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木芙蓉進入盛花期,這是種什麼樣的花
木芙蓉花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原產中國,是錦葵科,木槿屬的落葉灌木。木芙蓉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露地栽植時,冬季地上部分常凍死,但第2年春季能從根部萌發新條,秋季能正常開花。其花語為纖細之美,貞操,純潔。
芙蓉花之所以人見人愛,一是因為它美艷無比,一日三變,其嬌艷之姿,常令人流連忘返;二是它“拒霜”的獨特性格,此花盛開於農歷九至十一月,這時百花凋謝,它卻傲霜綻放,故白居易詩曰:“莫怕秋無伴愁物,水蓮花盡木蓮開”。
3、防病治病
木芙蓉花不單可以食用,可以用於工業生產,它還可以入葯,而且入葯,以後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以預防和治療人類的多種常見病,特別是人們出現肺熱咳嗽和氣管炎時,直接服用木芙蓉就能讓病情好轉。另外,木芙蓉花入葯以後還能預防治療多種女性婦科病,它對女性月經不調和白帶異常的治療功效最為明顯。
2. 木芙蓉花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芙蓉花、地芙蓉花、水芙蓉、霜降花。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枝被星狀短柔毛。葉大,互生,闊卵形至圓卵形,掌狀3~5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短尖或漸尖,邊緣有波狀鈍齒;葉柄長五~八厘米。花腋生或簇生於枝端,早晨開花時白色或粉紅色,至下午變深紅色;花梗粗長,被黃褐色毛;花冠大而美麗,花瓣5片,外面被毛,單瓣或重瓣;蒴果球形,室背開裂為5瓣,被粗長毛。種子腎形,有長毛。葉、根、莖皮、花均可入葯。開花時採花,有葉時采葉,四季采根,鮮用或曬干。
【生長環境】我國大部地區有栽培。
【性味功效】味辛、性平。清熱,消腫,解毒。
【驗方精選】第一方:鮮木芙蓉葉適量。
用法:曬干研細粉,麻油調塗患處,若泡破潰者調雞蛋清塗患處。
主治:燙、火傷。第二方:鮮木芙蓉花100克,鮮木芙蓉葉200克。
用法:烘乾研細粉,每服6克;另用雞蛋(去殼)1隻,蜜糖30克,調勻,每日清晨沸水沖服。
主治:肺癆久咳。第三方:木芙蓉花適量,麻油適量。
用法:取木芙蓉花曬干,研細末,麻油調塗傷處。若起泡潰破,調雞蛋清塗傷處。
主治:燙、火傷。第四方:鮮木芙蓉根皮、茶葉樹根皮、薴麻根、泡桐樹根皮各等量,麵粉、雞蛋白適量。
用法:先將傷骨復位。取鮮葯去粗。
主治:跌打損傷、脫臼。第五方:鮮木芙蓉葉適量。
用法:曬干研細粉,砂糖水少許,調勻敷患處。
主治:腮腺炎。第六方:鮮木芙蓉葉適量。
用法:搗爛,加雞蛋清2隻調和,煎成餅狀,敷臍部。
主治:小兒高熱。第七方:木芙蓉花90克,木芙蓉葉180克,雞蛋1個,蜂蜜30克。
用法:將芙蓉花、葉烘乾,研細末,每服6克,開水送服,日服2次。另用雞蛋1個,去殼,加蜜糖調勻,每日清晨米湯或沸水沖服。
主治:肺結核久咳。第八方:木芙蓉葉90克,白毛夏枯草60克。
用法:取上葯曬干,研極細末,每用適量撒於子宮頸,隔日1次。
主治:子宮頸炎。
3. 芙蓉花可以吃嗎
芙蓉花可以吃,它並沒有毒性,曬干之後可以泡茶喝。芙蓉花的花朵顏色初期為白色或者淡粉色,後期為深紅色,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和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中,在養護過程中需要勤施薄肥,冬天還要為其採取保暖措施。

(3)木芙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芙蓉花功效
芙蓉花,味淡、微辛,無毒,歸肺、肝經,具有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消腫排膿以及止痛等功效,治癰腫、疔瘡、燙傷、目赤腫痛、跌打損傷、肺熱咳嗽、吐血等。
木芙蓉花還可食用,古人曾用芙蓉花煮豆腐,紅白相襯,有色有香,好像雪霽之霞,美其名曰「雪霽羹」。《山家清供》記載其方法:采芙蓉花,去花之心蒂,與豆腐共煮。
4. 木芙蓉有哪些功效
木芙蓉的葉、花與根均可葯用。芙蓉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的功能。芙蓉葉具有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的功能。芙蓉根主治癰腫、禿瘡、臁瘡、咳嗽氣喘、婦女白帶等症。
木芙蓉花可食用,製作多種保健菜和保健茶飲。木芙蓉的樹皮纖維可用於織布或制繩,既美觀又耐用。
5. 木芙蓉有何用途價值
木芙蓉
【拉丁名/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英文名】:Cottomrose Hibiscus
【別名】:芙蓉、芙蓉花、拒霜花、地芙蓉、華木。
【原產地】:原產我國,黃河流域至華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湖南為多
【科屬】:錦葵科,木槿屬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幹密生星狀毛,在較冷地區,秋末枯萎,來年由宿根再發枝芽。叢生,高僅1m許。而冬季氣溫較高之處,則高可及7m-8m,且有徑達20cm者。大形葉,廣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葉緣具鈍鋸齒,兩面被毛。花於枝端葉腋間單生,有白色或初為淡紅後變深紅以及大紅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紅重瓣和紅白間者,名曰「三醉芙蓉」。花期9月-11月間次第開放。
生長習性:
喜陽,略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在上海冬季地上部枯萎,呈宿根狀,翌春從根部萌生新枝。
繁殖培育
以扦插為主也可分株、壓條或播種繁殖。在長江流域及以北附近地區栽培時,每當入冬前須平茬並適當培土防寒,翌年春暖後去土即會從根部萌發新枝,秋季則能開花。在華南等暖和地區則可培育成小喬木,都能成長至7~8m高。
二:木芙蓉的應用價值
園林用途:
木芙蓉晚秋開花,因而有詩說其是「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由於花大而色麗,我國自古以來多在庭園栽植,可孤植、叢植於牆邊、路旁、廳前等處。特別宜於配植水濱,開花時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所以《長物志》雲:「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
工業用途:
莖皮含纖維素39%,莖皮纖維柔韌而耐水,可作纜索和紡織品原料,也可造紙.
葯用價值:
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以花(芙蓉花)、葉(芙蓉葉)和根入葯。夏秋摘花蕾,曬干,同時采葉陰干研粉貯存;秋、冬挖根、曬干。
【性味歸經】微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用於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外用治癰腫瘡癤,乳腺炎,淋巴結炎,腮腺炎,燒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3~1兩;外用適量,以鮮葉、花搗爛敷患處或干葉、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濃茶調敷。
【備注】(1)芙蓉花:對於一切瘡癰腫毒、乳癰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腫止痛;已成者內服,有排膿之功。有可治肺癰,單用鮮花一至二兩(乾花減半),水煎,加冰糖五錢沖服,也可配合魚腥草同用。芙蓉花還能涼血清熱,可配蓮蓬殼,用治血熱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燙傷,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調服。
[font]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font]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轉觀花、木蓮。錦葵科,落葉大灌木。原產我國,有三千年以的栽培歷史。據花的顏色可分為:紅芙蓉,花大紅;白芙蓉,花色潔白;五色芙蓉,色紅白相嵌;還有一種「醉芙蓉」,早上白色,中午變淺紅色,晚上變深紅色,又稱「芙蓉三變」。木芙蓉秋季開花,花單生葉腋,單瓣或重瓣。
木芙蓉作為花中的高潔之士,屢屢出現在文學作品之中。屈原《楚辭》有:「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白居易有「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極言木芙蓉的芳艷清麗
嫵媚可人木芙蓉在中醫用葯中也有著不俗的功效。木芙蓉花和葉可入葯,葉有消腫解毒、散淤止血之效。花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葉製成的。
三:花趣有一種品種的木芙蓉花,在一天內變幻出3種顏色,早晨剛開放的時候,花朵的顏色是潔白的;中午時分,它又慢慢變為淡粉紅色;到傍晚快要凋謝的時候,它又轉為深粉紅色,所以又名「三醉芙蓉」。這種木芙蓉花的生命周期只有1天,早晨開放到晚上就凋謝了。
木芙蓉原產我國黃河流域及華東、華南各地,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艷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稱,又因其生於陸地,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開的花一日三變,故又名「三變花」,其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亦種植木芙蓉,繁花似錦,光輝燦爛,唐末詩人譚用之選贊曰:「秋風萬里芙蓉國。」從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國」之雅稱。
木芙蓉花色歷來被眾文人所贊詠。
蘇東坡雲: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范成大雲:裊裊芙蓉風,池光弄花影。
王安石雲:
水邊無數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濃。
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抬青鏡欲妝慵。
《長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若他處植之,絕無豐致」
呂初泰變評曰:「芙蓉襟閑,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蘆花映白。宜楓葉搖丹。」
6. 芙蓉花的功能與主制
【別名】木芙蓉、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轉觀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頭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變花
【禁忌人群】虛寒患者及孕婦禁服。
【芙蓉花的基本介紹】
芙蓉花是錦葵落大灌或小喬木植物木芙蓉的花,木芙蓉為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林,高可達7米。原產於我國,四川、雲南、山東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帶栽培最多,歷史悠久,故成都又有「蓉城」之稱。芙蓉花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陽光,適應性較強。8-10月採摘初開放的花朵,曬干或烘乾。
芙蓉花朵極美,是深秋主要的觀花樹種。芙蓉用途較廣,樹皮纖維可搓繩、織布;根、花、葉均可入葯,外敷有消腫解毒之效。
【芙蓉花的功效與作用】
味辛、微苦,性涼。歸肺、心、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排膿。主治肺熱咳嗽;吐血;目赤腫痛;崩漏;白帶;腹瀉;腹痛;癰腫;瘡癤;毒蛇咬傷;水火燙傷;跌打損傷。
【芙蓉花的存儲】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芙蓉花的食用方法】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
7. 芙蓉花的功效與作用
芙蓉花的功效和作用:芙蓉花的花、葉、根富含黃酮酣、金絲桃甙、菊糖甙、酚類、還原糖等葯物成分,均可入葯。
中醫認為,芙蓉花性平味辛,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毒之功。葯理研究表明木芙蓉含黃酮甙、花色甙等成分,其花的水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其葉的水煎劑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
另外,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葉製成的。

(7)木芙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芙蓉花又稱木芙蓉,木芙蓉花期長,開花旺盛,品種多,其花色、花型隨品種不同有豐富變化,是一種很好的觀花樹種。由於花大而色麗,中國自古以來多在庭園栽植,可孤植、叢植於牆邊、路旁、廳前等處。
特別宜於配植水濱,開花時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有「照水芙蓉」之稱。此外,植於庭院、坡地、路邊、林緣及建築前,或栽作花籬,都很合適。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觀賞。
芙蓉花因光照強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內花青素濃度的變化。木芙蓉的花早晨開放時為白色或淺紅色,中午至下午開放時為深紅色。
人們把木芙蓉的這種顏色變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為銀白色,一半為粉紅色或紫色,人們把這種芙蓉花叫做「鴛鴦芙蓉」。因為園藝科技的進步,人們培養了復色芙蓉花,使其花瓣上鑲有彩邊、彩色條紋、斑塊、斑點等,花朵也更加碩大,花期更為長久。
8. 芙蓉花能吃嗎要怎麼吃呢
可以。
芙蓉花亦可燒湯食,軟滑爽口,花瓣與雞肉一道可製成芙蓉花雞片;與竹筍同煮可製成雪霞羹;與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還可與麵粉調合,放入油鍋中炸,炸後與軟骨煨湯等。
芙蓉的花、葉、枝、根均可入葯,味微辛,性平,無毒。具有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有消腫排膿止痛之功。
芙蓉花有清熱涼血、消腫排膿等功效,適用於熱癤、瘡癰、乳癰及肺熱咳嗽、肺癰等病症;又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崩漏,常與蓮蓬殼配合同用。芙蓉葉與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腫定痛,適用於熱癤、疔瘡、癰腫、水火燙傷及臀部注射針劑後引起的腫塊不消等症。

(8)木芙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木芙蓉的枝、干、芽、葉在各個季節會形成不同的景色,春季梢頭嫩綠,生機盎然;夏季綠葉成蔭,濃蔭覆地;秋季花團錦簇,形色兼備;冬季扶疏枝幹,孕育生機。在一年四季中,木芙蓉凸顯的風姿與妙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花大色麗的特點,無論是孤植還是叢植於牆邊、路旁、廳前,都可使整個園林景色獨具韻味。
除此之外,木芙蓉會因光照強度的差異導致花瓣中青素濃度不同,使花瓣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早晨為白色和淺紅色,中午和下午變為深紅色,從而使木芙蓉又有「三醉芙蓉」的稱呼。近些年來,由於園藝科技水平的提升,復色芙蓉花得以問世,花瓣上出現彩邊、斑塊或彩色條紋等,延長了花期,增加了花朵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