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茶洗是做什麼用的
定義
什麼是茶洗?顧名思義,「茶洗」就是用來洗茶的工具。
編輯本段釋義
茶葉要洗嗎?是的,這是明人的講究。馮可賓的《(山字頂+介)茶箋》說,烹茶之前,「先用上品泉水滌烹器,務鮮務潔;次以熱水滌茶葉。」方法是,用竹筷夾茶葉「反復滌盪,去其塵土黃葉老梗使凈」,然後再放入壺中,蓋好燜一回,再用沸水沖瀹。據文震亨《長物志》所載,茶洗「以砂為之,制如碗式,上下二層。上層底穿數孔,用洗茶,沙垢皆從孔中流出,最便。」宜興也產紫砂泥茶洗,據周亮起所說,也是「式如扁壺,中加一盎,鬲面細竅,其底便過水漉沙。」 翁著《潮州茶經》中所說的茶洗,卻是「形如大碗,深淺式樣甚多。」「烹茶之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以浸沖罐,一以儲茶渣暨杯盤棄水。」這種茶洗,其實與書畫家的筆洗差不多,其功能也不在於洗茶。 六十年代楓溪創制的茶洗,在茶具改革中,居功至偉。這種外觀如銅鼓的器皿,也分上下兩層,上層中間開有幾個小孔以供瀉水,其形制與明人的記述完全一樣,因此應正名為茶洗。新型的茶洗,上層就是一個茶盤,可陳放幾個茶杯,洗杯後的棄水直接傾入盤中,再通過中間小孔流入下層空間。烹茶事畢,加以洗滌後,茶杯、蓋甌(沖罐)等可放入茶洗內。一物而兼有茶盤及三個老式茶洗的功能,簡便無比又不佔用太多空間,難怪家家必備,而且經常被當成禮品以饋贈遠方來客。
編輯本段世人的誤解
茶洗,常被人誤稱為「茶船」,這是一種必須糾正的稱謂。茶船是蓋甌底托的專稱。據唐代李匡《資暇錄》所載:「茶托子,始於建中(唐代宗年號)蜀相崔寧之女。」崔寧女喜喝茶,嫌茶盞燙手,便用個碟子裝入融軟的臘,按出盞腳的形狀後,叫漆匠依照模型復制。崔寧很欣賞千金的傑作,特命名為「茶托」,後遂流行於世。因為它的形狀像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故又稱「茶船」、「茶舟」。不過這則記載並不可靠。1975年,江西省吉安縣等地已出土有南朝齊永明十一年(493)的青瓷托盞,可見早在南北朝時期,已有茶船「駛」入茶座。 有關工夫茶的文獻中,多提到「若深杯」。這種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背書「若深珍藏」的茶杯系康熙年間產品,「若深」是人名還是齋號,有關陶瓷鑒賞一類的書籍中均未提及。
Ⅱ 茶具中茶壺是幹嘛用的
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杯,茶壺,蓋碗,公道杯,茶盤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中國茶具網今天就詳細介紹下常見茶具的使用與功能。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又稱茶碗或品茗杯,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2、茶壺的使用方法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接著將沸騰的熱水倒入茶壺里,壺蓋蓋緊,稍等片刻即可飲茶,茶壺的質地很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以紫砂陶壺或瓷器茶壺
3、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又稱茶斗或過濾器,茶藝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在小壺沖泡茶時,放置於壺口,便於置放茶葉,以免茶葉外泄。茶漏則於置茶時, 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蓋碗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鍾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5、公道杯的使用方法
公道杯又稱茶盅。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公道杯,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公道杯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6、茶洗的使用方法
顧名思義,「茶洗」就是用來洗茶的工具。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工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
作者:林學學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2027971/answer/276486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Ⅲ 功夫茶具怎麼使用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茶杯、茶漏、蓋碗、茶盤、茶則、茶挾、茶巾、茶針、煮水器、茶葉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每一種茶具的使用方式不同。
功夫茶具使用方法: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2、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用於置茶時, 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3、蓋碗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鍾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4、茶盤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它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5、茶則的使用方法,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6、茶挾的使用方法,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8、茶針的使用方法,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
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船的使用方法,
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里塞入茶葉,沖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12、茶海的使用方法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功夫茶簡介
功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於陸羽的《茶經》。功夫茶歷來講究"品飲工夫"。正因其是講究品飲功夫的一種飲茶方式,故稱為"功夫茶"。工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漢族人民傳統的飲茶風俗。是禮賓待客的第一道習俗。今天,海外潮汕華僑還以"工夫茶"作為認祖追宗的標志。
Ⅳ 用茶葉水洗臉有哪些功效正確的用法是怎樣的
我相信茶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奇怪,那麼你對茶有多了解了多少?茶水可用於洗臉,它可以皮膚,它含有茶多酚,用抗氧化,防止皮膚老化,可以抵抗輻射,特別是對於長期電腦的女性,可以抑制皮膚黑色,有很多,我們現在看看。茶含有茶多酚,抗氧化劑,防止皮膚老化。茶還抵抗輻射,特別是對於長期計算機的女性,可以抑制皮膚色素沉著並降低過敏反應。此外,茶的Tannac酸可以緩解乾燥的皮膚,這也非常適合患有肌肉的兒童。
記住,別忘了用水然後洗臉後洗臉。上床前的第一天,煮一個水壺,等到有點涼爽,只需在鍋中喝茶。第二天早上,用這種水。一罐水進入盆地。你用這種水洗了第一張臉,用水洗了半分鍾,然後用洗衣牛奶洗臉,這將不必多說,按你的常用方法洗臉,然後用茶洗臉泡沫。然後用它來洗滌兩個溫水以洗臉。最後,用一壺冷水擰緊皮膚,並塗抹一些護膚品。很多人都知道,用紗布,茶適用於眼睛的黑眼圈,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鍾,可以消除黑眼圈。
Ⅳ 茶具的使用 功夫茶茶具如何保養
1、茶杯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杯是用來品飲茶湯,具有小、淺、薄、白四大特點。
2、茶漏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漏用於置茶時,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3、茶洗的使用方法
每一套功夫茶具中都必備三個茶洗,一正二副,正茶洗用來浸茶杯,副茶洗用來浸沖罐,另一副茶洗用來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4、茶盤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款式非常多樣,但都具備四大特點:寬、平、淺、白。
5、茶墊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放置茶壺的。冬天使用茶墊時還需要在裡面墊上一層「墊氈」,用於保護茶壺。
6、茶挾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挾,又叫茶筷,作用和茶匙相似,用於挾出茶壺里的茶渣。也常人用茶挾來挾著茶杯洗杯,既防燙又衛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巾又稱為茶布,主要用於擦乾酌茶前茶壺或茶海底部滴留的雜水,也可用來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
8、茶針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茶針的作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煮水器是用來煮泡茶的水的,古代的煮水器多為風爐,如今人們常用到的煮水器為酒精燈、電壺或自動電爐。
Ⅵ 茶洗是做什麼用的是和茶盤差不多嗎
茶洗和茶盤有區別,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形狀不同、要求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茶洗
茶洗是用來洗茶的工具。
二、形狀不同
1、茶洗
茶洗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子很多。
2、茶盤
茶盤款式多樣,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材質和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
三、要求不同
1、茶洗
烹工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2、茶盤
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烘托茶杯、茶壺,使之雅觀。
Ⅶ 用茶水洗臉的方法
首先,不是什麼茶葉水都可以洗臉的,那麼對於過夜的茶葉水來說是比較好的,一般性的就是在早上用茶葉水去洗臉的,然後洗完了之後,我們在去用洗面奶再去洗一遍的。
晚上用茶葉水洗臉,很多妹紙都是在睡覺前來洗臉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的,那麼用茶葉水來洗臉也是不錯的哦。你可以泡上一杯茶,然後把茶水慢慢的塗抹到臉上的,然後我們用棉球蘸在臉上慢慢的來清洗的,這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茶葉水選擇要正確,我們喝茶也不是在喝一種茶的,你可以選擇綠茶來洗臉洗澡的,當然每一種茶的營養成分不一樣,我們一定要根據需要來選擇的。但是建議使用綠茶的哦。
Ⅷ 功夫茶具如何使用 功夫茶具如何保養
功夫茶具如何使用
1、茶杯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杯是用來品飲茶湯,具有小、淺、薄、白四大特點。
2、茶漏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漏用於置茶時,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3、茶洗的使用方法
每一套功夫茶具中都必備三個茶洗,一正二副,正茶洗用來浸茶杯,副茶洗用來浸沖罐,另一副茶洗用來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4、茶盤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款式非常多樣,但都具備四大特點:寬、平、淺、白。
5、茶墊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放置茶壺的。冬天使用茶墊時還需要在裡面墊上一層「墊氈」,用於保護茶壺。
6、茶挾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挾,又叫茶筷,作用和茶匙相似,用於挾出茶壺里的茶渣。也常人用茶挾來挾著茶杯洗杯,既防燙又衛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茶巾又稱為茶布,主要用於擦乾酌茶前茶壺或茶海底部滴留的雜水,也可用來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
8、茶針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茶針的作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中的煮水器是用來煮泡茶的水的,古代的煮水器多為風爐,如今人們常用到的煮水器為酒精燈、電壺或自動電爐。
Ⅸ 茶洗怎麼用 為什麼需要洗茶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沖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沖入,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第二壺茶,就可以准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洗茶」一詞始用於北宋,原屬於茶葉採制過程用語,後延伸至飲用過程中。而鮮葉從茶樹上採摘下來以後經過初制、精製,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篩揀等,不僅獲得茶葉品級,而且達到衛生標准。其中偶有夾雜物如茶灰、塵埃,經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洗茶操作,主要是進行浸泡,有利於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飲用者很快感覺到茶葉香味,洗茶不是單純為了洗去茶葉不衛生的東西。
第一泡茶即洗茶的有效成分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對人體健康有益,而且盡顯茶的美味。根據有關實驗,茶的香味和有益人體的成分在第一泡後3秒即開始浸出,若超過3秒鍾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會大量損失。
Ⅹ 給爸爸買了一套茶具,功夫茶,可是不懂怎麼用。
小杯是適合沖烏龍茶類的,一般功夫茶准備3個杯來沖就好;聞香杯是你把茶沖進裡面,然後端起來聞茶香的,聞到茶水的溫度開始下降就可以倒掉,不能喝的,因為茶水溫度下降了就不好喝了;茶壺如果是紫砂壺要固定沖一種茶,因為紫砂會吸味,如果你一會用這個紫砂壺沖鐵觀音,一會用紫砂壺沖單叢,結果這個壺因為吸收到不同茶的味沖出來就味道復雜不好喝了,如果總是固定沖一種茶,過一段時間你試一下用白開水從這個紫砂壺沖出來,會有那種你固定沖的茶的味道哦~~嘻嘻;蓋碗也是沖茶的,如果蓋碗是陶瓷的就不用像紫砂壺那麼麻煩要固定沖一種茶,可以任意使用它來沖任何一個品種的茶,因為陶瓷不會吸味;用紫砂壺或蓋碗來沖茶時因為沖出來難免會帶些小茶渣,有些人不喜歡喝到茶渣,所以茶海就派上用場了,茶海是要配合一個茶網來使用的,茶網放在茶海上面,沖茶時就通過茶網沖進茶海里,沖完後拿掉茶網,拿起茶海再往小杯里沖,這樣茶就完全沒有茶渣了;茶洗的用途是平時沖完茶洗完茶具後,再把沖茶的蓋碗和小杯們放進裡面泡上水,再作為一次凈化的作用,因為茶具用久了難免會粘上難洗的茶漬,常泡在茶洗里會比較干凈,當然,如果不是天天經常沖茶的,記得要每天換一遍茶洗里的水哦~因為水放太久會產生很多細菌的;茶葉罐你是買哪種材料做的呢?是紫砂做的茶葉罐只能用來放普洱茶哦~因為紫砂透氣性很強,存放普洱茶就最適合它這種茶發酵了,像烏龍茶之類的就不能放在紫砂做的茶葉罐里哦,因為烏龍茶之類的茶是必須放在密封性比較強的茶葉罐里,比如不銹鋼的,磁化的,錫的材料製作的茶葉罐密封性最好,一般茶葉放在錫的材料製作的茶葉罐儲存時間最久;茶巾就是用來抹沖茶過程中不小心留下的茶漬;養壺筆就是平時粘上茶水刷紫砂壺,俗稱「養壺」,如果經常用養壺筆刷紫砂壺,紫砂壺外表會越來越光亮,有光澤,這也是一些愛壺者的愛好;杯墊就是沖好茶小杯放在上面端給客人喝的,顯得有禮貌也比較衛生;你說的茶漏應該是配合茶海用的"茶網"吧,上面有說到它的用途,就不再多介紹了哦;尿童俗稱「茶寵|」,有些茶寵裡面是空心的,可以把它放在茶洗里灌滿冷水,然後它外面鑽有一個小洞,當你把它放在茶盤上面,用熱茶水澆它的時候,裡面的水就會從那個小洞噴灑出來,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也是作為喝茶時一個賞心悅目的小樂趣,如果是沒有噴水功能的茶寵,又是紫砂做的茶寵,也像紫砂壺一樣,可以用來「養」,平時喝茶時澆點茶水在它上面,澆久了會越來越有光澤;實木茶盤接水管的,就是把茶具放在上面沖茶,下面接一個茶水桶,在茶盤上面沖後的廢茶水通過接水管流到茶水桶里,沖完茶後記得也要洗洗茶盤哦~可以用那個養壺筆擦洗;燒水壺就不用介紹吧~沖茶用的,順便溫馨提示下,烏龍茶類的要用100度的水沖出來才最好喝哦~綠茶80度就可以了。因為我是賣茶具的,對這些沖茶的工具稍微了解,希望我的答案你能滿意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