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逻辑覆盖测试方法 逻辑覆盖方法有哪些
1.语句覆盖。这个是起码要做到的覆盖了,程序里的每条可执行的语句都要至少执行一次。这个设计起来比较简单,用例数据很直观的就能看出来。但是语句里的判定,分支等就没什么意义了。可以说这样的测试是最低的要求了。
2.判定覆盖。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就是真要至少取一次,假要至少取一次。这个设计起来也不难,覆盖率要比语句覆盖高近乎一倍,但是也在判定语句中也会遗漏许多路径,因为每个条件的取值是不在考虑范围内的。
3.条件覆盖。和判定覆盖思路一样,只是把重点从判定移动到条件上来了,每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可能至少满足一次,也就是每个条件至少要取一次真的,再取一次假的。同样它也会遗漏许多路径,条件取真假并不能满足判定也取到真假两次。
4.判定条件覆盖。既然上面的判定和条件多是片面的,那么这个两个覆盖相结合是呼之欲出判定条件覆盖。它要求判断中的每个条件所有可能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定本身的判定结果也要出现一次。不要以为这样就行了,要看看条件,条件和判定不一样,判定取真假就覆盖了判定,可是条件取真假两次完全不能满足条件的各种组合。所以才有了5~。
5.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至少满足一次。条件各种可能都出现了,必然把判定给覆盖了,它覆盖了上面的4个哦,可是用例数量大大增加了!看项目情况定吧。
6.路径覆盖。概念比较好理解,把所有可能路径至少都走一遍,但是用例数量可想而知le
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⑵ 白盒测试的覆盖方法有哪些
(1)语句覆盖
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都能执行一次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条件: A ^ B = T
(6)路径覆盖
设计测试用例时,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
优点:这种覆盖方法可以对程序进行彻底的测试用例覆盖,比前面讲的五种方法覆盖度都要高。
缺点:于路径覆盖需要对所有可能的路径进行测试(包括循环、条件组合、分支选择等),那么需要设计大量、复杂的测试用例,使得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路径覆盖虽然是一种比较强的覆盖,但未必考虑判断语句中条件表达式结果的组合,并不能代替条件覆盖和条件组合覆盖。
⑶ 语句覆盖和路径覆盖的区别
区别:
1、度量对象
语句覆盖:程序中每一可执行语句
路径覆盖:程序中每条路径
2、覆盖程度
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常常被人指责为“最弱的覆盖”,它只管覆盖代码中的执行语句,却不考虑各种分支的组合等等。假如只要求达到语句覆盖,那么换来的确实测试效果不明显,很难更多地发现代码中的问题。
路径覆盖:在白盒测试法中,覆盖程度最高的就是路径覆盖,因为其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3)语句覆盖方法的正确步骤扩展阅读
逻辑覆盖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它是一系列测试过程的总称,这组测试过程逐渐进行越来越完整的通路测试。
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和覆盖源程序语句的详尽程度,逻辑覆盖又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语句覆盖(StatementCoverage) 又称行覆盖(LineCoverage),段覆盖(SegmentCoverage),基本块覆盖(BasicBlockCoverage),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覆盖方式,就是度量被测代码中每个可执行语句是否被执行到了。
这里说的是“可执行语句”,因此就不会包括像C++的头文件声明,代码注释,空行,等等。非常好理解,只统计能够执行的代码被执行了多少行。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一行的花括号{} 也常常被统计进去。
⑷ 什么是语句覆盖测试,判定覆盖测试
语句覆盖(StatementCoverage) 又称行覆盖(LineCoverage),段覆盖(SegmentCoverage),基本块覆盖(BasicBlockCoverage),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覆盖方式,就是度量被测代码中每个可执行语句是否被执行到了。这里说的是“可执行语句”,因此就不会包括像C++的头文件声明,代码注释,空行,等等。非常好理解,只统计能够执行的代码被执行了多少行。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一行的花括号{} 也常常被统计进去。语句覆盖常常被人指责为“最弱的覆盖”,它只管覆盖代码中的执行语句,却不考虑各种分支的组合等等。假如只要求达到语句覆盖,那么换来的确实测试效果不明显,很难更多地发现代码中的问题。
所谓判定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判定条件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评价一次。又称为分支覆盖。
⑸ 条件覆盖,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有啥区别
举个例子吧
if A and B then Action1
if C or D then Action2
语句覆盖最弱,只需要让程序中的语句都执行一遍即可 。上例中只需设计测试用例使得A=true B=true C=true 即可。
分支覆盖又称判定覆盖:使得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即判断的真假均曾被满足。上例需要设计测试用例使其分别满足下列条件即可(1)A=true,B=true,C=true,D=false(2)A=true,B=false,C=false,D=false。
条件覆盖:要使得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上例中第一个判断应考虑到A=true,A=false,B=true,B=false第二个判断应考虑到C=true,C=false,D=true,D=false,所以上例中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满足下列条件(1)A=true,B=true,C=true,D=true(2)A=false,B=false,C=false,D=false。
路径覆盖:要求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所以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满足下列条件(1)A=true,B=true,C=true,D=true(2)A=false,B=false,C=false,D=false(3)A=true,B=true,C=false,D=false(4)A=false,B=false,C=true,D=true。
不论那种覆盖方法,都不能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⑹ 什么叫做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和判定覆盖
1、语句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运行这些测试用例时,被测程序的每一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其覆盖标准无法发现判定中逻辑运算的错误。
2、判定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运行这些测试用例时,每个判定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但若程序中的判定是有几个条件联合构成时,它未必能发现每个条件的错误。
3、条件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运行这些测试用例时,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但未必能覆盖全部分支。
⑺ 语句覆盖方法的正确步骤
语句覆盖,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代码语句的嘛。它的含义是我们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要保证程序中的每一个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通常语句覆盖被认为是“最弱的覆盖”,原因是它仅仅考虑对代码中的执行语句进行覆盖而没有考虑各种条件和分支,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语句覆盖很难发现代码中的问题。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public int foo(int a,int b)
{
return a/b;
}
这是一个求两数之商的函数。如果我们设计如下的测试用例:
TestCase: a = 2, b = 1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该函数的代码覆盖率达到了100%,并且设计的case可以顺利通过测试。但是显然该函数有一个很明显的bug:当 b=0 时,会抛出异常。
⑻ 语句覆盖的介绍
语句覆盖(StatementCoverage) 又称行覆盖(LineCoverage),段覆盖(SegmentCoverage),基本块覆盖(BasicBlockCoverage),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覆盖方式,就是度量被测代码中每个可执行语句是否被执行到了。这里说的是“可执行语句”,因此就不会包括像C++的头文件声明,代码注释,空行,等等。非常好理解,只统计能够执行的代码被执行了多少行。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一行的花括号{} 也常常被统计进去。语句覆盖常常被人指责为“最弱的覆盖”,它只管覆盖代码中的执行语句,却不考虑各种分支的组合等等。假如只要求达到语句覆盖,那么换来的确实测试效果不明显,很难更多地发现代码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