆上表面,并继续压缩弹簧2,使其产生变形,记下读数。此时,螺母9、垫片8应与测量座1脱离接触,刀具承受与切削力基本相同的弹簧弹力。千分表读数所显示的变形或忽略,予以考虑,视情况而定。
5、移开千分表,升起刀具回原点。
6、刀具伸出长度=加工中心z轴行程-此时z轴坐标值-量块长度-千分表读数。
不考虑加工中心测量装置的误差,不考虑加工中心工作台的制造误差与磨损,采用比较法测量,量块、千分表配合,测量的极限误差为0.03mm。
若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变化很大,可以根据不同切削力在切削中的作用情况进行加权平均。在进行重要表面加工时,若切削力相差较大,也可对每一种切削力都进行相应的对刀操作,将所有结果输入数控系统,切削时,分别调用具体的补偿参数。
对刀仪应根据加工中心规格、刀具、工件、切削用量具体设计。弹簧两端并紧磨平,刚度要适当,应能产生所需的弹力,并且弹力应在其工作范围内。刀具接触测量杆表面前后,应以0.01mm为单位缓慢进给。为保证套筒与测量杆的相对运动,可采用H6/h5间隙配合。刀具压缩弹簧时,有可能造成测量座与测量杆两轴线偏斜,导致测量杆上表面倾斜,增加测量误差。可对测量杆上表面进行精磨,使其平面度达到3-4级。测量时,千分表在测量杆上表面外圈打一圈,取zui小与zui大值的平均值为千分表读数。
Ⅷ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长度测量步骤是什么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前,用户必须测出刀具在主轴上的伸出长度及其直径等补偿参数。目前常用的补偿参数测量方法有:试切法、使用电子测头、机械式、光学式对刀仪。试切法已很少采用,电子测头价钱昂贵,对刀仪在机外使用,应用较广。用电子测头或对刀仪对刀,均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实际切削时,因为切削力及振动的影响,加工后的实际结果与静态对刀数据并不完全一致。当刀具质量可靠,加工过程稳定时,轴向、径向有0.01mm-0.02mm的修正量。需由操作者根据立式加工中心与刀具系统的具体情况,凭经验调节。
1、加工前对刀,先根据加工中心、切削用量、刀具、工件材料,用现有的一些经验公式,大致估算切削力大小。
2、松开螺母,使弹簧只承受测量杆的重量。再根据切削力、弹簧刚度,上紧螺母,压缩弹簧。使弹簧弹力基本等于切削力。
3、将测量装置按图示装好,放在工作台上。千分表6打在量块7(或数块量块叠加)顶端后,将表头置“0”,确定一个测量基准。
4、用千分表打在测量杆3上表面。下降主轴5,使刀具4接触测量杆上表面,并继续压缩弹簧2,使其产生变形,记下读数。此时,螺母9、垫片8应与测量座1脱离接触,刀具承受与切削力基本相同的弹簧弹力。千分表读数所显示的变形或忽略,予以考虑,视情况而定。
5、移开千分表,升起刀具回原点。
6、刀具伸出长度=加工中心z轴行程-此时z轴坐标值-量块长度-千分表读数
不考虑加工中心测量装置的误差,不考虑加工中心工作台的制造误差与磨损,采用比较法测量,量块、千分表配合,测量的极限误差为0.03mm。
若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变化很大,可以根据不同切削力在切削中的作用情况进行加权平均。在进行重要表面加工时,若切削力相差较大,也可对每一种切削力都进行相应的对刀操作,将所有结果输入数控系统,切削时,分别调用具体的补偿参数。
对刀仪应根据加工中心规格、刀具、工件、切削用量具体设计。弹簧两端并紧磨平,刚度要适当,应能产生所需的弹力,并且弹力应在其工作范围内。刀具接触测量杆表面前后,应以0.01mm为单位缓慢进给。为保证套筒与测量杆的相对运动,可采用H6/h5间隙配合。刀具压缩弹簧时,有可能造成测量座与测量杆两轴线偏斜,导致测量杆上表面倾斜,增加测量误差。可对测量杆上表面进行精磨,使其平面度达到3-4级。测量时,千分表在测量杆上表面外圈打一圈,取最小与最大值的平均值为千分表读数。
Ⅸ 长度测量的工具及其测量方法
工具显微镜主要用于测量螺纹的几何参数﹑金属切削刀具的角度﹑样板和模具的外形尺寸等﹐也常用于测量小型工件的孔径和孔距﹑圆锥体的锥度和凸轮的轮廓尺寸等。工具显微镜的基本测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轴切法。影像法﹕利用测量显微镜中分划板上的标线瞄准被测长度一边后﹐从相应的读数装置中读数﹐然后移动工作台(或横向滑架)﹐以同一标线瞄准被测长度的另一边﹐再作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值之差即被测长度的量值。图2 用影象法测量样板尺寸 为利用影像法测量样板的L 尺寸。轴切法﹕测量过程与影像法相同﹐但瞄准方法不同。测量时分划板上的标线不直接瞄准被测长度的两边﹐而瞄准与被测长度相切的测量刀上宽度为3微米的刻线﹐以此来提高瞄准精度
Ⅹ 用投影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何特点
属于相对测量法。
绝对测量法特点是被测量可以直接和标准量进行比较。相对测量,一般使用专用量具,适合大批量生产、测量。测量操作简单、准确。但是,需经常校对量具。
相对测量法用该计量器具检测并获得标准信号参数A,然后通过测量被测对象获得被测对象的信号参数B,将A与B相比较可以获得被测对象的定性及定量结果,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也叫比较法。
绝对测量法是关注参数绝对的值的测量方法,而相对测量法主要关注的是步进时的增量。
(10)立式工具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的应用:
绝对测量法测量放射性活度的方法,随放射性核素的不同而不同。按测量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测量装置直接测量。
放射性核素所发生的衰变率,不必依赖于其他测量标准的比较,这类方法称为绝对测量。另一类是相对测量,即需要借助于其他测量标准来校准测量装置,再利用经过校准的测量装置来测量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率。
相对测量法是光学材料的重要指标,目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绝对测量法,而该方法步骤繁琐,容易受环境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绝对测量
网络—相对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