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紅小豆怎麼吃最好
赤小豆,又稱赤豆、紅飯豆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成熟種子。它不僅可食用,還能入葯,具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濕、利水消腫的功效。赤小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鐵等營養成分,對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等具有積極作用。
赤小豆還可以用來煲湯、煮粥或發製成豆芽食用,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消積化瘀等療效。赤小豆富含葉酸,適合產婦、乳母食用,有助於催乳。赤小豆質地堅硬,煮時不宜放鹽,可適量加糖調味。紅豆則是另一種豆類,形狀較圓,與赤小豆形狀有所區別。
赤小豆適合用來煲湯或煮粥,有利尿消腫的作用,特別適合產婦食用。而紅豆常用來製作豆沙,因其澱粉含量較高,蒸後呈粉沙性,有獨特香氣。兩種豆類各有特色,赤小豆更注重利水消腫,紅豆則口感綿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濕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具有利尿作用,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患者有益。赤小豆還可以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肝硬化腹水等。赤小豆富含葉酸,對於孕產婦有催乳作用。食用時要注意挑選,赤小豆應顆粒飽滿,無干癟皺縮,無蟲蝕痕跡。
赤小豆薏米茶、粥和湯是常見的食用方法。煲湯時,赤小豆和薏米需提前浸泡,煮沸後慢火燉煮。煮粥時,赤小豆需先浸泡,與糯米一起慢燉2小時。赤小豆薏米粥還可以加入紅棗、百合、蓮子等,增加營養價值。
赤小豆與薏米的搭配有助於美容養顏、減肥。材料如老黃瓜、豬骨、無花果、陳皮等,可以用來煲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消腫的功效。
赤小豆與羊肝、牛肚等食物相剋,不宜同時食用。赤小豆久食容易導致黑瘦結燥,陰虛無濕熱者及小便清長者應忌食。赤小豆中含有較多皂角甙,尿多、體質虛弱及兒童不宜食用。孕婦食用赤小豆不宜過量,哺乳期食用有助於催奶。
赤小豆可以與薏仁、鯽魚、大棗、花生等搭配,具有祛濕利水腫、通乳、減肥、滋補養顏的功效。豆類食品是營養均衡的必需品,對健康有益。
黃豆富含蛋白質、鈣元素、胡蘿卜素、大豆卵磷脂等營養成分,是一種常見的豆類食品。說起紅豆,我們自然會想起許多關於紅豆的詩歌。綠豆則是豆科植物的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黑豆別名烏豆,具有補腎增強活力、防止大腦老化等功效。
Ⅱ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功效利尿消腫,解毒排膿,通腸潤便
功效作用
1.赤小豆可利尿消腫,赤小豆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體內運化不足而引起的腿腫、手脹、腿腫或者肝病、腎病、心臟疾病導致的水腫,也可以用於治療小便不利等全身濕邪比較重的保健治療。
2.赤小豆可解毒排膿,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入脾、心、小腸經,能幫助補心、清心火,有清熱解毒、化瘡排膿的功效。
3.赤小豆可潤腸通便,赤小豆富含多種植物纖維,一方面纖維會在人體中吸收水分膨脹使糞便軟化,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以此來達到潤腸通便、改善腸道、防止便秘的效果。
4.赤小豆可降壓降脂,赤小豆可以通過使毛細血管擴張、血粘度降低,改善微循環,來達到降壓降脂、降血糖的功效。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尿頻者,脾胃較弱者,體質虛弱者
不宜同食
無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1.薏米赤小豆湯
將赤小豆薏米提前浸泡一小時,將赤小豆薏米分別炒熟,再加入適量清水,小火煮至赤小豆軟爛即可。
2.赤小豆紅棗湯
將赤小豆提前浸泡一小時,將赤小豆及紅棗放入鍋中,加水煮至赤小豆軟爛即可。
營養價值
赤小豆,又名紅小豆、赤豆、朱豆,為豆科一年生半纏繞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種子,性味較甘、酸、而且性平,歸脾、心、小腸經。其不但含有兒茶素、表兒茶素、兒茶素-5-O-β-D-葡萄糖苷、兒茶素5-O-β-D葡萄糖苷、、3-羥甲基呋喃葡萄糖苷、楊梅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二氫槲皮、槲皮素、沒食子酸乙酯、丙二醇等12種化合物,還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以及硫胺素、核黃素、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可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潤腸通便、降脂降壓等。營養成分 能量 324 千卡 蛋白質 20.2 g 脂肪 0.6 g 飽和脂肪酸 0.1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3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1 g 碳水化合物 63.4 g 不溶性膳食纖維 7.7 g 鈉 2 mg 鎂 138 mg 磷 305 mg 鉀 860 mg 鈣 74 mg 錳 1.33 mg 鐵 7.4 mg 銅 0.64 mg 鋅 2.2 mg 硒 3.8 μg 維生素A 13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16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1 mg 煙酸(煙醯胺) 2 mg 維生素E 14.36 mg 一一 一一